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城市,都會有幾個市民喜歡的公園。
每個城市公園,都會有一批熱愛鍛鍊身體的大叔大媽。
在每一群熱愛鍛鍊的大叔大媽裡面,總有那麼幾位鍛鍊達到爐火純青的高階段位。
比如,保定競秀公園,這幾位常年不輟練習丟沙袋神技的朋友,他們的堅持,已經成為保定競秀公園的一道神秘景觀,每次去競秀公園閒得溜達,總要去看看扔沙袋的那幾位不曾相識總是相見的老友。
本期攝影專集,一日看盡保定城、直隸尚書房公眾號和保定城市攝影愛好者微信群聯合推薦。未經授權,嚴禁轉載。
攝影:遇見,2020年7月28日拍攝於保定競秀公園
下面是一段關於扔沙袋的網文:
扔沙袋是一項很有特色的民間體育運動,經常作為中國武術和摔跤的輔助練習項目。沙袋有方型和圓形,由帆布、麻布、棉布等分幾層縫製而成。填充物常為沙子、山楂核、豆子或高粱。
沙袋的重量因人而異,沒有統一標準。
通常練法有手持沙袋自扔自接,或兩人互相扔接,或集體(5~6人)扔接。經常練扔沙袋,有助於增強握力、臂力和投擲力,並可加強身體的靈活性、協調性。
扔沙袋的技巧主要有體前扔接、轉身扔接、背箭式扔接、舉腿扔接、穿襠扔接、翻身扔接、腋下扔接、換手轉身扔接、背後換手扔接等。此外,還可以擊、拍沙袋,即把沙袋放在 1米高的物體上,用手掌切擊、拍擊、插擊和用拳砸擊,以增強拳、掌的力量。
除了摔跤,中醫按摩、接骨醫生也常練此功法。
隨著社會的發展,正規體育運動場館場地和城市公園的增多,更多的人參與到正規體育運動項目,很多民間傳統體育運動在慢慢消失,扔沙袋運動也越來越少見。
關於扔沙袋這一段內容,是在網上轉來的,度娘百科也有相關介紹。
由這一段網文介紹來看,保定有這樣的運動傳承,應該和這地方過去的摔跤傳統有一定關係。
保定摔跤,論技術來說,在摔跤界的幾大門派當中可以說是極為巧妙。比賽時,兩人一打照面未及站好就迅速靠近,手剛一搭上就立即出招發力,啪嚓一下,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把對方摔倒在地。
保定這種摔跤技術速度極快,也被稱為「保定快跤」,一般為不用蠻力,更重視技術,但凡是重技術的江湖門派,大都是非常受同行尊重的。
保定摔跤擅用「撕、崩、捅」等方法摔倒對手,長於以小制大。因保定快跤有名,保定一度被稱為全國三大摔跤中心之一。
由此看來,這扔沙袋很可能就是過去保定快跤手們加強訓練的一項基本功,競秀公園這幾位扔沙袋的朋友,極有可能就是隱於江湖多年的保定快跤高手。
他們經常出沒於競秀公園東南角之一隅,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一群人將沙袋互相扔接,或接或拋,或轉或挺,一會白鶴亮翅,一會悟空摘桃,不時做出一些高難度的技巧動作,那是力量和技術的結合。圍觀人群總是忍不住點讚稱奇。
據圍觀人士耳語,這些扔沙袋的神秘人,在這裡一玩就是十五六年,個個兒身體健碩,肌肉結實,都是身懷絕技的江湖高手,記住嘍,可以點讚,可千萬別招惹他們,小心拿你當個沙袋,一轉身就給你扔北面競秀湖裡去。
當然,這只是風趣的保定人在調侃。這些扔沙袋的神秘人,都是很和氣的,可能越是高手越低調吧。
有空了,可以去一趟競秀公園,給那幾位扔沙袋的神秘人圍個觀、叫個好,混個臉熟還可以上前討教幾招,甚至出手過上一把癮。
特別提示,扔沙袋有風險,未經練習請不要急於模仿。運動是好事,安全是大事,你扔不好一定不要瞎搞,別砸著人,也別閃了自己的小蠻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