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裡最穩的兩種人
機械部的架構其實挺奇怪的,因為技術總監居然是乾電氣的!老A五十多歲了,幹了一輩子電氣也稍微懂點技術就成了技術總監了。雖然外方廠長說機械部的總監必須機械工程師來幹,電氣只是輔助的,但中方領導鐵了心要把這個心腹放在這個位置,所以他才是最穩的存在,後面有人。
這種一個外行要領導一堆內行的情況還不是偶發的。同樣的市場部經理以前也沒幹過市場,是因為搭上了領導的核心人物之後,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不僅幹了市場部經理還進入了工廠高管層,這是權力鬥爭博弈的結果。之前的市場部經理即便是有才能,也因為威脅到了某些人的位置,而不得不黯然離去。新來的沒太大能耐,有些領導能壓服得住,心裡安穩,就給他這碗飯吃。
但總得有人會幹活兒吧?最終,機械部的經理是通過獵頭招聘來的,老B,40多歲,之前他一直在大型國企工作,經驗豐富,由於不滿意國企的待遇,近幾年也頻繁跳槽,成了老油條。
他的精神訴求是在外企進入核心層,成為「職業經理人」。只可惜他不知道頂頭上司雖然是個電氣專業,但那是鐵打的天花板,壓根也鑽不動。所以有氣只能往機械主管頭老C上撒。現場有啥問題,專門找老C的麻煩,當著工人就把老C訓一頓,弄得老C經常下不來臺。在工廠中基本沒有微信了。
老C也是40多歲,從業二十多年來從國企跳到外企,好不容易在這家工廠安定住,見了誰都點頭哈腰,為人小氣摳唆,窩裡窩囊。他早沒了銳氣,為了六七千的工資和年底的福利,情願忍受著一切憤懣。他媳婦兒是個中學老師,一個月到手一萬多的收入,早就對他不滿意,整天數落著,這個歲數的大學生誰跟你一樣跑那麼老遠的開發區,掙那幾個錢?!
但老C也只能聽著,他已經四十多歲了,還能去哪裡?再說即便跳出去了,沒準福利待遇還不如這一家,找個安穩的差事不容易。好在過了一年,機械經理看升職無望,即便是把所有工作都幹好,核心層也沒他的事兒。於是又跳槽了,去了一家北京的諮詢公司,不用下現場了,收入還翻倍了。
千年的媳婦兒熬成了婆,老C總算是不用再受氣了。所謂求仁得仁,他也沒啥野心,就想安穩在一個大工廠裡再混上二十年。大領導呢,看透了他的心思,於是讓他接受經理的活兒,但是還給主管的錢。
所以你看,單位裡最穩的是兩種人,一種是領導的心腹,另外一種就是老C這種能忍的。我想想,既不能成為領導的心腹,也不能像老C一樣,把自己賤賣給單位。有點才能又得不到重用的,基本待個一兩年就走了。
二、第一桶金
我從畢業的時候就做兼職,一開始都是自己做點活兒,一個月也能賺個幾百塊,夠生活費了。後來接了一個大項目,我拆開,分給了幾個年輕人,最後由我來審核。這樣忙了一周,我把錢分了一下,自己剩了八千。要知道那時候我一個月的工資才三千啊。那時候我才有了這種想法,要依靠人脈和資源賺錢。這是在現實中碰壁了之後,才自己摸索了一個方向。
有個工程師天天說在大城市生活壓力大,他自己一個月一萬,媳婦兒不工作,從山區來廣州不容易。然而他下了班就刷視頻,早晨八點多起來買點早點就打卡上班了。我說你這挺安逸啊!農二代來大城市,你應該業餘時間去學習或者應酬啊,就照你跟你媳婦兒這麼懶散的生活態度,你想讓你兒子上進?那他得隨誰才能上進呢?你們大老遠的是為了當臥底嘛?等青春耗完了,像廢電池一樣再回荒蕪的農村嗎?!讓你兒子接著出來打工租房住?!
話糙理不糙,他也深以為然。你看我說話就是這麼耿直,雖然我是個銷售,但是我特別討厭溜須拍馬那一套。因為為人實在可靠,我的客戶都跟我關係很好,很多人都認識十年了,彼此非常信任。
今天周六,還有一些工作要做,先寫到這,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