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記》十句名言,經典有道理,讓人受用一生!
《西洋記》全稱為《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又稱《三寶太監西洋記》,作者將鄭和七次下西洋的歷史事實,描寫成神魔小說,以此來激勵天下百姓,能夠抗擊倭寇,重振國威。
一、情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隨。
語出明·羅懋登《西洋記》。情:一作「明」。明知其人不是自己志同道合的人,但因事情緊急,姑且暫時跟隨著他(她)。
二、家人犯法,罪坐家主。
語出《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四十五回》。指奴僕下人犯了罪,要追究主人、上司的責任。
三、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語出明·羅懋登《西洋記·第十一回》。時間就是金錢,其價值貴比黃金;而對於失去的時間,即使用黃金也無法買回來。
四、成大事者,不惜小費。
語出明·羅懋登《西洋記》。要想完成偉大事業,就不能辦事小氣。
五、激石乃有火,不激原無煙。
語出明·羅懋登《西洋記·第六十三回》。比喻用人須用激將法。
六、己身不正,焉能正人。
語出明·羅懋登《西洋記》。自己為人不正派,怎能使別人正派。
七、假不能以勝真,邪不能以勝正。
語出明·羅懋登《西洋記·第二十五回》。假的不能勝過真的,邪氣不能壓倒正氣。指真假、正邪不能混淆。
八、家有長子,國有大臣。
語出明·羅懋登《西洋記·第四十七回》。家長靠長子扶助立家,國君靠大臣輔佐立國。
九、救人須救徹,殺人須見血。
語出明·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三十九回》。比喻幫忙或做事要徹底。
十、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談。
語出明·羅懋登《西洋記》五十七:「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不與彈。」知音:相傳春秋時,伯牙善彈琴,鍾子期善聽琴,能從伯牙的琴聲中聽出他的心意。後來便稱知己好友為「知音」。全句意為:知心話只說給知己者聽,不是自己的知己好友,則不對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