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

2020-12-27 少年特戰

周恩來小時候的故事!

南方開講:一樣的軍史,不一樣的品讀!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每天雞叫三遍過後,周家花園裡總是傳出琅琅的讀書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讀著、讀著,周恩來很快就把這首詩背得滾瓜爛熟了,但他總覺得沒有透徹領會詩的意思:每一粒到底有多辛苦呢?有一天吃飯的時候,周恩來望著白花花的大米飯迫不及待的問媽媽:「這大米飯是怎麼來的呢?」 媽媽告訴他:「大米是稻子舂(衝)成的。稻子渾身有一層硬硬的黃殼。它的一生要經過浸種催芽、田間育秧、移栽鋤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蟲、收割脫粒,一直到舂成大米。」 「啊,吃上這碗大米飯,可真不容易啊!」周恩來驚訝地說。 「是呀,這十多道關,也不知道要累壞多少種田人呢,這香噴噴的大米飯是種田人用血汗澆灌出來的。」媽媽一番深刻的教誨,不僅加深了周恩來對詩意的理解,更激勵他勤奮學習。

周恩來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學寫毛筆字。他給自己立了一條規矩:每天完成功課老師和布置的作業外,還要練習寫一百個毛筆字。有一天,周恩來隨媽媽到一個路途較遠的親戚家,回來時已是深夜了。一路上風塵勞累,年幼的周恩來已精疲力盡、呵欠連天,上下眼皮直打架。他已經走到床前時,突然大叫起來:「呀,我的大字還沒有寫呢!」說著便又回到書桌跟前。媽媽見了,忙上前說:「算了吧,今天不寫,明天寫二百個不就補上了嗎?」「不行!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明天還有明天的事!」周恩來說服了媽媽,連忙把頭埋在一盆涼水裡,一下子把瞌睡蟲趕跑了,頭腦也清醒多了。一百個字剛寫完,媽媽一把奪過周恩來的筆說:「這下子行了吧,快睡覺!」

「不!」周恩來仔細看完墨汁未乾的一百個大字,皺著眉頭認真地說:「媽媽,你看這兩個字寫歪了。」 說著,周恩來揮起筆來,把那兩個字又寫了三遍,直到滿意為止。

在學校裡,周恩來生活非常儉樸,每天,他就帶兩個「火燒」上學,穿著十分樸素,夏天總是穿一件白長衫,冬天,也只有一件單薄的青年袍,外面罩一件洗白了的蘭大褂。但是,他對別人非常關心。有一次,周恩來去打開水,看到燒火的校工吳老頭病在床上,他急忙走到床前,端水餵藥,而且,還掏出自己僅有的8 個銅元說:「您用它買點藥吧!」吳老頭知道周恩來非常節約,連買書飯的錢都是從嘴上省出來的。就說:「孩子,你來看我,我就很高興了,你的生活也不寬裕,我怎麼忍心收你的錢呢!」周恩來誠摯地說:「大爺,你別客氣了。你快點治好病,讓大家喝上您燒的開水是最要緊的啊!」吳老頭緊緊握住周恩來的手,老淚縱橫。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 ,原籍浙江紹興,1898年3月5日生於江蘇淮安。五四運動中是天津學生界的領導人。1920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4年回國後任中共廣東區委委員長、軍事部部長,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參與領導兩次東徵,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政治部主任、副黨代表,東徵軍總政治部總主任。1927年2月任中共上海區委軍委書記,參加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5月當選為中共第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任中央軍事部部長。7月任中共臨時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8月領導南昌起義。

1928年當選為中共第六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後兼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軍委書記。為指導各地武裝鬥爭和紅軍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1931年到中央蘇區後,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紅軍總政治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1933年同朱德指揮紅一方面軍取得第四次反「圍剿」勝利。1934年10月參加長徵。遵義會議後,和毛澤東、王稼祥組成三人軍事指揮小組,領導中央紅軍勝利到達陝北。西安事變發生後,任中共全權代表赴西安調解推動事變和平解決,對實現國共合作抗日做出了重要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共中央長江局副書記、南方局書記,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為堅持國共合作,制止反共逆流,克服對日投降的危險,進行了不懈努力。1945年當選為中共第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抗日戰爭勝利後,和毛澤東赴重慶與國民黨談判。1947年兼任中共中央軍委代總參謀長,協助毛澤東組織指揮了全國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政務院(後為國務院)總理直到1976年初。1949年至1958年兼任外交部部長。1949年至1954年任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是第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第二至第四屆全國政協主席,中共第八屆中央副主席、第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屆中央副主席。他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勳,在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樹。他長期擔任中共中央的軍事領導工作,直接參與中央在各個戰爭時期重大的戰略決策,成為毛澤東實施戰爭指導的得力助手。他多謀略、細籌劃,善於精確細緻、及時高效地領導統帥機關的組織指揮工作,被譽為人民軍隊優秀的總參謀長。他以自己的才幹和智慧,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軍事理論,為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

故事講述人王南方,安徽嶽西縣人,1983年入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記者協會理事,新浪網十大博客博主之一,《北京晚報》專欄作家。現為少年特戰兵訓練營總指揮,志在為培養優秀少年做貢獻。出版的作品有散文集《明星360度》、《情感私語——走進名人的親情世界》、《苦戀樹》、《八榮八恥——辛勤勞動篇》、《中小學課本裡的「星火燎原」》,報告文學集《神龍汽車團》(與人合著),繪本《捉迷藏》等。報告文學《星火燎原》曾獲解放軍文藝獎。

相關焦點

  • 周恩來廉潔自律的故事
    原標題:周恩來廉潔自律的故事 周恩來廉潔奉公,嚴以律己,新中國成立後始終保持戰爭年代那種艱苦樸素躬行節儉的作風,相關的故事至今仍廣為流傳,令人難忘。        嚴控建造樓堂館所   新中國成立初期,一些地方和部門想興建大的樓堂館所,對此周恩來總是遲遲不批。他常對秘書們說:「要我批准,籤個字很容易。可這是國家的資金,人民的血汗,我是提筆千斤重啊!」   1962年6月,周恩來順道去鞍山市視察,當時鞍山市剛建好一座新賓館,當地負責人準備讓周恩來住到那裡去,可周恩來到賓館一看堅決不住。
  • 周恩來12歲時的故事!
    周恩來12歲時的故事!南方開講:一樣的軍史,不一樣的品讀!周恩來不解地問。「那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來可就糟了,沒處說理去!」「那又是為什麼呢?」周恩來打破砂鍋問到底。「為什麼?中華不振啊!」伯父嘆了口氣,沒有再說什麼。不久,周恩來進了東關模範學校讀書。
  • 周恩來的初心: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同學們紛紛回答:為父母報仇,為做大學問家,為知書明禮,為讓媽媽妹妹過上好日子,為光宗耀祖,為掙錢發財……等到周恩來發言時,他說:「為中華之崛起!」魏校長聽到一驚,又問一次,周恩來又加重語氣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的回答讓魏校長大為讚賞。周恩來是如何確立起這一初心呢?   幼年童年時期的家庭變故使周恩來比同齡人更早成熟。周恩來一出生的第二天,他的外祖父萬青選就去世了。
  • 偉人的小故事,周恩來夫婦伉儷情深,一生的革命伴侶
    周恩來仙逝之後,趙煒不負囑託,成為他愛人的貼身秘書,直到1992年鄧穎超女士去世,一直都由她照顧鄧穎超的起居飲食。趙煒可以說是鄧穎超晚年唯一一個可以傾訴的親密之人,她也時常會向趙煒講了自己和周總理生活的一些故事。趙煒回憶周恩來夫婦時說道:「在他們身邊那麼久,只見過他們吵過一次架。」
  • 天降大任前的磨礪一一記周恩來的少年時代
    (周恩來出生的房間)他的父親周貽能給孩子取名為恩來,意為"恩惠到來",是用來對孩子的來到表示感恩和期望。但事與願違,周恩來出生的第二天,他的外公便去世了。這使周恩來的母親處於極度悲傷之中,她的悲傷使她對孩子的興趣減弱了許多。
  • 周恩來讀《說嶽全傳》入迷 受到平生第一次委屈
    周恩來讀的第一本書是《西遊記》1946年9月,周恩來在南京雞鳴寺裡曾三次接受美國當時著名的專欄作家沃爾特·李勃曼的採訪。周恩來對李勃曼說:「我小時候在私塾念書。從8歲到10歲我已開始讀小說。我讀的第一部小說是《西遊記》,後來又讀了《鏡花緣》、《水滸傳》和《紅樓夢》。」
  • 周恩來與淮劇的情緣
    (《黨史縱覽》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周恩來的出生地江蘇淮安,是淮劇的發源地,也是淮劇流傳的最主要地域。周恩來在此地長大,對淮劇有著不解的情緣。周恩來喜愛戲劇,也是個十分懂戲的人。一由於在周恩來紀念館工作的關係,筆者接觸到許多曾在周恩來身邊的工作人員。他們告訴我,周恩來批評人、責備人最厲害的是兩句話:「胡鬧臺!」「這是不允許的!」後一句話人人都能聽懂,可前一句話許多人卻不知就裡。
  • 四史故事百講 | 周恩來在東方圖書館指揮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
    年 「四史」故事100講」專輯。10個主題100個故事,涵蓋建黨、大革命及土地革命、全民族抗戰、上海解放、抗美援朝、社會主義改造與全國工業中心、改革開放、浦東開發、新世紀與世博會、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等各時期,兼顧史實性、代表性、系統性,獻禮建黨百年,加強「四史」學習教育。《建黨100年 「四史」故事100講》錄製滬語版和普通話版兩種。滬語版由上海電臺交通臺、經濟臺資深編輯秦來來主播。
  • 小時候的三個小故事
    故事一:爺爺已經走了6年,我小時候經常纏著爺爺給我講故事,或者爺爺小時候的事。村裡有一條東西向的橋,經過我家門口,九幾年的農村夏天開個電扇就很奢侈了,一般都是晚上上房頂鋪個蓆子乘涼睡覺。每到周六日夜晚降臨,吃完晚飯之後,纏著爺爺給講故事,這次是講的爺爺小時候的事,1942年那次的大饑荒,我家位於河南,爺爺兄弟姐妹五個,由於家裡窮,衣不裹體,食不果腹,就逃荒上山西,上山西在路上都是一路荒涼了,走過的路草皮樹根都已經沒有了,一次爺爺的叔叔在路邊挖到一個像蘿蔔的果實,全家都啃了一口,過了有一會小孩昏倒,大人上吐下瀉,把叔爺急得一直哭個不停,也沒有辦法,後來慢慢緩過來了,在路上遇到的不認識餓東西再也不敢胡亂吃了
  • 周恩來南開「班史」首次公布(圖)
    昨天,是周恩來入學天津南開中學100周年紀念日。該校在校園新建周恩來中學時代紀念館並向學生和社會開放。 圖:周恩來所在丁二班「班史」部分剪影。這份「班史」是周恩來所在班級,第十次第二組畢業生同學錄的一部分,由常策歐、周恩來作序。根據班長常策歐4年的班級日記整理而來,真實地展示了整個班級的成長曆程。
  • 感受周恩來的人格魅力
    嫁給周恩來的父親後,又開始掌管周家這個敗落大家庭的全部事務。 周恩來的曾祖父周攀龍早先給縣官當師爺,到了晚年才得任山陽知事。周攀龍去世後,周恩來的大伯周貽賡在奉天一個衙門裡當「主稿」,「主稿」屬於中下級職員,收入有限,對於家庭支持不多。周恩來的父親周貽能在外做點文書之類的工作,也無錢養家。周恩來的兩個叔父:貽奎殘疾,貽淦夭亡。在這個破敗的大家庭裡,周恩來的母親萬氏便成了頂梁柱。
  • 周恩來如何稱呼鄧穎超---不是"夫人"或"愛人"
    讀了《「我的夫人」》一文(《中華讀書報》2001年6月27日《讀者看法》版),不禁想起周恩來如何稱呼鄧穎超的故事,是以為範。  大凡讀過有關周恩來回憶文章的人都知道,周恩來在熟悉的老同志面前,常稱鄧為「小超」;在比他年輕的熟人跟前,有時也遵從他們對鄧穎超親暱的稱呼,稱之為「鄧大姐」。
  • 周恩來東京日記
    紀念和緬懷我們的中國留學生先輩周恩來。周恩來認為學習知識文化的目的不應是為了追求個人利益,而是要為了國家和民族。「不以所學而私於個人」是周恩來在日本留學的重要思想。對於當時一些為了追求名利名譽的留學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周恩來指出「留美學生有一種風氣,好出風頭,看著實在難受」。周恩來日記1918年2月7日中寫道「我想起來現在我們中國一班青年大半都是口頭裡愛國救國的話說上很多,究竟將來入世能否如他所說的話去做,那就置之度外了。
  • 周恩來給日本桌球運動員松崎君父親送酒的意義
    但他長期肩負要職,擔當重任,所以他喝酒就不能像普通老百姓那樣隨心所欲,他得有節制,也要重情講義,如此等等,就留下了許多周恩來與飲酒有關的故事。舉杯尊老周恩來的父親周貽能先生一生有兩大愛好,一是下棋,二是喝酒。日常生活中,哪怕連下酒菜也沒有,他也喜歡喝幾盅,然後才吃飯。
  • 周恩來在重慶的抗戰
    周恩來、葉劍英等最後撤離了武漢,於12月到達重慶。在重慶,周恩來工作了8年。可以說,重慶是周恩來抗戰時期最主要的陣地。早有同志將準備好的報紙送來檢查,送來的報紙做了改動,事先由編輯同志找了兩段無關緊要的文字替代周恩來的題詞,在版面設計上和周恩來的題詞大小一樣。檢查人員沒有看出什麼端倪。而在印刷廠,印刷的卻是有周恩來題詞的報紙。第二天,趕在各大報紙發行前,《新華日報》就開始在大街小巷發售。整個山城因周恩來的題詞而震動。
  • 名人勵志故事:關於周恩來總理故事五則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數學>正文名人勵志故事:關於周恩來總理故事五則 2012-02-28 14:13 來源:網際網路
  • 「上馬殺賊,下馬學佛」~周恩來和巨贊法師的故事
    1939年春,巨贊法師在湖南衡山南嶽祝融峰頂的上封寺,見到了特地來南嶽給正在舉辦的遊擊幹部訓練班作報告的周恩來和葉劍英,並把《南嶽佛道救難協會告各地救亡團體同志書》展示了出來。周恩來看後連聲稱讚道:「好!你們這個舉動好極了!全國數十萬佛道教徒團結起來,那就『法力無邊』啦!」並當場揮毫寫下「上馬殺賊,下馬學佛」8個大字,題贈巨贊法師。
  • 周恩來和「花神」咖啡館的不了情
    (資料圖片)口述歷史口述人:法國歐華歷史學會會長葉星球周恩來上世紀20年代在巴黎13區義大利廣場附近的戈弗魯瓦街15號一家小酒店住了兩年多,一面讀書,一面寫文章兼做社會調查。其間,到咖啡館喝咖啡成了周恩來了解社會、發展社會關係的重要手段。「花神」咖啡館,是巴黎著名三大咖啡館之一,1865年開始營業,它以接待文化藝術界人士而聞名於世,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畢卡索、薩特、布雷東還有政治人物託洛斯基都在那裡喝過咖啡。上世紀20年代,年輕的周恩來也常去居住的小旅館附近的「花神」咖啡館喝咖啡,寫文章。
  • 周恩來與習仲勳的真摯情誼
    從中共中央到達陝甘地區後認識周恩來,到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習仲勳與周恩來之間結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誼。在陝甘寧一帶有不少關於周恩來同志的傳奇故事。我很早就知道他的一些革命事跡,內心十分仰慕。這次因為是聽報告,沒有機會和他接觸。關中,既是陝甘革命根據地的「南大門」,又像一把利劍直插國民黨統治區,威逼國民黨西北地區統治中心西安,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1936 年初,中共中央決定派習仲勳去關中特區擔任領導工作。上任前,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在瓦窯堡與習仲勳談話。
  • 周恩來自評對待工作常常是「舉輕若重」
    《走近周恩來》作者 權延赤 人民日報出版社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史頻道推出由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權延赤編寫的「權延赤紅色經典書系」三冊。包括作品《紅牆深處》、《衛士長談毛澤東》、《走進周恩來》。《走進周恩來》是一部長篇紀實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