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通過什麼途徑發現?速看專家解答

2020-12-23 四川省人民政府

4月1日,四川公布了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情況,引發網民關注。針對網民關注的焦點,記者採訪了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省衛生健康委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領導小組疫情防控組副組長欒榮生,欒榮生教授對此進行了解答。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群體存在?

欒榮生說,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是指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無症狀感染者可分為兩種情形:一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經過14天潛伏期的觀察,均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始終為無症狀感染狀態;二是感染者核酸檢測陽性,採樣時無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隨後出現某種臨床表現,即處於潛伏期的「無症狀感染」狀態。

傳染病在人群中蔓延的的感染譜全貌分成:無症狀感染者、臨床輕症、中症和重症直至死亡。致病力強的病原體導致的臨床發病或有症狀的感染者比例較大,反之亦然。毒力較強的病原體導致的死亡比例較大,當然還同患者的身體狀況或基礎疾病有關。

無症狀感染者也被稱作「沉默的警告者」或「隱性感染者」——他們看似沒有症狀,沉寂安靜,卻是病毒存在的重要提示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流行病學意義。無症狀感染者仍有向外界散布病毒而成為傳染源的可能,重視潛在或長期無症狀的病毒攜帶者,對控制傳染病至關重要。

無症狀感染者是通過什麼途徑發現的?會不會有大量的存在?

欒榮生說,目前我們主要通過以下途徑主動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一是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開展醫學觀察期間的主動檢測;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調查中開展的主動檢測;三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主動檢測;四是對部分有境內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員開展主動檢測。

日本一個研究小組報告稱(研究論文3月12日刊登在《Eurosurveillance》雜誌),對鑽石公主號遊輪上的634名新冠肺炎病例經過統計模型分析,估計無症狀感染者所佔比例為17.9%。

張文宏團隊撰文指出,以目前部分研究為例,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中,無症狀感染者的比例大約為18%~31%。不過有些患者僅出現很輕微的症狀,在隔離觀察期間也不一定會被發現,也常常被認為是無症狀。

這些數據說明了什麼呢?假設10個人接觸了病毒,可能最終會有6-8個人發病,2~4個人始終不發病或者症狀非常輕微,這些人就是所謂的無症狀感染者。所以,不存在大量的無症狀感染者。我們對無症狀感染者要重視,但不必恐慌。

無症狀感染者有否有傳染性?強度如何?

欒榮生說,無症狀感染者存在著一定的傳播風險。一是傳播的隱匿性。由於無症狀感染者無任何明顯的症狀與體徵,其在人群中難以被發現,其導致的傳播也難以預防。二是症狀的主觀性。症狀輕微或不典型者可能認為自己沒有感染新冠病毒,不主動去醫療機構就診,在日常的診療工作中難以被發現。三是發現的局限性。由於存在檢測窗口期,採用核酸檢測和血清學檢測方法難以發現全部無症狀感染者,現有的無症狀感染者主要是通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主動篩查、感染來源調查、聚集性疫情調查和對高風險地區人員的主動檢測發現的,尚有部分無症狀感染者難以被發現。

無症狀感染者由於沒有咳嗽、打噴嚏等呼吸道症狀,排毒量相對於有症狀的病人而言應當較低。不管有無症狀,感染者都是急性,不會持續攜帶病毒。四川省本土病例零報告快一個月了,本土的無症狀感染者應當也沒有傳染性了。面對境外輸入,我們嚴防死守力度空前,輸入的無症狀感染者很難再造成傳播。

如何做好無症狀感染者的風險評估和防控?

欒榮生說,一是完善防治方案。抓緊在疫情重點地區抽取一定比例樣本,開展無症狀感染者調查和流行病學分析研究,完善防控措施,修訂完善防控方案和診療方案,科學應對無症狀感染者帶來的感染風險,遏制可能形成新的疫情傳播。

二是加大篩查監測。有針對性加大篩查力度,將檢測範圍擴大至已發現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重點地區和重點人群等。結合復工復產復學實際,加強對重點城市、重點人群、重點場所的監測,最大程度發現隱患。做好疫情跨境輸入輸出防範,對所有入境人員進行核酸檢測。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後,及時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查清來源,公開透明發布信息。由於部分無症狀感染者始終無症狀,實際防控工作中無法將發現和隔離無症狀感染者作為主導措施。因此我們仍將繼續著重於及時發現隔離確診患者,並做好密切接觸者管理。我國經驗表明,做好確診病例的及時發現和隔離,並適度採取減少人際接觸等措施,可以基本阻斷疫情傳播。

三是強化管理救治。一旦發現無症狀感染者,要立即按「四早」要求,嚴格集中隔離和醫學管理,對密切接觸者也要實施隔離醫學觀察。隔離期間出現症狀,立即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進行救治。

四是加強群防群控。堅持群專結合,加大防疫知識科普宣傳力度,指導公眾科學防護,廣泛開展培訓,提高基層疾控人員、醫務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等的防控能力和水平。從4月1日起在疫情通報中公布無症狀感染者報告、轉歸和管理情況,及時回應社會關切。

公眾個人行為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欒榮生說,公眾要加強自我保護和健康文明意識,強化環境衛生及個人衛生防護,養成勤洗手、戴口罩、講究手衛生、一米線、開窗通風、清潔消毒、分餐制、生病時減少去人員聚集場所和科學戴口罩等健康生活行為方式。要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本著既保護自己,也要保護他人健康的理念,將健康知識傳播到每個家庭和個人,形成良好衛生習慣和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健康素養水平。如個人核酸檢測陽性後不必恐慌,要主動配合醫療衛生機構做好健康監測和隔離醫學觀察,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後及時報告,接受醫療機構規範診治。(記者 石小宏

相關焦點

  • 專家解讀: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和「單陽性」?
    2020年3月29日河南衛生健康委通報,2020年3月28日0時—24時,河南省漯河市新增新冠肺炎本地確診病例1例,並通報了郟縣的兩例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和一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單陽性、無症狀者。無症狀感染者、核酸檢測單陽性到底是什麼意思?
  • 無症狀感染者定義是什麼意思 全國無症狀感染者有多少人
    無症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也要進行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三、無症狀感染者通過什麼途徑發現?截至目前我國發現了多少例無症狀感染者?  目前我們主要通過以下途徑主動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一是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開展醫學觀察期間的主動檢測;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調查中開展的主動檢測;三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主動檢測;四是對部分有境內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員開展主動檢測。
  • 青島港無症狀感染者轉歸確診時間長?專家給出解答
    青島大學醫療集團副院長、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重症醫學中心主任、青島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孫運波做出解答。該患者從9月24號發現是陽性,10月14號發現臨床相關症象,轉為確診病例,一般潛伏期是1到14天,但是潛伏期出現四周左右也有不少的報導,所以這個病人作為個案是可以接受的。有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 【疫問醫答】我是不是「無症狀感染者」?
    怎樣判斷自己是不是「無症狀感染者」?這類人的傳染性如何?怎樣防控無症狀感染者?《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為你一一解答。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五醫院副院長感染病防治中心主任醫師 夏瑾瑜本文記者、編輯丨鄭榮華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三版)》對「無症狀感染者」給出了以下定義:
  • 健康科普|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
    健康科普|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01-14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
  • 竹山發現一例無症狀感染者,市疾控專家答記者問
    22日,竹山縣發現一例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以下簡稱無症狀感染者),引起廣大市民的關注。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如何預防無症狀感染者?……剛剛,記者採訪了市疾控預防控制中心(下稱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市疾控中心相關專家根據我市疫情防控相關情況,以及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意見,和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印發《新冠病毒無症狀感染者管理規範》,就上述市民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解答。
  • 無症狀感染者真的沒有症狀嗎 無症狀感染者是什麼意思怎麼發現的
    4月1日起,寧夏開始在疫情通報中公布無症狀感染者報告、轉歸和管理情況。無症狀感染者也越來越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那麼究竟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他們有沒有傳染性?目前又有怎樣的強力措施控制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風險呢?記者採訪了自治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辦公室主任、自治區衛健委黨組書記田豐年,就相關問題作出權威解答。
  • 七個權威回答 專治「無症狀感染者恐慌」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指無相關臨床症狀,如發熱、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臨床識別的症狀與體徵,但呼吸道等標本新冠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者。現有的無症狀感染者主要是通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主動篩查、感染來源調查、聚集性疫情調查和對高風險地區人員的主動檢測發現的,尚有部分無症狀感染者難以被發現。為什麼無症狀感染者沒被列入確診病例?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診療方案,疑似及確診病例需具備臨床表現。因此無症狀感染者無法被列入確診病例,只有在出現症狀後,會被轉為確診病例報告並公布。
  • 無症狀感染者之謎
    她所在的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每月約有兩百餘位孕婦分娩,桑琳處理過各種突發情況,對可通過血液等傳播的B肝、梅毒患者分娩都不陌生。眼前這位剖腹產的22歲孕婦「表面上看跟正常人一樣」,但由於家中有新冠病毒確診患者,她也接受了核酸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她是一名「無症狀感染者」。
  • 為什麼說中國不存在大量「無症狀感染者」?鍾南山做出一個推斷
    最近,有關無症狀感染者的消息一直備受大家關注。不少專家認為,中國現在處於疫情防控「下半場」:要尤其警惕外來輸入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到底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他們佔的比例有多大?對無症狀感染者的調查有什麼意義?近日,鍾南山院士接受CGTN記者採訪,一一解答。
  • 北大一院感染科主任:目前只有通過檢測才能發現無症狀感染者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 國新網 圖4月2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吹風會,請專家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科學研究情況。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就無症狀感染者傳播方式、產生原因做了相關介紹。
  • 關於無症狀感染者,「隱形的危險」 怎麼防?
    他說:「這類患者(無症狀感染者)有較強的免疫能力,可以在感染病毒後14天內不發病。」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根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介紹,無症狀感染者指的是「無臨床症狀,呼吸道等標本新型冠狀病毒學檢測陽性者。」
  • 什麼是「流調」?什麼是密切接觸者?專家這樣解答
    四川省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預防控制所副所長、主任醫師周興餘介紹,根據傳染病防治法,任何公民都有參與防治傳染病的義務,「流調」就是流行病學調查,是傳染病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流調」的目的就是還原整個事件,配合實驗室檢測證實:傳染來源從哪裡來,首發病例是誰,患者通過什麼方式被感染,又是以什麼方式傳播給其他人,整個疫情可能波及多少人?
  • 武漢患者取快遞被感染新冠?專家:不排除本身是無症狀感染者
    專家:不排除本身是無症狀感染者 健康時報客戶端4月5日消息,據武漢市衛健委4月4日通報,新增確診病例1例。
  • 追擊無症狀|專訪瑞金醫院感染科專家:無症狀傳染性是否更強
    下為對話實錄:1,無症狀感染者出現的原理是什麼?為何感染了病毒卻無症狀?部分無症狀感染者最終會發展成有症狀感染者,這是什麼原理?辛海光、謝青:無症狀感染者在傳染病學概念中應該屬於隱性感染者,是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後,不引起或只引起輕微的組織損傷,因而在臨床上不表現出任何症狀、只能通過特定的病原體相關檢查才能發現的一種疾病狀態;新冠的無症狀感染者目前特指那些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或血清特異性抗體IgM呈陽性,但無明顯臨床症狀的患者。
  • 無症狀感染者持湖北綠碼,到甘肅後確診?湖北當地回應來了
    無症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也要進行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三、無症狀感染者通過什麼途徑發現?截至目前我國發現了多少例無症狀感染者?目前我們主要通過以下途徑主動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一是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開展醫學觀察期間的主動檢測;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調查中開展的主動檢測;三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主動檢測;四是對部分有境內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員開展主動檢測。
  • 臨床專家:對無症狀感染者不能掉以輕心
    目前,全國各地已經報導了多起境外輸入的無症狀感染者。無症狀感染者有什麼特徵?究竟有無傳染性?病情會不會進一步發展變化?如何防治?護士站身著防護服的護士。3月2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學專家鍾南山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及美國方面的專家進行視頻連線。鍾南山院士強調,要特別關注確診患者的無症狀密切接觸者。3月29日,鍾南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再次提及了此話題。他表示,他不認為無症狀感染者是目前的一個大問題。
  • 國家衛健委:發現無症狀感染者,要嚴格集中隔離和醫學管理
    無症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也要進行14天的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三、無症狀感染者通過什麼途徑發現?截至目前我國發現了多少例無症狀感染者?目前我們主要通過以下途徑主動發現無症狀感染者:一是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開展醫學觀察期間的主動檢測;二是在聚集性疫情調查中開展的主動檢測;三是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的傳染源追蹤過程中對暴露人群主動檢測;四是對部分有境內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持續傳播地區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員開展主動檢測。
  • 無症狀感染者會給疫情帶來怎樣的變數?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25日會議上表示:「在疫情流行的時候,無症狀感染者的傳播作用非常有限,在沒有疫情的時候,無症狀感染者可能就會引爆新的疫情。」
  • 這波喀什疫情無症狀感染者那麼多,到底怎麼回事兒?今後更防不勝防了嗎?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含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現有確診病例45例,無症狀感染者138例,都在喀什地區疏附縣。很多人聽到「無症狀」三個字,也覺得很擔心:● 我會不會被無症狀感染者傳染?● 我所在的地區會出現類似的疫情暴發嗎?● 國外出現越來越多的輕症患者,且無症狀感染者比例增加,這是疫情結束的信號,還是會給控制疫情增加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