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4日,美國選舉人團共538位選舉人按照各州選舉結果投下選舉人票,正式選出美國總統和副總統,確認民主黨人拜登贏得美國大選,成為下屆美國總統。
在備受關注的戰場州——密西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喬治亞州、威斯康星州和亞利桑那州,選舉人團成員都將該州的選舉人票投給了拜登。
選舉人團投票傳統上是一種「例行公事」,但由於川普陣營聲稱大選存在舞弊,因此今年的選舉人團投票變得備受矚目。此次拜登終於鎖定勝局,標誌著川普陣營推翻大選結果的努力受挫。
按照程序,1月3日新一屆國會宣誓就職,1月6日國會將舉辦聯席會議正式清點選舉人票,當拜登拿到270票的多數優勢後,副總統兼參議院議長彭斯就會宣布結果。
美國將迎來大改?
拜登任職美國總統在即,川普的時代徹底成為了過去式。
拜登曾在競選時說:「如果我們讓唐納德·川普在白宮呆8年,他將永遠、從根本上改變這個國家的性格,改變我們的身份,我不能袖手旁觀。」
那麼,川普執政期間的一系列政策法規,是否將發生改變?
首先,拜登承諾過的在歐巴馬政府時期通過的《平價醫療法案》的推行,仍是他的首要任務。
在疫情期間,他也提出了普及病毒檢測、免費檢測、以及最終的疫苗不該讓患者自掏腰包的建議。
同時拜登也堅信兩黨合作的價值,以向共和黨示好的方式實現互利共贏。
並會維護和捍衛美國在全球舞臺上的領導地位。
除了拒絕川普式任性退群、瘋狂毀約等單邊主義外,拜登執政後美國或將回歸到「國際性的、合作性的和支持同盟」的外交模式,企圖在國際組織中重新恢復美國的領導力。
中美關係方面,可能會有所緩和。但從根本上,拜登所在的民主黨與川普對中國的基本態度是一致的。
關於對移民和留學的影響,先來回顧川普執政期間2020以來的操作:
--2020年6月,參與中國支持military-civil fusion strategy的項目,持有F或J類籤證的中國學生與學者禁止入境美國。
--2020年7月,ICE宣布在美國的所有留學生,如果只註冊了秋季在線課程必須立刻離境,一周後禁令撤回。
--2020年10月,川普政府宣布改革H1B籤證政策,最低工資要求飆升至行業平均工資的45%-95%,新規一旦實施,預計1/3的工籤申請被拒。
--2020年10月底,宣布取消H1B抽籤機制,以薪酬劃分等級,所有低收入階層幾乎從此絕緣H1B。
民主黨的拜登上臺後,會有什麼變化嗎?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路途可能是艱辛的,畢竟川普留下的政策並不是說變就變的。在政策層面上來說,對留學生的利好在於,幾次大規模的簡化留學籤證的政策均發生在民主黨總統當政時,所以可以肯定,拜登對留學生的政策總會比川普要好,起碼不像川普這樣無情擠壓。
但是,疫情以來,美國經濟已經受到重大的創傷,加之失業率高企,不論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美國人優先"必然是最符合當下的美國利益優先的決定。所以拜登當選,就算有計劃實施更友好的留學政策,但估計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改善,這個是涉及到更多留學後就業,或者工籤申請等等的事情了。
往好的方面看,就留學申請而言,"逆向思維"——現在未嘗不是留學美國的機會。特別針對2021屆的學生而言,疫情以來,首先美國高校普遍留學生銳減,在2021屆以及往後的時間,各大高校必然會傾向於招收更多的國際學生!
另外一方面,拜登對於移民的態度也較川普來得友善。在辯論時,他就曾表示會給予大量非法移民合法身份,表示過會提交移民改革法案,取消川普對於H1B的限制,同時會推動目前移民局的一些積壓籤證和綠卡的申請等等。
隨著美國大選結果的塵埃落定,接下來的發展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