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戰爭在歷史的發展過程當中都是不可避免的,每一次戰爭的出現都會預示著一個龐大的勢力的出現。在最初對於戰爭的定義是一種集體、集團、組織、民族、派別、國家、政府互相使用暴力、攻擊、殺戮等行為,使敵對雙方為了達到一定的政治、經濟、領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進行的武裝戰鬥。而現在對於戰爭的認定可分為侵略戰爭、科技戰爭、文化戰爭等等。
本文之所以說第三次世界大戰是因為此次的「新冠疫情」的影響已經波及全球,它的影響範圍之廣,參與抗議國家數量的眾多已經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一次世界性的「抗擊疫情的戰爭」,因此稱它為第三次世界大戰並不為過。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勢力為什麼在疫情期間如此的排擠中國,以及「第三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格局的改變,中國能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格局的影響。
第二次世界大戰據不完全統計前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被捲入這場戰爭,有二十多億人口參加了這場戰爭,傷亡人數達到了九千多萬,五萬多億美元化為烏有,這場戰爭最終以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勝利結束,之後美蘇爭霸開始,美蘇冷戰以蘇聯解體,美國成為世界霸主。但是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如果沒有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是很難能夠獨佔鰲頭。曾經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並不是徒有虛名,他的殖民地遍布世界,儘管後來的經濟和科技發展速度有所減緩,但是殖民地提供的資源還是不可小覷的,如果沒有二戰,英國一直稱霸世界也不是不可能的。儘管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是戰敗國,受到賠款和各方面的制約,但是德國的科技發展是非常迅速的,科學技術極大地促進了他們國家經濟的發展。那個時候科技的重要性已經凸顯出來了,如果不受二戰的影響,可能德國的科技才是領先世界的。
所以一場世界性的戰爭往往會給世界的格局帶來很大的改變,這和我國歷史的發展是一模一樣的。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朝代的更換,「霸權主義」終將不會一直成為世界的主宰,這就好比我國封建社會的帝制統治是一樣的。這也好比每一次的科技戰爭都會出現一批新形態的公司成為未來的巨頭和主宰,如阿里巴巴、百度等公司。
本次的「新冠疫情」到底是某國的居心叵測還是一次意外這個暫且不談,但是此次的「新冠疫情」確是在悄然之間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格局。
為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首先去年早期就已經爆出了某國流感的新聞,但是某國隱蔽性工作做得非常好,在中國剛出現「新冠疫情」的時候我國就開始嚴格防控,在經歷了長達三個月的有效防範,最終讓他們見識了什麼叫做真正的大國風範,舉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從城鎮到農村,挨家挨戶預防到位,這也是為什麼我國能夠在這麼有效的時間內控制住疫情。
反觀以美國為首的「反華」勢力在自己國家專家的警告之下,不但不提前預防還隨意抨擊中國國內形勢,這也導致了此時某些國家疫情肆虐無法控制的原因之一,間接的導致了疫情全球侵襲。
在中國全球範圍內影響力逐漸的增強,現在已經是公認的全球第二大強國,美國等西方勢力落井下石也是情理之中,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中國可以如此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控制住疫情,也沒有想到自己的國家疫情會來得如此之快,即使在疫情面前他們已經束手無策,開始向中國求救了,但是他們仍不忘落井下石,玩著農夫與蛇的故事。
為什麼呢?
我們可以看一看這些反對中國落井下石的國家都有誰:美國、澳大利亞、葡萄牙、丹麥、瑞士等國家,這些國家都是和美國穿一條褲子的,他們如此不顧一切的做些下三濫的事情,無非就是擔心中國在全球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因為此時的中國和美國的差距變得非常小了,中國在幾代領導的共同努力之下,與世界很多國家都建立了親密的友情,中國不單對很多國家有物資的供給還有科學上面的資助。反觀美國等國家都是以武力的壓制來攝取其他國家的資源,孰高孰低眼見分曉。
隨著全球疫情的不斷擴大,美國等國家已經逐漸控制不住自己國家的疫情,有些國家甚至已經放棄了抵抗,在這個時間中國依然而然的排出了醫療團隊和物資支援疫情嚴重的國家,無論這些國家和中國的關係是好是壞,在他們民眾的眼裡中國的形象無疑變得更加的高大和高尚。反觀美國疫情來了變得手忙腳亂,連自己國家的公民都出來抨擊領導人,它的國際地位將進一步受到影響。此次疫情的影響堪稱巨大,歷史上的每一次疫情都會帶來重大的經濟損失,此次疫情席捲全球,人類社會經濟倒退幾年也不是不可能的,像美國此時的情況損失更不可估計,因此疫情過後美國經濟倒退,全球影響力進一步降低,反觀中國,此次疫情當中表現的大國,領導全世界抗擊疫情,得到了許許多多國家的尊重和推崇,世界影響力更加的加強和根深蒂固。國內因此疫情也產生了許許多多的新生代公司和機遇,國民凝聚力空前絕後,相對比之下美國已然落了下風。
因此「第三次世界大戰」之後以美國為代表的霸權主義,會逐漸的衰退,而與中國為首的「互幫互住命運體國家」將會成為世界的主宰,而中國無疑會是這些國家的領導國,祖國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