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總能遇見一間瑞幸咖啡門店。提起瑞幸咖啡,楊飛總有聊不完的話題。聊起瑞幸咖啡的過往,楊飛將其形容為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其實,瑞幸咖啡的成績通過具體數字就能很好地展現出來。
楊飛認為,長期來看咖啡補貼仍然是瑞幸獲客的抓手之一,利潤將等到門店、銷售形成規模後通過輕食、午餐、堅果等周邊食品進一步獲取。屆時,瑞幸將是最大的咖啡零售商,以走量獲利。楊飛還補充道,隨著品牌認可度的提高,瑞幸的運營成本也在進一步下降。一方面,目前京滬等城市核心商務區已經實現500米範圍的全覆蓋,用戶一般走5分鐘就能找到1家瑞幸咖啡門店,自提更方便。隨著全國範圍門店網絡布局完善,咖啡外送成本也將得以下降。
談到大規模補貼培養市場後如何能保證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楊飛表示,消費者購買行為是對咖啡品質、價格和便利性三大要素的綜合選擇。這也是當下瑞幸努力的方向,一方面通過大規模落地門店和補貼提高獲取的便利度與性價比;另一方面,則是以嚴選咖啡豆和國內烘培等品控手段保證質量與口感。瑞幸自信在做到了高便利、高性價比和高品質後,獲客、留客均不會是困難。
談到咖啡市場的問題,瑞幸咖啡的CMO楊飛認為,目前消費習慣和價格都是需要培養和教育的。具體而言就是需求上的挖掘,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內地人均一年消費4杯咖啡,遠低於全球平均值。而日韓和中國臺灣人均年消費均在200杯以上,市場的增量空間巨大。
在楊飛看來,瑞幸咖啡在做的就是讓咖啡回歸產品本身的價值屬性。正因為瑞幸咖啡的存在,國內咖啡市場才得以進一步打開。在瑞幸咖啡的引領下,中國咖啡不但有了更多話語權,咖啡,也日益成為國人生活的組成部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