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諸葛兵
只做優質軍事內容,讓你獲得軍事知識,充實軍迷每一天,一萬期的長徵路。
近日,央視7套播出了記者採訪運20部隊的新聞,其中有一個鏡頭引起網友的熱議。
只見一個女記者站直接在降落跑道上直播,運20從女記者的頭頂飛過後降落,十分刺激。
這可是國內媒體第一次搞出這麼刺激的鏡頭。
不過評論區卻一邊倒地評論「這是要挑戰俄羅斯女記者嗎」?
原因也很簡單,前不久,俄羅斯剛發布了一個女記者採訪武裝直升機部隊,讓直升機擦頭而過的新聞。
畫風是這樣的:
這也許能夠解釋,為什麼俄羅斯軍事記者給大家的印象這麼深,為什麼網友要和俄羅斯女記者比。
那麼,俄羅斯軍事記者到底有多野呢?
今天小兵兵帶大家開開眼界:
▲這個女記者以前還有更刺激的經歷
俄軍士兵也歷來以粗獷、膽子大而聞名。
但實際上俄羅斯記者也絲毫不差,在一些軍事節目中,這些記者神通廣大,無所不能。
畢竟都是「戰鬥民族」的一員。
▲在裝甲車裡點菸花,不怕把車燒著嗎?
比如這第一個神仙技能----上天。
▲這幾億美元的飛機你說踩就踩嗎?!
還記得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視察圖160轟炸機部隊時,親自駕駛圖160升空嗎?
坐進圖160駕駛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為了這個機會,這個記者可在風雪中等了很久。
好不容易上來了,俄羅斯記者趁機坐進普京總統的位置體驗了一番,還讓飛行員教他開轟炸機!
這是現學現賣嗎?
只是,圖160雖然也幾十年了,但仍是俄羅斯主力戰略轟炸機,拍駕駛艙你連個碼都不打嗎?
飛機駕駛體驗了,那就四處溜達溜達吧。
比如,穿過狹窄的過道。
然後來到飛機上的廚房。
最後感受一下空中加油。
坐完了戰略轟炸機,再去坐坐武裝直升機吧。
坐直升機前,為了保證安全,要先學習一下跳傘。
▲這跳離機艙的動作,記者好像學得不太好啊
總算坐進直升機了,好開心,可以四處拍一拍。
你看清記者的gopro裝在哪裡了嗎?
飛得無聊了,還可以操縱米-35上的機槍和火箭彈突突突,過把癮。
當然,過癮是有代價的,暈機了.
上了天,該下海了。
一下海就是潛艇部隊,冒著風雪登上潛艇。
首先自然還是逃生訓練。
然後還要鑽進壓抑陰暗的魚雷發射管,一點一點向前爬。
終於到了潛艇指揮塔,這次總算開始在設備上打碼了。
甚至還趕上了一次戰鬥警報。
進艇長的艙室,如入無人之境。
甚至還闖進了水兵的艙室,不過你向全國人民展示水兵的內褲是幾個意思?
最後下了潛艇,還要參與潛艇的保養,變身油漆工為潛艇噴漆。
上山下海的目標都完成了,就去裝甲部隊看一看吧。
▲哥們你不怕掉下去嗎?
突然,記者對T90上的主動防禦系統產生了興趣,要不.來一發試試?
於是記者就拿來了一個火箭筒。
先拿自己的SUV試試效果,enmm,效果不錯。只是,一會你下班了怎麼回家呢?
然後再拿坦克試試,果然,主動防禦系統起作用了!
至於坐進戰車內體驗射擊的快感,更是小意思了,安排!
▲體驗自行高炮
▲體驗俄軍新型聯盟自行火炮
甚至為了看看地雷的威力,還開車去壓地雷,最後一刻才逃生!親身體驗了一把地雷爆炸!
兄弟,你這不是拍節目,你這是玩命啊?
至於駕駛坦克,搞搞射擊,更是小意思
不過,也有很痛苦的體驗,穿著密不透氣的防化服跑5公裡不說,還要體驗一下火焰在防化服上灼燒的感覺。
還有開炮後,被震懵的體驗。
這一套看下來,我門到底該感嘆這些記者上天入地無所不能,還是該感嘆做俄軍事記者真不容易呢?
▲戰機飛頭頂,已經不算啥了
那麼,這些拍節目如玩命的記者,到底是什麼來路呢?
其實,他們大多來俄羅斯國防部直屬的紅星電視臺。
▲紅星電視臺臺標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常被西方媒體帶節奏,俄軍更是頻繁在國際上被醜化。
在普京的支持下,以俄聯邦國防部中央廣播電視工作室為基礎,成立了紅星電視臺,在莫斯科UHF57頻道開播。紅星臺節目以宣揚愛國主義為主,包括新聞、時事分析及俄羅斯電影等。
紅星電視臺的定位非常清晰:成為俄羅斯軍隊外宣的尖刀利刃。它利用新穎的拍攝手法和角度,以及非常精緻的後期,營造了一種力量與美的威懾感。
▲紅星電視臺承包了「坦克兩項」等重要軍事比賽
普京對紅星寄予厚望,希望紅星電視臺能讓世界人民更好認識俄羅斯,認識俄羅斯軍隊。
紅星電視臺也果然沒有讓普京失望,近年來的國際軍事事件中,頻繁出現紅星電視臺的身影,紅星電視臺也憑著大膽的記者和精良的製作,收視率步步走高。
▲紅星電視臺已經走向世界
紅星電視臺的成功之道有三個:
一是深厚的後臺。
紅星電視臺的後臺是俄羅斯國防部,作為一家官方電視臺,與中國的CCTV7有點類似。
▲紅星電視臺直屬俄羅斯國防部
既然是國防部下屬的電視臺,我想採訪哪個部隊,應該不會有拒絕的吧?
我想駕駛哪個裝備,你要安排吧?
我想打個槍打個炮射個飛彈什麼的,你也別心疼了吧?
▲沒有什麼裝備是紅星記者體驗不了的
就這樣,紅星電視臺在製作俄軍裝備的節目時幾乎沒有任何限制,幾乎是想拍什麼,就拍什麼!因此內容乾貨多多,讓觀眾大呼過癮。
▲就連中國坦克,紅星臺記者也能近距離接觸
二是不要命的記者。
著名戰地記者羅伯特卡帕有句名言:「如果你拍的不夠好,是因為你站的不夠近」。
▲怎麼樣?夠近了不?
以往觀眾對裝備也就是看個外觀,但很少有人能知道:自動裝彈機是怎麼工作的?火炮打完後駕駛艙有沒有煙?軍艦上是怎麼生活的?
▲紅星記者帶你揭秘
紅星電視臺的記者恰恰彌補了這一知識空白,對羅伯特卡帕的「近」執行得非常到位,最愛幹的就是與武器裝備零距離接觸。
▲俄羅斯記者相當投入
雖然這種零距離接觸具備一定危險性,但無疑大大增加了節目的可看性。而揭秘的一些武器性能,比大家在網上吵一年管用的多。
▲飛機在面前滅火是一種什麼體驗?
三是精良的製作。
如何把「兇猛」的武器拍「美」?這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不過紅星電視臺的記者和攝影師做的不錯。
▲以這個視角來看
這轟炸機看起來又美麗,又兇猛
比如拍軍艦,扔掉你的魚眼鏡頭吧,多用無人機拍軍艦全貌。
比如拍坦克,來點不一樣的鏡頭?
▲飛行坦克見過沒?
比如拍飛機,直接用一架運輸機,打開尾艙門,安裝一個安全網來拍!
甚至為了拍特殊的視角,直接在蘇57的飛機外面擰了個螺絲,裝一個gopro來拍!可謂下了血本。
▲這可是五代機啊!說擰就擰嗎?
雖然裝Gopro野蠻了一點,但不得不說,拍出來的效果的相當不錯。
在紅星電視臺的主打節目《軍事驗收》中,每一段視頻都是滿滿的大片既視感,雖然俄軍裝備已顯老舊,但紅星臺的記者們仍然憑著深厚的拍攝功力,將老裝備拍出未來武器的科幻感。
▲你以為這是宇宙飛船?不,這只是老舊的米格31
怎麼樣?夠不夠野?夠不夠刺激?
我們在感嘆俄羅斯軍事記者牛叉的同時,也不由遺憾:中國的軍事節目啥時候能這樣?
▲中國,也有自己的「紅星」電視臺!
不用擔心,這次的女記者拍運20就是一個很好地開端,特別是央視7套軍事頻道和農業頻道分離後,新的國防軍事頻道已經獲得了足夠的發揮空間,而且已經製作了一些衝擊力極強的軍事節目:
你看,和把驅逐艦拍成飛彈艇相比,這才是真正的軍事宣傳!
也希望我們自己的軍事新聞工作者,為我們帶來更加刺激、更加精良的軍事節目!
我們期待,並感激著!
中美關係,到底會在在曲折中堅定前行,還是會在不斷衝突中降至冰點?回顧歷史,評判現狀——中美關係,未來將走向何方?關注鐵血軍事微信公眾號,後臺回復「中美」查看詳情。
●華為的南泥灣——原以為才開始長徵,沒想到已到抗戰
●美國暴亂四起,各路組織漸漸嶄露頭角,火拼一觸即發!
●美國若在南海挑起衝突,這些國家會是「幫兇」?
價值1599元的衝鋒衣、價值699元的戰術挎包等等豐厚獎品你想要免費得到嗎?現在只要點擊閱讀原文參加鐵血軍事主辦的「發現京彩故事」有獎徵文活動就有機會免費獲得,老鐵們還在等什麼,趕緊行動起來吧!
點這裡馬上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