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與文昌符

2021-02-08 小師兄們

《明史·禮志》雲:「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人為立廟祀之」,東晉寧康時蜀人張育自立為蜀王,帶頭抗戰苻堅,但槍打出頭鳥,張育英勇戰死了,後來百姓在梓潼郡七曲山建立祠堂供奉張育,尊稱為雷澤龍神。

由於七曲山還有另一個祠堂,乃是梓潼神亞子祠。由於兩個祠堂相鄰,後來慢慢被合稱張亞子,並且把兩神合二為一,認為梓潼神亞子就是戰死的張育,實際上死的是張育。

在兩宋前,文昌只是三垣二十八宿之一,並不是人文神靈,後來唐玄宗進入蜀地時,路過七曲山,感與張亞子英烈,於是追封為左丞相併且加重了祭祀程度。後來唐僖宗躲災進蜀地的時候,也經過七曲山,又親身去祭祀了一次,又追封追封為濟順王,並且將自身的佩劍給予張亞子的塑像。

宋時帝王多愛敕封,宋真宗追封英顯武烈王,宋光宗追封忠文仁武孝德聖烈王,宋理宗追封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年間又將張亞子封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後人逐漸簡稱成為文昌帝君,才成為人格神靈。

後世神化傳說文昌帝君化身過七十三次,周之張仲,漢之張良,晉之呂光等。雖然明朝前一直有儒者挑事說文昌帝君信仰是淫祀(淫祀是胡亂祭祀,不是淫邪),但是由於文昌帝君來歷正統,又有眾多皇者追封,且靈驗無比,故而清代時徹底無人反駁成為正祀。

《梓潼帝君化書》雲:「生及冠,母病疽重,乃為吮之,並於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後值瘟疫流行,夢神授以《大洞仙經》並法籙,謂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驗」。

所以文昌帝君也是一位孝神,宋朝還有成書《文昌孝經》,文昌信仰於隋開皇年間被道教吸納並逐漸完善。明惠宗時期十個培訓機構裡七個都供奉文昌帝君,清朝時每逢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之日皇家都要祝壽,由於文昌帝君信仰廣泛且被眾多皇帝追封,明清時期天下大肆修建文昌廟宇,甚至有了北孔子南文昌的說法。

相關焦點

  • 文昌帝君聖誕日
  • 文昌帝君
    其成為漢族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人物生平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總稱,即文昌宮。一說在北鬥魁前,一說在北鬥之左。六星各有星名,稱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等。文昌封為帝君,並且又稱梓潼帝君,當是元仁宗時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梓潼神與文昌神合為一神。
  • 二月初三拜文昌 功名祿位節節攀——道教的文昌帝君信仰
    文昌帝君,又稱文昌星君、梓潼帝君,是道教尊奉的主宰功名、祿位之神,也是中國古代學問、文章、科舉士子的守護神,在道教神仙系統中地位較高。道道教經典《雲笈七籤》曰:「文昌星神君,字先常,天子司命之符也。」 文昌星,本為星名,乃北鬥星之一,亦稱文曲星,或稱文星,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道經說,文昌星神曾應世降生,在人間有八十九化。宋代,文昌帝君降筆作《清河內傳》,自述其身世,言文昌帝君本上界星宿,周初降生人間,為士大夫,之後歷世降生人間,經八十九化,一直為士大夫。
  • 文昌祖庭||歲次庚子二月初三,慶賀文昌帝君聖誕
    道教的宮觀中,一般都設有文昌帝君的神位或者造像,供信眾參拜。文昌帝君不只是掌管文運、主宰功名的神仙,文昌帝君上主三十六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地獄輪迴。以上兩種聖號為文昌帝君之全稱聖號,可供大家學習持誦,正心誠意稱念,自會有所感應。從古至今,科舉與考試都是人生中的大事。無論學的是什麼,只要需要考核、考試的,那就一定與文昌帝君有關。人們為了增加文運,所以多建文昌塔、文昌廟、塑文昌神像、佩戴文昌符等以祈求得到文昌帝君的加持。文昌帝君的顯像為端身正坐雙手撫膝的書生像,也有的塑像為單手扶膝,另一手執書卷或如意。
  • 拜文昌 興文運——文昌帝君傳略
    15:00-17:00) 酉時(17:00-19:00) 亥時(21:00-23:00) ==================== 拜文昌 興文運——文昌帝君傳略 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為世間掌管功名祿位之神。
  • 透堡有座文昌祠,文昌帝君是誰?
    文昌帝君神祇敬述  文昌,本系星名,稱文曲星,原是天上北鬥之左的六星(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之總稱。掌管人間文運祿位。  元朝延佑三年(1316年),元仁宗又將文昌神與梓潼神合為一神,封為文昌帝君(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於是梓潼神張亞子遂被稱為:文昌帝君。網絡配圖   忠主孝親說。文昌帝君除有抗擊戰死、忠主救民之功績外,《梓潼帝君化書》稱,張亞子「生及冠,母病疽重,乃為吮之,並於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
  • 文昌帝君 陰騭文(視頻)
    「文昌帝君」文昌兩字既為星名,又為神名,也就是民間慣稱文昌星、文星神。文昌帝君又稱為梓潼、文昌帝、濟順王、英顯王、梓潼夫子、梓潼帝君、雷應帝君。文昌原是天上六星之總稱,即文昌宮。六星各有星名,稱上將、次將、貴相、司命、司中、司祿等。有關文昌星的說法,《史記天官書》所載:「鬥魁戴匡六星,日文昌星,一日上將,二日次將,三日貴相,四日司命,五日司中,六日司祿。」
  • 文昌帝君誕辰日
    《文昌帝君陰騭文》稱,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間,世為士大夫,為官清廉,從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濟人之難,救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
  • 文昌帝君的來歷
    收集:樂東子孫       文昌帝君為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
  • 鳳九的文昌帝君
    前兩天青丘的小殿下白鳳丸在三生石上刻上了東華的名字結果出現的是文昌帝君的名字
  • 【道教神明】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文昌帝君,又稱更生永命天尊,是中國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農曆二月初三為文昌帝君聖誕。
  • 三皇宮之「文昌帝君」
    同時他也是刻字、書店、文具店、說書、抄紙的行神,所以昔日書商公會就叫做「文昌會館」。      以前皇帝曾把文昌帝君列為重要祭典之一,凡是讀書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陰騭文》稱,文昌帝君曾七十三次化生人間,世為士大夫,為官清廉,從未酷民性烈,同秋霜白日之不可侵犯。"濟人之難,救人之急,憫人之孤,容人之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因此,天帝命文昌帝君掌天曹桂籍文昌之事。
  • 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拜文昌求文運
    康寧湖文昌閣供奉的文昌帝君神像舊照       舊時每年二月初三日為文昌帝君神誕之日,官府和當地文人學士都要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宇奉祀,或吟詩作文,舉行文昌會。方法1.以香火作為溝通天界神仙的媒介,請道士上香,誠心誦讀文昌經書《文昌孝經》、《文昌帝君陰騭文》或道經經書《太上文昌寶懺》;2.祈福仕途高升的人也可在每年農曆二月初三到供奉文昌帝君的廟宇,供奉鮮花、水果、茶食、點心等供品。
  • 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拜文昌步步高升,功名有成!
    文昌帝君,又稱梓潼帝君,為世間掌管功名祿位之神。千百年來,凡求科甲及第,謀求功名之人,莫不虔誠供奉文昌帝君,以祈增慧開智,金榜高中,福蔭門庭。文昌帝君上主三十六天仙籍,中主人間壽夭禍福,下主十八地獄輪迴。
  • 文昌帝君—中國道教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
    文昌帝君事跡        文昌帝君成為中國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與梓潼帝君張亞子有關。據《明史.禮志》載: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人為立廟祀之。唐宋屢封至英顯王。道教謂梓潼帝君掌文昌府事,及人間祿籍。元仁宗延佑三年封梓潼神為「輔元開化文昌嗣祿宏仁帝君」。
  • 今天文昌帝君生日,拜文昌保佑孩子學業
    文昌帝君,又有其它稱謂:「梓潼、文昌帝、濟順王、英顯王、梓潼夫子、梓潼帝君、雷應帝君等」,主宰功名祿位。
  • 文昌 · 法會 | 文昌帝君聖誕二月初三祈福法會
    「文昌帝君」,有天神與人神兩種不同的說法:文昌兩字既為星名,又為神名,也就是民間慣稱文昌星、文星神。以前皇帝曾把文昌帝君列為重要祭典之一,凡是讀書人必要奉祀文昌帝君。每逢文昌帝君誕辰,童生、秀才、稟生、貢生、舉人以及私塾老師都要準備全牛及供品,至文昌廟行「三獻禮」祭祀之。
  • 【朗讀吧】文昌帝君——張亞子
    越西,是文昌帝君張亞子的誕生地,亦是文昌帝君張亞子的故鄉。「文昌」亦稱「文曲星」,因為它主文運、司科舉,一般民間認為文章一流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以示尊崇。 後來,文昌被官方封為帝君,並與孔子齊名,有「南張北孔」之稱。
  • 今日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拜文昌步步高升,金榜題名!
    「天下學子盡屬文昌,善惡有報皆是陰騭」,凡人升學考試、升職考試、應聘考試等應試前都可向帝君祈求。文昌帝君靈驗非凡,佑人考運亨通,官秩高遷,智慧聰明,文思敏捷。文昌帝君主掌世人功名祿位,護佑天下好學上進之士,主考試順利,學業有成並祿運不斷,因此歷來為文人墨客、莘莘學子所供奉,信仰傳統已延續千年。凡求科甲及第,謀求功名,想要學業有成、功名高貴、工作順利,都離不開文昌庇佑!
  • 農曆二月初三 文昌帝君聖誕
    適逢二月初三,文昌帝君聖誕,至心稱念文昌帝君名號和寶誥,誦持有關文昌帝君善書、經典,百福來臻,子孫榮慶,終身顯達,無量壽福。並修築大量的文昌宗廟,隆重祭祀。明代以後,每一所學校都將部分建築物用於供奉文昌帝君。清代,每年農曆二月初三文昌帝君生日那天,朝廷要派人前往北京文昌廟祭祀。南宋間,一本以文昌帝君名義勸說世人行善積德的勸善書《文昌帝君陰騭文》,此書影響很大,與《太上感應篇》和《關帝覺世真經》為三大勸善真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