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賈寶玉的才學,在他十二三歲時就小有名氣
陳能雄/文
我們在《紅樓夢》的影視劇裡,看到賈寶玉、林黛玉一出場就是青年男女的模樣。他們談古說今娓娓道來,吟詩作賦文採飛揚,我們會覺得他們正當風華正茂,有這樣的才學是理所當然的。可是,要是說那一首首平仄合律、對仗工整、儼然有大家風範的詩歌,是十二三歲左右的小孩子寫的,估計很多人會很驚訝。
尤其是我們這一代的人是寫白話文為主的,總覺得古代言簡意賅的文言詩詞很高大上。而賈寶玉們在小學生的年紀裡,就能輕鬆自如地駕馭文字,創作的詩詞文採斐然、意境深遠。林黛玉初入賈府時估計也就六七歲大吧,賈寶玉呢也不過八九歲左右的小孩,他聽說林黛玉沒有表字,就順口杜撰了一個「黛石」的典故,幫林妹妹取了一個「顰顰」的字。專業取名字的老先生尚需沉思片刻,而小寶玉卻信手拈來,說得頭頭是道,有理可循,其聰明伶俐之氣可見一斑。
賈寶玉和現在很多偏科偏才的學生有些相似,他不喜歡讀四書五經這些正經的文章,只喜歡看「課外書」,三教九流之類的閒書他都有涉獵。他不喜歡呆板的八股文,卻痴迷於詩詞書畫。賈寶玉小時候給自己的書房起了個「絳芸軒」的齋名,自號「絳洞花主」。他書法也不錯,親自題寫了齋名,令人貼在門鬥上,林黛玉看了,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他字寫得漂亮,讓他哪天也幫她寫個匾額。賈寶玉也樂意做這些舞文弄墨的事,他出去遊玩時,時常題匾作聯。
賈府的私塾老師賈代儒,發現賈寶玉在吟詩作對方面有天分,很有歪才。大觀園竣工時,賈寶玉也才十一二歲左右,在這個年齡段裡,很多小孩子還停留認生字、學寫小作文的階段,而賈寶玉已經是個早慧的詩人。賈政帶領一幫清客遊賞大觀園,順便為各處景觀題匾作詩,他有心試一下賈寶玉的才學,也把他帶在身邊,令他對景題詠。
大觀園中很多景觀的名稱和對聯都是賈寶玉題的,賈寶玉給流入園中的溪水取名為「沁芳」,既雅且妙,由這條小溪組成的景觀有「沁芳閘」、「沁芳橋」、「沁芳亭」等。賈寶玉還對著風景作了一首七言對聯:「繞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脈香」,眾清客聽了都交口稱讚,就連對文辭比較苛刻的賈政也拈鬚點頭;長滿翠竹的瀟湘館,是元妃省親第一行幸之處,賈寶玉題了「有鳳來儀」的匾額,這既應景,又切合頌聖之意,顯示賈府的鳳鸞之瑞。
賈寶玉題的匾額對聯要比眾清客所題的更新穎別致,這可能是老先生們知道賈政的心思,故意說一些庸俗的詞句,讓賈寶玉有顯露才華的機會。可是,倘若賈寶玉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就算眾清客們處處讓著他,他也是吟不出那麼好的聯句來。此時的賈寶玉雖然年紀尚小,但他的詩才可能比一般的老先生要好。因為文採是要一些天賦的,老先生們博聞廣識,治學嚴謹,但在寫詩詞歌賦方面可能就沒有賈寶玉的靈性了。
賈寶玉除了有題詠方面的才華,他在許多方面都有獨到的見解。賈政喜歡稻香村的清新幽靜,動了歸隱讀書之念,賈寶玉卻認為此園建於鬧市之中,附近沒有青山村郭,在這裡置一個田莊,「非其地而強為其地,非其山而強為其山」,這種田園風光是人力穿鑿而成的,顯得矯揉造作,無自然天成的氣息。
賈元春回鄉省親時,知道大觀園中多處景觀的匾額和對聯是賈寶玉題寫的,見他才學長進了這麼多,頓感欣慰。賈元春在高興之餘,命他現場作詩,為瀟湘館、蘅蕪苑、怡紅院、浣葛山莊四處景觀各寫一首五言律詩。賈寶玉才思敏捷,不多時就寫好了前三首,剩下的一首是林黛玉暗中代他寫的。如果賈寶玉是苦思冥想出來的詩句,倒不算稀奇,他是臨場發揮,即興作詩,在短短時間裡就能寫出三首文辭優美的五言律詩來,這一點只怕飽讀詩書的成年人也難做到。
在經過賈政和賈元春的當面試才後,賈寶玉的才華在眾人面前得到了充分展示,經眾清客們的宣揚,他的才名漸漸響起來。賈寶玉入住大觀園後,和林黛玉、薛寶釵等姑娘們一起讀書寫字,彈琴下棋,寫詩作畫,他的文藝功底越來越深厚。他居住在怡紅院,怡然自得,寫了幾首四時即事詩:《春夜即事》、《夏夜即事》、《秋夜即事》、《冬夜即事》,詞句優美典雅,情感細膩真切,意境閒適淡雅。
這四首詩就像是賈寶玉成名的「流行歌曲」,風靡一時,外面有很多文人雅士,包括一些富家子弟,紛紛傳抄詩句,有題寫在扇子上的,有題寫在牆壁上的,也有人常常掛在嘴邊吟誦的。榮國府十二三歲的公子,竟能寫出這樣高雅的文字來,大家都暗暗稱奇,賈寶玉的名聲不脛而走。很多文人秀士都想結交賈寶玉,有登門與他探討詩詞的,有求取墨寶的,也有帶著畫作請他題跋的。
於是,賈寶玉就有了許多文字上的應酬,他少年心性,喜歡賣弄才學,也很樂意做這些雅事。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裡,時時會聽到有人吟誦賈寶玉的詩詞,在有些名勝古蹟能看到賈寶玉的墨寶。清虛觀的張道士就在很多地方看到賈寶玉的書法墨跡和詩詞對聯,他當著賈寶玉和賈母的面誇賈寶玉才華橫溢。
有人會說,賈寶玉既然這麼有才,那他怎麼會在大觀園的詩社活動中屢次落第呢?他寫的詩都比不上幾個閨閣女子,不是空負才名嗎?我覺得這並不能說明賈寶玉才學不行,首先林黛玉、薛寶釵等姑娘都是出類拔萃的才女,賈寶玉略遜於她們,並不稀奇。還有《紅樓夢》是為女子立傳的書,小說作者憶及當日接觸過的女子,行止見識都超過他,在書中有意拔高林黛玉等女子的才學。
賈寶玉雖然不喜歡仕途經濟學問,但他的天分極高。在《紅樓夢》第五回中,寧榮二公的魂魄顯靈,他們認為在賈府子弟中只有賈寶玉最是「聰明靈慧」,對他寄予厚望,囑託警幻仙子能警醒賈寶玉,指引他走上正路。警幻仙子帶賈寶玉遊太虛幻境時,賈寶玉閱覽了「金陵十二釵」的判詞和圖冊,警幻仙子知他「天分高明」、「性情穎慧」,忙掩住圖冊,不敢讓他看得太多,以免洩露天機。
賈雨村在未識賈寶玉之時,就從冷子興的話中預料到賈寶玉將來會成為才俊之士,認為他是秉正邪二氣而生的人,「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把他比作前代的陶潛、嵇康、米芾、秦觀等人,以及近日的唐伯虎、祝枝山等文人。這些人都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文人,可見賈雨村對賈寶玉的評價有多高,他後來每次到賈府都想約見賈寶玉,也就不奇怪了。
都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賈寶玉博學多才,自有一種清貴的氣質,他談吐儒雅,氣度不凡。難怪北靜王爺初見賈寶玉就和他一見如故,對他青眼有加,他認為賈寶玉是「龍駒鳳雛」,前途未可限量。賈政起初覺得賈寶玉不務正業,對他很失望,後來見他善寫詩文,還不至於辱沒了祖宗,也就漸漸寬心了。畢竟賈府是武蔭之家,家族中沒有人因舉業而發達的,出了一個賈敬考中進士了,卻熱衷於求道煉丹,又何必那麼嚴格要求寶玉呢?
《紅樓夢》是一本百科全書式的巨著,書中包羅萬象,非多才多藝者不能為之。小說的作者有著和賈寶玉相似的人生經歷和文藝才華,我們就不難理解賈寶玉會在十二三歲時就才識過人。賈寶玉能在少年時就小有名氣,這有多個因素,一是他「銜玉而生」的經歷,本身就是一件被人津津樂道的奇事;還有他涉獵較廣,對儒釋道等學說都有研究,在詩文書畫方面都有研習,又生活在上流社會裡,有著文藝宣傳上的優勢,揚名只是遲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