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春曉 通訊員 郝坤 張梓琪 樂陵報導
「哎呀,你還真別說,這化了妝就是有精氣神了哈!跟城裡人似的!」11月14日,在德州樂陵市楊安鎮萬安居社區,一場「留守人員變美記」正在如火如荼開展著,在專業化妝老師的巧手裝扮下,這些一開始還帶點羞澀的農村女人們搖身一變,成了大美人。
「我們通過對接社會資源,邀請專業化妝老師為農村婦女特別是留守婦女進行化妝,一是暖心,讓她們破除舊想法,看到不一樣的自己,而是提供創業技能培訓,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這是我們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眾多舉措之一。」楊安鎮婦聯主席、文明辦主任、「365暖流」工程負責人楊煥霞告訴記者。
人美了,心更美,自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工作啟動以來,樂陵市不斷強化答卷意識,堅持實踐探索和群眾評判的原則,各項工作分層推進、全面鋪開,取得了階段性的重要成效,從而答好一份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樂陵答卷」 。
答好「重點題」——文明實踐「誰來幹」
走進樂陵市西段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身穿紅色志願者服裝的衛生院醫生們有序地忙碌著,擺好桌椅,剛剛準備好血壓計、聽診器、宣傳單頁,就被圍住了。
「李大娘,您的高壓152、低壓75,血壓稍微高一點。」測完血壓,醫生伊華賓叮囑70歲的李會蘭平時要少吃點鹽。當天上午,5名醫生測血壓、聽診、號脈,為60多位村民提供了服務。
陣地全覆蓋,服務有溫度。「我們這次來開展健康醫療服務,是根據群眾需求而定的。」西段鄉黨委書記李浩說。西段鄉位於樂陵最北部,全鄉42個村,最遠的村距鄉政府駐地有8公裡。
立足於基層群眾的實踐需求,樂陵市創建和樂同行志願服務品牌,以和樂同行志願者為主要力量,以志願服務和文明養成為載體,成功建立起「1+10+79+881+N」多元化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伍體系,為文明實踐提供堅強保障。
目前,樂陵市志願者達10421名,其中藍天救援隊被評為省級優秀志願服務組織,田群群被評為德州市志願服務先進個人。
答好「難點題」——文明實踐「在哪幹」
在樂陵鐵營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上,58歲的村民劉女士正和鄉親們暢聊著搬上新居的喜悅心情,「現在日子越過越好了,搬上了樓房,農民的生活越來越豐富,社區裡還經常組織文藝活動,這都要歸功於黨的政策好。」無論是社區還是村莊,千千萬萬個劉女士們都在說明,陣地資源是文明實踐活動的依託。
「我們從群眾需求出發,按照『六有』(有場地、有隊伍、有制度、有標識、有活動、有經費保障)的標準建立起三級陣地,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樂陵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於東鈞說。
據了解,冀魯邊革命紀念園、工人文化宮、博物館三處文明實踐活動基地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心臟」,為文明實踐提供充足場地和堅實陣地,今年來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百姓宣講、志願者培訓、民法典講座及文體活動等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126次。
而各鄉鎮(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是「血管」,各村(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就如同「骨骼」,這樣,「實踐中心—實踐活動基地、實踐所—實踐站」的三級陣地鏈,逐步實現了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
答好「焦點題」——文明實踐「怎麼幹」
不到5分鐘,就辦完了女兒的孤困兒童救助證明,郭家街道辦事處南夏村村民李正鵬切實感受到了「文明實踐+智慧社區」新模式讓群眾少跑腿的服務。該街道以6個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載體,實行線下黨群服務中心、線上智慧社區辦公,用「電子印鑑系統」快速辦理財務公開、低保五保等業務,智慧化信息平臺同步為所有村開展在線黨課、百姓宣講、舞蹈教學、就業幫扶等服務,以文明實踐促服務群眾水平不斷提升。
在丁塢鎮,依託社區村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創新推出「文明實踐+『155』鄉村治理體系」的新模式,完善1個村規民約,建立村民議事會、鄉賢參事會、紅白理事會、道德評審委員會、綜治調節委員會等5會,定期開展講評幫樂慶5項活動,用文明實踐方式化解矛盾糾紛助推和諧發展。在鐵營鎮,以365天常態化陪伴為特色,打造了集便民365、幸福365、先鋒365、文明365於一體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讓文明實踐活動無縫融入群眾日常生活。
標準化的陣地、特色化的平臺和專業化的隊伍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中不斷產生化學反應,生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365」暖留工程品牌,催生了「文明實踐+鎮村特色」「雙融合」新模式,實現亮點工作和文明實踐融合發展。
潮湧催人進,風正好揚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全新課題,沒有既定模板,也沒有標準答案,樂陵兒女同心同向同擔當,答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答卷」,讓「文明大樹」深紮根、廣散葉、育碩果,厚積薄發,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