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網訊:時至歲末,海河兩岸勵精圖治、埋頭苦幹的氛圍與日俱增,許多打動人心的勞動者的故事正在這片熱土傳頌。在關鍵節點和重要時刻,將改革向縱深推進,任務艱巨而繁重,需要幹事創業的精氣神。在天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上,需要全體勞動者苦幹實幹、勤於創造、勇於奮鬥,需要全社會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這是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學習勞模成為永不過時的精神風尚,推動海河兒女以釘釘子的精神,以堅韌不拔、鍥而不捨的勁頭煥發新氣象、展現新作為。
關愛「潤物細無聲」 勞模群體健康成長
勞動模範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是共和國的功臣。
關愛勞模,就是讚美勞動。今年的重陽節,和平區80歲以上的老勞模都非常高興,因為他們每人都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籃精美的壽桃。
老勞模們逢人便講:「國家富強,我們受益。一籃壽桃傳遞著黨的溫暖,體現了各級領導對我們的關懷!」形式多樣的活動不僅發揮了老勞模的示範引領作用,同時使老勞模們的重陽節過得更加有意義。
深情寄厚望,關愛激勵著進步。勞動模範正是在黨的關愛之中,將自己的滿腔熱忱、勤勞與智慧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徵程。關心勞模需求、關愛勞模發展、發揮勞模作用,正是市總工會勞模工作一直努力的方向。
關心勞模,築牢勞模管理工作基礎,首先就要摸清底數,完善數據。市總工會以發放市級勞模春節慰問金為契機,與190餘個區局集團公司工會密切溝通配合,查閱歷史檔案,數千次溝通比對,逐人逐項採集完善了數萬條信息,完成了我市勞模信息的採集核對工作,健全了家庭住址、聯繫方式等數據。
目前,天津共有在冊勞模12629人,其中全國勞模及享受全國勞模待遇者561人,市級勞模及享受市級勞模待遇者12068人。多年來,市總工會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健全服務管理機制,出臺多項關心關愛勞模的政策舉措,督促各項待遇的落地落實,切實幫助解決勞模的實際困難。
堅持需求導向,切實提高落實勞模各項待遇。為離退休勞模發放榮譽津貼,2018年為8100餘名離退休勞模發放榮譽津貼1353.505萬元。提高市級以上參保退休勞模的醫療保險待遇,退休勞動模範發生的門診、急診、門診特殊病、住院和大額救助醫療費,在醫保範圍內統籌基金報銷比例統一提高到95%。開展春節走訪慰問勞模,全市各級工會幹部節日期間入戶走訪慰問勞模,送上全總和市委、市政府慰問信,發放慰問金。
開展困難勞模幫扶,為98名收入較低的全國勞模發放生活困難補助金196萬元,為97名患病等特殊困難全國勞模發放幫扶金160餘萬元,切實解決了全國勞模的實際困難。
對於困難市級勞模給予補助和特殊困難幫扶,發放幫扶金550萬元。印發意見辦法對80歲以上勞模進行生日走訪慰問,贈送生日慰問品和生日賀卡。同時,對去世勞動模範的家屬開展慰問。
此外,組織勞模健康查體,印發文件要求各區局集團公司工會組織勞模每年查體一次,根據勞模意願就近選擇體檢醫院。積極組織全國勞模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代表參加全總統一組織的療休養,同時擴大市級勞模療休養規模。近年來,市總工會每年直接組織近1000名勞模赴全國勞模療休養基地進行療休養。
教育薰陶「春風化雨」
勞模精神發揚光大
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放眼津沽大地,湧現出一批批勤於學習實踐、練就過硬本領的勞動者,他們以澎湃的激情、務實的作風、雄勁的步伐,奮戰在各行各業。
近年來,天津在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發揮勞模示範引領作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通過春風化雨般的宣傳引導和教育薰陶,使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成為廣大職工群眾的職業操守和價值追求。發揮勞模示範作用,帶動廣大職工建功新時代。廣泛開展了「建功新時代」職工創新創業活動,選樹了20名創新創業之星。
積極在全市範圍內營造尊重勞動、尊重勞模、尊重創造的濃厚氛圍。以「天津市新時代勞動模範宣講團」為示範,引領帶動全市廣大勞模進企業、進街道、進機關、進社區、進學校、進軍營,開展七百餘場宣講和勞模大講堂活動,帶動廣大職工群眾學先進、比先進、做先進,充分發揮勞模的骨幹帶頭作用和示範引領作用。舉辦「時代楷模」張黎明先進事跡系列報告會;開展「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大型主題宣傳活動,攝製10集「津門工匠」專題片和12部勞動精神微視頻短片,大力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為天津實現高質量發展匯聚力量。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開展以勞動創造幸福為主題的宣傳教育,凝聚奮鬥「十四五」、奮進新徵程的強大力量,市總工會加快籌建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主題展。通過展覽,旨在教育引導廣大職工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矢志不渝跟黨走,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為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新徵程,再創天津新輝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近年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制定下發了我市貫徹落實的《責任分工方案》和《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提出了6大項29條具體舉措,大力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每年開展勞動競賽「十大示範工程」「十大創新示範區、示範單位」和「十大示範勞模(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評選活動,勞模和技能人才創新工作室達到1040個,「時代楷模」張黎明等7個勞模工作室被命名為全國示範性勞模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積極通過組織互比互學互看和選樹十大非公企業勞動競賽示範單位等活動,著重挖掘培養一批非公企業勞動競賽先進典型。
幹出新面貌、幹出新成效、幹出新業績,就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匯聚起全市人民建功新時代的強大力量。全市各級工會充分發揮黨聯繫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服務職工群眾,團結帶領廣大職工以主人翁姿態積極投身經濟社會發展的火熱實踐,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在平凡崗位上出新出彩,在勞動創造中建功立業,在奉獻社會中收穫快樂。(津雲新聞編輯孫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