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
點評教師:
李會奇,男,中共黨員,中學美術高級教師,江岸區中學美術學科帶頭人,現任武漢育才美術高中專業教學主任。
全國中學美術教師五項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其中色彩靜物寫生,電腦設計兩項全國第一名。書法繪畫作品多次獲得省市藝術節一等獎,美術基礎教學作品展優秀獎,武漢美術作品年展學術獎。
從事高中考前美術基礎教育26年,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所教學生取得省聯考283分的優異成績,以及多名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中國美術學院等藝術院校。
素描考題分析:
今年素描考題為素描靜物,彩色照片模擬寫生,圖片還是按常規給出接近幾何形體的方體,圓柱體,圓球體的物品,其實基礎性的考題就是考察對幾何形體的理解及表現,所以從題材應該說,題目在考試大綱範圍之內,對考生來說不是很陌生,都是生活中常見物品,但是能畫好確實不易,根據個人對考題的理解,分析如下:
1.考題給出的物品,從固有色的黑白灰層次來講,不是容易畫出效果,白襯布,白盤子(並且是高腳)白色消毒液,稍微重色區域集中在橡膠手套和紙袋上,這給考生造成一定難度,考生必須根據主次及空間需要區別好白色固有色,有種秩序感層次感才好畫。
2.畫面中不外乎兩種形體,一種具有幾何形體的人造形體:白盤,消毒液,半透明手提袋,這種形體考察學生的形體透視能力,一定把握好,隨之也考察這種形體在光線下的黑白及轉折關係,實際上還是比較難畫,細節不是很多,考生容易畫的細節層次不夠豐富。另外一種形體是自然形體:橡膠手套,襯布,紙袋內的山楂,這種物品要強化形體特徵及細節,如,手套的厚度,轉折,手指上的起伏,山楂的形體大小等,這些形體區別於盤子和消毒液,有細節內容刻畫的地方,不應該忽視。
3.試題要求沒有給出要改變構圖,和添加默寫內容,其實照著畫已經很好,有能力考生可以適當根據自己構圖移動物品位置,適度增強光源和改變固有色,主次關係定好,根據畫面要求把視覺中心畫出細節特徵,充分刻畫,加強固有色區分,這些問題的考慮應該很重要。畫面具體表達方法,是要根據畫面設定來變化,不要過於照抄畫面,建議加強光源,區分固有色,區分主次關係外,襯布的表達也是重要一環,布紋不必要畫過多或抄襲照片,考生應緊抓主體,襯布大的空間要把握。
4.對於考生來講,題目中沒有過多體積複雜的形體,會對刻畫造成難度,考生容易畫不出細節,造成畫面簡單,深入不夠。通過分析要利用畫面中物體的標籤,紙袋的色塊,圓形山楂的型……這些內容儘可能去豐富,另外加強形體轉折意識,這樣畫面可能會耐看一些。
5.畫面形體由於幾何化明顯,細節複雜化不夠,黑白灰差別小,沒有平時訓練的蘋果罐子等體感強烈,很容易畫的視覺效果黑白不夠突出,層次不夠,細節不夠。
素描考題總的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畫好不易,也確實能考察出考生的基礎造型能力。
速寫
點評教師:
李會奇
速寫考題分析:
今年考題和去年考題一樣有點「奇葩」挺考驗考生能力,迴避學生經常鍛鍊的雙人擺拍動作,趨向生活場景化,動態自然,從人物動作角度來看,可能有點不太好表現,趨避套路,回歸記錄生活,注重本質造型的理解和表達,可能是考題的本意。從聯考教學的準備,相信對於考生來講還是有些難度,具體分析如下:
1.照片人物的角度不是常規角度,人物五官,基本頭型,都不是經常練的,中年人頭部俯視,沒有五官,小孩頭部全側,頭髮很少,這樣就很難表現平時訓練重點人物的頭部,臉部,衣領的疏密黑白關係,比較能體現細節的估計就只有兩個人物的動態自然性和小孩面部五官輪廓的特徵,嘴巴往外微凸的細節,兩腿自然放鬆的狀態,頭部微低專注看自己的小玩具的神態更加重要。
2.兩個人物的動態還算正常,有遮擋,有主次,正是由於動態生活化,自然,中年男人的表現略顯難度更大,面部五官的透視容易表達不準確,完成頭部與身體胸腔,手臂空間感不好表達,這樣很容易導致上身緊促,導致人物動態不自然。中年人下身腿部的彎曲度不大,胳膊手部的彎曲也不是常規動態,有些難以表現,加上深色,看不清楚衣紋,需要按規律取捨,表達腿部結構,另一隻腿也被小孩擋住,考生很容易忘掉。
3兩個人物旁邊的袋子和玩具應該是考題的另一考點,考生不應忽視,雖不重要,但恰恰是這些道具的添加才顯得兩個人物動態更加自然生活化,建議應該畫的生動,富有特徵更好。
4.畫面疏密關係清晰明確,這點對畫面效果表達應該容易些。
個人覺得速寫的出題方向是趨向生活化,動態自然,有一定主題情節性。動態角度有難度,對於考生來講畫好有點困難。
色彩
點評教師:
張媛,女,中共黨員,中學美術一級教師,武漢市優秀青年教師,江岸區高考突出貢獻教師,武漢市藝術節優秀輔導教師,武漢市第二十中學美術組長。
全國美術優質課大賽一等獎,教學論文,教學設計等作品多次獲得省市一等獎,從教以來獲得各級各類獎項近百次。從事美術高考基礎教育十餘年,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為各大一本院校輸送大量優秀人才,輔導學生參加國家級美術大賽多次獲得高中組一等獎。
色彩考題分析:
本次色彩試題難度較往年比並沒有很大的差距,試題中有一袋水果,和一個白瓷碗。內容上看都是平時比較常見、常規的一些物品,對考生來說只要掌握了物體基本的塑造規律應該不太難。但如果想畫的出彩還是不容易,需要平時的踏實訓練,根據個人對考題理解,分析如下:
1.本次題目要求很明確,不得改變和增減物體,由於大物品只有兩個,所以說,大家在處理構圖的時候還是要遵循構圖原則、注意畫面的形式感。
2.剛拿到考題的時候,首先要考慮誰是主體物,設計好畫面的主次關係。畫面的果子比較多,黃色的同類色區分是一個難點,黃蘋果、黃檸檬、柿子等同類色的區分是考察的重點,一定要把握好同類色的關係。
3.果子的前後、純灰關係也很重要,不然畫面的主次、空間關係就會變弱。
4.根據色調的設計,果子的顏色也需要和色調相和諧,多考慮環境色的應用。
5.考題難點就在於這個塑膠袋的處理,很多學生應該比較陌生,練習的不多,在畫的時候不要照抄圖片,到處是亂的筆觸就會破壞畫面的大關係。楊桃可能有些同學也比較陌生,但如果能用幾何形體的塑造方式去思考,想畫出來並不難。
考試陷阱1:考題的襯布是個深灰色,在處理時可以靈活的自定色調,最好不照抄圖片。還要考慮主題物的顏色,因為果子黃色較多所以如果畫成黃色的布主體物和襯布難以區分會增加作畫難度。考題中出現了一個塑膠袋裡裝有多個水果,水果種類數量較多,對色調的把控就成了一個考點,襯布的冷暖要選擇好,整體的色調要做到明亮和諧。
考題陷阱2 :這個考題對一般學生而言,主體物不太明確,塑造的時候也容易找不到重點。所以在塑造物體時候要把視覺中心的一袋果子要有主次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