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去4S店看車的時候,經常會聽到銷售人員介紹說某款車是採用自然吸氣的發動機或者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可是這兩款發動機的區別是什麼呢?到底哪款車更省油,更適合日常駕駛呢?
首先來做個小小的科普,汽車排量後面都有帶字母,如:2.0L和2.0T它們排量都是2.0,那它們有什麼區別呢?其實,L代表的是自然吸氣發動機,T代表的是渦輪增壓發動機。
用一個常見的例子來說下它的原理,就好比我們用電風扇對著一個塑膠袋吹氣,這樣能讓氣體更快的進入袋中,這就像是渦輪增壓發動機通過廢氣帶動渦輪,再由這個渦輪的動力帶動進氣管上的渦輪,使進氣壓力增大,從而提升發動機的動力。
自然吸氣很簡單,空氣經空氣諧振再經空氣濾芯進入進氣岐管到發動機燃燒室與霧化汽油燃燒,然後經排氣岐管經三元催化經消聲器排出。就好像我們站在樓梯間,不藉助任何外力,任風自然的進入到袋子中一樣。
渦輪增壓發動機和自然吸氣發動機有何差距? 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的區別在於,渦輪增壓是在自然吸氣的基礎之上加了一套渦輪增壓器來壓縮空氣,和自然吸氣相比,渦輪增壓氣缸內大氣壓力要大出不少,氣缸單位容積內的含氧量更高,就能燃燒更多的汽油,爆發更多的能量,這也是為什麼渦輪增壓擁有如此強爆發力的主要原因。
這兩款發動機在動力上就有著明顯的差距,在兩個相同排量的發動機中,比如說2.0T和2.0L,由於渦輪增壓發動機結構有限,在渦輪介入前,它的動力是不如自然吸氣的發動機的。所以呢,低速行駛的路段自然吸氣的動力更好。但是一旦進入順暢路段,渦輪就能完全介入了,這時候,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就比自然吸氣要優秀得多。
關於渦輪增壓發動機的誤區 很多老司機總會信誓旦旦的告訴你,渦輪增壓很費油?這個觀點是完全有問題的,渦輪增壓一般情況下都會比同排量的自然吸氣發動機省油。為什麼說它省油呢?因為渦輪增壓的排量小,在不需要提供大馬力的時候,渦輪不增壓就會變成一個更省油的小排量發動機了。簡單來說,渦輪增壓所省的油不是跑出來的油,是在怠速狀態下和環境狀態下的油耗。
那為什麼很多人會說渦輪增壓的車費油呢?這還得從個人的駕駛習慣來說起,如果你開渦輪車,總是一腳一腳給油門,那必須是費油的。因為渦輪發動機在渦輪轉動的時候,需要一次從0到1的慣性,這是最費油的時候。所以如果你悠著勁給油門,把油門輕輕帶起來,讓它順暢的把渦輪帶起來之後渦輪機自然就省油了。
現在知道怎麼選渦輪增壓和自然吸氣了吧? 自然吸氣的適合年長者或家用,市區用,因為維保便宜,更平穩,而且市區低速行駛,有沒渦輪並不重要。如果把它當成家用車,經常一家出行,那麼自然吸氣比較適合你,一來乘坐感較為舒適,二來保養也相對便宜,耐用性較高。如果你在北上廣深等比較擁堵的一二線城市,經常需要走走停停,也比較推薦你選擇自然吸氣的車。
但是,如果你買車只為自己,喜歡速度與激情,追求動力,那肯定是一臺帶「T」的車型才適合你。
最後還有一種情況,如果你需要經常跑高速,那渦輪增壓的車型也更適合你。因為高速是最能看出渦輪優勢的地方,渦輪增壓需要達到較高的速度才能有渦輪的介入,擁堵的城市街道是無法看出它的實力的,但上了高速以後,同排量的自然吸氣車型到了一定速度再加速會顯得較為吃力,但渦輪增壓車型到了一定速度時,渦輪這時候完全介入了,本領自然就發揮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