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多措並舉打造「世界賽事名城」 大運會是第一棒

2020-12-16 東北網

新華社成都4月15日電(記者 陳地)記者從正在成都召開的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推進會上獲悉,2020年成都將培育引進更多符合城市發展定位、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高端品牌賽事,對現有賽事活動實施「優勝劣汰」,多措並舉,著力將成都打造成為「世界賽事名城」。

據了解,2019年,成都成功申辦了2021年大運會、2022年世乒賽、2023年男足亞洲杯和2025年世運會等重大賽事,高標準舉辦了第18屆世警會,並成功引入亞洲體育舞蹈聯合會總部。

成都市體育局局長熊豔介紹,為進一步提高成都城市影響力、成為世界賽事名城,2020年成都將培育引進更多符合城市發展定位、具有較強影響力的高端品牌賽事,並在體育產業發展、公共體育設施體系建設等方面精準發力。

據悉,辦好大運會是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第一棒」。成都將科學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強化專業化、人性化服務保障,實行組織化、社會化多元發動,整合更多的社會資源和社會力量參與。並面向全球招引「合伙人」和「代理商」,推出更多「大運+」產品,突出大運會特點、突出中國元素、巴蜀特色和天府文化。

與此同時,2020年成都還將全面推進2022年世乒賽、2023年男足亞洲杯、2025年世運會前期籌備工作;高標準舉辦成都馬拉松、國際籃聯三對三世界巡迴大師賽等國際體育賽事。對現有賽事活動進行系統分析和規範化管理,實施「優勝劣汰」,保留、扶持一批有市場價值和發展潛力的賽事。適時引進長距離越野挑戰賽、自行車競速賽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賽事。

此外,成都將推動體育產業跨越式發展,加快建設體育產業功能區和生態圈,力爭2020年體育產業總產值突破800億元,並積極構建覆蓋市—區(縣)—社區、滿足賽事—訓練—全民健身需求的「三級三類」公共體育設施體系。

據悉,成都還計劃以天府綠道為引領、以社區運動為載體,組織各級各類全民健身活動,建成「15分鐘健身圈」。謀劃推動區域合作協同發展,夯實青少年體育人才基礎,促進體教深度融合,全面展示體育後備人才培養新成果、群眾體育新風貌和賽事名城建設新成就。(完)

相關焦點

  • 成都:加速前進的世界賽事名城
    「三城三都」城市品牌的塑造是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時代表達,也是當下成都這個城市的美麗夢想。建設世界賽事名城是「三城三都」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科學統籌「謀賽」「謀城」「興業」「惠民」,堅持以賽謀城、以賽興業,高標準打造世界賽事名城,這是成都的城市意志,也是成都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 以大運會籌辦引領推進世界賽事名城建設
    本報訊 (記者 肖竹) 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推進暨2020年全市體育工作會議昨天在我市召開,來自全市體育系統、市級相關部門、在蓉體育企業代表等參會。會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建設世界賽事名城暨「三大賽事」動員大會精神,總結2019年體育工作及安排部署2020年工作。副市長王平江出席並講話。 王平江對過去一年成都體育工作的成績給予了高度肯定。他表示,新的一年中要提高站位,服務全局,深化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的新認識,以大運會籌辦引領推進世界賽事名城建設。
  • 成都世界賽事名城建設「底氣十足」,首次對外發布「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機會清單」
    2020世界賽事名城發展大會暨成都市體育產業大會(以下簡稱大會)在成都召開,會上首次對外發布「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機會清單」。高標準舉辦第18屆世警會,成都馬拉松成為首個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成功申辦大運會、世乒賽、男足亞洲杯、世運會等頂級賽事,大量的國際體育賽事形成了成都和海外的信息流,提升了成都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成都在全球賽事影響力城市榜單躍升至28位,連續12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成都國際體育賽事指數位居全國第二位,這些已成為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信心」和「底氣」。
  • 賽事名城名副其實 成都大運會一定能圓滿成功
    「一場」為4萬坐席的綜合運動場,「三館」為1.8萬坐席的多功能體育館、3000固定坐席的遊泳跳水館和小球館,將承擔大運會開幕式任務及遊泳、體操等比賽項目。    「一場三館」從2018年10月起陸續開工,目前正在開展屋面、幕牆、機電安裝、裝飾裝修等多專業交叉施工,整體將於2021年4月底前建成。
  • 成都大運志願者:世界賽事名城建設的「助推劑」
    在加速邁向世界賽事名城的過程中,成都始終以國際化的標準篩選賽事志願者,並通過通用培訓、專業知識培訓和一系列實戰演習,提升賽事服務水平。自2017年以來,成都先後成功承辦50多項國際體育賽事和160多項中國高級別體育賽事。無論是2019年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還是2020成都馬拉松,都能看到賽事志願者忙碌的身影。
  • 成都體育「大格局」:建設世界賽事名城
    大會以「蓉聚體育力量 共建賽事名城」為主題,是成都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精神,進一步推進世界大運會籌備,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具體行動。(小標題)世界賽事名城建設底氣足為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精神,成都堅持「謀賽」「營城」「興業」「惠民」相結合,積極構建與世界賽事名城定位相匹配的體育產業發展大格局,全力推動世界賽事名城建設。
  • 成都:進擊世界賽事名城的理性與激情
    11月的最後一周,成都又接連發力,舉辦2場重磅活動:2020世界賽事名城發展大會暨成都市體育產業大會和2020成都馬拉松。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令世界各大體育賽事遭受重創。對於正在邁向世界賽事名城的成都而言,危機中孕育著機遇。成都在抗擊疫情,復甦經濟的同時,絲毫沒有放緩籌辦大運會,向世界賽事名城進階的步伐。在這個體育的「寒冬」,成都逆勢出擊,獲得了2020羽超、中甲和WCBA三項國內高級別職業聯賽的承辦權,並成功舉辦了2020全國射箭錦標賽。
  • 成都體育「大格局」:建設世界賽事名城
    新華社成都11月26日電(記者公兵 陳地)2020世界賽事名城發展大會暨成都市體育產業大會26日在成都召開。大會以「蓉聚體育力量 共建賽事名城」為主題,是成都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精神,進一步推進世界大運會籌備,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具體行動。
  • 大面變電站設備改造進行時 成都供電公司多措並舉保大運會用電
    原標題:大面變電站設備改造進行時 成都供電公司多措並舉保大運會用電 12月22日,220千伏大面站110千伏GIS改造現場,國網成都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副主任劉君介紹。 據了解,220千伏大面變電站位於成都市龍泉驛區大面街道,是該地區重要的電力樞紐站,也是大運會主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的供電電源。該站投運於1996年,部分設備老舊,供電可靠性降低,設備急需改造。
  • 西安對標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
    而今天要說的,則是12月7日,西安市政府發布了2025年要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規劃。2018年,成都市首先在全國提出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規劃,出臺了多項政策,也獲得了不少的收穫。現今突然冒出鄰居西安,同樣宣布要建設世界賽事名城,西安的這個對標意圖很明顯。
  • 加速前進的世界賽事名城
    「三城三都」城市品牌的塑造是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時代表達,也是當下成都這個城市的美麗夢想。建設世界賽事名城是「三城三都」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科學統籌「謀賽」「謀城」「興業」「惠民」,堅持以賽謀城、以賽興業,高標準打造世界賽事名城,這是成都的城市意志,也是成都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 成都市召開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推進暨全市體育工作會議
    全市深刻踐行「謀賽」「謀城」「興業」「惠民」相結合的體育理念,將建設世界賽事名城作為貫徹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的務實行動,各項工作取得長足發展。成功申辦「三大賽事」,成都馬拉松成為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第18屆世警會等30餘項體育賽事獲得國際體育組織多項嘉獎,全民健身引領積極健康新風尚,競技體育取得多項歷史性突破,體育產業規模壯大結構優化,有力帶動城市影響力、市民幸福感、社會滿意度持續提升。
  • 專訪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成都大運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于再清:賽事名城名副其實,成都大運會一定能圓滿成功
    我相信東京奧運會如果能夠舉辦成功,對隨後成都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也是一個促進,會有一個更好更積極的影響,尤其是在疫情的大背景下,會有可以借鑑的東西。」評價「賽事名城」名副其實無數先例證明,通過國際重大體育賽事,舉辦城市能夠達到「一炮打響」的效果,而目前成都正在加快建設世界賽事名城。
  • 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成都大運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于再清:成都作為「賽事名城名副其實」
    成都「賽事名城」名副其實無數先例證明,通過國際重大體育賽事,舉辦城市能夠達到「一炮打響」的效果,而目前成都正在加快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對於成都的這一「宏偉目標」,作為成都大運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于再清肯定了成都為了實現「賽事名城」這一目標所做的很多工作。
  • 「蓉聚體育力量 共建賽事名城」2020世界賽事名城發展大會暨成都市...
    ,高標準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生動實踐和具體行動。   高標準舉辦第18屆世警會,成都馬拉松成為首個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成功申辦大運會、世乒賽、男足亞洲杯、世運會等頂級賽事,大量的國際體育賽事形成了成都市和海外的信息流,提升了成都市的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成都市在全球賽事影響力城市榜單躍升至28位,連續12年榮獲「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成都國際體育賽事指數位居全國第二位,這些已成為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信心」和「底氣」。
  • 建設世界賽事名城 可以這樣做
    2020世界賽事名城發展大會暨成都市體育產業大會昨天在成都召開,大會以「蓉聚世界力量 共建賽事名城」為主題,對成都推進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高標準建設世界賽事名城進行了深入探討。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紛紛建言,為成都的發展方向提出寶貴建議。
  • 專訪國際奧委會副主席、成都大運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于再清:「賽事名城」名副其實
    評價「賽事名城」名副其實無數先例證明,通過國際重大體育賽事,舉辦城市能夠達到「一炮打響」的效果,而目前成都正在加快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對於成都的這一「宏偉目標」,作為成都大運會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于再清肯定了成都為了實現「賽事名城」這一目標所做的很多工作,「成都是具備這個條件的,首先,成都體育設施非常多,包括已有的,在建的,以及未來規劃的。
  • 2020成都馬拉松圓滿落幕!高標準籌備大運會,賽事名城
    今年的成馬以「高標準籌備大運會,高質量建設賽事名城——大運之城,大美成馬」為主題,作為國內唯一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候選賽事,吸引了1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跑友一同起跑。參賽選手們在感受成都美麗城市風貌的同時,一起為即將到來的成都大運會預熱。參與成馬選手的完賽成績仍將獲得中國田徑協會、世界田聯和AIMS(國際馬拉松和公路跑協會)認證。
  • 運動成都體育影響力快速提升 賽事名城建設卓有成效
    2020年,成都體育將延續2019年的良好勢頭,持續按下「快進鍵」,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高點起步、全面動員,將「謀賽」「謀城」「興業」「惠民」有機結合,高標準打造世界賽事名城,向全世界呈現一個彰顯天府文化獨特魅力的公園城市、運動之都。
  • 「賽事名城」按下快進鍵|一圖看懂:2020年,成都體育這樣做
    一圖看懂:2020年,成都體育這樣做  四川新聞網成都4月14日訊(記者 張宇)4月14日,世界賽事名城建設推進暨2020年成都市體育工作會議召開。來自成都市體育系統、市級相關部門、在蓉體育企業代表等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