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朝陽大炮、離婚、輾轉中美,站在世界之巔的她你真的了解嗎

2020-12-23 娛小八223

來自北京的張慶坤,70多歲了,從1981年開始追隨中國女排,一直到現在。那時候電視還沒普及,就在筒子樓裡,男女老少一起看女排比賽。郎指導是我們心中的標杆和燈塔。

可是她卻不是鐵人,她的柔情,她的軟弱、俏皮、她的不容易,我們一直到今天才看見。

郎平探班女排的《奪冠》:「陳導,一切還順利吧?」

陳可辛:「挺順利,姑娘們的演技都很好!」

郎平:「演技一個比一個好,看來平常都是在我面前演戲。」

郎平原來是個這麼調皮的人,我一直以為世界級的大指導是很嚴肅的人。這或許就是人們說的,越是在高位的人反倒越親和。

陳可辛導演、鞏俐、黃渤出演,讓朱婷等女排隊員演自己的電影《奪冠》上映兩天就票房過億。

《奪冠》刷新了我們對郎平的固有印象,增進了我們對女排精神的新認知。

我們不應該只看到強者站在榮譽之巔的樣子,還應該看到他們的平凡和落寞

郎平是個很懂進退,將分寸拿捏的很好不只給你灌雞湯的一個人。

郎平寫自傳,開篇就是「我離婚了,我身後的家庭搖搖欲墜,大廈將傾,我考慮了一下,如果一個人從家庭裡既得不到精神上的支撐也得不到物質上的給予,那麼不如就一個人吧。」

徵戰在世界戰場上的她,那一刻落寞而悲壯,婚姻失敗,沒有愛人支持,也沒有時間照顧女兒。

她也曾想過,做一個相夫教子的普通女人,跟丈夫朝夕相伴,每天接送女兒上下學。

郎平說:「我不會公開談離婚,因為我面對媒體的機會比較多,他沒有機會去講,這樣對他不公平。」

此時,你也能覺得她是個為別人著想的普通女人,大氣而且細緻。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一個人怎麼能道盡兩個人的事。

了解了她的感情,《奪冠》裡她跟姑娘們說:「去談戀愛吧」,這句話裡滲透出來的竟是辛酸和祝福,而並非只有一開始的簡單感動和美好。

郎平的這種柔情就像她在指導《奪冠》的拍攝的時候指導吳剛:「你儘量不要想著去砸球,一砸就不真實了,要想著手臂、手腕用力。」

她有多專業有多刻苦,也能理解別人新手入門,並沒有像很多教練教駕照一樣,把別人想成他自己,罵罵咧咧。

郎平接受採訪李靜的採訪時說:「她們都叫我「朝陽大炮」,因為我長得高,打球猛,但其實我並不是一開始就熱愛排球才去打球的。」

「以前,我的姐姐在籃球隊,她每天只要負責打球,回家就不用幹家務活,我覺得很好,就想著我能不能也找個這樣的活動參加參加,後來我就打排球去了。」

人們很難想像郎平從「朝陽大炮」到世界冠軍「鐵榔頭」,只是因為她不想幹家務活和她們家天然的身高優勢。

這起因竟源自一個偶然的想法。偶然的成功可能會有運氣和很多成因,可是能一直能站在高點,肯定有必然的人格特質在裡面。

剛開始加入國家隊的郎平就顯示出了弱的一面:她不夠高。要打世界戰,面對世界級的選手,1米84的郎平處於劣勢。

後來她們就開始跟男排對打,這個點在電影《奪冠》裡也有拍到,男的身高就夠了,可是郎平經常會被扣球在臉上。

「我當時感覺到的不是疼,而是 臉爆了,後來她們說瞳孔都放大了,腦震蕩。我後來一直覺得自己記憶力不好,估計就跟這腦震蕩有關。」

她覺得自己記憶力不太好,就是因為那個時候的訓練被扣成腦震蕩的原因。

不多談及功勳的郎平,反而比站在榮譽之巔的她更魅力動人。沒有人的成功能不帶傷,沒有人一直是個鐵人,她普通卻不平凡。

路可以回頭看,但不能回頭走

電影《奪冠》中的第一場大戰1981年的「中日之戰」,中國隊3比2打敗「東洋魔女」日本隊,奪得世界冠軍。

郎平93次扣球,52次得分,郎平一戰成名,「鐵榔頭」名號響徹中華大地,名滿國際體壇。

而郎平,並不想別人成為她。

《奪冠》中給我印象最深的點就是鞏俐飾演的郎平問:「你們為什麼打球?」

隊員:「成為你!」

郎平:「那你永遠不可能成功,再想!」

郎平不僅不想讓別人成為她,更不想用以前她的訓練模式去對待現在年輕的一代。

如她所說,她們那個年代是苦過來的,不是說不要求你拼,只是覺得踩在父輩的肩膀上,你不必再那麼辛苦。

郎平坦言,她執教以後,中國女排每天訓練的都是最晚的,時間最長的,晚上她們吃飯的時候,很多時候食堂的大師傅都睡著了。

這個苦,是努力,但不再是以前的那種心態苦。以前的我們在國力和經濟能力上都比美國、日本差,中國女排得冠軍,是三大球項目中,只有女排還能給人們不斷的驚喜,中國女排在當時代表我國的國際形象和民族自信心。

可是郎平知道,她不可能一直站在榮譽上,我們的國家也遲早會像女排一樣站在世界之巔,不再像1981年一樣那麼需要女排精神。

郎平不打球以後,去美國學習,覺得美國真的「好」,不用進銀行就能取錢,能用支票、信用卡、開汽車。

可是她覺得人家的好也是慢慢奮鬥來的,我們也總會有那麼一天。郎平跟別人不一樣的,是她總能把這種事情想通透。

她不是那種盲目求勝、像婆婆媽媽一樣動不動就說「我們以前怎麼樣」的人,她是穿越一個時代,又能融入另一個時代,甚至超越時間的人。

當她去了美國隊,指導美國女子排球的時候,那一年中國隊輸給了美國隊,可是國人早已不是1981年的國人。這是《奪冠》裡的第二場大戰,「中美大戰」。

中國隊敗了以後,觀眾開始喊「郎平加油!」希望郎平代表的美國隊能贏。我們已經不再有那麼強的勝負心,因為我們已經足夠強大了。

「中美之戰」變成了「和平之戰」,「和」指黃渤飾演陳忠和,「平」指郎平,郎平執教美國女排,就跟劉翔當年的退賽一樣。

一開始鴉雀無聲,沉默之後是漫天指責:「你就算走也應該走到終點。」再後來就是媒體和大部分公眾出現的包容和理解的聲音。「和平之戰」最終和平結束了。

理智蓋過衝動,是我們心態的開放,更是祖國強盛之後的包容,就跟今年的疫情一樣,面對國際上的不和諧聲音,我們還是會選擇伸出援手。

我們回顧歷史,我們回頭看,但絕不走舊路。郎平早已活得通透。

抱著玩兒命的心態,也要有擁抱失敗的胸懷,己所欲也不施於人。

郎平說:「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只要還沒死,就必須贏!抱著玩兒命的心態。」

她說:「你們不要想著輸,我們是來贏的!」可是當過主攻的她,卻一直不想給朱婷壓力。

經歷過「中日大戰」和「中美大戰」的郎平,2013年再次回來指導中國女排。

「傳承女排精神、再創輝煌!」這是郎平當時的承諾。

2016年奧運會,《奪冠》裡的第三場大賽,郎平帶領中國女排奪得冠軍,實現了她的諾言。

而此刻的她,欲哭無淚,激動?圓夢?其實早已不是她想要的,此刻的排球,對她而言,已經升華到一種人類精神。

輸贏重要,也沒那麼重要了,她看中的已經是這個拼搏的過程了,以前人們只在乎結果,誰是第一,誰能站在榮譽之巔。此刻的郎平已經淡然,過去的榮耀和誤解在一刻化為雲煙。

網際網路迅猛發展的今天,很多人都是鍵盤俠,說話很不負責任,他們總是太過輕易地指責別人。

美團CEO王興曾評國足:「連12分鐘跑都跑不過清華的一個普通學生」。

北大學者王小東直接說:「講到國足,你要講到貢獻,說實話,你們就是回回拿世界盃,你們的貢獻也比不上北大和清華。比不上其中任何一個學校,任何一個系。我可能說多了一點,文科系貢獻沒這麼大,那也比你們強。你們連泰國都拿不下來,還拿那麼高的工資。你們的貢獻是負數啊!大負數啊!」

我其實蠻好奇,他們的言語為何如此犀利,說話為什麼這麼不負責任,為什麼會給別人施加這麼大的壓力,而從不審視自己?

《奪冠》開拍的時候,陳可辛說:「只有鞏俐適合演郎平!」

張藝謀曾經說過鞏俐是他心裡最好的女演員,她努力、精進、她的天賦和實力讓她在演藝圈一騎絕塵。

更重要的是,她們看得清時代的齒輪轉動下,人們需要的是什麼,我們最該關注的是自己的內心而不是別人的流言,真實地做自己,從來不把自己的欲望強加在別人身上,也不那麼著急去洗白自己。

都說時勢造英雄,如果說「鐵榔頭」是大環境下的精神偶像,那麼能一直活成標杆的郎平,一定是把全部融進工作的,她的睿智、堅持和健康,當然,她能給家庭的一部分自然就會變少。

女兒白浪一直到拍完《奪冠》才明白,媽媽為什麼那麼愛中國女排,聽見國歌響起你的那一刻,不可思議的理解就發生了。

世間本沒有什麼鐵人,我們都曾是普通人,劉翔也是,郎平也是,內心的熱望讓他們走上不凡的路,卻很少有人知他們的寂寞負雪。

相關焦點

  • 劉翔退賽、郎平執教美排,我們該看見他們的閃耀,也該承認平凡
    郎平接受採訪李靜的採訪時說:「她們都叫我「朝陽大炮」,因為我長得高,打球猛,但其實我並不是一開始就熱愛排球才去打球的。」「以前,我的姐姐在籃球隊,她每天只要負責打球,回家就不用幹家務活,我覺得很好,就想著我能不能也找個這樣的活動參加參加,後來我就打排球去了。」
  • 從「朝陽大炮」到「世界大炮」,袁偉民是如何全方位打造郎平的
    袁偉民認為,要想與人高馬大的歐美強隊抗衡,只有曹慧英這樣的「機關槍」是不行的,必須要有能夠摧城拔寨的「大炮」,而且還要有兩三名世界一流隊員才行,這將是中國女排最終實現突破的關鍵點。一個艱苦的冬訓之後,郎平的身高從1米79竄到了1米83,彈跳也猛增了12公分。隨著她的水平不斷提高,扣球力量越來越大,郎平逐漸成為北京排球圈的名人,被冠以「朝陽大炮」的綽號。
  • 從「鐵榔頭」到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這一路你真的了解嗎?
    郎平,1960年12月10日出生於天津,滿族,現中國女排主教練,前女子排球隊主攻手。說起她,在中國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在國際上,郎平也是盛名在外。她的身上,承載了太多的榮譽和精神,不管是隊員時期,還是主教練時期,郎平都是世界頂尖的代表。可是,讓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真的了解郎平嗎?」
  • 從「鐵榔頭」到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這一路你真的了解嗎?
    郎平,1960年12月10日出生於天津,滿族,中國女排主教練,前女子排球隊主攻手。說起她,在中國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甚至在國際上,郎平也是盛名在外。她的身上,承載了太多的榮譽和精神,不管是隊員時期,還是主教練時期,郎平都是世界頂尖的代表。可是,讓我們捫心自問一下:「我真的了解郎平嗎?」
  • 和前夫離婚後,郎平一句話盡顯「高情商」
    由於郎平和丈夫白帆兩人都沒有工作,帶來的錢也快用完了,為了生計,已經退役的郎平不得不重新回歸球場,她離開丈夫,輾轉義大利,時隔四年,她再一次代表中國女排站在了世界大賽的球場上,回到她最熟悉的主攻位置,率領中國女排獲得了當年的世錦賽亞軍。
  • 當年女排大廈將傾之際,她站出來力挽狂瀾,帶領我們重回世界之巔
    直譯就是:如果你是君子(也可以成為聰明人),不要明明知道這牆有危險,你還要站在下面。指導的選擇,便是「激流勇進」,她勇敢地接過主教練的位置,帶領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巔。郎平在巨大的壓力下接過教鞭,接過這麼一個史上最爛的攤子。
  • 「鐵榔頭」郎平的排球人生太傳奇,帶領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巔
    「鐵榔頭」郎平排球人生太傳奇在9月25日上映的電影《奪冠》中,大家在看到中國奪冠時依舊熱血奮騰,再回頭看「鐵榔頭」郎平的排球一生真的是太傳奇了,從13歲開始練習排球,郎平往後的人生都與排球一再交錯。但是當電視上出現「祖國需要你」這幾個大字的時候,郎平再也堅持不住了,毅然決然的回國了,那時的她已經35歲了,已經退役十年了。在郎平的帶領下,中國女排重振雄風,獲得了世界女排錦標賽亞軍、亞洲女排錦標賽冠軍、亞特蘭大奧運會亞軍等一系列的好成績。
  • 你們對郎平了解的太少了
    並且因訓練時撞擊和用力過猛,她的腰嚴重受損,不能長久站立,到後來比賽,她必須依靠止疼片、護腰帶才能站在賽場上!然而郎平,覺得自己還能堅持,但後來的事,危險至極。之後,缺氧暈厥的情況又出現了幾次,再這樣下去,真的就.....26歲的郎平,在病痛的折磨下,萬般無奈宣布退役。她本可以說出自己傷病情況,換取大眾同情,可她一直都沒有說。
  • 和前夫離婚後!郎平一句話盡顯「高情商」
    讓郎平沒想到的是,在美國的生活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輕鬆,由於郎平從小都把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了排球上,因此對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不是很了解,離開集體生活,獨自生活以後的郎平洗衣、做飯都得一樣一樣地學由於郎平和丈夫白帆兩人都沒有工作,帶來的錢也快用完了,為了生計,已經退役的郎平不得不重新回歸球場,她離開丈夫,輾轉美國、義大利、土耳其等地,或是在大學裡當排球老師,或是成為一名俱樂部教練,或是在球隊裡面效力,只要能掙錢,郎平都在所不辭。但由於郎平年齡大了,運動員時期積累下來的傷病特別多,很多時間郎平都痛的不行,儘管如此,她還是得上場,因為這是職業化的排球,為了生活,她別無選擇。
  • 記者問郎平當年為什麼離婚?她的回答很簡單,卻讓無數人感動佩服
    結婚後的兩個人一起去美國進修學習,在這期間他們的女兒也出生了,在結婚的八年後,沒想到這段看起來很平靜的婚姻宣布結束了,當時很多人都覺得郎平離婚這件事情真的是很奇怪,因為雙方都是打排球的,共同話題一定是很多的,但是為什麼會離婚,有不少人都覺得可能跟排球有著一定的關係。
  • 郎平,確實好樣的!
    了解到越多,越發自內心敬佩這個人! 關於郎平不為人知的10件小事:1、女排精神究竟是什麼? 有人曾經問郎平,女排精神是什麼?郎平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 2、要麼你同意我的要求,要麼我走人。
  • 「出走」、「改國籍」、「拋家別女」:關於郎平你我都知道得太少
    郎平作為球員和教練的成就被媒體加了放大鏡好擴音器,早已人盡皆知,但她作為平凡人的一切,你我卻都知道得太少,多年來只有「出走美國」,「改國籍」,「拋家別女」的真假傳聞沸沸揚揚。而事實上,郎平,是一個將自己活成了山與水的女人。
  • 郎平和她背後的男人們
    作為老女排隊員,她們獲得了9次世界冠軍;作為女排教練,她執導的女排獲得了世界三大賽冠軍。她在事業上的成功世人皆知,她是中國人的驕傲。,為表感謝,郎平送了球票給王育成,王育成鑑寶之餘不忘送一束花給郎平。以致後來郎平在面對採訪時說:「剛回國執教的那段時間,壓力真的很大,王老師給了她許多解壓的方法,幫助很大。」郎平稱呼王育成為王老師,足見兩人相互尊敬。王育成和郎平情投意合,相談甚歡,任誰來看都是一對絕配。
  • 出走、改國籍、拋家別女:關於郎平你我都知道得太少了
    郎平作為球員和教練的成就被媒體加了放大鏡好擴音器,早已人盡皆知,但她作為平凡人的一切,你我卻都知道得太少,多年來只有「出走美國」,「改國籍」,「拋家別女」的真假傳聞沸沸揚揚。而事實上,郎平,是一個將自己活成了山與水的女人。
  • 《奪冠》破4億,她值得
    父親對體育的熱愛影響了郎平,在她心裡埋下了一顆當運動員的種子。13歲,郎平考入了北京朝陽中學,身高一下子竄到1米74,成了朝陽中學最高的女孩子。在學校裡擲鉛球,初次上陣就投了7米多;比跳高,一下子就得了全校第一。參加了學校田徑隊,更是屢創佳績。如果郎平繼續留在田徑隊,她或將是另一重身份。
  • 鞏俐演的郎平有多傳神?看《奪冠》之前,你必須了解10大看點
    電影時間跨度40年,以中國女排傳奇人物郎平為線索,展現新老女排如何在逆風中頑強生長,成為令排壇敬畏的金牌之師的傳奇奮鬥史。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截至今日12點,《奪冠》預售票房已超3100萬。想必觀眾對中國女排和郎平都無比熟悉,但看電影之前,你還需要了解10大看點,一起來看一下吧。
  • 郎平:不一樣的國民女神,中國女排的榮譽,幾乎都和她息息相關
    在中國體育史上,幾乎從來沒有一個人能連續30多年受萬眾敬仰,只有郎平做到了。球員時代她和隊友用五連冠帶領中國排球走上世界之巔。執教後再次率領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巔......30多年來,中國女排的所有榮譽,幾乎都和這個人息息相關。
  • 《奪冠》上映,郎平卻被罵慘了
    ▲點擊關注[佳人] → 點擊右上角[...] → 點擊[設為星標★]一個女人是否失敗,和她是否離過婚,根本毫無關係。
  • 郎平將秘訣傳給了她,令她受益頗深,展現了世界教頭的風彩!
    郎平是世界級的教頭,她帶領中國女排獲獎無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使中國女排重回世界之巔,成為排壇武林盟主,令世界刮目相看。當年21歲時格林卡加入諾瓦拉俱樂部,布俱樂部時任教練正是中國女排現役主帥郎平。格林卡說,郎平幫助她提高了自己的技術水平。當時的格林卡已經小有名氣,她自己說,「當我和諾瓦拉籤約時,我認為我是一個了不起的球員。」格林卡說,「但郎平已經是一位大師級別的人物了,她拿過無數的金牌。」
  • 媒體問郎平當年為何離婚?她的回答很簡單,卻令無數國人感動佩服
    媒體問郎平當年為何離婚?她的回答很簡單,卻令無數國人感動佩服提起中國籃球來,我們想到的是姚明;提起美國籃球來,我們想到的是喬丹;提起足球來,我們想到的是羅納爾多或者梅西等,那麼,提起中國女排來,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郎平,郎平為中國排球事業的付出國人有目共睹,可以說,她的一生都奉獻給了排球,所以郎平是中國人都愛戴的體育明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