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老了,頭髮白了,睡意昏沉,
爐火旁打盹,請取下這部詩歌,
慢慢讀,回想你過去眼神的柔和,
回想它們昔日濃重的陰影;
多少人曾愛慕你青春歡暢的時辰,
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個人愛慕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愛你衰老的臉上痛苦的皺紋;
垂下頭來,在紅光閃耀的爐子旁,
悽然地輕輕的訴說那愛情的消逝,
在頭頂的山上它緩緩踱著步子,
在一群星星中間隱藏著臉龐。
也許,現在很少有人還記得二十世紀初那個愛爾蘭詩人葉芝,可大部分人一定知道被譽為「世上最美情詩」的《當你老了》。那是他為追求一生卻愛而不得的女子茅徳.崗寫下的詩篇,曾令多少不相干的人淚眼婆娑,卻偏偏感動不了他最想要打動的人。
這首詩幾經翻譯,早以成為痴男怨女們心中的聖歌。我最喜歡的版本還是袁可嘉的翻譯的,字句柔和,像冬日圍坐火爐旁的溫暖。
也許更多的人知道的是歌曲版的《當你老了》。它是在2015年由民謠歌手趙照在《中國好聲音》上演唱出名,由趙照編曲而成,其原是為了獻給母親的一首歌。民謠特有的憂傷、安靜恰恰成就了這首歌的曲意,讓人聽來唏噓不已。偶然一瞥,看到她在窗戶下燈光昏黃的模樣,原來她已老了。
後來又經李健翻唱,重新編曲,加入了法國香頌《玫瑰人生》。在李健純淨、清亮的歌聲中,兩首經典作品完美的融合到了一起,變成了少男少女們心中最悽美的愛情,也使這首歌曲回歸了詩人葉芝最初的本意:愛而不得,那便放手讓你走,你幸福便好。我依舊深愛著你,只是不再打擾你。
威廉.巴特勒.葉芝,愛爾蘭詩人、劇作家和散文家,著名的神秘主義者,是「愛爾蘭文藝復興運動」的領袖,也是艾比劇院的創建者之一。葉芝的詩受浪漫主義、唯美主義、神秘主義、象徵主義和玄學詩的影響,演變出其獨特的風格。早年的創作具有浪漫主義的華麗風格,善於營造夢幻般的氛圍,在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凱爾特的薄暮》,便屬於此風格。
然而進入不惑之年後,在現代主義詩人艾茲拉·龐德等人的影響下,尤其是在其本人參與愛爾蘭民族主義政治運動的切身經驗的影響下,葉芝的創作風格發生了比較激烈的變化,更加趨近現代主義了。葉芝曾於192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的理由是「用鼓舞人心的詩篇,以高度的藝術形式表達了整個民族的精神風貌,被同時代詩人艾略特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詩人」。
《當你老了》這首經典的愛情詩是葉芝在早期創作的,那時他不過才二十三歲。
那是他第一次遇見茅德.岡,驚鴻一瞥,一眼萬年,卻也成了他這輩子痛苦和甜蜜的來源。他曾這樣描述他們的第一次相遇。「她佇立窗畔,身旁盛開著一大團蘋果花;她光彩奪目,仿佛自身就是灑滿了陽光的花瓣」。
茅德.岡是一位駐愛爾蘭英軍上校的女兒,同時也是一名優秀的演員。她是上流社會的寵兒,家世不凡,外貌出眾,光彩照人。
也許會有人認為葉芝對茅德.岡的迷戀只是由於茅德.岡的外表,但其實詩人更愛她朝聖者的靈魂。茅德.岡雖身處上流社會,卻十分關注底層人民,同情愛爾蘭人民德悲慘遭遇。在英裔對愛爾蘭人民壓迫到極限的情況下,茅德.岡毅然放棄了都柏林上流社會的生活,投身於爭取愛爾蘭民族獨立的鬥爭中,並成為了領導人之一。
葉芝看到了這個女人美麗外表下朝聖者般的靈魂,並深深的為她著迷,為她寫下了大量的詩篇,也許這就是詩句的由來。「多少人曾愛慕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真情;唯獨一人愛你朝聖者的靈魂。」
葉芝對茅德.岡一見鍾情,並深愛了她一輩子,哪怕她已為人妻,仍默默的將愛意藏於心中。一開始,葉芝深知自己配不上她,也知她斷然不可能嫁給他這樣的窮學生。她太過美麗,太過高貴,而自己什麼都沒有,唯一有的只是他這顆心。她是他心尖上最純潔、最明亮的存在,是詩歌的繆斯。
後來他終於鼓起勇氣表達愛意,卻被茅德.岡拒絕,說他們只是朋友,一直是朋友,也只會是朋友。
對於愛情來說,朋友這個詞多傷人。它意味著我能陪在你身邊,卻永遠也不能跨過友誼的界限,再多的關心和愛,也只是出於朋友關係,我所做的一切,止於紳士的禮貌。
茅德.岡拒絕得明明白白,葉芝愛得一往情深。但葉芝的愛而不得使他承受了一輩子的痛苦,為那個心尖上的她受盡折磨。也正是這樣的痛苦和折磨成就了這位偉大的詩人,他為她寫下大量的詩篇以表達他的情感。他的愛不是愛她青春歡暢的時辰,不是愛慕她的美麗。他跨過了時間無言的荒涯,愛她衰老的臉上痛苦的皺紋,更愛她那朝聖者的靈魂。
古往今來,愛情總是與青春聯繫在一起,少男少女們美好甜蜜的愛情才是最真摯的感情。哪個少女不懷春,那個少男不鍾情。愛的美好在於青春、熱烈,是初見時的心悸,是熱戀的甜蜜,是肆意的年月。可葉芝不一樣,他看到了愛情背後的荒涼,看到了激情消逝後遍地的雞毛,看到了容顏老去後的虛偽。
那麼多人愛著你,假意或真心,可他們只是愛慕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美麗的容顏。當你年華消逝,容顏老去,你會知道,我還在你身邊。他們不曾懂你高貴的靈魂,而我知道你那朝聖者般的心。
你不愛我,沒關係。我不能使你愛我,但你也不能使我不愛你。我會永遠陪在你身邊,一直愛著你,從身體到靈魂,從清晨到日暮,從青春到年老。
如同席慕容說的:「如何讓你遇見我,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我不能牽著你的手與你白頭偕老,但當你老了,坐在爐火旁打盹,我會藏匿在天上的星星後面默默守護你。我依舊愛著你,只是不再打擾你。
文/青青子衿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以我之筆觸你之心;以其之故動你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