戰疫者|湖北發熱門診醫生戰疫日記:期待春暖花開,平平安安

2020-12-16 澎湃新聞

醫院的發熱門診是抗擊新冠病毒肺炎的首道防線。

剛剛過完27歲生日的「90後」醫生葉黎文,就是構築這道防線的一員戰鬥者。這位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的呼吸科醫生寫下抗疫日記,記錄著這段非常時期的點點滴滴,並許下「春暖花開,我們再相逢」的美好心願。

談及工作,葉黎文用「像打仗」三個字形容整個節奏。她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自己也不知道一天能看多少病人,只要有病人,她就要穿著防護服,進入到醫生的角色。

1月27日之前,葉黎文所在的發熱門診只有4名醫生,每人上24小時的班,4個人輪流來。上班期間只能在凌晨短暫休息3個小時左右,其他時間都得圍著病人轉。

由於物資緊缺,葉黎文和同事一套防護服一穿就是一整天,期間為了不上廁所,基本不敢喝水。27日之後,門診調整了上班時間,凌晨的班由各科室主任輪流幫值,發熱門診醫生在值班室休息待命,這才稍稍緩解了發熱門診醫生的壓力。

採訪中,記者注意到,葉黎文的雙手要比常人粗糙許多,臉部也有起皮現象。

她介紹,發熱門診的醫生採取的是最高級別的三級防護,按照要求,脫下防護服時,每脫一層都要洗手消毒一次,「常常一件防護服脫下來,要消毒近10遍」。此外,在脫完所有防護裝後,還要用酒精把臉擦一遍,自己的臉也就自然而然起皮了。

而為了不讓父母擔心,葉黎文至今沒有告訴父母自己調入發熱門診工作,每天會通過時長不到1分鐘的電話報個平安,但不會和父母過多講述自己工作的具體內容。

剛開始的幾天,葉黎文並沒有緊張,但是隨著感染確診人數進一步增加,工作壓力成倍增長,她開始有些心慌,尤其是看著自己身邊的醫護也被感染,「甚至徘徊在崩潰的邊緣」。但是當有患者好轉痊癒,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不斷傳來好消息時,「又倍感欣慰,成為了那個樂觀的小葉。」

下班後寫抗疫日記是葉黎文情緒的一個宣洩口,有她工作的點點滴滴:有遇到病危患者時無能為力時的無助,有知曉自己同事被感染時的擔心,有堅信一定能成功抗擊疫情的樂觀,有春節時許下「平平安安」的美好願望。

她在日記中還寫到,「除夕夜,希望大家都能熬過這一關,平平安安。明年等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再相逢!」

葉黎文坦言,自己其實也怕被感染,但是在選擇醫生這個職業時,她就知道這是一個辛苦又危險的行業:既然選擇了,就要堅持下去。「就像我們主任說的,原來從來不會為自己驕傲,現在覺得應該相互點個讚。」

葉黎文穿著防護服向公眾進行宣傳教育。 受訪者供圖

下為葉黎文的多篇抗疫日記:

2020.01.15

第12天,疑似的病號明顯增多,科室裡的老師在群裡感覺情緒都已經到了崩潰邊緣——那種孤立無援、壓抑、無助——一個人上夜班需要獨自面臨一整個隔離病區的病號和病號的家屬。那天下夜班後回科室一趟,看到整個科室都被圍起來,一望無盡的藍色屏風阻擋著病房和醫生辦公室,醫護人員都穿著厚重的隔離服,結果下班的路上沒有一個路人戴口罩,下班後的一天我的內心都是擔心和抑鬱。

2020.01.19

第16天,發熱門診又來了一批醫護人員,不記得是第幾波人員變動了,今天有另外一個醫生陪我一起看病號,可還是要從早上8點看到凌晨3點多。下班後感覺鋪天蓋地的新聞,全國各地開始陸續出現感染者,口罩脫銷。當天醒來我覺得不舒服,我的帶教老師告訴我,她要去做CT,我有點擔心直接去醫院做了CT,沒有大礙,可是我的老師卻沒有我那麼幸運,她自己猜測應該兩周前接觸了某病號之後,出現乏力,肌肉酸痛,體溫37.3℃左右,並不是典型的症狀,我聽到這個消息,內心真的很崩潰,可是還好病變比較小,有些人預後還是可以的,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治一步看效果,希望病變不要進展。

郝哥哥告訴我青島也有感染的,說我導師是醫院的主要負責人,晚上導師問候我情況,讓我注意防護,其實我還是很害怕的畢竟有潛伏期,誰也不好說。

2020.01.20

第17天,全國多地都有確診病號了,朋友圈各種轉發,開始意識到嚴重性,終於可以看到隨處戴口罩的武漢人民了。

2020.01.22

第19天,今天發熱門診病號爆滿。同門各種為我加油,知道了同在六醫院的師兄肺裡有問題,問候了情況告訴我並不樂觀,但是精神食慾稍微好點,祈禱他能平安,等痊癒了要請他吃大餐。今天打電話問彩霞老師情況,她說去住院了,應該情況變差了吧,擔心。一起來的同事說她低熱,但是像感冒,真的是鬧心的一天。科室美美主任讓我自己在發熱門診注意安全,感謝關心。半夜醫務科主任告訴我們各個區安排了定點醫院,收治發熱病號,明天上班的我壓力是不是會小一點。

2020.01.23

第20天,明天就除夕夜了。下夜班就可以回家了,一大早帶著忐忑的心情去上班,路上接到閨蜜的電話,說武漢封城了,我當時反應很平淡。今天一天病號仍然很多,又有新發懷疑的,輕症的建議回家隔離,重症的建議去定點醫院,窗外某社區從早上開始就一直循環播放佩戴口罩等注意事項。有病號告訴我沒有地方去,市長熱線也打了,我也無能為力只能告知注意事項讓他們再等等,過幾天事情肯定會好轉。下午7點的時候胡老師帶來疼痛科主任代替我,讓我休息一下,晚上一點鐘來接班,可以休息一下了。護士長讓我睡覺的時候帶上口罩,也對,現在誰感染沒感染不好說,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別人。

2020.01.24

第21天,不眠夜。一起上班的小夥伴給我屯了三盒斷貨藥,讓我記得吃,然後給了我全套支付寶五福(可愛的小夥伴)。去呼吸三給彩霞老師送東西,碰到劉主任,劉主任說你可以叫葉堅強了,小小身板,彩霞老師說今天早飯都吃完了開心。趕緊回去睡覺,頭要炸掉了。醒來看到有人發的漢口醫院的情況,真的是人山人海。閨蜜群裡說武漢「封鎖」了怕我沒吃的,一人給我買了箱零食。導師打電話說要派人來支援湖北,想是郝哥哥又不想,還是平安的好,導師問我想吃什麼,我說想吃青島的三文魚,是不是為難人?

除夕夜,希望大家都能熬過這一關,平平安安。明年等春暖花開的時候,我們再相逢!

2020.01.25

第22天,今天農曆新年第一天,我得以幸福的在家休息,和閨蜜的新年之約延後,希望可以一起看櫻花。吃好喝好睡好,身體健康!

2020.01.27

第24天,年後的第一個班,開開心心的去,覺得今天應該上班壓力會小很多,而且今天有主任上班(醫院調配各個科室主任輪流來門診),我們青年醫生上輔班,感覺一下有依靠了。很多門診的病號真的很重很重,每次碰到重病號要自己拿定治療方案,說實話有時候真的很心虛,結果這個夜班上的我好心累。一晚上看不完的病號,而且病號還特別特別重,雙肺大面積感染呼吸困難的年輕人,雙雙大面積感染的夫妻,吸氧10L/minSO2%58%的老太太,放射科電話疑示腦出血的病號。這個夜班真的是身心疲憊,依然選擇希望吧。

2020.02.01

第28天,現在是二月的第一天凌晨三點鐘。今天晚上的病號真的好多,看到接班的主任猶如看到了天神。拖著疲憊的雙腿回小區,門衛大爺還給我測體溫,小區裡的電梯還有衛生紙,用衛生紙隔著按電梯,真貼心。

外面還是有看不完的病號,要一個月了,唯一欣慰的是今天可以測核酸了,而且是免費的,終於可以確診而不是疑似了。

雷神山,火神山應該會給我們更多的希望吧。

最近刷微博看到一句話,「我希望如約而至的不僅是春天還有疫情過後平安的你,見面如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武漢90後女醫生的戰疫日記:我在發熱門診的這一個月
    △葉黎文在工作  1992 年出生的她,是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呼吸科最年輕的醫生,2019 年 7 月畢業參加工作,到崗才半年多。但在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爆發之始,她就衝在了最前面。  至 2 月 4 日,在發熱門診值班整整一個月,愛寫日記的她,用文字記錄下自己在發熱門診的經歷。
  • 家庭醫生戰疫日記:非典時還懵懵懂懂,而今我們已成為白衣戰士守護...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6日訊2月6日,礄口區漢正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39歲的家庭醫生陳俊向記者分享了她寫下的13篇戰疫日記。2005年,襄陽女孩陳俊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畢業後考入洛陽某醫院感染科工作。用她當時的話說,她以前很難融入武漢這座城市。
  • 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以青春之軀駐守戰疫堡壘前哨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他們以青春之軀、以奮鬥之姿築起並守護一座戰疫堡壘的前哨。發熱門診醫護人員為患者輸液。武漢協和醫院 供圖2019年12月31日,當疫情初現時,武漢協和醫院便迅速響應,24小時開放發熱門診。
  • 戰疫日記(23):雙胞胎媽媽的生日願望,希望疫情早點過去
    戰疫日記(22):防護服下心照不宣的秘密戰疫日記(21):我們來自全國不同的地方,卻有著共同的目標和使命戰疫日記(20):從「抗拒」到接納,我們握手互相鼓勵戰疫日記(19):記錄支援武漢金銀潭醫院的一天
  • 我在戰疫一線|深圳勞模的「戰疫日記」,總有一些溫暖讓我們感動!
    在舉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展開防控阻擊戰之際,「深圳工會」推出《我在戰疫一線》前線專欄,記錄疫情防控一線、用責任和擔當維護深圳市民健康的堅守者。在徵召醫護人員上發熱門診時,他主動請纓希望上一線坐診。這是一個共產黨員的擔當,也是省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勇於奉獻的真實寫照。
  • 有一種真正的醫者仁心,叫劉智明|戰疫日記
    #戰疫日記該院的發熱門診的患者已由前期的人滿為患到現在為數不多。確診的患者在作為定點醫院的武昌醫院內有序治療。時光倒流回到1月中旬,那時,越來越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擠進了武昌醫院,在醫院患者最多的時候,劉智明帶頭挨個檢查病房,並組織醫院最強的醫護力量全力救治病人。
  • 疫情之下,一個普通醫生的心聲:我其實也很害怕|戰疫日記
    #戰疫日記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感染科的郭威醫生在接受央視記者採訪時這樣說道:「說不害怕那是假話,面對這樣的病毒,大家都是本能地選擇逃避。」然而作為醫護人員,他們堅守著自己的職業精神,強壓下內心的恐懼,克服這一切困難搶救病人。
  • 「援鄂前線·戰疫日記」左石D31:你學習,我戰疫,我們共同努力!
    3月13日,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貴州援助鄂州醫療隊隊員左石在《戰疫日記》中寫下了對兒子的希望和要求:兒子,我想讓你明白責任和擔當的意義。我們一生的不同階段會經歷很多不同的事情,勇於擔當,方為好男兒。
  • 樂山市第七人民醫院援彝綜合幫扶隊員邵賢國醫生的戰疫故事
    "我是黨員醫生,我不上,誰上?!"——樂山市第七人民醫院援彝綜合幫扶隊員邵賢國醫生的戰疫故事 "我是醫生,我是黨員,我是幫扶隊員,我必須上!"
  • 戰疫院長訪談|餘學清:科學戰疫,省醫擔當!
    這只是省醫戰疫場景之一。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洶洶席捲,省醫精兵強將守醫院、援湖北、撐定點、援外抗疫、跨國接運同胞……處處科學戰疫,盡顯省醫擔當! 餘學清帶領全院,對前期收治發熱和疑似患者經驗進行梳理,並親自組織審定人員防護標準、病人隔離措施、防控操作流程。有了充足的底氣後,省醫甚至能主動請纓了,設計出全套現代化防治傳染病集中收治體系,提出可根據情況將佛山南海平洲分院6層門診大樓改建為新冠肺炎病人專門救治大樓,省醫版「雷神山」「火神山」隨時可用。
  • 象山馳援武漢醫生林益:勇士出徵,使命必達
    2月9日,隨寧波市援助湖北抗擊新冠肺炎緊急醫療隊出徵武漢。2月18日上午,象山一院醫健集團馳援武漢的林益醫生結束了長達12小時的夜班,從華中科技大學光谷院區隨接送車返回賓館休息,這天是他來武漢工作的第九天,對自疫情爆發以來一直逆行在第一線的他來說,武漢並沒有他想像中那麼恐懼。
  • 戰疫2020之我是醫生11月3日上映 眾星雲集致敬中國醫生
    電影在武漢疫情封城這一時代事件的基礎上建立故事背景,區別於已有的抗疫題材影視作品,將目光專注於疫情爆發初期,武漢醫生們面臨的真實困境,這個過程中,不僅有堅強,也有無助。真實,自有萬鈞之力,《戰疫2020之我是醫生》致敬奮鬥在抗疫第一線的醫護英雄和千千萬萬共同奮戰的中國人民。
  • 兩萬篇作品傳播正能量,「體育彩票·紅色日記」徵文大賽戰疫主題...
    作為主辦方之一,廣東體彩踐行責任與擔當,積極投身到本次充滿正能量的活動中去,充分發揮「體育+」的社會效應,以體育之名助力奪取「戰疫」全面勝利。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人民共同站到了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戰「疫」的行動中去。徵文大賽組委會立即提議,在原有徵稿主題中特別增設「戰疫」主題,率先面向全社會徵集戰疫相關的真實人物故事日記(筆記)。
  • 這些長眠於地下的 「戰疫者」 永遠值得人們銘記在心
    眼下疫情已經被控制住,這些戰疫成果的取得,離不開「最美逆行者」——醫務工作者。是他們的捨生忘死才換來了今天的戰疫成果,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人們應該致敬那些為此次疫情而英勇犧牲的「戰疫者」們。致敬,長眠地下的「戰疫者」。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 戰疫·兩地書|話劇演員隋劍超「聲」情演繹85後江蘇醫生援漢心路
    隋劍超朗誦「兩地書」  交匯點訊 馳援湖北,白衣天使是最美逆行者,而後方親人們的支持,給了他們無窮的動力。為了讓更多人記住這場「戰疫」中的真情故事,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江蘇省電影家協會、江蘇省藝術語言學會等單位聯手喜馬拉雅,推出「戰疫兩地書」欄目。
  • 京東618網際網路醫生分享戰疫日記:一切堅守,因為熱愛
    這些人,就是網際網路醫生們。5月25日,京東618全球年中購物節啟動會現場,京東健康醫生代表查濱講述了全職醫生團隊的戰疫故事。(京東健康全職醫生查濱在發布會現場)在戰疫「後方」 接診1150萬患者說起京東,大多數人想起來的應該是質量靠譜的產品、無與倫比的物流速度以及周到貼心的服務。對於「京東的醫生」,許多人是陌生的。事實上,目前京東健康擁有一支200多人的全職醫生團隊。
  • 豆瓣開分9.7,醫療人文類紀錄片再樹新標杆|《中國醫生》戰疫版
    截止到5月21日,微博話題#中國醫生戰疫版#累計閱讀量超7682.2萬,在亮眼的成績背後,是《中國醫生》戰疫版整個團隊連續45天的深度跟蹤拍攝,以及對醫護工作者和武漢人民的真實戰疫狀態的全方位呈現。回望疫情爆發初期的至暗時刻,《中國醫生》戰疫版隨著緊急接收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護人們一道,在這場無聲的戰鬥中完成最美的逆行。「我在這個地方,我就把這個地方守好。」提起60歲的發熱門診主任守護病區時講的這句話,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副院長餘開煥忍不住落淚。
  • 深圳馳援湖北戰疫舉力擔當
    來自深圳市人民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深圳市中醫院、深圳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醫院等十餘家醫院的醫療隊,組成立體化、全方位戰疫支援團隊,隊伍中不僅有西醫專家、中醫專家,還有心理專家,都是相關專業的精兵強將,都在湖北戰疫一線,在不同崗位上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
  • 最美逆行者——潮州援助湖北醫療隊荊州戰疫記
    陽春三月,潮州韓江畔的木棉花如期綻放,火紅的英雄花,迎接戰疫英雄歸來。在危難中挺身而出,在大考中不辱使命,在荊州石首忘我奮戰的38個日日夜夜,潮州援助湖北醫療隊與當地人民同進退,共患難,打響了盪氣迴腸的生命保衛戰,譜寫了感人至深的新時代英雄讚歌。庚子新春,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迅速蔓延,武漢告急,湖北告急。
  • 這就是山東丨臨沂市中醫醫院發熱門診 「戰疫」一線的白衣天使
    大眾網·海報新聞2月3日臨沂(見習記者馮善鵬 通訊員劉元濤 李雲亮)使命在肩,衝鋒在前,面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9名穿上防護服的護士,一頭扎進發熱門診,一刻不停奮戰在一線,從未膽怯遲疑。在崗期間,「我們發熱門診有嚴格的區域劃分,清潔區、緩衝區、潛在汙染區、汙染區,必須按照流程要求規範的開展工作。」李樹霞說,面對疫情,大家不顧安危,衝在一線,為患者服務,一次一次的詢問流行病學史、測量體溫、接聽電話,還有各種登記記錄本,不時還要為著急等待的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情緒上的安撫。她們,不僅僅是護士,更是醫患之間溝通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