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歇爾斯是與克魯伊夫對全攻全守體系的改革以及「反叛」,鑄造了現代足球的攻防體系,這在範加爾的自傳中有所體現。荷蘭籍老帥在個人傳記中分析了很多體系概念,尤其是自己兩位得意弟子瓜迪奧拉與穆裡尼奧的體系思維,值得關注。在範帥看來,進攻與防守在曾經的足壇是呈現對立狀態,也就是說攻防不太可能同時進行,進入了21世紀之後攻防體系就形成一體化狀態。所以範加爾在自傳中分析,穆帥推崇單邊主義,讓球迷們低估了他的戰術整體性——實際上他的戰術整體性不亞於瓜迪奧拉。
而瓜帥也有被低估的地方,就是他在細節方面做到了極致。當然一路跟隨魔力鳥的球迷們都清楚,這個「外界」就是天空體育一群多嘴的曼聯名宿,在穆裡尼奧執教紅魔階段,我們經常看到斯科爾斯與羅伊-基恩在skysports直播間指出穆帥太過推崇單邊主義,然而在「後弗格森」時代,曼聯陣容也不具備兩翼齊飛的特點。在那個階段正好是瓜迪奧拉帶領曼城進步很快的賽季,「生薑頭」就表揚起了同城宿敵球隊的戰術整體性很強,通過讚揚加泰隆尼亞人來指出葡萄牙名帥在體系方面缺乏整體性。
還好內維爾有個賽季執教瓦倫西亞,如果大內也一起跟著斯科爾斯等人在天空體育「指揮」,相信穆帥的老特拉福德執教生涯更加艱難。雖然範加爾與自己這兩個弟子的關係不算太好,不過他在自傳中進行了專業分析,澄清了曼聯「大嘴巴」名宿們的不專業說法——魔力鳥的確推崇單邊主義,這沒有錯。不過在他的建構整體足球領域中,整體性很強,具體體現在穆裡尼奧的思辨精神和前瞻性,指引著球隊前進。
也就是說「瓜穆相看」的戰術整體性方向不一樣,不能說他們誰更加出色,只能說各有特色。可能有些球迷們不是很清楚,什麼是單邊主義?是讓戰術陣型中一個邊路打開局面,帶動整體進攻嗎?筆者球後記得穆帥帶領波爾圖創造歐冠奇蹟的時候,就解釋過這種戰術思維——21世紀世界足壇的防守文明了許多,不過也更加嚴密了,說白了就是後衛與後腰之間更加緊密聯繫,這會讓前鋒難以找到進攻的空當。
容易取得進球的方式,就是在攻守轉換中找到單邊空隙,而不是「乾等」對手退防在禁區附近,這樣反而失去了進攻機會。通俗點說就是在進攻時間上搶得先機,形成快速防守反擊。所以我們發現從德羅巴到孫興愍,這些穆裡尼奧喜歡的進攻球員都具有一個特點——速度快衝擊力強,只要他們跑起來,反擊的速度就帶起來了,這就是穆帥推崇的單邊主義。而單邊主義的前提就是戰術整體性,那麼瓜迪奧拉的整體性又是怎麼回事呢?
筆者球後清楚瓜帥有一個一成不變的特點:他希望高層能花錢引進自己足球理念中需要的球員,他會精心研究自己手下球員的特點,以及對手的進攻套路,從這些細節方面指揮自己的防守隊員整合展位,形成前後壓迫的展位方式(執教拜仁時期用得比較多),同時在補位、協防和攔截等方面都注意到了。這種從細節到整體的布局,就是加泰隆尼亞人的戰術整體性,與穆裡尼奧的理念有所不同,他們各有特點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作為「瓜穆相看」共同的師傅,範加爾當然要分析穆帥的戰術整體性實際上不亞於瓜帥,前者進而獲得由守轉攻的機會,通過單邊突破出來的機會找到射門的落腳點。「狂人」身邊的主角,就需要研究如何在反擊中通過簡單配合,快速攻擊對手的簙弱防守區域,總值一個字就是「快」,在對方後衛尚未完全落位時,至少將皮球先送到對手禁區。從某種角度上來說,葡萄牙名帥的「大巴戰術」好像更加有效率。比較有意思的是,範帥在傳記中承認繼承他體系更多一些的人還是瓜迪奧拉,或許這就是荷蘭籍老帥與穆裡尼奧「火藥味」更足一些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