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設計學學者齊聚湖南工業大學共商「人工智慧與設計創新」

2020-12-26 MBA中國網

12月20日,為期2天的「人工智慧與設計創新」高峰論壇在湖南株洲舉辦,國內多名學者齊聚,共商設計的可持續發展走向。

湖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譚益民 宣布開幕

湖南工業大學校長劉揚 致辭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助理吳小華 致辭

湖南工業大學副校長李若梅 主持

「隨著5G技術快速發展和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設計又迎來了一場全新的革命。以人工智慧技術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給設計的對象、流程和方法帶來了巨大變化,引發了設計思維和方法體系的變革。綠色、智慧與安全,已經成為設計未來發展最重要的趨勢和最本質的特色。」湖南工業大學校長劉揚說,湖南工業大學主辦這次以「人工智慧與設計創新」為主題的高峰論壇,旨在為保護綠水青山、推動生態文明,為暢享智慧生活、美好人生貢獻創新方案。

本次高峰論壇邀請了中國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湖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同濟大學、蘇州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山東大學、首都師範大學、陝西科技大學、江西財經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廣西師範大學等高校的17位知名學者,圍繞「人工智慧與設計未來」「設計創新與生態文明」作大會主題報告。

吳小華「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設計教學思考」

他以中國美術學院的教學體系改革為主線,深刻探究了傳統美術學院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一些問題。他表示,在設計教學體系改革中從「良言」開始、重「金課」基礎、創「遊戲」人生、為「設計」創新。圍繞「守、創、培、探」,堅守「著眼藝科融合、推動跨界教學、打造創新社區、重建設計人文」的辦學初心,努力創造大數據智媒體時代下的「包浩斯」,使之成為中國設計教育變革的實驗場,為當代設計教學發展開闢新站點,著重培養審美判斷與視覺修養能力,社會感知與項目執行能力,技術學習與創新創造能力,探索採用人才、教學、管理、育人新的改革機制,構建居學一體校。

席濤「交互式數據可視化設計與應用」

他著重分析了現階段該領域研究的認知問題、屬性問題、方法問題和應用問題。隨著人類的進化,智能時代的我們在思考人與環境共生相處的問題,並對數據可視化設計進行了解讀,他強調,數據可視化設計是增強信息可讀性和促進信息分析和思考,並解決問題的視覺情感化設計;數據可視化的演進源於設計的進化;是信息設計的譜系研究;數據可視化設計是研究用戶需求,運用設計工具對生成結果進行個性化、多樣化的排序和過濾。通過文獻研究、本體論和實驗研究等方法進行設計創新。運用數據可視化設計,解決包裝業的問題。

朱和平「數字智能時代的新設計」

他從科技與藝術的融合是「新設計」發展的基本路徑,新設計在思維、材料、方式、技術上走向融合,協同創新是「新設計」發展的未來等三個方面對數字智能時代的新設計進行了深刻地闡釋。他表示培養數位化、智能化科技與設計複合型人才是「新設計」發展的重中之重。構建數位化、智能化的多學科資源共享的「新設計」教育平臺越來越重要。設計無處不在,設計推動創新,已成為國家軟實力和產業生產力的標誌。設計學與其他的領域、行業相融合,設計學將迎來更為廣闊的天地。

李中楊「設計智慧與創意角度」

他從中國文字設計、品牌造型、城市公共設計、設計教育,以及自身設計作品等5個方面,列舉了大量優秀的設計案例,系統地闡述了如何拓展設計思維,運用智慧創造出獨具特色的設計作品。他認為,現代設計需要關注國家機構調整與設計發展趨向,例如自然資源設計、生態環境設計、農業鄉村設計、文化與旅遊設計、教育與健康設計。通過這些案例,他指出生命設計是最大的設計,生活設計是最落地的設計,有利於讓設計教育有更好的發展,明晰當今設計發展方向。

蘇永剛「未來已來」

他認為社會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超乎想像,需要探索未來人們生活方式與科技情境,21世紀的社會特徵及產業發展已呈現出以人工智慧為中心,向周邊拓展的大趨勢。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唯一的確定是不確定性,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溝通模式和設計流程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變化,時尚行業更是如此。時尚設計+科技創新會帶來新的歷史機遇,作為21世紀三大尖端科技(基因工程、 納米科學、人工智慧) 之一,人工智慧在最近三十年跟隨計算機技術的成熟不斷發展,並漸漸成為一門獨立分支,在理論和實踐上都已經自成系統,深深影響當代人們的生活方式,設計需要思考未來,才能讓設計行業健康向上發展。

張展「設計的價值——系統打造品牌內在文化」

他從產品的價值、品牌的價值、定位的價值以及創新模式的價值四個方面展開敘述。就產品的價值而言,通過「回形針」設計案例,說明設計不僅要關注產品的銷量,更要關注產品最終的用戶體驗;對於品牌的價值來說,他以大家熟悉的文具產業、「無印良品」和「小米」品牌為例,說明要打造一個優秀的品牌,必須以產品為載體,設計不僅是一種組織行為,更是樹立企業內在文化的品牌建設行為;在定位的價值方面,張展教授以自身設計作品為例,說明滿足人的潛在需求是回歸設計創新的本源,突出表現設計不僅是靠感覺來判斷,更是一種精準定位下的領導力;在創新模式的價值上來講,他以「得力」與「博路」設計合作模式為例,來說明設計不僅需要長期運營積累,更需要建立一個科學的系統化機制來確保持續創新。

王建民「人工智慧與互動設計——以智能座艙的創新互動設計與評估為例」

他圍繞「人文為體、科技為用、藝術為法」十二字設計理念,探討了「文理工藝」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設範式。介紹了數字媒體藝術領域專業(含動畫)的發展機遇與優勢,提出經典的互動設計概念,在論述「HCI、AI、HEC」三者關係的基礎上,對智能汽車HMI研究的五個維度進行了全面分析,著重講解了智能座艙的互動設計是「人工智慧時代下的互動設計」、駕駛員(乘客、行人)交互行為分析、未來出行方式帶來的服務設計等內容。他還以「同濟大學用戶體驗實驗室與汽車互動設計實驗室」為例,說明互動設計的目的在於探索用戶的潛在需求,提升產品和服務的體驗競爭力,以此展望未來出行方式帶來的服務設計形式。

詹秦川「設計+未來+思考」

他從「大設計」思維解決小問題、人工智慧的力量、「科技+文化+設計」融合三方面,通過眾多設計創新案例,對設計的思維、人工智慧與設計的未來進行了全面論述。他認為我們要回歸到解決問題的本質上,利用大數據網際網路進行設計創新,從而達到設計創新助力區域振興的目的。創意和創造在未來將會成為設計師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而人工智慧在這其中產生的力量是無法想像的,人工智慧+創新設計可以將科技和文化很好的融合,並且這種全新的設計模式可以根據地域特色做出更多更好的文創設計產品,達到設計扶貧和文化復興的目的,人類也能更好的探索可持續與生態設計體系。

吳迪「智慧城市和村鎮:信息物理社會融合系統視角」

他提出未來城市設計的方向是智能、物聯、共創和共生,同時也指出現階段城市和村鎮發展面臨著巨大挑戰,需要我們利用物聯、智能,做好城市管理檢測工作,實現有機城市共創共生,從而更加合理科學的分配社會資源,利用文化科技融合助力景區建設,做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對於未來的挑戰,我們要迎難而上,相信信息物理社會化融合系統可為未來城市和村鎮提供高效可靠、可持續發展的應用和服務。

王匯文「越風徐來,高麗為妝——越窯青瓷與朝鮮半島陶瓷交流」

他以兩晉以來我國同朝鮮半島的陶瓷和佛教交流歷史為主線,對高麗青瓷禮佛器具組合、越窯制瓷工藝傳播與高麗青瓷發展、高麗青瓷的燒制工藝、中國境內出土的高麗青瓷進行了分析。他得出吳越與朝鮮半島的佛教傳播交流促進了海上絲綢之路與陶瓷之路。兩地之間的陶瓷交流經歷由越窯產品輸出向制瓷技術輸出的轉化過程。中國與朝鮮半島之間以佛像與禮佛之器作為交流媒介,對高麗青瓷器形產生了重要影響。高麗青瓷發展分為青瓷、純青瓷、鑲嵌青瓷三個重要階段,極大程度傳播了中國越窯青瓷的燒制工藝,證明了文化的傳播交流促進了商業的發展,推動了海上絲綢之路與陶瓷之路,也啟發今天的我們要加強人文交流,促進文化融合,實現本土特色化。

李民「雙一流背景下設計專業建設與發展的思考」

他以江西財經大學藝術學院為例,從堅持內培外引,築建人才之基;強化基層教學組織功能;探索『兩融、三驅、四化、五聯「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三方面,對雙一流背景下設計專業建設與發展的思考進行了深入的闡釋。他強調要將設計與製造深度融合,全面提高工業設計水平,推動工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鼓勵師生們主動參與服務地方發展,在設計專業建設發展的道路上積極求變,以VR產業發展為牽引,不斷優化專業結構、增強辦學活力,致力打造集「產學研創用」於一體的人才培養創新平臺。

王震亞「智能時代的設計教育趨勢思考」

他強調工業設計是現代社會分工的產物。在產業方面,設計面臨著轉型升級。行為方面,設計不斷地跨界延伸。教育方面,設計意味著交叉融合,這些都是設計開放性的表現。他提出智能時代產業意義的設計理想模型是通過開放的設計打破學科的界限,最終實現產業的價值。在未來,設計會變得越來越重要。開放的設計可以改善工業化的封閉體系。溝通的設計,可以架起從人到物的新橋梁。以人為中心的設計將解決物質社會的問題。

陳汗青「萬物互聯時代的創新設計特徵——兼論人工智慧與創新設計走向」

他認為我們正處於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同我國發展方式轉變的歷史性交匯期。創新設計正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經濟和社會進步的新動力。伴隨著人工智慧、圖像聲音識別、物聯網等技術應用的完善,在後疫情時期,人類正面臨全球生態環境惡化,故在設計上要更加關注「五位一體」的生態文明建設,以前瞻性視角,全方位探討設計學科建設新機制、新模式。

他提出「人人可參與創新設計」、「可隨時參與創新設計」、「可處處參與創新設計」,、「跨界參與創新設計」、「創新設計尤其是設計教育的發展,要在人工智慧視野下系統的規劃路徑和關鍵舉措」是推動設計教育、創新設計換擋、提速、升級的五個顯著特徵。

建議我校:一是戰略對接,頂天立地。二是構建雁陣,共謀發展。三是高端跨界,協同創新。四是對標對表,立德樹人。五是系統生態、追求卓越。

李超德「鄉關何處?藝術鄉建之我見」

他從設計的話題、設計的價值、設計的精神三方面,圍繞什麼樣的設計是有價值的,價值的多元化;「藝術鄉建」不能成為盆栽,應該是立體的充滿溫情的有機整體;「高級的設計是不留痕跡的」由隈研吾的設計而啟發三個話題進行了探討。他指出在生態文明旗幟下,鄉村的問題是過度現代化產生的問題,不能以精英主義居高臨下的方式進行,新農村建設方興未艾,我們要以有機整體的眼光去看待生態文明,多維度深度思考設計的價值,相互尊重和認可,積極構建鄉村共同體。強調好的設計應直指人心,藝術鄉建旨在倡導保護文化遺產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藝術激活傳統文化,推動村落復興和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蔡新元「歷史即未來:數字媒體藝術的學科視野與實踐」

他以工業革命早期,當前人們試圖解決科技所帶來的問題為例,引出我們如何理解未來?如何理解當下科技所帶來的各種問題?如何真正面向未來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未來是如何開始的?等一系列發人深省的話題。提醒人們要勇敢承認人工智慧和數字未來帶給我們的深刻變革。強調當今世界已經變成由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萬物互聯在一起的「I』M ABCDE」,預測將在2050年前後這個「奇點時刻」,人工智慧或者機器智能會全面的超過人腦。科技正在改變傳統設計的生態,設計的出路一定不在自身,技術成熟度曲線圖描繪出來的技術方向就是我們前進的方向。最後,蔡教授引用賽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的名言「未來早已來臨,只是尚未均勻分布」,鼓勵年輕人要有創造未來的勇氣,攜手共進,緊跟時代步伐,為未來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真正創造一個符合邏輯的未來。

相關焦點

  • 【重磅預告】湖南工業大學「人工智慧與設計創新」高峰論壇來了!
    湖南工業大學MBA「人工智慧與設計創新」高峰論壇將於2020年12月20日在湖南株洲隆重舉行,本次論壇由湖南工業大學主辦,包裝設計藝術學院承辦。隨著人工智慧與5G通信技術的迅速發展,綠色、智慧與安全,成為未來設計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成為設計學亟待深入探索的重要課題。
  • 專家學者齊聚共論設計革新,開闢新道路
    三湘都市報12月21日訊(通訊員 羅鹹輝 記者 劉鎮東 黃京)生命設計是最高的設計,生活設計是最落地的設計。12月20日,17位來自全國知名設計院校的專家學者齊聚株洲,在湖南工業大學圍繞5g技術快速發展和人工智慧時代背景下,設計如何進行新的革命這一主題展開切磋,通過主題報告進行分享,專家們如數家珍,娓娓道來,給聽眾帶來了一場藝術盛宴。
  • 30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武漢,共商糧食安全與產業科技創新
    12月5日,全國首屆糧食安全與產業科技創新國際論壇在漢開幕。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的300餘位糧食行業知名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齊聚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共商糧食安全與產業科技創新發展大計。
  • 西安工業大學、北方工業大學、湖南工業大學最新排名,實力很強
    西安工業大學、北方工業大學、湖南工業大學最新排名,三所高校實力如何?具體來看一下,數據均來自網絡,僅供參考。· 三所高校全國排名情況(根據「校友會」、「武書連」、「軟科」三大機構排名)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西安工業大學排名第263;北方工業大學排名第162;湖南工業大學排名第259。
  • 第五屆上海交通大學創新設計論壇舉行
    「創新設計論壇」由上海交通大學發起,邀請海內外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名設計學者,聚焦設計學科前沿理論,關注實際問題,論壇旨在探討新時代創新設計的發展趨勢、理論技術和應用案例,迄今已成功舉辦五屆。前四屆論壇主題分別圍繞工業設計產業發展、人工智慧與創新設計、新時代創新的發展趨勢、新時代·新工科·新設計等領域展開研討。
  • 中美日韓設計學國際高峰論壇在長舉行
    中美日韓設計學國際高峰論壇在長舉行國內外專家為全球設計把脈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陳德山 朱元福 記者 易禹琳)「新服務、新體驗和本土文化為導向的智能設計將創造新的產業和商業模式
  • 千餘名專家學者齊聚陝西工院共商「1+X」大計
    11月7—8日,由北京賽育達科教有限責任公司主辦,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工業機器人應用編程「1+X」試點實施工作會、機械行業「1+X」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建設研討會在陝西工院明德禮堂舉行。陝西省教育總督學王恆斌、全國機械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曉明、陝西省職教學會會長崔巖、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惠朝陽與來自全國270所高職院校與應用型本科的專家學者,以及30多家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具有影響力的企業代表一起共商「1+X」大計,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學習精神。
  • 福州大學設計學/藝術設計考研考試內容解析!
    福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是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全國14個化學"理科基地"之一,同時也是國家集成電路人才培養基地,擁有教育部、科技部共同認定的國家級大學科技園。
  •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2021年慕課《人工智慧與創新設計》第三期啟動
    4.AI情感設計是什麼—身心意三位一體分離5.通用人工智慧強人工智慧的設計機制是什麼—惟精惟一6.人工智慧的設計學基礎是什麼—HI&AI融智元原源點設計7.機器如何理解人類需求—無理解只說服可解釋性信任負責的AI設計8.人工智慧的探索未來想像型創新設計是否可能—可能的概率9.能否通過設計實現人機共生—具身離身零和與非零和博弈
  •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生獲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生獲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人文學子設計製造的「如廁助力椅」。紅網時刻婁底11月25日訊(通訊員 鄧嶺)11月20日至22日,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在四川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舉行。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全國120所高校的181件作品參賽。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生設計製造的「如廁助力椅」,獲得此次大賽一等獎。
  • 湖南工業大學2020年地方校友會會長、秘書長聯席會召開
    紅網時刻12月15日訊(記者 鄭濤 通訊員 傅家旺)12月11日至13日, 2020湖南工業大學地方校友會會長、秘書長聯席會在長沙召開。湖南工業大學黨委書記、校友會顧問譚益民,校長、校友會會長劉揚,黨委副書記、副會長韓清波及學校有關部門負責人、全國各地校友會代表出席。譚益民表示,近年來學校廣泛匯集校友資源,著眼科技前沿,瞄準新興產業、主動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新組建了軌道交通學院、醴陵陶瓷學院、人工智慧學院、生命科學與化工學院等一批新興二級學院。
  • 設計學考生速看,北京工商大學2021年設計學類專業組招生計劃公布
    北京工商大學,簡稱北工商,是北京市重點建設的研究型大學,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入選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建設項目,為京津冀高校商科類協同創新聯盟成員、全國區域金融論壇發起單位、中國金融學年會理事單位。
  • 百位金融科技專家齊聚南京 共商江蘇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發展大計
    來源:華夏時報百位金融科技專家齊聚南京 共商江蘇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發展大計12月11日,江蘇省網際網路金融協會與蘇寧金融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20江蘇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發展研討會暨蘇寧金融研究院五周年論壇」在南京舉行。
  •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獲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
    本網訊(通訊員 聶時君 李碧波)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於11月20日至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舉行,共有華中科技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全國120所高校的181件作品到現場參加決賽。
  • 湖南十強高校公布,這三所大學排名倒數,湖南工業大學排名最後
    湖南的高校資源也是不錯的,比如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範大學等大學在全國的高校中的知名還是比較高的,每年也受到全國各地考生青睞,在畢業以後也能夠找到好工作。那麼湖南的十強高校有哪些,今天筆者就帶你們來了解一下。
  • 服裝設計強校—天津工業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藝術學院作為原紡織部直屬院校是全國最早創建現代藝術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從 1984 年至今有三十餘年的辦學歷史,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設有設計學一級學科碩士點和藝術專業學位碩士點。教學規模較大,有本科生近2500人,碩士生138人。
  • 西南交通大學承辦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
    11月21-22日,「中鐵工業杯」第九屆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決賽在西南交通大學犀浦校區舉行。作為兩年一屆的大學生科技盛會,該賽事代表了全國大學生機械設計能力的最高水平。大賽主題為「智慧家居、幸福家庭」,由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組委會、教育部高等學校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辦,全國機械原理教學研究會、全國機械設計教學研究會、金工研究會、北京中教儀人工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承辦,西南交通大學為大賽決賽承辦單位。
  • ...工業設計創新大賽決賽暨2020機械行業設計創新高峰論壇在蘇州舉行
    頒獎現場合影以設計創新助力行業轉型升級、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中國機械冶金建材工會聯合主辦,機械工業出版社、蘇州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的2020「遨博杯」首屆全國機械工業設計創新大賽決賽於12月18-20日在江蘇省蘇州市舉行
  • 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產教融合 湖南工業大學召開包裝設計高峰論壇
    紅網時刻株洲11月27日訊(通訊員 朱睿穎)11月25日上午,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召開「產教融合」包裝設計高峰論壇暨整合包裝設計課程大講堂。學校副校長羅定提、校長助理朱和平等出席活動。本次活動共邀請來自甲骨文創意、裕同包裝、廣州美院等7位業界知名學者及設計師參與。
  • 湖南理工學院:百位專家學者共研智能自動化科研教育
    本網訊(通訊員 李武)11月13日至14日,湖南省自動化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嵌入式儀表及系統技術分會年會在湖南理工學院召開,來自清華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上海大學、鄭州大學、海軍航空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及相關研究所和企業的近200位專家、學者共研智能自動化科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