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克裡米亞事件?西方國家一致,美國:或對俄嚴厲制裁

2020-12-22 張文平銳評

俄羅斯地緣政治再次迎來惡化,西方國家再次取得了一致意見。克裡米亞事件可能又要重演了。在2014年,普京下令,俄羅斯大軍卸掉徽章,以「小綠人」的方式進入克裡米亞,將克裡米亞強勢合併,事後在美國帶領之下,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了嚴厲的經濟制裁,對俄羅斯經濟和技術封鎖。

2014年克裡米亞事件,使得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是俄羅斯國內經濟萎靡不堪的主要原因之一。現在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中毒事件,就是又一個克裡米亞事件。在德國的強勢要求之下,俄羅斯當局放行,納瓦爾尼前往德國治療,經過德國醫療團隊的診斷,納瓦爾尼是中毒,毒劑(諾維喬克)為俄羅斯特工部門獨家擁有。

事後,德國總理默克爾非常強硬,要求普京給出明確說法,要求俄羅斯部門迅速調查,給出詳細說明。當地時間9月5日,德國外交部長海科·馬斯接受《圖片報》採訪,明確了德國態度:俄羅斯當局必須行動起來,必須啟動調查,如果俄羅斯不採取行動,不做出說明,德國及其夥伴國家,將對俄羅斯採取行動。

目前德國掌握的證據,可以證明莫斯科當局與此事有極大的關係。如果俄羅斯當局和納瓦爾尼中毒事件確實無關,應該立即啟動調查,洗脫汙名。如果克裡姆林宮不啟動調查,這種消極的態度是俄羅斯官方參與犯罪的鐵證。很顯然,德國外長這是在逼宮,目的是讓克裡姆林宮左右為難,不調查不行,調查好像也不可以。

據俄新社消息,在當地時間9月4日,美國總統川普發布聲明,聲稱高度關注納瓦爾尼中毒事件,美國白宮正在研究相關措施,如果有充分的證據證明是俄羅斯當局投毒,美國將對俄羅斯實施最嚴厲的懲罰措施。

川普的原話是這樣的:「我(川普)認為,如果情況屬實(指納瓦爾尼被人下毒),我們應該非常嚴肅地加以研究。」不過,一個方面川普態度很強硬,另外一個方面也留下了餘地,川普聲稱,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說明俄羅斯當局參與了投毒行動,一切都要證據說話,而不是猜想。

川普還意猶未盡地對記者說:「沒有人會比我對俄羅斯更強硬。」那麼美國是不是會相信德國呢?川普強調,美國還沒有收到相關證據,不反對德國啟動的調查,也不反對德國對俄羅斯採取措施。本號張文平侃軍事分析,目前來看,對待納瓦爾尼中毒事件,德國最旗幟鮮明,已經成為了歐洲領袖。

歐盟也已經表態,正在研究就此事對俄羅斯採取制裁措施。北約秘書長斯託爾滕貝格聲稱,北約國家可能對俄羅斯採取措施,北約要求俄羅斯當局向北約禁止化武組織公開「諾維喬克」毒劑的研製計劃。相反,雖然川普語言很強硬,但是態度很曖昧。不過,事件發酵之後,不排除美國也加入制裁陣營,到時候,克裡米亞事件之後,西方國家集體制裁俄羅斯的局面會再次重演。關注本號,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美拒不承認克裡米亞入俄 對俄制裁將繼續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世界報》7月3日援引法新社報導,白宮於美國當地時間7月2日強調,不承認克裡米亞屬於俄羅斯領土。  白宮發言人桑德斯表示,美國不承認克裡米亞加入俄羅斯之舉。在俄羅斯將克裡米亞半島歸還給烏克蘭之前,美國將繼續對俄實施制裁。
  • 2014年,普京收復克裡米亞事件始末,俄羅斯和歐盟、美國的博弈
    歐美要阻止克裡米亞的獨立,就必須對它背後的支持力量、俄羅斯做出制裁;而俄羅斯也有他的秘密武器,只需要掐斷流向歐洲的俄羅斯天然氣,這將是對歐洲巨大的威脅。其次,克裡米亞問題已經成為俄羅斯的國家問題,他們將不再畏懼西方的經濟制裁,這是一場俄羅斯必須要爭取的鬥爭。西方開始行動了。
  • 在吞併克裡米亞事件中,俄羅斯的得失如何?
    第一,歷史上看,克裡米亞還真不是烏克蘭的固有領土,1954年蘇聯將克裡米亞劃為烏克蘭。第二,烏克蘭橙色革命後一直努力成為西方國家反俄的馬前卒,和俄羅斯越行越遠。
  • 西方國家達成一致,聯合國大會要求俄撤出佔領地
    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作為「失敗」的一方,在西方社會一直飽受「爭議」。尤其是在以「美國精神」為主的歐洲,俄羅斯簡直就是「邪惡」的典範,常常引起多個西方國家的聯合圍攻。據法新社報導,近日,聯合國通過了一項關於「敦促俄羅斯立刻停止佔領烏克蘭領土克裡米亞」的決定。
  • 歐美再對俄揮舞制裁大棒 俄官員強烈指責:毫無根據
    歐盟對俄制裁延長6個月據俄羅斯衛星網和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0日,歐盟領導人同意將對俄經濟制裁再延長六個月。此前在6月,歐盟已將制裁延長一年,至2021年6月23日。萊特斯說:「峰會期間就歐盟與美國關係,以及延長對俄制裁等問題做出決定。」
  • 國際動向丨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中毒事件,西方國家意見一致
    隨後,以德國總理默克爾宣稱這是"謀殺未遂",以德國為首,西方世界紛紛對俄羅斯展開譴責,要求俄羅斯在這一事件上做出明確回應。俄羅斯方面則表示,自己正在申請與歐盟展開共同調查,然而卻始終沒有得到答覆。並指出這和當初的克裡米亞事件一樣,是制裁俄羅斯的"老套路"。納瓦爾尼:頭號"普京反對者"本次政治風波核心的納瓦爾尼,一直作為俄羅斯國內的"頭號反普京人士"而為國際社會所熟知。
  • 在克裡米亞事件中,俄羅斯到底有哪些得與失?
    但克裡米亞事件發生後的2014年3月25日,白宮宣布,歐巴馬和G7集團其他國家領導人已決定,將暫停俄羅斯G8成員國地位,俄羅斯由此被踢出了G8成員國名單。雖然蘇聯解體後,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始終就高度戒備、虛與委蛇,但此番操作也是直接撕破了臉。因為俄羅斯幾乎就是照著科索沃公投的葫蘆畫瓢,這讓吃了啞巴虧的西方國家啞口無言。
  • 歐美再次揮動「制裁大棒」
    導讀: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歐盟領導人同意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再延長六個月。這表明,俄羅斯盼望西方解除制裁,使經濟得到恢復還是毫無希望,俄羅斯國內的經濟壓力還是得不到減緩。歐美再次延長經濟制裁俄羅斯的期限俄羅斯受到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是因為克裡米亞入俄的問題。歐盟認為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分裂烏克蘭,背叛了此前曾作出過的承諾。因為俄羅斯曾經保證烏克蘭在放棄核武器之後,不破壞烏克蘭領土和主權的完整。
  • 克裡米亞,俄羅斯得到了想要的,但失去了擁有的
    但國際社會有一個基本共識,也是無人敢碰的紅線:不準武力侵佔他國領土!因為,除了3個軸心國,幾乎所有的參戰國家,都曾遭到過領土被侵佔,主權被踐踏的慘痛記憶。也正因為對國家領土主權的尊重,各國都嚴格遵守這一國際底線。在克裡米亞事件之前,唯一用武力入侵他國的伊拉克,也被聯合國授權並在二次討伐中被徹底推翻。
  • 克裡米亞公投一年後……
    2014年3月16日,克裡米亞地區進行全民公投,以將近97%的贊成票決定脫離烏克蘭加入俄聯邦,自此俄羅斯三色旗代替烏克蘭國旗飄揚在了半島上。一年過去了,儘管西方的制裁陰影仍籠罩在半島上空,烏東部戰事硝煙未散,但是克裡米亞人似乎並沒有對當初這一具有歷史轉折意義的選擇感到後悔。
  • 吞併克裡米亞事件中,俄羅斯的得失如何?說出來你別不信
    在克裡米亞事件中,我真的看不出來俄羅斯失去了什麼,相反,在這次事件中,俄羅斯得到的卻很多。另外,這次事件對於世界上很多大國而言,都是大有裨益。克裡米亞半島,位於俄羅斯西南部,歐洲東部,烏克蘭正南方向,瀕臨黑海和亞速海。1783年,經過第5次俄土戰爭後,沙俄帝國正式將克裡米亞半島納入版圖。如果沒有意外情況,克裡米亞應該會一直屬於俄國。但誰也沒想到,在俄國最強盛的蘇聯時代,蘇聯的最高領導人赫魯雪夫竟然在1954年將克裡米亞贈送給了烏克蘭,這也導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和烏克蘭圍繞著此地矛盾重重。
  • 吞併克裡米亞事件中,俄羅斯的得失如何?
    GDP累計損失4萬億,俄羅斯慘遭制裁,打通東歐通道,利在千秋。 俄羅斯吞併克裡米亞,是近年來世界上少見的直接吞併鄰國國土的事件,普京大帝名不虛傳。 僅此一事,普京的歷史定位就不愧」大帝「的稱謂了。
  • 克裡米亞供水引俄烏「鬥法」
    用水危機再引關注據俄媒報導,在俄羅斯近日舉行的年度記者招待會上,俄總統普京承諾,將不惜成本全力解決克裡米亞半島的淡水供應問題。2014年烏克蘭切斷第聶伯河對克裡米亞的供水後,半島遭遇嚴重用水荒。此後,俄開始著手解決島上淡水供應問題。2018年刻赤海峽跨海大橋通車後,俄持續為克裡米亞輸水,島上供水問題得到一定緩解。
  • 克裡米亞「入俄」超96%民眾支持 烏克蘭拒承認
    俄議會上院1日授權普京在烏克蘭動用俄武裝力量後,烏方加強軍事動員,提升武裝力量戰備水平。烏議會13日通過《烏克蘭國民近衛軍法》,規定將以烏內務部所轄內衛部隊為基礎組建國民近衛軍。  美歐 將出臺制裁計劃  歐巴馬稱美國永遠不會承認公投結果。美政府正在確認制裁對象。  公投當天,歐巴馬與普京通話。
  • 克裡米亞被吞併時,為什麼烏克蘭沒有對俄宣戰?
    面對戰爭弱者不具備任何的反抗能力,即便在挨打之後亦要卑躬屈膝,以保國家民族不至於覆滅,越王勾踐便是其間最好的例子。由此便不難理解,克裡米亞被「吞併」時,為什麼烏克蘭沒有對俄宣戰?
  • 俄羅斯為啥不顧多國質疑,寧願與世界為敵,也要吞併克裡米亞?
    在克裡米亞事件上,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拿出了這種勇氣。他的果敢與剛毅和敢愛敢恨,也是其能在中國收穫一票粉絲的重要原因,而普京為何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強吞掉克裡米亞? (一)、俄之舊土,烏之新邦 克裡米亞位於克裡米亞半島,它在十月革命前歸屬於沙皇俄國統治。
  • 吞併克裡米亞後,俄羅斯得到了什麼?
    蘇聯解體後,克裡米亞劃給烏克蘭管轄,當時克裡米亞雖然渴望回歸俄羅斯,但卻遭到了烏克蘭政府的阻攔。 2013年,俄羅斯利用烏克蘭的動蕩局勢,出兵克裡米亞,克裡米亞自此脫烏入俄,成為俄羅斯國家的一部分。 在俄羅斯未合併克裡米亞之前,根據黑海艦隊駐紮協議,俄羅斯的船隻只能在烏克蘭的允許下航行。
  • 澤連斯基:拜登才是東歐專家,會幫助烏克蘭收回克裡米亞
    在美國大選之前,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已經下了賭注,烏克蘭最高層也一致認為,拜登會敗選,川普會贏得大選,繼續擔任美國總統。因此,在各種問題上,澤連斯基當局積極配合川普政府,拜登的兒子亨特拜登在烏克蘭有很多黑產,澤連斯基將拜登之子的黑材料全部告訴了川普。
  • 聯合國最新決議,要求俄撤軍克裡米亞!關鍵時刻,中國投了反對票
    繼2014年俄羅斯政府出兵佔領克裡米亞地區至今,已經有六年之久,在此期間也遭到了其他西方國家的反對,同時也多次在聯合國的會議上進行了公投,但最終並沒有給出明確的決議。此次提出上訴並且操控整個投票局面的主要是以土耳其、歐美為首的親美國家,其中包括40多個國家在內。這些親美派國家本次能夠如此果斷地向聯合國上訴,並且以壓倒性的票數獲勝,很顯然是早有預謀的。之所以出現這種結果,也表明克什米亞問題並不是簡單的俄羅斯與烏克蘭之爭,而是西方國家想要藉此在國際社會上營造出反俄氛圍。
  • 克裡米亞首次升起烏克蘭國旗卻再也回不去
    《烏克蘭真理報》等多家烏克蘭媒體紛紛跟進報導,再度引發烏克蘭人對失去的故土克裡米亞的懷念,以及愛國情懷,無論國家多麼衰敗,落後,都不能忘記歷史,遺忘歷史就是背叛。很顯然,克裡米亞升起了一面烏克蘭國旗,並不是烏克蘭的官方行為,而是當地的烏克蘭族的個別人的愛國行為,根本無法撼動俄羅斯對克裡米亞的統治,更不可能回歸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