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春晚,宋丹丹飾演的白雲大媽,
說了一句經典臺詞,影響至今:
「我十分想見趙忠祥。」
20多年後的今天,春晚上,既沒有白雲,也沒有趙忠祥了。
可惜,可惜。
昨天,趙忠祥的兒子趙方,通過父親的頭條號宣布:
父親於2020年1月16日7點30分因病在京去世,享年78歲。
原文如下:
至此,可能是中國第一個男播音員,走向謝幕。
1942年1月16日,趙忠祥生於河北邢臺寧晉縣。
1959年,他進入北京電視臺淡然播音員,也就是當今央媽的前身。
來看一個數字,趙忠祥的播音員生涯,當時全國僅有8000臺黑白電視機。
後來的一次採訪中,趙忠祥回憶:
1978年1月1日《新聞聯播》在北京電視臺首播時,整整兩年時間,觀眾只能聽到聲音,看不到長相
不為別的。
就因為那個時候,就算播出畫面,也只有新聞現場,而沒有新聞畫面。
大家各自想像一下,一家人坐在電視機前,看著兩個人說半個多小時話的效果……
因此決定只播出聲音,不播出畫面,這樣相比而言壓力會少一些。
現在已經廣泛用於主持電視屆的提詞器的前身,提示器。
和趙忠祥也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1978年,趙忠祥播報《新聞聯播》時,受到國外主播的啟示,並力主引進提示器。
也正是這樣的緣由。
1979年《新聞聯播》中,在國內的主持界,由趙忠祥第一次第一個人使用了提示器。
如果說,以上,都只是趙忠祥在推動主持行業發展做出的推動,那,採訪美國總統,在當時絕對是一項壯舉。
1979年1月,趙忠祥隨鄧小平訪美進行報導,在訪美期間進入白宮專訪卡特。
外交部通報美方:
「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電視臺記者第一次採訪一位美國總統」。
從此之後,臺裡再有對國內外政要的採訪需求,趙忠祥都會是第一個人選。
趙忠祥曾採訪過三十餘位國內外政要,包括兩次採訪卡特及採訪過裡根、基辛格等人。
現在的觀眾,應該對一檔節目裡的一句話印象深刻。
《開心辭典》,「答對,加一分。」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事。
即便是這個節目,即便是這句話,也是有前身的,並且,也有趙忠祥。
1983年,趙忠祥主持《五四蒲公英青年智力競賽》綜藝節目。
其間經常說的一句話「答對了,加10分」,成為當時的年度流行語。
更重要的是。
也是在這個節目中,中國大陸首次使用節目主持人這個稱謂。
後日,趙忠祥在回憶錄中寫道:
當年的電視臺沒有今日輝煌,工作擠在一個狹小的演播區,電視臺設備在今天看來十分簡陋,膠片是手工操作衝洗的,記者們配備的AK16攝影機又重又笨……一切都靠人力、靠手工。
1984年起,趙忠祥開始正式踏入春晚舞臺進行主持,也是開頭白雲那句經典臺詞的伏筆。
趙忠祥先後十餘次主持過《春節聯歡晚會》,還包括國慶45周年、50周年,香港、澳門回歸等大型晚會上。
據統計,趙忠祥共轉播與主持國慶慶典9次。
在這個時間段,趙忠祥可謂是國內主持界一哥。
1986年春晚主持人:趙忠祥、王剛、姜昆、劉曉慶、方舒、顧永菲
1991年春晚主持人:趙忠祥、倪萍、張洪民、李瑞英
1992年春晚主持人:趙忠祥、楊瀾、倪萍
1999年春晚主持人:趙忠祥、倪萍、朱軍、周濤
在一次採訪中,趙忠祥表示,自己最自豪的是:
主持了這麼多屆,沒有給主持詞添一字、少一字,「主持詞完全是由撰稿給主持人寫,一旦詞給了你,根本就不能變一個字。我不知道別的主持人的經歷,就我來講,添一個字、減一個字都是不允許的。」
除了在國內的主持界發光發熱,趙忠祥還是跨國主持大型藝術文化節目的第一位主持人,
趙忠祥曾主持了18年的維也納新年音樂會;
而真正要讓趙忠祥的聲音聲入人心,還是那句話,那個節目:
春天來了,又到了……
1980年創立的《動物世界》和1995年創辦的《人與自然》。
有網友統計,趙忠祥至今已為《動物世界》和《人與自然》共配解說2500多部集,解說文字1800多萬字。
1994年,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加利在會議上點名表揚節目《人與自然》。
這也是第一個有此殊榮的中國節目。
一直到,世紀之交2000年前後,趙忠祥才逐漸從主持一線退下,淡出公眾視野。
對於網民們來說,最近一次,可能就屬於趙忠祥在線賣字畫了。
趙忠祥平生獲得過的最大榮譽發生在2006年。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評選中國電視主持人25年25星。
經過專業委員會二十多位專家的無記名投票,層層篩選,最終在兩萬多位電視主持人中,趙忠祥以最高得票數榮獲「中國電視主持人25年傑出貢獻大獎」。
這個獎項,因為其特殊性,給了趙忠祥以極大的榮譽。
他在頒獎儀式上的獲獎感言說了一句話:
「感謝觀眾允許我像一個運動員一樣打滿了全場!」
願趙忠祥老師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