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檢測太陽日珥爆發,高能粒子流將於明天或擊中地球!

2021-02-08 布奇書屋免費閱讀

文/仗劍走天涯

科學家檢測太陽日珥爆發,高能粒子流將於明天或擊中地球!

人類之所以可以生活在地球上,很大的原因就是太陽對地球的照顧,使得地球是處在太陽的宜居帶中的。也就是說,如果照耀地球的太陽出現了問題,那麼地球將會受到最直觀的影響。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局表示,太陽日珥爆發,高能粒子流將會在明天擊中地球。

其實大多數的人對於太陽活動可能都會停留在表面的太陽風暴或者一些其他的高端粒子中,太陽日珥是太陽色球層上產生了一種非常強大的太陽活動,也是太陽活動最大的標誌之一。無論太陽日珥到底相比於太陽來說,是否是一種很強大的探索活動標誌,就算是太陽上一絲一毫的異動都會給地球上的人類造成很大的影響。

科學家們通過探測器探測太陽南半球發現,其實在太陽的南半球已經有一個日珥進行破裂了,這也就表示著大量的太陽的高能超高速粒子,正在做劇烈的高速旋轉運動,向宇宙空間發射,並且科學家們表示,地球剛好是在此次日珥爆發的衝擊範圍內,預計會在明天太陽南半球破裂的日珥,就會衝擊地球的磁場,可能到時候會引起強烈的空間氣候變化,同時會引發北極圈周圍大範圍的極光。

日珥的破裂和爆發,會通過拱門結構將大量的太陽高能粒子傳輸到太陽的色球層之外,並且會因為拱門狀的半環結構不穩定,攜帶大量的高能粒子會拋向宇宙,對宇宙太空中的一些星球產生強大的太陽輻射影響力,並且會干擾宇宙中的磁場。地球運氣顯然並不是特別的好,剛好是在此次的太陽日珥爆發的前進道路上。

日珥引起太陽風暴並且持地球的磁場出現問題,而事實上在上個世紀,地球就已經因為日珥引起的太陽風暴,所導致大範圍的磁場破裂,並且大範圍的停電和一些信號的消失。如今正是人類文明進入到科技時代的一個最好時期,如果因為太陽風暴和日珥引起的一些地球磁場,和電力設施信號出現問題,那麼可能會影響到人類未來的發展。

不過換句話來說,人類現在的文明程度和上個世紀已經有了很大的差別了。既然科學家們可以監測到日珥的異常活動會對於地球產生影響,那麼相信各國也會做出準備,提前預防日珥活動!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NASA:太陽南半球日珥爆發,高能粒子流將於本周日襲擊地球!
    太陽南半球的一個日餌已經破裂,大量高能、超高速的粒子正向宇宙空間發射,不幸的是,地球剛好在此次日珥爆發的衝擊範圍內!
  • 17年來最大耀斑爆發,太陽已甦醒,地球會受到超級風暴衝擊嗎?
    當然科學家稱我們也不用特別的擔心,類似的太陽耀斑噴發並不罕見,強度上也是可以接受到,科學家認為太陽活動可能要進入新一輪11年的周期,這次太陽耀斑的猛烈爆發就是一次信號。上一次太陽活動高峰期主要出現在2014年,如果按照11年的周期,科學家預測2025年太陽活動會迎來新一輪的高峰期,這一次的耀斑爆發可能僅僅是一個開端。
  • 太陽活動突然加劇,俄科學家觀測到最強耀斑,太陽這是要爆了嗎?
    俄羅斯科學院X射線天文實驗室於11月9日的消息,科學家已經記錄到了三年來最強的太陽耀斑爆發,11月短短9天內發生的耀斑比整個2020年前10個月發生的還要多,這太陽是咋了,要爆發了嗎?太陽活動中的耀斑到底是什麼意思,和磁暴日珥有啥區別?
  • 觀測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太陽爆炸,科學家這次將有何收穫?
    在進行太陽天文學研究的過程中,科學家們注意到,太陽磁場錯綜複雜的磁場線會呈現斷裂-重組的周期性變化。這個過程被稱為磁重聯,其中一個物體的磁拓撲結構被重新排列,磁能轉化成動能、熱能和粒子加速度。它開始於太陽大氣層(日冕)的上遊,那裡有一個由太陽表面的一次爆發產生的巨大的物質環(又名:日珥)。隨後,環狀日珥開始降回表面,但緊接著撞擊到大量的糾纏場線從而引發了磁爆。圖解:如圖所示,日珥高出太陽表面5萬多公裡。相比之下,地球直徑12700公裡的日珥也顯得很小。
  • 重點解讀丨宇宙中的地球之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日全食下的日冕層太陽風太陽風是指太陽日冕層帶電粒子流脫離太陽引力飛向宇宙空間的現象。太陽大氣不斷釋放高速帶電粒子流,但正常情況下,地球的磁場能夠阻擋太陽風,使地球免受太陽風的危害。太陽風(1)概念太陽活動是指太陽大氣經常發生的大規模運動的現象。
  •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節 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2.太陽活動(1)概念:指太陽釋放能量的不穩定性所導致的發生在太陽外部不同圈層的一些明顯現象。(2)類型及其位置:太陽黑子出現於光球層,耀斑和日珥出現於色球層,太陽風出現於日冕層。(3)重要標誌:太陽黑子和耀斑。(4)周期:約11年。
  • ...在月球行駛裡程達600米首次在月球表面探測到太陽高能粒子事件
    而且,嫦娥四號在月球表面探測到太陽高能粒子事件,這在人類探測器歷史上尚屬首次。 據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介紹,科研人員對25個月晝所獲得的探測數據進行研究分析,持續產出科學成果。近期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上的一篇科學成果表明,搭載在嫦娥四號著陸器上的月球中子和輻射劑量儀,在月球背面探測到了一個太陽高能粒子事件。
  • 王玲華 (北大):從太陽爆發到地球磁暴 | 天芳夜譚線上系列講座
    線上講座  Online Seminar     從太陽爆發到地球磁暴
  • 眾星之母:太陽的風採,你了解太陽嗎?知道它的組成結構麼?
    其次是色球邊緣,常常突然急劇串升一片火舌般的氣柱,高度達到幾萬公裡,甚至100多公裡,這就是日珥。日珥可謂千姿百態,有的像脫兔,有的如飛鳥,有的如輕煙浮雲,有的狀如噴泉飛瀑,這裡可以算得上是太陽「名勝」,是太陽上最壯麗的景色。再有,色球還有耀斑,太陽表面最「驚天動地」的爆發現象。
  • 閃電只是地球自然現象?太陽也為此做出了貢獻
    文章不僅介紹了太陽的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風暴不僅對地球的天氣有大的影響,南極光和北極光都是陶陽風暴影響地球的結果,如果其風暴足夠大,則地球的電信和GPS等都會受到影響。也介紹了科學家們對著這一系列的研究。
  • 超新星爆發的致命宇宙射線,導致地球形成了範艾倫輻射帶
    藝術概念圖:環繞地球範艾倫輻射帶的內部及外部邊緣太空的變化多端總讓人難以置信。地球的磁場俘獲了大量帶電粒子並將這些粒子捆綁在地球周圍,其分布高度為500-58000千米,帶電粒子就在這個高度範圍內圍繞著地球旋轉。從而形成了範艾倫輻射帶,衛星及宇宙探測器的電子原件及傳感器在該輻射帶中穿行時,會受到高能粒子的損害,太空人也會受到輻射劑量的傷害。
  • 簡單解釋:太陽活動與太空天氣
    太陽活動用肉眼望太陽,似乎一切都是恆定不變的,陽光源源不斷地為我們提供溫暖和亮光。實際上,太陽處於不斷地變化之中。太陽是一個極為巨大的熱核反應堆,它將氫原子融合到氦中並產生百萬度的溫度和強磁場。太陽靠近其表面的外層就像一鍋高度沸騰的液體,帶有熱的帶電氣體(處於稱為等離子體的質子態的電子和質子)的氣泡從內部向外循環並爆發進入太空。
  • 太陽表面發生劇烈噴射:今日多地GPS和無線電將癱瘓
    (圖片來源:youtube)周四,在地球北部地區,GPS和無線電將出現短暫癱瘓。這是因為周一太陽表面發生了一次巨大的噴發。它發射出等離子體和磁荷粒子,稱為日冕物質拋射(CME),現在正加速向地球靠近。據美國國家氣象局太空天氣預報中心預測,日冕物質拋射將於周三晚些時候抵達地球,最初會造成溫和的地磁風暴,如果它剛好擊中地球磁場,可能會變得更加極端。美國國家氣象局發布了一份地磁風暴監測報告,地磁風暴將持續到周五。它警告說,周四可能會有一場「強」風暴,太陽粒子的電磁幹擾可能會干擾電網、GPS和無線電通信。
  • 天文學家找到精確分析太陽大氣的新方法
    新華社南京4月15日電(記者邱冰清、王珏玢)記者近日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一個由中國、奧地利、美國、英國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期對傳統研究太陽大氣結構的方法進行了修正。經過一系列測試和與實際觀測比對,科研人員發現,新方法得出的結果與真實觀測間的誤差較原來大大減小。
  • 太陽內部什麼樣?科學家逐層「解剖」,滿足你的好奇心
    不過,目前科學家雖然沒能將太陽研究透徹,但是至少已經知道了太陽內部的大致構成,下面就來看看科學家對太陽的逐層「解剖」圖,滿足一下你的好奇心吧。在太陽的核心中,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劇烈的核聚變反應,大量的氫原子在巨大的壓力之下變成氦,而新形成的氦原子質量會稍小於最開始的氫原子,這多出來的質量會以光子或者高能射線的形式釋放出來,也就是我們在地球上感受到的溫度和看到的光。
  • 【科學向日葵】太陽的「裡三層」
    文章作者:許文 文章校對:宋媛媛 虞陽 錄音:趙菁 我們將太陽這個巨大的火球解剖來看,內部由三部分組成 太陽發出的能量99%產生在核反應區,主要來自於氫核聚變,是支持太陽活動和太陽輻射的主要來源。它的半徑從中心向外大約是0.25個太陽半徑,體積約佔整個太陽的1/64,而質量卻佔到了太陽的一半以上。
  • 中國首顆太陽探測衛星明年發射!什麼是太陽風暴?對地球有影響嗎?(附專題設計)
    高考地理專題設計——太陽風暴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1.2010年6月,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預測,由劇烈的太陽耀斑爆發引發的超級「太陽風暴」將在2013年「襲擊」地球。
  • NASA公布太陽耀斑爆發圖像—新聞—科學網
    日珥:圖像左側可以看到一團太陽物質躍升離開太陽表面。這張照片由美國宇航局太陽動力學天文臺於2013年5月3日拍攝,此時一個M級耀斑剛剛消退下去。北京時間5月9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宇航局近日公布了一系列近日發生的一次太陽耀斑爆發事件的壯觀圖像。這些照片拍攝於5月3日,圖像上還可以看到一次日珥事件,一團巨大的等離子體懸浮於日面上方。這一日珥發生的時機也非常巧合,恰好是在一次太陽耀斑正逐漸消退的過程中發生的。 專家表示,這似乎是另外一項線索,證明太陽正逐漸迎來其11年的活動高峰期。
  • 為什麼有的科學家稱閃電是來源於宇宙
    自班傑明·富蘭克林在暴風中升起他的風箏驗證閃電現象已經250多年了,科學家們仍然對這耀眼的、有時甚至是致命的閃電現象後面的基本物理因素而迷惑。甚至可以說,科學家對宇宙中星體爆炸的了解都要比對閃電了解得多。閃電是如何產生的?傳統的解釋是閃電就是儲存在電場中的電荷放電。
  • 科學家要給地球撐起「太陽傘」
    為了抗擊氣候變化影響,科學家們開展了相應的地球工程研究。太陽輻射管理就是地球工程之一。據了解,太陽輻射管理的想法是受到了火山爆發後冷卻效應的啟發。  1991年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爆發,向大氣中釋放了大量二氧化硫和硫化氫氣體,形成硫酸鹽氣溶膠。這些氣溶膠在一定程度上反射了太陽的短波輻射,減少了大氣中的熱量,給地錶帶來了降溫效應,數據顯示,1992年至1993年間地球溫度下降了約0.4。由此,有科學家開始建議用配有特殊裝置的飛機在平流層噴灑氣溶膠,來複製這種火山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