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青島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聽取並審議了青島市政府關於全市文旅融合發展情況的報告。記者從會上獲悉,去年以來,青島堅持推進理念、職能、產業、市場、服務、交流「六位融合」,全市文化體育娛樂業投資増長87.2%;旅遊總人數達1.13億人次,同比增長13%;實現旅遊總收入2005.6億元,同比增長15.87%,增幅為近年來最高。
報告指出,青島以機構改革為契機,實現文旅理念、職能融合。把理念觀念融合放在首要位置,牢固樹立「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合共生」理念,推動文化和旅遊深融合、真融合,實現全市文化旅遊統籌布局、一體謀劃,協同推進。推動原市文廣新局和原市旅遊發展委在機構、人員、管理、職能的全方位融合,市文化和旅遊局共設23個處室,全面梳理調整幹部崗位和職責,打造結構科學、梯次鮮明、凝聚合カ文化旅遊幹部隊伍。整合資源成立市文化旅遊公共服務中心,増加文化服務職能。將市旅遊執法大隊整建制併入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進一步理順執法體制,提高市場監管效率。
報告顯示,青島以轉型升級為核心,加快文旅產業融合。出臺支持文化創意產業和旅遊業發展的實施細則,明確文創產業和10餘個旅遊新業態的獎補措施。培育研學旅遊、紅色旅遊等新業態,出臺示範和獎補政策,著力打造一批研學旅遊示範基地,爭創國家級紅色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投資5000萬元以上的在談、在建、籤約項目99個,投資500億元的恆大水世界項目籤約落戶並開工,投資50億元的華強方特熊出沒動漫谷項目己經公示。疫情期間創新性開啟「雲招商」模式,今年1到5月份重點項目開工建設3個,籤約落地6個。
2019年,青島惠民活動首次將文化和旅遊消費惠民措施整合,與260家文旅企業商戶籤約合作,上架產品1萬餘項,發放惠民補貼2318.395萬元,直接拉動消費6961.24萬元,間接拉動消費37億元。與此同時,強化公共文化設施和文藝精品的旅遊屬性,全市博物館突破100家;制定社區文化中心、旅遊集散中心服務規範,新建、改建市區兩級文化設施10處,建設24小時圖書館8處、青圖驛站50個,整頓提升旅遊信息諮詢中心43處。推進全市22條酒吧街建成開街,吸引社會投資2.5億元,營業酒吧達122家,青島被評為夜間經濟十佳城市、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組織非遺月、非遺進校園等活動,參與群眾達260餘萬人次;指導全市100家博物館舉辦各類陳列展覽405項,受益市民遊客達840萬人次。謀劃建設集產品推薦、導航導覽、預約預訂、品享攻略、在線交易、社會交流於一體的公共服務平臺,力爭打造文旅公共服務「青島模式」。
報告提出,下一步,青島將加快推進恆大水世界、方特二期、西班牙福賽酒店、俄羅斯雅鑽、東慶童話、蜈支洲島等項目儘早落地見效。結合《疫情後青島旅遊振興營銷工程方案》,推出10大系列旅遊主題產品、26條精品線路、100個時尚打卡地。同時,積極實施青島市博物館改建工程,加快青島市圖書館新館選址,提升美術館規模功能,打造城市新地標。
為了提升旅遊管理水平,青島將發起旅遊管理提升攻堅戰,組織一日遊、海上旅遊等專項整治行動,組建文明旅遊志願者隊伍,建立旅遊諮詢中心考核退出機制,建立旅遊黑名單制度,加大懲處警示力度。
(文章來源: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