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卡納瓦羅對恆大本場比賽的低迷表示了極大的不滿,表示想把首發11人都替換下來。命運有時候就是這麼曲折,有時候你陷入低迷無法自拔,偶然的覺醒卻能拯救結果;而你一直在努力,卻會因為結束時的鬆懈斷送了全部努力。在比賽末段恆大用保利尼奧和費爾南多在5分鐘內的兩粒進球挽救了自己的低迷,大連人全場比賽不懈的奔跑取得2球領先,卻在比賽末段體能下降時遭遇黑色五分鐘。足球,就是這麼有趣,但是為了讓足球不要這麼有趣,恆大不得不需要重視後腰和邊後衛的問題了。
本場比賽廣州恆大堅持以我為主,沿用了上一場戰勝蘇寧的4141戰術,用黃博文輪換何超,在張琳芃缺戰情況下啟用高準翼,讓高準翼和梅方分居兩翼。而大連人則改變了上一場對陣輸給深圳佳兆業的352陣型,回到442陣型。
恆大以不變應萬變,蘇寧則用442戰術開啟全場緊逼
貝尼特斯素來以戰術大師聞名於世,本場比賽大連人做了多項針對恆大的部署。針對恆大所部署的單後腰,採用了圍逼黃博文的戰術。在全場比賽中,貝尼特斯嚴格要求拉爾森和隆東之間保持距離,在黃博文身前逼迫恆大的出球中衛布朗寧和樸志洙,吳偉位置後撤保護禁區前沿,哈姆西克位置前提,林良銘、孫鉑內收包夾黃博文,迫使恆大的出球向邊路轉移。如下圖所示。
大連人採用圍搶恆大後腰的戰術開局,壓迫恆大的出球體系
並且大連人的壓迫體系存在流動性,人員會根據恆大球權的流動方向進行傾斜。一方面遲緩恆大的進攻速度,讓球隊的前中後三條線保持緊密的聯繫;另一方面伺機截斷恆大的傳球,從而進行快速反擊。如下圖所示,恆大本場比賽的出球在三中場被嚴密盯防下,存在極大的困難,這讓恆大的進攻速度根本提不起來,等球權過渡到前場時,大連人已經布置好嚴密的防守陣型嚴陣以待。
本場比賽恆大的三中場接應球權存在極大的困難。
為了破解大連人的高位壓迫,恆大採用了兩種方式。一是利用後場球員直接利用長傳球聯繫保利尼奧或者塔利斯卡,但本場比賽只要恆大持球,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就處於被嚴密盯防狀態,恆大的長傳球並不奏效,另外一方面,在前場堆積了人數,也讓恆大的後腰位置缺乏空間佔據,徹底喪失了後腰的接應點。二是通過邊路傳球,利用高準翼位置前提、保利尼奧位置後撤後,讓兩人直接產生聯繫。這也直接導致恆大的兩名中後衛、高準翼、保利尼奧位居全場比賽球權佔有率的前四名,如下圖所示。
恆大兩名中後衛以及高準翼、保利尼奧位居控球率的前四名,大連人哈姆西克位居第五。
但是這也給恆大的進攻埋下了隱患。保利尼奧後撤之後,楊立瑜和艾克森需要回撤接應保利尼奧的球權,塔利斯卡會進入肋部壓住防線,這時候右邊路將提供給梅方,而梅方缺乏一個人打一條邊的能力,恆大的後路防守存在空檔。
在大連人的高位壓迫下,恆大的進攻並不容易,上半場僅形成了1次射門。一方面自然是大連人的高位壓迫造成恆大出球不順之後,贏得了後防線重組和布置的時間,另外一方面也在於恆大的戰術上存在的缺陷,恆大缺乏進攻串聯人員。如下圖所示,本場比賽的實際站位中,在右邊路上,塔利斯卡長時間向中路靠攏,而右邊路的走廊提供給梅方,艾克森需要與保利尼奧不停的換位輪流衝擊,高準翼需要持球聯繫保利尼奧位置大幅內收。這就造成了恆大的中路異常擁擠,而球權接應並不順暢,進攻寬度利用不夠,從而讓大連人的防守極具針對性。
本場比賽恆大首發人員的站位過於集中並沒有拉開進攻的寬度
如下圖所示,塔利斯卡和楊立瑜的觸球點分布圖中,恆大的兩名邊鋒位置過於集中于禁區前沿,而沒有向邊路移動提供進攻的寬度,造成中路的人員擁擠。
塔利斯卡和楊立瑜的觸球點分布圖中,恆大的兩名邊鋒位置過於集中于禁區前沿
另外,恆大的進攻同時缺乏層次感。一方面,楊立瑜、塔利斯卡、艾克森壓在禁區前沿時,恆大兩條邊路的傳中能力有待考驗,前腰位置留下保利尼奧容易被盯防。另一方面,塔利斯卡拉到邊路出球時,保利尼奧進入了塔利斯卡的位置,恆大在禁區前沿又缺乏了接應點。如下圖所示,塔利斯卡在邊路持球,保利尼奧進入禁區之後,恆大禁區弧頂缺乏人員佔據接應空間。問題是,恆大只有一個保利尼奧。
恆大的後腰無法填補前沿的空白
恆大人員的大幅度壓上和堆積,造成了後場空間存在大範圍的空白,這也給大連人的進攻留下了廣闊的空間。為了限制恆大前場人員的速度,大連人並未投入太多兵力在進攻過程中。通常情況下,大連人保持著6人留在後場防守,4人進攻的模式。隆東壓在恆大兩名中後衛之間,哈姆西克、拉爾森主要攻擊恆大邊後衛和中後衛的結合部,林良銘和孫鉑採用輪流壓上的態勢,提供進攻寬度。所以,大連人全場比賽進行了69腳長傳,佔了傳球總數的18%。如下圖所示,大連人的進攻模式相當簡單,在後場接應球權之後,直接利用恆大邊前衛和邊後衛之間的空間,傳球給邊前衛,再由邊前衛直接通過各種方式的傳球直接聯繫雙前鋒。
大連人的進攻推進非常簡單,後腰接應球權之後直接走邊路傳中,或者後腰直接聯繫前場
所以,特別大連人在本場比賽傳球數量比恆大少近乎一半的情況下,創造了比恆大多出近乎一倍的傳中球。本場比賽大連人進行了31腳傳中,平均每3分鐘進行傳中1次。而恆大後腰補位不及時、邊後衛回防不及時,也給大連人創造了更多的空間。
大連人本場比賽在傳球總數比恆大少了近乎一半的情況下創造了比恆大多的長傳和傳中。
恆大的第二粒丟球就來自於傳中球。第30分鐘,孫鉑左路傳中,拉爾森前壓搶點。恆大中後衛注意力不集中情況下,未能及時解圍漏過足球,拉爾森無人盯防下,門前蹭到足球改變方向後破門得分。
恆大的第二粒丟球來自於傳中
大連人的進攻頗具針對性,在塔利斯卡內收之後,梅方並不能一個人承擔邊路的進攻。所以導致梅方壓上之後,儘管壓制住孫鉑無法頻頻壓上,但右邊路屢屢被哈姆西克、拉爾森進入進行搶點。全場比賽,大連人的進攻有46%從右邊路發起,那是林良銘的位置。林良銘用大量傳中球傳向梅方與中後衛的結合部,而通常梅方回不來。
大連人進攻有46%從右路發起
在困難重重下,恆大在0:2落後的情況下依然無法找到進攻節奏和防守的位置,固然是因為賽程密集下球員身體狀況出現疲勞,但更多是戰術層面上的問題。首先,中後衛出身的梅方並不具一個人單挑一條邊的能力,所以讓塔利斯卡出任右邊鋒就是一個錯誤。前腰出身的塔利斯卡習慣性向中路移動,甚至大部分情況下擠壓了艾克森的活動空間,從而造成艾克森和塔利斯卡雙雙發揮不佳,同時,塔利斯卡並不具備回防能力,前腰或者前場自由人才是塔利斯塔的天空。所以,如下圖所示,全場比賽塔利斯卡只獲得了1.9的球權,在首發隊員中只比大連人踢了8分鐘的董巖峰高。
全場比賽塔利斯卡只獲得了1.9的球權,在首發隊員中只比大連人踢了8分鐘的董巖峰高。
其次,在目前的人員結構體系中,恆大並不適合踢單後腰。黃博文並不是防守型後腰,嚴鼎皓、保利尼奧在進攻體系中承擔了較大的責任,恆大的後腰短板在本場比賽暴露無遺,除了前面提到到了無法覆蓋禁區前沿外,恆大的後腰還屢屢失去位置,而嚴鼎皓和保利尼奧長時間不回防,讓恆大經常形成4名後衛和1名後腰防守大連人4名進攻球員的情況。如下圖所示,後腰沒有覆蓋禁區前沿位置,而其餘前場球員根本就不回來防守,造成恆大後防線風聲鶴唳。
後腰無覆蓋、前場無人回防,恆大本場比賽防守問題嚴重
這也造成了大連人本場比賽的23腳射門,幾乎每4分鐘就形成1次射門,而且從下圖的射門分布可以發現,大連人大部分射門來自于禁區前沿,這應該是後腰所應該覆蓋的區域,恆大的後腰失位非常嚴重,而恆大在上半場僅有區區1腳射門。
大連人本場比賽的23腳射門,幾乎每4分鐘就形成1次射門
於是,卡納瓦羅的調整就頗具針對性。用徐新、何超換下嚴鼎皓、黃博文,限制他們在後腰位置進行保護;用費爾南多換下塔利斯卡,限制楊立瑜向中路靠攏,提供進攻的寬度,將中路讓給艾克森和保利尼奧,最後再用鍾義浩換下梅方,提供邊路傳中的能力。換人調整之後,恆大的進攻開始顯得立體化,並且富有層次感。第74分鐘,費南多在邊路回敲前腰位置的艾克森,艾克森順勢傳給換位至中鋒位置的保利尼奧,保利尼奧轉身捅射得分。
恆大在74分鐘終於利用邊路和前腰位置策劃了一次進攻,保利尼奧進球
第79分鐘,恆大邊路傳中至遠點,徐新底線附近頭球擺渡給費南多,費南多頭球接力頂入近角,收穫加盟恆大處子球的情況下為球隊扳平比分,2-2。
恆大再次進行邊中結合,由費南多破門得分扳平比分
而大連人在全場瘋狂逼搶和跑動之後,在比賽75分鐘之後開始終于堅持不住,全場比賽大連人跑動了113.4千米,足足比恆大的跑動多出了7.5千米,幾乎就多出1個人的跑動距離,大連人的跑動距離應該是最近幾場中超比賽跑動最多的球隊。
本場比賽的關鍵數據,大連人的跑動足足比恆大多跑出一個人
全場比賽,恆大由於密集賽程導致狀態不佳是自然的,但後腰和邊後衛的問題不得不進行重視。要知道,本場比賽恆大合計產生了19次失誤,其中17次集中於本方半場,其中8次位于禁區前沿,那是後腰的區域。大連人踢得堅決而又頑強,這支大連人值得更好的比賽成績,擁有這樣的表現相信大連人會在未來的比賽中表現的更好,只是大連人不得不重視體能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