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你過分美麗》中莫北為何被大家看不慣呢?主要是因為其個人設定存在bug,可以說莫北的行為沒有錯,其實原著作者未再在小說新修版的小說裡,對莫北在莫尊案裡的作為有描寫。
作者設定的莫北十年前不是律師,是會計師事務所的法律專業實習生,大學還沒畢業,和莫向晚不認識,沒感情。他跟著團隊給莫尊公司查帳,發現了問題,所以反手舉報了,舉報後被導師報復找不到律師工作,才去外地當律師。作者自己的設定是合理的,結果編劇放著合理的設定不用,非自己發揮,毀了男主人設。
《怪你過分美麗》中如果莫北是檢察官,那他這麼做完全沒有問題,但他是律師還是女主父親的辯護律師。退一萬步說,如果莫北不是女主父親的律師,他根本拿不到女主父親的犯罪證據。另外,傷害了女主,十年就一聲不響地走了,十年後再回來補償不也太晚了嗎?
莫北十年後突然出現說要補償,當時在大學裡莫向晚肄業過的很困難時貌似沒有看見他做了啥,可能後面劇情會圓回來吧,莫北雖然幫了床照那一次,但感覺即使沒有前緣作為追求者,也是可以幫這個忙的,所以莫北人設問題在於這十年的空白,感覺把他設定成後來出現的勢均力敵的對象更好。
當然莫北也不是說完沒有作用,沒有莫北,奇麗和合眾能合作?換成別的律師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了,沒有莫北,莫向晚藝人林湘的床照能那麼輕易變劇照?沒有莫北,徐陵合同有漏洞換成別的律師還不知道怎麼對付莫向晚了,大家覺得莫向晚是女主,代入了她的角色看待問題,莫北就不為難?因為怎麼選都是錯的。
看著《怪你過分美麗》裡的拍戲過程,忍不住會想當年真情實意看的那些爛劇,心都碎了。比如雲襄傳,大男主改大女主,最後又在大女主劇本上改,成了四不像。像極了我曾經很期待的某部爛劇。
再比如擁抱你,演技一般,劇情說剪就剪,像極了我喜歡的罵了一年的某部只有前20集的糊劇。那劇也是男主在女主和女二之間搖擺不定,剪了很多女主戲份,最後拍得不倫不類。每天反對也沒用啊,追著罵也沒用啊,拍戲給我看的那些人根本不關心我。
莫向晚慘、張萌慘、金錦文慘,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林湘好像也挺慘…但是最慘的難道不是普通觀眾嗎?觀眾做了什麼孽要看綠布摳圖?做了什麼孽要看大男主硬改大女主?最重要的是做了什麼孽要看軋戲疲勞的演員演自己最愛的IP?
關於《怪你過分美麗》中莫向晚給徐陵洗白的方式,有人覺得太扯了,也太簡單了,的確徐陵應該還是可以通過這個賺回一點點路人緣的。但莫向晚給徐陵的洗白方式比起「他不得不這樣做」「他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更加傾向於「孩子知道錯了已經在改了」,並不高明,她並沒有把徐陵從這件事中摘乾淨。
只是說自己改了,積極認錯的話,除了粉絲,原諒他的人應該還是少數。當然還是有一些作用的啦,只是比起有沒有用,主要是感覺這個洗白方式好像有點對不起劇情這麼久的鋪墊,讓人有點點失望。
可能劇中是想表達出一個意思,畢竟當事人出來了,幾個關鍵要點都有:有錯不隱瞞承認、一直在贖罪、當事人原諒、公益。本來也沒可能要所有人滿意,挽回一部分粉絲再吸引一部分路人,這事兒就算足夠圓滿了。
算是成全各方利益,能做到的最好程度。沒講前因反而是我覺得最牛逼最真實的地方,這個前因從法理和犯罪既遂這個後果上講毫無意義,還會給被害人造成第二次創傷留下後患,想都能想到大把普法不及時的腦殘粉會去罵受害人說人家先打人啊校園暴力啊什麼的。那時候被害人還有沒有心情原諒就不一定了。徹底承認徹底悔改永遠比找藉口更得人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