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中國男性在非洲不想回國,驢友:在那兒土豪,回來變窮人

2020-12-18 風蕭品史

《冬至》:「冬至至後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

杜甫曾在《冬至》中表達了思鄉之情,相信很多人長大後都是背井離鄉在外打拼,每當遇到傳統節日或者委屈、疲憊的時候,總是不自覺的想念家鄉,想念父母。李白也曾在《靜夜思》中寫道「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大家應該非常熟悉,兩岸最有名的詩,每逢佳節倍思親,這首詩簡單、直接,卻能深深的觸動我們的心弦。以前我們的異地思鄉,都是在其他城市思念故鄉,都是在國內,現在社會高速發展,很多人為了拓寬見識、增進學識或者賺取財富,會走出國門到異國他鄉,每到中秋佳節,在外打拼的人不能回家與家人團聚,總是借著月光,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現代文學家余光中有首詩叫做《鄉愁》,是一首連接海峽國他鄉去爭取自己想要的。其中有些人走出去之後還是會回國,剩下的選擇繼續留在國外,隔著重重大洋思念家鄉。

曾經大部分人出國會選擇去西方大國,比如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之類的。他們去到這些國家留學,之後留下來工作並定居,最後獲得相應的國籍。現在人們出國不一定是去這些西方大國,反而去到我們認為比較貧窮或者落後的地方,例如非洲,而且入了之後幾乎都留在那裡不再回來。可能大家有點疑惑,非洲那麼貧窮的地方為什那麼要留在那裡,留在那裡幹什麼呢,又不像西方大國,留下來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或者生活。為什麼有中國男性在非洲不想回國,驢友:在那兒土豪,回來變窮人。

非洲

在我們的印象中,非洲荒涼貧瘠,大部分國家常年戰亂。那裡的人們都是黑皮膚,因為經濟落後,生活條件和水平不好;並且到處沙漠或者草原,還有原始森林,裡面有很多保護動物,比如:大象、獅子、長頸鹿、羚羊等等。除此之外,非洲著名還有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埃及,和它的著名文化物質遺產——獅身人面像。

實際上,非洲很多地方確實如此,貧窮落後已是它們目前摘不掉的標誌。相信大家在很多影視劇中都看到過,那裡很多國家太貧窮,經濟、醫療、教育等都很落後,很多小朋友上不了學,很多人生病了沒錢就醫。那裡衛生條件也很差,所以會經常發生傳染病,例如之前的伊波拉病毒。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經常飢腸轆轆食不果腹,所以很多雜誌影視資料裡面的非洲人,尤其是小孩子,都是差不多瘦骨嶙峋的模樣,因為食物不多,營養不良導致的。而且非洲很多地方常年戰亂,各個黨政為了爭奪權力,不顧民生,戰爭讓很多地區家園破敗,動蕩不已。這樣的地域,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要去,還要定居在那裡呢?

其實他們去非洲是因為那裡有著非洲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人去追尋它的魅力。首先,非洲的風景漂亮,那裡有著遼闊的非洲大草原,草原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動物自由生長,像非洲雄姿颯爽的獅子、大隊遷徙的斑馬、成群結隊的羚羊還有脖子特長的長頸鹿。喜歡看人與自然或者BBC紀錄片的人應該特別熟悉。很多去非洲旅遊的人都會沉浸在美麗的景色中,羨慕那裡自由生長的動物。其次,非洲除了美景,也有很多值得科研探究的地方,比如埃及文明、木乃伊。非洲的石油、礦物質也是很豐富的,也算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區域。

為什麼去非洲

現在很多人去非洲大部分分為三種,一種是做科研,一種是國家幫扶,還有一種是務工。其實科研和國家幫扶性質有點類似,自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國一直對非洲有定向幫扶,例如促進非洲貿易的平衡發展。拓展相互的投資領域,幫助建設基礎設施等等。尤其是基礎設施的建設,都是由中國人過去建設完成的。另外,因為非洲礦產資源和石油非常豐富,但非洲人自身懂開採技術的人很少,所以中國也派遣了很多技術人才過去幫扶。並且也派遣了很多勞務工人過去務工。還有,因為中國的大力幫扶,中非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好合作關係,中國人去非洲的門檻不高,很多人會選擇去非洲開廠,這樣不僅能帶動當地的就業率,還能拉動經濟發展。

目前去非洲的人大多都是男性,很多去了之後就留在非洲,在哪裡娶妻生子定居下來,很多人覺得好奇,為什麼有中國男性在非洲不想回國,驢友:在那兒土豪,回來變窮人,這也是事實。非洲經濟落後,在非洲務工的華人雖說不是很有錢,但生活成本低,在那裡至少能保證生活富足,沒有壓力。回來的話要面對生活、工作、房子的各種壓力。所以他們基本上都會留在非洲發展,那怕是做一些開飯店或者賣服裝都能賺道歉,在非洲可能100萬你就是大富翁,可是在中國,很多大城市,100萬連一套房都買不到。

結語

當然,這只是一小部分人的選擇,其實去什麼地方、留在哪裡,都是個人抉擇。無論是在國內、在西方大國、還是周邊一些小國家,只要自己能生活的有意義有價值就好。非洲很多國家一直是我們中國的友國,兩國之間多一些人才交流或者貿易互惠對相互的發展有很好的作用。去非洲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希望他們能給非洲帶去更多中國人民的美好祝願和行動。

參考資料:《冬至》

相關焦點

  • 一百萬華人在非洲為啥不願回國?驢友:在非洲是土豪,回國變窮鬼
    但值得一提的是,人們的走向似乎發生了變化,由原先的歐洲居然變成了非洲。 一般來說,非洲比歐洲要落後很多,而且歐洲的機會更多才對,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另外根據數據統計,有100萬華人在非洲,數量的確不少,而且他們還不願意回國了。那麼這又是為什麼呢?有驢友曾說道:在非洲是土豪,回國變窮鬼。
  • 上百萬華人在非洲,為何不願回來?驢友:在那土豪,回來窮鬼!
    中國處於亞洲的中心地帶,在中國版世界地圖的左側偏下,是一片神奇的大陸——非洲。 真正抵達非洲的中國人比較少,因為非洲的貧窮、疾病、酷熱和髒亂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大多數去非洲的中國人源於工作需要,在非洲的中國人需要時刻強身健體抵禦疾病侵襲。
  • 中國遊客去非洲旅遊不想回國,紛紛在那兒定居?這是為什麼
    近來,交通發達,人們可以步行的地方增多,只有電視節目的非洲最近也成了大人物的觀光勝地,想要去的中國遊客很多,在我們的記憶中,儘管經濟發展相對落後,非洲仍然保持著自然的原始姿態,動物的遷徙吸引了許多旅遊和攝影愛好者。
  • 數萬名國人在非洲打拼,過著「土豪」生活,難怪不想回中國了
    幾十萬中國人去往非洲除了自然環境的艱難,這裡也時常有戰爭發生,因此非洲人民常常活在貧困和飢餓當中,人們就算旅遊,也很不想來到這裡,不過大家不知道的是,早在幾十年前,我國卻有幾十萬人來到了非洲大陸尋找工作,而且混得還很好呢,不管是去打工還是自己建廠當老闆,生活都風生水起,頗有一番滋味,那這其中又是啥原因呢?
  • 百萬華人在非洲務工,為何都不願回國?驢友:在非洲個個是土豪
    而非洲卻幾乎都是處於未開發狀態,且非洲的技術也十分缺乏。在中國已經落後的技術,拿到非洲就是異常的先進。所以我國的許多已經爛大街的商品,在非洲卻異常的受歡迎。 也正是因此,中國人源源不斷的前往非洲。最早是因為國家援建非洲,前往了一批工人,參與工程建設。在意識到非洲龐大得商機之後,企業商人也開始動心。
  • 幾十萬中國人在非洲打拼,為何都不願回國?原來過著「土豪」生活
    非洲在人們印象中是一塊貧瘠的大陸,但是對非洲的了解逐漸加深,發現只是因為非洲人們生活的比較落後。非洲雖然比不上那些發達國家,但是在這裡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本世紀初在我們國內興起的非洲「淘金熱」更是吸引了16萬國人欣然前往非洲工作。這些去了非洲的工作多年的人,甚至都不想回國了?原來過著「土豪」生活!
  • 100萬「華人」在非洲為何不願回國?可能是土豪與窮人的差別
    過去有不少的人選擇去西方,他們從西方留學到後來的西方定居,甚至到後來有的西方人的國籍。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原本往西方走的人居然有不少開始往非洲走,而且他們也不回來了。如果去西方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又或者是為了科研目標,不回來還是能夠理解的。
  • 100萬中國人在非洲打拼,為何都不願回國?原來過著「土豪」生活
    非洲大陸給我們第一印象就是落後與神秘,而且還聽說非洲至今還有「食人」部落,這樣更加給我們增添了一絲神秘感,大多數國人一般都是從電視機上了解到的。不過大家不知道的是,目前中國人在非洲創業和工作的人群大概有100萬之眾,100萬中國人在非洲打拼,為何都不願回國?原來過著「土豪」生活。
  • 數萬名國人在非洲打拼,為何都不願回國?原來過著「土豪」般生活
    提及非洲,人們第一印象就是貧窮,他們一些國家有多貧窮是吃著火鍋、啃著小龍蝦、玩著華為手機的你或許難以想像的到!作得、尼日等內陸國位於非洲腹地靠近沙漠,非常乾旱,降水量少,農業十分不發達,經常出現饑荒。缺吃少穿是非洲貧民最大的問題,如果沒有糧食,樹皮泥土都拿來充飢。
  • 幾十萬中國人在非洲打拼,卻不願回國?原來過著「土豪」生活
    當然了,從大數據來看,非洲是貧窮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不少非洲國家都是靠著其他國家的救濟過日子的。就拿中國來說,據說每年都會援助非洲600多萬,還幫助他們修建了很多基礎設施。值得一提的是,在有些人眼中非洲是貧困之地,不要說去非洲投資,即便是出國旅行也不會將非洲定位目的地。可是中國商人的眼光卻很獨到,他們認為非洲是一塊寶地,是一個蘊含無限商機的新興大市場。
  • 不聽使館勸徒步非洲,中國驢友感染瘧疾和新冠,現在想回家
    近日,中國驢友不聽使館勸阻徒步非洲,途中感染嚴重瘧疾又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現在表示想回家的新聞引起了網友關注和討論。事情是這樣的,查看該中國驢友個人社交媒體記錄可以看到,他在今年3月份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抵達非洲國家摩洛哥,到現在已經穿越了馬裡、塞內加爾等國。
  • 16萬中國人紮根在非洲不想回國,那麼他們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呢?
    16萬中國人紮根在非洲不想回國,那麼他們的真實生活是什麼樣呢?現如今國家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都開始享受精神的世界。好多人都開始利用工作閒暇之餘去旅行,旅行成為當下一個非常熱潮的娛樂項目。很多年輕人甚至是老年人都開始加入旅行這個壯大的隊伍,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
  • 百萬華人在非洲務工,他們為何不願回來?網友:太舒服,像土皇帝
    我國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而在漫長的歷史演化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官僚體制和文化氛圍,中古時期的中國也稱得上是領先世界的佼佼者。所以自然有很多國家都十分崇拜中國,嚮往能到中國生活。能夠吸引別的國家前來參觀學習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在現代社會,我們不僅要「引進來」,把一些非常有利於發展的國外資源都利用起來。同時,走出國門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 非洲土豪來我國旅遊,表面花錢大手大腳,行李帶回去的都是便宜貨
    我們現在處於全球化時代,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說,出國旅遊已經成為一件相對簡單方便的事情,非洲也處於發展過程中,一些富裕的非洲土豪也想在業餘時間去外國看看,了解各個地方的發展,尤其是對非洲幫助很大的中國,非洲土豪來我國旅遊,表面花錢大手大腳,行李帶回去的都是便宜貨。
  • 為什麼柬埔寨的中國男人不願意回國?驢友:美人第二,這是關鍵!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前提下,人們也在期待更高質量的生活,出去玩是一個很時尚的話題,旅遊可以開闊眼界,沿途可以欣賞到很多景點,坐火車旅行已經成為今天最熱門的話題,很多人在國內玩了之後會選擇出國看看其他國家的人是怎麼生活的,旅行對人們來說是一種享受
  • 百萬中國人在非洲打拼而不願回國?知情人士:只因過著土豪生活
    在大家的印象中,非洲一直是一塊貧瘠的土地,那裡生活的人民生活條件都十分落後,有時候甚至喝不上一口水、吃不上一口飯。即便如此,為何還有上百萬的中國人寧願前往非洲打拼也不願意回國打工,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其中一位生活在非洲的中國人就說到:「因為在這裡能過著土豪般的生活。」
  • 驢友不聽勸徒步穿越非洲感染新冠,最新消息:復陽了
    驢友魯佳斌10月18日凌晨更新的自己的近況,他曾因不聽勸徒步穿越非洲,不幸感染新冠而受到關注。今年9月中旬,魯佳斌被確診後的幾天裡,「徒步非洲驢友感染新冠」等話題衝上微博熱搜,讓剛剛從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畢業的他變得「家喻戶曉」。
  • 非洲那麼窮,幾十萬中國人去了之後,為何卻不願意回來
    非洲那麼窮,幾十萬中國人去了之後,為何卻不願意回來赤道幾內亞在非洲算富裕國家,2018年,其人均GDP僅為10174美元。非洲不僅窮,而且環境惡劣,看看那些非洲人,哪個不是皮膚黝黑?哪個不是視水如命?哪個用過馬桶?
  • 百萬華人在非洲為何不願回國?當地人:太舒適,不願回
    隨著世界的全球化,去往全球各地的非洲人越來越多,但是從其他大陸去到非洲的人卻少之又少,不過中國也有100萬華人在非洲,而且這批人還不願意回國,這又是為什麼呢?在古代,中國人基本上都只駐足中國本土的領域,就算有過遷徙,也只是在國土範圍內的遷徙。
  • 徒步非洲感染新冠驢友復陽 魯佳斌jeff是哪裡人回國了嗎?
    驢友魯佳斌10月18日凌晨更新了自己的近況,他曾因不聽勸徒步穿越非洲,不幸感染新冠而受到關注。今年9月中旬,魯佳斌被確診後的幾天裡,「徒步非洲驢友感染新冠」等話題衝上微博熱搜,讓剛剛從南京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專業畢業的他變得「家喻戶曉」。如今,魯佳斌依然待在非洲布吉納法索的一家醫院等待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