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中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

2021-01-19 中考網

  初中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記敘文、散文)

 

  讀一篇文章,先整體快速閱讀,弄清文章的體裁及大致內容。是記敘文,則先弄清記敘的六要六素,記敘的順序,記敘的是什麼人什麼事。是散文,則看懂描寫對象,抒情基調(線索),闡明的哲理(感悟),語言特點;是說明文,則先弄清說明對象和說明方法,說明順序及說明語言;是議論文,則把握中心觀點(論點),論據,論證方法和作用;是小說,則弄懂小說三要素,則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人特性格的特徵。

 

  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

 

  一,記敘文記敘的內容是什麼,是寫人還是寫事,寫了什麼人什麼事。記敘的六要素是什麼? 明確:時間、地點、主要人物、什麼事件、人物的性格(或品格)、作者對人物(或事件)的態度,然後得出全文的主題(中心思想或主旨)

 

  二,記敘的順序(方式)是什麼?(順敘,倒敘,插敘、補敘)

 

  其中,

 

  (1) 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 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 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託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三,段落(或句子)的作用

 

  1、文章開頭段(句)的作用有:點明中心、設置懸念、總領全文、引出下文(話題)、為下文作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等;

 

  2、文章結尾段(句)的作用有:畫龍點睛、點明中心、深化主題、總結全文、首尾呼應、前後照應、結構完整等;

 

  3、文章中間段(句)的作用有:過渡(承上、啟下、承上啟下)作用。

 

  (以上三種題型回答時格式為:在內容上,起到??的作用;在結構上,起到??的作用。)

 

  5、一句話(或某個詞)的作用:生動形象地描寫出了某個事物的某些特點;或讓人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啟迪,教育);或包含某種哲理等。

 

  6,分析某個句子時抓住三點要領(考試時三種中只會考其中一個):①,從語言特點分析。(如,修辭、動詞、形容詞,疊韻詞等)。②,從句子結構分析。(如,過渡,承上啟下,總領下文,引出下文,總結,深化主題(主旨、中心)。③,從句子的內涵(意義)分析。(如人生啟示,哲理,揭示社會現象,教育意義等)。

 

  7、關鍵詞在文中的作用有:從程度上說:起強調作用,比如(很、非常等);從副詞上說體現語言的準確性、嚴密性,比如(大概、部分、可能)。

 

  8、賞析句子的角度——句不離段,段不離篇

 

  (1)、從修辭手法上分析;(修辭的作用)

 

  (2)、從作者描寫的角度(景物:正側面結合,動靜結合,虛實結合,色彩的渲染,觀察角度的變換,多種感官的綜合運用。人物:外貌描寫,神態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描寫,側面描寫)

 

  (3)、從蘊含的哲理,給你的啟示(文章主旨)。

 

  (4)、從該句在文中的作用;(點明中心、深化主題、前後照應、畫龍點睛??)

 

  (5)、從用語遣詞準確傳神巧妙(動詞、形容詞、副詞)

 

  (6)、從語言風格上(平實、華麗、含蓄、辛辣、幽默 ??)

 

  四.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生動形象, 化平淡為生動,化抽象為具體。生動形象地寫出xx事物的xx特點

 

  2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3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xx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xx事物的xx特點。 4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增強文章氣勢,增加感染力、說服力。

 

  5對偶:結構對稱,形式整齊;節奏鮮明,章節和諧;高度概括,富有表現力。(駢散交替,整齊而又有變化,音韻和諧,具有音樂美,語言別致,雅俗共賞。)

 

  6反覆:突出內容,強化感情,增強感染力。

 

  7設問: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加深理解。

 

  8反問:加強語氣,加重語勢;激發感情,加深印象。

 

  9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主題。

 

  五.表達方式

 

  1.記敘 2.議論 3.抒情 4.描寫(環境、動作、語言、神態、心理) 5.說明

 

  注意:考表達方式,一般是考某個句子或某個段落(某幾個段落),不會是全文。

 

  六、寫作手法及作用?

 

  常見寫作方法(或表現手法):聯想、想像、象徵(託物言志)、比較、對比、襯託、

 

  反襯、烘託、以小見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筆和鋪墊、前後照應(呼應)、直接(間接)描寫、欲揚先抑(欲抑先揚)。

 

  作用分別如下:

 

  1、象徵(託物言志):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藉助於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

 

  作用:首先是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為具體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運用眼前之物,寄託深遠之意。

 

  2、襯託: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作用:突出本體的??特徵。

 

  3、對比: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

 

  作用:鮮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

 

  4、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某種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

 

  5、先抑後揚: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爾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作用:突出強調了事物(人物)的特徵。

 

  6、側面(間接)描寫:側面烘託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結構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為簡潔精練。

 

  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7、伏筆和鋪墊:作用:內容前後照應,情節嚴絲合縫。

 

  8、照應:記敘文:使文章渾然一體,整體感強,突出主題。

 

  9、聯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

 

  作用: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更生動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作用:為塑造形象、表現主題服務。使讀者接受美的陶冶。

 

  ( 註: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

 

  11,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12,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烘託xx的性格特點,寫出了??精神。)

 

  種類:(1)外貌描寫(xx身份,xx性格)(2)神態描寫(xx心理,感情)(3)動作描寫(xx心理,感情)(4)語言描寫(5)心理描寫

 

  (6)環境描寫(7)景物描寫(8)場景描寫(9)細節描寫

 

  13,環境的種類及作用?

 

  (1)自然環境

 

  開頭: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渲染氣氛,烘託故事情節的發展。 中間:襯託人物的心情,烘託故事情節的發展。

 

  (2)社會環境

 

  交代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徵,襯託人物性格,推動故事的發展。

 

  14,題目的作用: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 ;引起讀者興趣

 

  題目的理解:以?為線索, xx是主體的承載,體現了作者XX的思想感情,表達了...(或反映...)的主題(情感)

 

  15,首段作用:

 

  (1)環境(背景)描寫: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背景,渲染氣氛,奠定感情基調。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2)其他①:總領全文②:引起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③:設下懸念,吸引讀者閱讀。

 

  16,結尾:①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主題;②:留白式結尾,留給讀者很多揣摩的空間,含蓄的點出主旨。

 

  17,文章中反覆出現的物:是一種象徵,一個線索,圍繞中心,體現...主題.一、散文知識

 

  (一)、明確概念

 

  散文,是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摹社會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內涵、哲理,表達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悟的一種文體。

 

  (二)、散文的特點: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1、 取材自由:寫人,記事,繪景,狀物

 

  2、表現手法靈活多樣:象徵、襯託、對比、

 

  3、表達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為主,把敘述、描寫、議論、抒情融為一爐。

 

  神聚:主題集中鮮明

 

  (三)、散文的分類

 

  (1)抒情散文(2)記敘散文(3)議論散文

 

  (四)、常見的藝術表現手法

 

  象徵 襯託對比借景抒情託物言志、詠物寄情託物言志 寓理於事 融情於事 先抑後揚以小見大

 

  (五)、散文的線索

 

  1,散文線索就是文章結構的主線(即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些散文有明線和暗線)

 

  2,抓住線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3,根據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為線,以事為線;可以以人為線,以情為線;也可以以時間為線,以地點為線。

 

  4,找線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標題(有的標題直接揭示線索,有的標題包含線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覆出現的詞語、句子;

 

  三要特別注意文中的議論抒情,因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組織材料的重要線索。

 

  (六)、散文的主題

 

  散文的主題歸根結底就是作者對自然、社會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會在文章內容中的主觀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義。

 

  (七)、散文的語言 (1)質樸、自然(2)生動、形象(3)深刻、雋永。(4)多用修辭手法。

 

  中考說明文閱讀答題技巧

 

  1、說明文的類型:事物、事理說明文(從內容角度,根據說明的對象和目的)。

 

  事物說明文一般標題就是說明的對象;

 

  事理說明文找準開頭結尾的總結句。

 

  因為說明對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紹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個名詞或名詞短語,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看文題二看首尾段。事物說明文指出被說明事物即可。事理說明文指出說明內容,形成一個短語:介紹了……的……(對象加內容) 。

 

  2、說明文的語言:平實、生動說明文(語言表達角度) 。

 

  3、說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個字,要掌握幾種常見的說明方法,會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舉例子:具體真切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

 

  ②.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事物的××特點。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避免重複交叉的現象。

 

  ③.列數字:具體而準確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④.作比較:突出強調了被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⑤.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辭方法中的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該事物的××特點,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畫圖表:使讀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觀形象地說明的事物的××特點。

 

  ⑧.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義與作詮釋的區別是:定義要求完整,而詮釋並不要求完整,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顛倒。

 

  ⑨.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生動形象。

 

  ⑩.引資料:能使說明的內容更具體、更充實。用引用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徵,增強說服力,如引用古詩文、諺語、俗話。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4、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程序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在答題時可答得具體些。

 

  如:空間順序(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總到分,外到內,前到後,左到右,整體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詞如介紹建築物或實體)。

 

  邏輯順序(先結果後原因,層層遞進,現象到本質,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淺入深,個別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順序的詞,如「因為、所以」「首先、其次」)。

 

  時間順序則是說明事物發展、演變,例如介紹工作程序的文章。

 

  ü 掌握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說明順序對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便於讀者理解。(第一空應該填具體的說明順序,第二空應該填寫具體的事物名稱或說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說明文,但又不能準確表述,可用「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的語言表述。)

 

  5、說明對象:指文章說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點)。

 

  6、說明文的結構常見的形式有:「總——分」式(或由總到分,或由分到總,或總分總)、並列式、遞進式等。分析文章結構,抓中心句及連接詞,如「首先」「其次」「還」「也」「此外」等詞語

 

  7、中心句:出現的位置開頭或結尾,有時在句中。判斷,多為概括性較強的句子。敘述句、描寫句、闡釋句、疑問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體文章也如此。

 

  ü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對策:(1)思考該段說明的內容,不僅要注意主要的,還要注意次要的。(2)緊扣表秩序的詞語,如「首先」「其次」「還有」等詞語,參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進行概括。

 

  8、說明語言

 

  類型1、加點字詞有何作用?抓住說明文語文準確這一特點答題。

 

  對策:答:準確/生動形象/ 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類型2、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並說明理由。

 

  對策:答:(1)不可以  (2)原詞的意思或內容

 

  (3)所換詞語的意思或內容  (4)換了後意思有何改變,與不符合實際。

 

  類型3、限制性詞語能否刪去?

 

  對策:答:(1)表態(刪還是不刪)。

 

  (2)定性。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修辭;「大約」「可能」「左 右」等表估計,「多」「有餘」等表數量。

 

  (3)若刪去,原來什麼樣的意思就變成了什麼樣的意思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

 

  (4)xx詞體現了語言的準確 性、周密性、科學性。

 

  類型4、從文章中找出一個能體現說明文語言「準確」特點的詞句,並體會。

 

  類型5:指代——「這些條件」、「這種現象」「同樣道理」等在文中具體指代什麼。

 

  對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詞前面的那句話,找最近的一句話。有時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話,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見考點:1、對說明對象及說明特徵理解。

 

  2、對說明方法辨識與理解。

 

  3、對說明順序的分析與理解。

 

  4、對文章段落結構特點的分析。

 

  5、對文意、層意、段意的概括。

 

  6、對關鍵詞語、重點句子含義及其表達作用的評析。

 

  7、對說明語言準確性的體會。

 

  議論文閱讀答題技巧

 

  1、論點(證明什麼) 論點應該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個完整的簡潔明確的句子。從全文看,它必能統攝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是明確的表態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論點。 中心論點只有一個(統帥分論點) ⑴明確: 分論點可有N個(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

 

  ⑵方法 ①從位置上找:如標題、開篇、中間、結尾。②分析文章的論據。(可用於檢驗預想的論點是否恰當) ③摘錄法(只有分論點,而無中心論點)

 

  B.分析論點是怎樣提出的:①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②針對生活中存在的現象,提出論題,通過分析論述,歸結出中心論點; ③敘述作者的一段經歷湖,歸結出中心論點;④作者從故事中提出問題,然後一步步分析推論,最後得出結論,提出中心論點。

 

  2、論據(用什麼證明) ⑴論據的類型:①事實論據(舉例後要總結,概述論據要緊扣論點);②道理論據(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論據要真實、可靠,典型(學科、國別、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應論點,遞進關係);⑷判斷論據能否證明論點; ⑸補充論據(要能證明論點)。

 

  3、 議論文的結構 ⑴一般形式:①引論(提出問題)―――②本論(分析問題)―――③結論(解決問題)。

 

  ⑵類型:①並列式 ②總分總式 ③總分式 ④分總式 ⑤遞進式。

 

  4、論證(怎樣證明)

 

  ⑴論證方法 (須為四個字) ①舉例論證(例證法) 【事實論據 記敘】 ②道理論證(引證法和說理)【 道理論據 議論】

 

  ③對比論證(其本身也可以是舉例論證和道理論證) ④比喻論證 (比喻 在說明文中為打比方,散文中為比喻)。

 

  ⑵分析論證過程: ① 論點是怎樣提出的; ②論點是怎樣被證明的(從那些方面闡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實,是否有正反兩面的分析說理); ③聯繫全文的結構,是否有總結。

 

  ⑶論證的完整性(答:補充論證,使論證更加全面完整,嚴謹)

 

  ⑷分析論證的作用:證明該段的論點。

 

  5、議論文的語言 ⑴嚴密(修飾性、限制性的語言的運用);⑵生動(成語、各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⑶詞序(從生活邏輯和上下文的照應上判斷); ⑷句序(關聯詞語的使用,特別要注意遞進關係)。

 

  6、駁論文的閱讀

 

  ⑴作者要批駁的錯誤觀點是什麼? ⑵作者是怎樣進行批駁的,用了那些道理和論據; ⑶由此,作者樹立的正確的觀點是什麼?

 

  7、常見考點

 

  ①、議論文的論點考點:第一,分清所議論的問題及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論題和論點)。 第二,注意論點在文中的位置:

 

  (1)在文章的開頭,這就是所謂開宗明義、開門見山的寫法。

 

  (2)在文章結尾,就是所謂歸納全文,篇末點題,揭示中心的寫法。這種寫法在明確表達論點時大多有。所以,總之,因此,總而言之,歸根結底等總結性的詞語。

 

  第三、分清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分論一般位於段首或有標誌性詞語:首先、其次、第三等

 

  第四、要注意論點的表述形式:有時題目就是中心論點。一篇議論文只有一個中心論點。

 

  第五、通過論據來反推論點: 論據是為證明論點服務的,分析論據可以看出它證明什麼,肯定什麼,支持什麼,這就是論點。

 

  ②、議論文的論據考點:論據是論點立足的根據,一般全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1、用事實作論據。事例必須真實可靠,有典型意義,能揭示事物本質並與論點有一定的邏輯聯繫。議論文中,對所舉事例的敘述要簡明扼要,突出與論點有直接關係的部分。明確論據時,不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實論據,還 7

 

  要會概括事實論據。概括時,要做到準確,必須依據論點將論據本質特點把握住,然後用確切的語言進行表述。 2、用作論據的言論,應有一定的權威性,直接引用時要原文照錄,以真核對,不能斷章取義;間接引用時不能曲解願意。

 

  ③、議論文的結構、層次考點: 結構有:並列式結構、對照式結構、層進式結構、總分式結構。 此考點的基本形式:作者如何證明論點的?

 

  ü 答題思路是:作者為了證明……觀點,首先使用了……論據,然後對……論據進行了怎樣的分析,從而證明了……觀點。關鍵要說清楚證明過程的層次性。

 

  ④、議論文的論證方法考點

 

  論證方法是指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和論據之間邏輯關係的紐帶,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種:

 

  1、舉例論證: 是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的方法。因為「事實勝於雄辯」,所以舉出確鑿典型的事實來證明論點,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2、道理論證: 是引用具有權威性的言論證明論點的方法。所以這種方法使用得當,有很強的論證力量。分析引證法的作用,應先弄清引用了誰的言論,是為了證明什麼,再把握引證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權威性,論證有力。

 

  3、比喻論證: 就是通過形象的比喻來證明論點的方法。這種方法可深入淺出地把道理講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對比論證: 是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和道理進行鮮明對比,從而證明論點的方法。分析對比論證方法作用,兩個方面XX比較,使其對與錯更加分明,正確的觀點更容易被讀者接受。

 

  答題思路:(1)道理論據,增加論據的權威性。(2)事實論據,從哪個角度來證明論點。(3比喻論證,或生動形象證明了……,或深入淺出證明了……(要根據本體和喻體之間的關係來確定)。(4)對比論證,兩個方面比較,使其對與錯更加分明,正確的觀點更容易被讀者接受。

 

  ⑤、議論文的語言特色考點 :分析議論文的語言特色:①、要從邏輯的角度,分析其用詞的準確,嚴密:②、要從說理的角度分析其敘述的概括性和簡潔性:③、要從修辭的角度分析其用詞的鮮明、生動和感情色彩。下面從不同角度解釋一下:

 

  A、語言準確表現為:① 概念使用準確,② 定語、狀語等修飾成分恰當。

 

  B、語言嚴密表現為:判斷和推理嚴密,語言表達周密,邏輯性強。

 

  C、語言鮮明表現為:表述明確,不模稜兩可,態度明確,愛憎分明,恰當使用修辭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說服力。

 

  D、語言概括簡潔表現為:議論文中事實敘述不細緻,較籠統。用議論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詳細敘事。否則會喧賓奪主。這一點一般的議論文都有體現,就不再舉例說明了。

 

  ü 答題思路:如加點詞語有什麼作用?思路:(1)確定、回答詞語在語境中的(表層)含義;

 

  (2)詞語對表達中心或闡明觀點的(深層、比喻或引申)作用;這類題主要考語言的準確周密性和形象生動性。又如詞語順序是否可以顛倒?

 

  答題思路:(1)解釋詞語的含義;(2)闡明詞語之間的時間或事理程序的先後順序,強調其先後順序或層次性。

 

  ⑥、議論文中代詞的指代對象考點 :這種考題在各種文體的閱讀中都較為常見。基本上分為兩種情況:一是需要聯繫上下文加以概括的。 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內容,這種情況,指代的內容一般出現在代詞之前,找到後可用其替換代詞,通讀句子視句意變化與否來檢驗其正誤。

 

  ⑦、開放性、拓展題考點

 

  這種題一般都是,考查學生閱讀文章後所產生的情感體驗或理性思考。解題時需結合文章發揮個人從閱讀中獲得的感悟。答題方式:相當於寫一篇小的議論文,要有論點、論據。注意必須引用名言或名人軼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或認識。

 

  ⑧、議論文中非議論成分考點

 

  答題思路:議論文中非議論成分,都是為論點服務的(不同表達方式,作用不相同,要看使用非議論成分的目的來確定)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1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

相關焦點

  •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強化訓練題(帶答案),2020中考生必做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強化訓練題(帶答案),2020中考生必做代文閱讀跟文言文和古詩詞一樣,都是中考語文必考的一類題型,從分值來看現代文閱讀僅次於作文,也就是說這也是語文考試中的拉分項,所以同學們必須要重視起來才行
  • 2020初中現代文閱讀知識點答題整理
    (十七)文章的結構方式     總分式:包括分——總;總——分——總式     遞進式:逐層深入形成遞進     並列式:分幾方面介紹,形成平列     對照式:文中兩部分內容或進行對比,或用一部分內容烘託另一部分內容     二、現代文閱讀的主要題型
  • 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常見修辭手法賞析技巧 附答題模板教學案例
    廢話不多說,先上乾貨:以上是初中階段語文學習和考試中需要掌握的修辭手法以及作用。 這類修辭手法賞析類體型我們的答題步驟就是三步走:1. 修辭:運用了XXX 的修辭手法(藝術手法)2.(情感)修辭手法賞析技巧與方法教學實例比喻修辭:例題選文:。。。
  • 2020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答題技巧 現代文閱讀萬能答題模板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怎麼快速答題,以下為小編整理的現代文閱讀萬能答題模板,希望能幫到考生。現代文閱讀(35分,用時40分鐘)  (論述類+文學類+實用類,題型單選+雙選+主觀)一、論述類文本閱讀【1-3小題,選擇題型】,文本更傾向於議論,如學術論文等。
  •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家長們務必讓孩子掌握,考試很有效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答題技巧,家長們務必讓孩子掌握,考試很有效課堂閱讀是一種媒介,通過文本,在師生之間進行雙向活動的過程。在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民主地參與教學:老師給學生布置一份作業,題目是「閱讀好點子」,問:「你對這學期的閱讀教學有什麼建議?」通過閱讀和仔細分析學生的建議,選擇切實可行的建議,用文字的形式記錄在黑板報上,逐步應用於閱讀教學。在學生的大力支持下,作為主體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會到自學的樂趣和參與教學實踐的樂趣。
  • 最全的記敘文閱讀答題技巧
    常聽家長說,孩子作文拿滿分,就是閱讀不過關。閱讀要理解,方法很重要。  記敘文是語文閱讀的考查重點。以下答題技巧,期中、期末考能用,小考、中考、高考也能用。快快收藏吧!  語段閱讀題答題總規則  1.先讀題幹再讀文章。讀題時注意從題幹中找出「題眼」(答題關鍵點),帶著問題讀文章;  2.讀文章時要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3.準備作答時,再次細讀題目,找準「題眼」;  4.答題時,具體題目涉及到相關段落,就要對相關段落反覆研讀;涉及全篇,就要整體把握文章的內容和思想並做概括。
  • 深圳成考語文現代文閱讀題解答方法
    無論是高起點還是專升本,深圳成考語文都是無法繞過現代文閱讀的題目,而且現代文閱讀仍然佔很大一部分。深圳成考語文複習,我們在紮實準備的同時,也要注意把握適當的方法,讓我們的備考更加高效!
  • 衡中老師:初中閱讀理解33套「答題公式」,列印練習,語文拿高分
    衡中老師:初中閱讀理解33套「答題公式」,列印練習,語文拿高分語文這門科目是三門主科之首。很多同學在學習語文的時候,都拿不到太高的分數,據統計,語文考試丟分最嚴重的題型就是閱讀理解了。閱讀理解是除作文外分值最高的題型了。在初中階段,閱讀理解也提升了難度。
  • 2020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閱讀答題技巧
    更多2020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真題答案、英語四級作文真題範文、英語四級閱讀真題答案、英語四級翻譯真題答案,請查看【2020年12月大學英語四級真題答案解析】專題。預祝大家高分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
  • 初一語文期中備考:課外現代文閱讀
    對於課外的現代文,這次期中考試基本考察記敘文或者說明文,針對這些文章,各位孩子們在備考的時候更多的是要把學到的一些答題技巧進行「喚醒」。   Dede老師就要求自己的學生在考試前,一定要把講過的知識點和答題方法認認真真默一遍,然後根據不同的題目和文章進行靈活運用。
  • 2018中考複習專題十 記敘文閱讀理解語句含義技巧點撥及答題模板
    離中考越來越近,初三生已進入緊張學習複習階段,下面老師根據近年來中考試題整理出有關記敘文閱讀題的一些知識,解題技巧,今天分享的是記敘文閱讀知識(二)理解語句含義,希望同學們在中考中取得優異成績。理解語句含義,在中考現代文閱讀中,是考試卷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值高,能力要求也高,歷年來都是中考試卷中的失分重災區,其中的「理解句子含意題」更是讓大多數考生無所適從。其實,考生只要能了解重要句子的特點,並掌握「理解句子含意題」的答題方法和技巧,就能大大提高得分率。下面,就結合近年來中考現代文閱讀試題略作一些分析。
  • 收好這份初中閱讀理解答題技巧超全整理!幫孩子攻下語文閱讀難關
    本文是《語文閱讀理解40種解題技巧與思維導圖》第11節,主要學習以下5個內容:1、議論文論證過程2、議論文中加點的詞語的指代內容3、前後兩段的位置能否互換4、給文段補寫一個恰當的論據5、記敘文文體知識思維導圖專欄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文言文4類文章近40種題型的解題方法技巧,將專欄加入書架,就可以閱讀其餘章節,文章末尾附領取電子文檔的方式
  • 最牛英語老師給出考卷答題順序,閱讀題答題技巧,一定要收藏
    閱讀理解題在高考中分A、B、C、D四篇文章,有易有難,分不同的文本,其中包括應用文,記敘文,科技類文本等。從難易程度來講,應用文相對較容易,科技類文較難。當然這有時候也因人而異,有的同學擅長科技類的,有的同學擅長應用文,有的同學擅長記敘文。
  • 中考英語九大題型及答題技巧
    中考英語九大題型及答題技巧   現階段考生應該做什麼   一、收集做過的試題,把所有錯題抄在一個改題本上,用紅色筆寫上正確答案,並在錯題旁邊寫一、兩句說明錯題原因,讓自己加深印象,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如還是沒有明白,要及時問老師。   二、要加強閱讀訓練和聽力訓練。
  • 初中生物答題技巧:縮小答案範圍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生物答題技巧:縮小答案範圍,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限定條件的設置,一方面是考查考生獲取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是考查考生對生物基礎知識的準確把握程度。因此,審出「限定條件」,就等於找到了「題眼」,題目中的限定條件非常關鍵,限定條件的指嚮往往提示了解題的思路和方向。
  • 2021年初中政治答題技巧: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政治答題技巧: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 初中政治每課的結構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這也是做每個習題的最基本思路)。   2.初中政治每課的結構====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這也是做每個習題的最基本思路)   3.是什麼====含義+表現+特點+形成+種類(不是每個必講,用的不多,在做題的第一句話時需要點清是什麼)   4.為什麼的別名====作用+意義+重要性=必要性+危害性+關係+功能+原則+理念等   5.怎麼辦===國家怎麼辦+社會怎麼辦
  • 2021年初中政治答題技巧:實踐題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政治答題技巧:實踐題,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步驟活動方式,發言提綱(看法)   2.做活動:調查組(調查目的,調查內容,調查方法,調查對象,提出建議),宣傳組(板報,板報攔目,漫畫,解說詞)策劃組(徵文,演講,知識競賽,圖片展)   3.形式:辯論會,主題班會,故事會,板報手抄報,調查報告,參觀訪問,家務勞動,公益勞動,校內各種活動等   解題方法:   第一步:認真閱讀材料
  • 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術語及表達
    一、常用術語   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是指作家運用了哪些寫作原則、規律和方法來塑造文學形象和表現作品的內容的。具體來說,對文章的表達技巧的分析主要指:一是作家在表達方式運用上的技巧和文體知識運用方面的技巧,二是修辭手法的運用和其他相關寫作方面的技巧。
  • 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之《周亞夫軍細柳》詳解及文言現象積累
    閱讀探究結合歷史背景,談談對文中人物的認識和理解。示例:周亞夫雖然嚴謹有方,但營門擋駕,令當時的人們很是吃驚。有人認為周亞夫吃了豹子膽,目無君主;也有人為周亞夫擔憂。所幸文帝比較開明且深知周亞夫從嚴治軍的一片苦心,不僅沒有責罰他,反倒倍加稱讚,譽其為「真將軍」。
  • 初中物理的答題技巧,不同題型的應考方式,掌握就容易拿高分
    對於初中中考,這相當於同學要補足其他學科很多大題的分數了。所以,消滅弱科是初中學科的主要目標!那麼,孩子物理成績不夠理想,沒有取得高分的主要原因在哪裡呢?還是在於沒有掌故知識點,特別是有一些學生認為自己的知識點已經記住了,但是在答題時卻存在著一定的漏洞,或者是說根本不懂物理答題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