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老闆小區開蔬菜店,用「一個桃子」讓人們搶著來,簡單可複製

2020-12-27 壹玖長紅官方帳號

(1)在小區裡經常能看到蔬菜水果專賣店。我問過不少幹這行的朋友,幹的一般的,每個月賺5000塊錢,幹的稍微好一點的,每個月能賺到1萬。這也代表了大多數行業生態,勉強謀生還行,每月能掙個七八千。但想要發財賺到大錢卻很難,畢竟全國幾萬家超市只出了一個錢大媽。

所有行業基本上都是金字塔結構,能在頂端賺到最多錢的,永遠只是少數。

(2)我先大概說一下錢大媽的商業模式。錢大媽用的方法很簡單,就是用時間打折的方式,我說出來,大家都可以去模仿。

比如在7點9折,8點7折,10點6折,直到12點不要錢,越往後,折扣力度越強。有的人說,那我等到12點去拿不就行了嗎?但最後的結果是錢大媽所有商品出手的價格,基本上是在7折左右,而且因為量特別大,還沒有庫存的壓力,所以賺的利潤要比一般的蔬菜超市多得多。最關鍵的是錢大媽做到後面完全是做加盟和賣品牌賺錢,已經遠遠的走在了普通競爭對手的前面,市場已經被錢大媽提前佔領。

(3)一年幾千萬幾個億的利潤,和我們普通老闆沒有關係,但是稍微努力一點,做到50萬60萬的利潤,是完全可行的。

我就認識一個專門賣蔬菜的小老闆,姓劉。

劉峰,劉老闆就是在小區開了一家天天鮮蔬菜超市。菜就是早上去批發市場買回來,今天賣不完,第2天接著買。

沒有專門的供貨渠道,每天能賺多少錢,完全由批發市場上的菜販子說了算。

今天土豆我批給你三塊錢一斤,你就得三塊拿,4塊錢一斤你就得4塊。但是劉老闆在線下賣的時候可不能今天5塊一斤,突然明天就漲到6塊。客戶不會買你的單,因為在同一個小區裡還有其他賣蔬菜的地方。

(4)關於怎麼解決上遊成本有兩個方法,第1個自產自銷,從別人那裡買,改為自己直接去做。第二,當自己手裡的客戶體量足夠大過後,去和上遊談判。

不外乎就這兩種方法,實質其實是一樣的,自己得有資本。

在這個案例中,劉老闆解決的不是上遊成本問題,而是自己的線下銷售問題。

既然是的做小生意了,說什麼壟斷上遊市場就不切實際,唯一可行的就是改變自己的銷售策略,每天爭取多賣一點出去,多拉一點會員回來。

80後劉老闆用的策略非常簡單,就三個策略,結果實現了每年50萬左右的盈利,每天賺個1400塊錢左右的純利潤。

策略很簡單,也許有些老闆平時就在用,但完全就是憑感覺,並不知道背後的邏輯。今天借著劉老闆的這個案例,我就給大家好好說清楚。

【1】從眾心理:製造稀奇,吸引目光

在小區裡開一家普普通通的蔬菜超市,要想一年掙到50萬,確實是不容易,但只要掌握了這三個策略,也能夠做到。

我給大家出的所有方案第1步永遠都是吸引客戶,不管是打折也好,送贈品也好,辦會員卡也好,都是為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但是有的時候吸引客戶的注意力不一定要給他們好處,有的時候給他們營造一種稀奇感也可以做到。

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這類新聞,超市大媽把衛生紙啊泡麵啊擺成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造型去博人眼球。不少網友把這些造型拍下來發到網上,結果這些超市就火了。

劉老闆也用了這個方法,把自己家賣的蔥,擺成孔雀的形象,並美其名曰孔雀蔥,就放在店門口。

這下路過劉老闆蔬菜超市門口的客戶,目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不少客戶紛紛拿出手機拍照合影並發在朋友圈。

相關焦點

  • 80後小夥開早餐店,不務正業賣炒飯,每月收10萬,套路拿去用
    在浙江福州一個小區,有一家早餐店,店面70平左右,主要的客人就是周邊的居民還有普通的上班族白領。人流量非常大,但同樣周邊也開了6家早餐店,競爭非常激烈。早餐行業有點特殊,開一個店面,主要利用的營業時間就在早上的6:00~10:00,其餘的時間根本就沒多少顧客進店,可以說這段時間店面被白白的浪費。這家早餐店的老闆姓張,是一個80後,和其它的早餐店不同的是,他不僅做早餐生意,而且還做午餐和晚餐。一天的營業好的時候能達到4500左右,利潤純賺3000。
  • 80後創業開生鮮超市,利用「一個塑料圈」,收益翻了三倍?
    前兩天我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講的是一家連鎖的生鮮店生意是多麼多麼的好,店裡顧客人滿為患;隔壁一家私人開的生鮮店,生意是多麼多麼冷清,老闆站在店裡也是茫然無措。這麼一對比,差距確實非常大。連鎖的店有他們獨特的經營方式,而私人老闆開的店,大多數都只會在店裡等顧客上門,不會主動出擊,如果面對強大競爭的話,大概率會倒閉關門。難道個體戶就真的幹不過連鎖店嗎?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生鮮超市老闆用「一個塑料圈」,直接讓店裡收益翻了三倍還不止。
  • 80後小夥開快餐店,用「一杯可樂」,引爆店內客流,怎麼做到的?
    很多搞快餐的老闆認為,只要我快餐的口味好,顧客自然會來。這個觀點確實沒錯,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顧客得知道你店裡的好口味。如何才能讓顧客知道你的好口味呢?那得先讓顧客進店吧?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快餐店老闆用「一杯可樂」,引爆店內客流,賺得盆滿缽滿。
  • 廣州老闆開童裝店,用「一個玩具」,讓收益翻了三倍,怎麼做的?
    或許是從電商平臺普及崛起後吧,人們意識到在電商平臺購買的價格比實體店優惠許多。因此,多數人拋棄了實體店,轉而擁抱電商平臺。那實體店商家面對電商的圍剿,真的無力回天了嗎?其實,生意難做是你沒掌握好實體店的經營法子。現在的市場變化萬千,你在用以前老舊的辦法肯定是行不通的。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童裝店老闆用「一個玩具」,直接讓收益翻三倍還不止。
  • 80年老闆開燒烤店,辛苦宣傳沒人來,換個法子月收36萬,厲害了
    化妝品店、服裝店、麵包店。所以就去找到這三種類型店的老闆,跟他們商量,讓他們把客戶主動給我們。該給出怎樣的好處讓這些老闆心動,自己去談。最通常的做法就是消費返利和給贈品而已。三家店的流量永遠比你一家店的流量要多,與其讓自己辛辛苦苦開發新客戶,不如把別人已有的客戶直接拿過來用。
  • 開蛋糕店蛋糕沒人買,老闆設計一個「倒貼贈送」,顧客搶著送錢
    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個單親媽媽開蛋糕店的營銷案例,看看別人在經營蛋糕店的時候是怎麼做營銷活動的,也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有所感悟。【1】案例背景這家蛋糕店的老闆姓林,林女士是一個30多歲的單親媽媽,有兩個孩子,大女兒在上初中,小女兒也在上小學了。
  • 蔬菜生鮮年底小區「火拼」
    據悉,在11月30日的京東高管早會上,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稱將親自下場帶隊,打好京東社區團購業務    怪不得他們,這是一個四萬億級別的龐大生鮮市場。搶「菜地」、搶供應鏈、搶小區、搶團長、搶物流……在巨頭碾壓下,我市商超、農貿市場開始重審多年來的賣菜方式,居民則能享受曾經昂貴的「送菜到家」服務,本土團購平臺也在憑藉本土優勢尋求機遇。
  • 中年老闆開烤鴨店,利用「一個蛋糕」,7天收款5萬元,你也可以
    那麼,傳統實體店除了自然門店進店的流量外,還能用什麼方法快速拓客呢?今天我就給大家帶來一個烤鴨店的營銷案例,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有所啟發。【1】案例背景這家烤鴨店是一個姓王的老闆開的,烤鴨店剛開業的那段時間,因為有打8折的開業活動,生意還是可以的,但是隨著周邊商業的不斷發展,周圍的餐館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大,開業活動結束後,店裡的生意就一落千丈,賺的錢還不夠交店鋪租金的。
  • 瀋陽人注意,你家小區門禁卡5秒就可複製一張,加密也能破解!
    不到5秒鐘,一張門禁卡就成功複製。另外一張ID卡同樣在短時間內被複製。僅有其中一張IC卡複製比較困難,讀卡成功後,屏幕顯示扇區加密,需解碼請連接電腦,工作人員隨後連接到電腦上,在電腦上安裝驅動程序,電腦界面顯示一個紅點在方塊上不停閃動。「這就是解密過程,大多數加密卡都能破解。
  • 幼兒園簡單剪紙,用一張紙剪出一個桃子的方法
    剪紙是幼兒園孩子們喜歡的小手工,簡單的剪紙用的材料簡單,操作的方法也非常容易。剪出好看的圖形後,孩子們會很有成就感。所以簡單的剪紙非常適合孩子們當作手工課的內容。一張普通的紙,能剪出各種漂亮的圖案,適合孩子們的剪紙圖案都是輪廓清晰,形狀簡單,少用摳剪的圖案。前面我們剪過很多種適合孩子們剪的圖形,有各種花紋、很多種愛心形狀、很多種小動物、還有一些簡單的物品。下面我們再剪一個特別簡單易學的桃子。
  • 農村夫妻開水果店,一招「積分制」,鎖定小區顧客,策略可學習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水果店老闆用一招「積分制」,鎖定小區所有顧客,老闆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1】案例背景有這麼一家水果店,明明面積特別小,裝修也比較破舊,可這家水果店老闆愣是把對面那家連鎖大品牌的水果店給搞下去了。
  • 廣東老闆賣鞋子,靠「一提抽紙」,一個月到手8萬元,策略可複製
    我想很多讀者,不太會相信,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個鞋店老闆一周清完庫存,還大賺一筆的案例,希望大家看完之後能有所啟發。【1】案例背景廣東的曹老闆開了一家鞋店,主要經營女士鞋子,平時的生意還不錯,但是前不久曹老闆遇到了一個十分棘手的事情,讓他十分苦惱。
  • 大學生開洗衣店,一招「免費」,鎖定附近80%住戶,怎麼做的?
    然而老闆開店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做慈善,如何在給予顧客便宜和方便的同時賺取更多利潤呢?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洗衣店老闆用一招「免費」,鎖定了附近80%的住戶,賺了個盆滿缽滿。【1】案例背景現在很多老闆在做活動的時候,想的都是能給自己帶來什麼好處,以及自己能靠這個活動賺到多少錢,很少有老闆去考慮顧客的利益。
  • 28歲小夥開蛋糕店,用「加一元」模式,一年收入80萬,方法易複製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經濟越來越好了,以前人們過生日只吃一個荷包蛋,而現在大家過生日不僅要吃蛋糕,甚至有的人買兩個蛋糕,一個蛋糕吃一個蛋糕用來玩兒,還要一大幫朋友一起聚餐。人口基數的增加,平均每一天就會有成千上萬的人過生日,蛋糕店從以前的奢侈品變成了現在人人普及的剛需產品。
  • 杭州一小區門口開了一家店,嚇得業主們跳起來:晚上都做噩夢!
    小區業主 王阿姨 就是詛咒我們了,讓我們老人早點去世。 浪琴翠園業主們遇到的問題早有先例,就在前不久,成都一個小區門口也開了家殯儀服務店,小區業主同樣炸了鍋。
  • 浙江杭州一小區門口開了一家店,嚇得業主們跳起來:晚上都做噩夢
    浪琴翠園業主們遇到的問題早有先例,就在前不久,成都一個小區門口也開了家殯儀服務店,小區業主同樣炸了鍋。可也有不少網友表示,不管是什麼小區,小區裡總會有老人,邊上有這樣一家店,能給有需要的人提供便利。除此之外,小區業主還提供了一個信息,這家商鋪屬於小區裡的一位業主,商家是從房東手上直接租的,可在籤合同時,並沒有提及開殯葬店,就此事,記者向房東進行了核實。房東告訴記者,商家和他籤了5年的合同,每年的租金是5萬元,商家在籤合同之前,曾說過要開一家禮品店,可自己直到最近業主投訴,才發現禮品店變成了殯葬店。
  • 禪城這家開了近80年的麵店,連食神蔡瀾都讚不絕口,如今怎樣了?
    有句話說得非常好:「酒香不怕巷子深」,有這麼一家開了近80年的麵店,連食神蔡瀾都讚不絕口的麵店,隱藏在街頭巷角,靠著食客的口耳相傳,打造了很高的口碑。這家店是佛山麵食的一面金漆招牌,遠近馳名,歷史悠久,開了接近80年的老店,佛山禪城本地人從小吃到大,無言地述說著過往食客的故事。這家店的名字叫做應記面家,地址位於蓮花路112號8號鋪。想要體味最本土的味道,來這家店就最合適了。
  • 鞋店生意不好,老闆請「修鞋師傅」來,結果一月多收12萬,可複製
    這一個商業邏輯,也是近些年很多老闆去開鞋子專賣店的原因。不過有市場不等於有銷量,就像我們天天都要吃飯,但是也還是天天都有餐飲店倒閉,一樣的道理。那麼鞋子專賣店應該怎麼開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大哥開鞋子專賣店的做法,請一位修鞋師父,一月多收12萬,同時給大家分享「掙人心」這個商業思維。
  • 這家高端母嬰連鎖又開2家鄉鎮店,並揚言再不搶地盤就沒機會了
    來源:中童觀察文 | 中童傳媒記者 宇豪「再不搶地盤就沒有機會了……」清早,海南健瑞兒母嬰董事長高芬芬在朋友圈發文慶祝兩家鄉鎮店籤約成功,往前翻看朋友圈,發現過去一個月,健瑞兒在鄉鎮新開了可不止兩家店。
  • 農村小夥開早餐店,利用「一張小卡片」,月入5萬,套路很簡單
    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一個案例,早餐店老闆只用了一張小卡片就做到了一個月純利潤5萬,賺得盆滿缽滿。看看這位年輕老闆的賺錢方案是怎麼實施的。【1】案例背景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案例主人公姓劉,小劉是一位90後小夥,來自重慶璧山,今年26歲,在重慶主城區開了一家早餐店,主營包子、豆漿、油條之類的中式早餐,品種不算多,但口味非常的好、早餐店就開在南岸區的一個小區樓下,地段還算是不錯,馬路對面就有一所中學,周圍小區也有好幾個。別看小劉今年26歲,但是已經結婚有了老婆孩子,孩子兩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