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水馬龍的城市中心,交通幹線也是生態廊道,讓出行的人們有一路綠樹繁花相隨;在林間,古樹參天、蟲鳴鳥叫,一派醉人田園美景,令人流連忘返。
放眼佛山,綠意盎然,處處「綠城飛花」。這一切離不開佛山森林城市建設工作的開展。
佛山綠 醉嶺南
❖2007年,佛山啟動「三年促變,綠地佛山」行動,大力實施「青山、綠地、藍天、碧水」工程,其間先後獲得廣東省林業生態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等榮譽。
❖2013年,佛山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啟航。2017年10月,森林城市建設座談會在河北承德舉行,市委書記魯毅代表佛山正式接過「國家森林城市」榮譽牌匾,宣告佛山五年「創森」開花結果。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
❖2018年,佛山啟動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建設,《佛山市建設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2年)》和《佛山市自然生態文明建設專項規劃》相繼出爐,在深度、廣度和高度上繼續打造國家森林城市,致力於構建與灣區經濟時代相適應的生態新格局。
❖2019年,佛山緊扣機構改革後職能整合的契機,將《佛山市建設大灣區高品質森林城市工作方案(2018-2022年)》納入《佛山市自然生態文明建設專項規劃》體系,把自然生態文明建設項目的25類任務與建設高品質森林城市的九大重點生態工程優化整合為四大行動計劃27類任務,建立起以「自然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的工作體系。
佛山率先在全國完成國家森林城市生態標識試點,大力推進以萬畝千畝公園為龍頭的城市大型和超大型綠心群建設,進行全域範圍48個河心島生態修復,大力實施「向路擴綠,向水借綠」,開展萬裡碧道佛山段和生態水軸景觀帶建設,打造「百裡芳華」鄉村振興示範片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與此同時,佛山還下大力氣開展桉樹退改攻堅,將桉樹林改造成為鄉土闊葉林和珍貴樹種,並按計劃實施退耕還林和礦山復綠行動,逐步提升城市森林質量,有效保障區域生態安全。
❖2018~2020年期間,全市共完成新增造林面積6002.53公頃,年均完成新造林面積佔市域面積的0.53%;開展城市公園綠地「增綠」和現有綠地提質。河心島拆違復綠47.95萬平方米。截至目前,佛山市城區綠化覆蓋率45.64%,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8.19平方米。
一系列舉措,讓人看到佛山這座製造業大市走生態文明之路的魄力與決心,一場深綠之旅不僅讓「大地植綠」,也在人們「心中播綠」。可以展望,一個珠三角國家森林城市群、一個高品質綠色城市、一個完善的綠地系統,將佛山自然生態財富變成了全民共享的綠色福利。
北滘也在通過自己的努力
讓市民在家門口
就能親水、看花、見綠
讓美麗生態惠民、富民
一是因地制宜高效增綠
通過完善道路綠化、建設河堤公園,並根據上級指引開展萬裡碧道佛山段和生態水軸景觀帶建設,在有限的土地上充分挖掘可綠化空間,因地制宜、形式多樣地「增綠」、「插綠」。
二是古今兼美特色播綠
結合傳統建築特色,融注本土傳統文化,在新城中心築造嶺南傳統園林——和園,傳承廣府園林精髓,在高樓林立的現代化中點綴嶺南水鄉生活色彩,為城市氣息注入絲絲綠色的生機、紅磚的深沉。
深入挖掘村居環境特點,高質量建設美麗鄉村示範群,加強古村落活化及古建築修葺,深化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綠意盎然躍動於村落「古木」之上,讓北滘的綠,為城鄉共融發展的藍圖添色增彩。
三是重點改造巧煥新顏
都寧崗森林公園佔地約70公頃,大約是1600個籃球場這麼大!常年失修讓這個「綠庫」荒廢了數年。重新修建前的都寧崗森林公園門口,門牌破爛,而且周圍分布著工業區和垃圾中轉站,如果到了公園聞到的到底是清新空氣還是垃圾臭味和工業廢氣呢?這個問題讓當時想來公園遊玩的小夥伴十分糾結。
但現在的都寧崗森林公園經過一番改造後,卻成了美麗的景點,綠樹環繞,空氣清新怡人!山中的林間小徑就像是一條流淌在綠色畫布上的白色小河,半山亭隱在茂密樹林中,紅色的柱子、灰白色的石板、綠色的樹木組成一道美麗的景色。森林景觀和生態效能都得以改善,森林綠地真正得以「活起來」。對舊有公園的改造亦見證了北滘在推進森林城市建設過程中從量的增長到質的提升的轉變。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北滘將繼續踐行生態文明理念,
堅定地走綠色發展之路,
讓更多市民能共享到「綠色」成果。
共建森林城市
共享森林美景
魅力北滘編輯小組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