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窗事發,意思是不可告人的秘密或陰謀詭計徹底敗露。
那為何是東窗事發,而不是西窗南窗北窗或者其他窗呢?東窗事發的典故還得從南宋奸臣秦檜與抗金英雄嶽飛說起.
秦檜與嶽飛
秦檜,南宋宰相、奸臣,主和派的代表人物,奉行割地、稱臣、納貢的議和政策。
第二次拜相期間,他極力貶斥抗金將士,同時結納私黨,斥逐異己,屢興大獄,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
嶽飛,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嶽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是南宋傑出的統帥。他重視人民抗金力量,締結了「聯結河朔」之謀,主張黃河以北的民間抗金義軍和宋軍互相配合,以收復失地。
嶽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嶽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
金軍有「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嶽家軍的由衷敬佩。
誣陷嶽飛
秦檜作為朝廷重臣,深得皇帝信賴,可他私底下卻與敵國勾結,意欲謀害嶽飛。
他在皇帝面前誣陷嶽飛謾侮先皇、意圖謀反。但嶽飛為人忠勇,深得人心,當時朝中幾位重臣都為嶽飛鳴冤叫屈,秦檜因此猶豫。
一日,秦檜獨坐於東窗之下,為陷害嶽飛的事而苦惱。他的妻子王氏看見他愁眉不展,就問他因何事而煩惱?
秦檜將嶽飛的事情告訴她,王氏取來一顆柑橘,用手掰開,將一半遞與秦檜:「此柑一掰即分,有何難哉?古人說縱虎易兮擒虎難,你錯過這次機會,再想殺他可就難了。」
秦檜因此下定決心。不久陰謀得逞,將嶽飛父子害死於獄中。
陰謀敗露
一日,秦檜乘舟在西湖遊玩,見一人披頭散髮,對他厲聲叫道:「你誤國害民,我已經上告蒼天,等著上天派人來抓你吧!」
秦檜因此病發,回到家沒多久就病死了。沒多久他的養子秦熺也跟著死去。
王氏於是請人驅邪,方士便設壇做法,在冥界見到了秦檜養子秦熺,於是問太師何在?
秦熺答在鄷都,方士遂到酆都,看到秦檜披枷帶鎖,備受痛苦。秦檜見到方士,就說:「麻煩轉告我夫人,就說東窗的事情已經洩露了。」
這則故事在許多文學作品中均有記載,後人由此引出典故東窗事發,東窗事犯,東窗計,東窗婦等詞。秦檜夫婦也因此遺臭萬年,被後代世人所唾棄。
據民間傳說,嶽飛被秦檜夫婦施計殺害後,軍民上下對此無不義憤填膺。臨安一戶飲食攤販得知消息後也深感不忿,就搓捏了形如秦檜和王氏的兩個面人,絞在一起放入油鍋裡炸,並稱之為「油炸檜」。人們為了發洩憤怒,便爭相購買。
因為秦檜坐於東窗之下籌劃謀害嶽飛之事,連帶東窗也跟著特別起來,因此後人將陰謀詭計敗露稱為東窗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