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柏淼 物種日曆
在歐洲、北美的街頭巷尾最常見的鐵線蓮在國內真正流行起來都不到十年時間。隨著新品種的引入和國內擴繁商家的興起,曾經一票難求的各種鐵線蓮品種如今已進入尋常百姓家。
那麼剛入坑的你,想要擁有同款「別人家的花牆」麼?今天給你們帶來新手入坑的技術指南小總結。
作者種植條件
坐標武漢,夏季溫度高達40多度,有長期梅雨季;冬季溼冷,霜期長,夜間溫度一般在零下4、5度左右,最冷的時候零下10度。
2012年開始種植鐵線蓮,露天環境種植,盆栽、地栽的皆有。
鐵線蓮'包查德伯爵夫人',三類修剪,新手入門力薦品種。兩張照片分別拍攝於2018年5月和2019年5月,一年時間從5朵花的牙籤苗迅速變成開花幾百朵的花柱,當年10月更是開出了上千朵花。科學合理的種植對於絕大多數三類鐵線蓮而言都能使其花量大爆發。圖片:柏淼
以下種植經驗適合江浙滬以及湖北湖南一帶的花友。供參考但不要過度迷信,因為具體養護方法和地區還有氣候及種植環境也息息相關,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基本原則
和其他眾多毛茛科園藝植物一樣,鐵線蓮也需要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才能生長健壯。絕大部分品種耐寒耐熱性極佳,少部分品種耐溼熱能力差,所以良好的通風環境能極大地防止立枯和根腐爛。
下面來詳細說一下成功種植鐵線蓮的幾個基礎要素。
01
栽培介質
種植鐵線蓮的基本功之一,在於給植物提供適合生長的栽培介質。只有根系長得好,才能保證植株茁壯生長、開花繁多。
栽培介質廣義來說包括兩種:一類以泥土這類巖石的風化產物為主,包括各種壤土沙土黏土;一類以泥炭椰糠為主,這類介質是精細化生產和家庭園藝裡用得最多的。
鐵線蓮種植介質以「疏鬆透氣,酸鹼適宜」為原則。盆栽可以使用泥炭、珍珠巖和顆粒土的混合介質,要確保不會板結和積水。
我自己的配土比例是泥炭:珍珠巖:顆粒土=5:3:2,如果沒有進口泥炭的話,可以用疏鬆的園土/腐殖土/椰磚代替。
混合好的栽培介質,疏鬆透氣富含肥料,能滿足植物生長所需。圖片:米米-mimi童
新手盆栽種植鐵線蓮,最保險的還是用進口泥炭。盆栽基礎配方無外乎都是泥炭+珍珠巖+顆粒土+緩釋肥,具體材料可以根據你的種植環境決定,沒有固定的混合比例。國產泥炭(東北草炭)分解不完全、溼度大,而且沒有嚴格處理導致黴菌也多,日常種植管理不當容易爛根。
顆粒介質包括赤玉土、鹿沼土、稻殼炭、桐生砂等等,可以促進栽培介質的疏鬆透氣性,同時也有利於植物的根系生長。
盆栽的栽培介質我是如圖配的,其實不需要弄得這麼麻煩,我是因為手頭有幾袋多的峨眉仙土就倒進去了。種鐵線蓮、鐵筷子等植物都可以,基本上效果卓群,非常有利於根系生長。圖片:柏淼
但是!沒有泥炭的話也要想辦法用疏鬆的栽培介質種,比如菜園土+珍珠巖+沙土,不可以去綠化帶裡挖黃泥巴,也不要用板結得不行的舊泥土!
另外不要買花市裡幾塊錢一大包的所謂營養土。我也搞不懂那個黑乎乎的配方是啥,反正毫無營養還特別溼,超級容易長黃白鬼筆傘,澆一次水太難幹了(謹記)。
另外南方的花友盆栽種植鐵線蓮一定要避免使用松鱗,小苗也儘量避免使用來路不明的有機肥,以免誘發白絹病。
很多基地生產月季鐵線蓮繡球喜歡使用泥炭加草炭混合近五成的松鱗,排水透氣又容易髮根。這個我不非常推薦家庭種植使用,因為一是時間久了容易得白絹病,二是一旦幹透了再澆水,松鱗和草炭的混合物就相當難吸水。
鐵線蓮是典型的肉質根,相當不耐長期積水的環境,所以保持介質排水良好、疏鬆透氣是非常有必要的。圖片:柏淼
至於地栽,只要不積水、不過於板結就行了,無論是泥土還是混合改良介質都可以。地栽相對來說省事很多,而且長勢也會相當快。
所以,不管是盆栽還是地栽,常規園藝品種還是皮實好養的。只要不瞎折騰,主要技巧掌握了,基本上就能成功一半。
02
盆器選擇
樹脂盆、加侖盆、控根盆、紅陶盆等皆可,瓷盆慎用。如果選的容器相對來說不那麼透氣或者排水孔少,那麼務必在盆底用竹炭顆粒或者陶粒等顆粒做個排水層。
另外小苗忌大盆,非常不建議買回來的小苗(p9或者p14規格)直接就用一個超大的瓷盆種。這種基本都容易爛掉。
新入手的小苗移栽到一加侖大小的塑料盆即可,不可直接移栽到不透氣的5~7加侖大盆裡。種植講究「小苗忌大盆」。另外非露天的種植環境,各種鐵藝盆、紫砂盆、釉彩瓷盆都不可用。圖片品種是長瓣鐵線蓮金葉斯託爾維克,適合北方種植。圖片:柏淼
我加侖盆和控根盆用得較多,一是便宜,二是輕便,三是幹得不會特別快。其次就是紅陶盆和水泥盆了,紅陶盆尤其要注意澆水,夏季幹得過快,幾天不回家的話基本就會幹透了。
另外紅陶盆吸熱能力強,所以用紅陶盆種植要考慮到品種的耐熱性,像各種三類鐵線蓮是毫無壓力的。
紅陶盆種植一定要記得及時澆水,因為蒸發量太大,保水能力很弱。圖片:柏淼
03
通風與日照
無遮擋日照5~6小時即可滿足絕大部分品種正常開花生長所需,能提供全日照環境最好(8小時起步的陽光直射),尤其是對光照需求量大的三類鐵。
鐵線蓮如果長期處於蔭蔽環境,會嚴重影響花量,甚至生長停滯導致死亡。所以缺光的室內陽臺和房間裡不適合種植。
這株地栽的'總統'種下去已經有六七年了,最開始每年花量都很好,隨著後來枇杷樹和薔薇越來越茂盛,它每天只能曬到不足一個小時零零散散的散射光。現在每年的花量可以忽略不計了。圖片:柏淼
通風很重要,尤其室內陽臺的夏天,不通風加上溼熱,輕則紅蜘蛛,重則會導致爛根和立枯病。所以我不太推薦室內封閉陽臺種這個。如果已經買了的話,最好是能放在窗臺外的架子上。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日照比施肥更重要。在同等水肥管理的情況下,半陰環境下植株的開花量是徹底比不上盆栽足日照環境下植株的開花量的。少數鐵線蓮可以在日照只有一兩小時的戶外生長,但是達不到生長旺盛的狀態。
04
水肥管理
鐵線蓮是肉質根(長瓣鐵是鬚根類的),非常怕積水,因此澆水不可過於頻繁。過溼或者過幹很容易導致植株生長狀態不佳,尤其春天生長旺盛期,切不可缺水。澆水的次數根據養護的環境、氣候以及種植介質的保水程度來決定,不存在固定的「每隔多少天澆一次水」。
小苗的耐旱性較差,因此介質要一直保持適當的溼潤,一旦完全徹底幹透很容易因失水而難以恢復。
總之記住「不幹不澆,半乾才澆」。
施肥的話我因日常不怎麼回家,所以基本一年就施用一兩次緩釋肥,肥料用的奧綠318s加魔肥,當然美樂顆愛倍施等顆粒緩釋肥都可以用。
使用量差不多一加侖盆10克,兩加侖盆20~30克左右,加多了也不會出問題。
小苗移栽的時候撒一把奧綠318s+中粗顆粒魔肥,管一年綽綽有餘。切記不可亂加一些亂七八糟沒有徹底腐熟的有機肥。圖片:柏淼
新手不要瞎折騰給小苗用各種各樣發酵不完全的有機肥、糞肥。更不要沒事往裡面倒喝剩的牛奶,隔夜的果汁啥的。養成好習慣,愛惜你的花。
要是有條件的話,可以在生長期補充水溶性肥料,有利於小苗的茁壯成長。
這棵'美好回憶'是我家的元老之一,算起來已經有七八年了。我基本上就每年秋末埋一點顆粒肥,日常幾乎不怎麼照顧它,冬天也沒修剪,每年的花量都很驚人,即使在只有半日照的地方都能保持穩定的花量。圖片:柏淼
所謂「秋肥勝金」,秋季適當埋點肥料有利於早春新芽的萌發。另外鐵線蓮的花量和植株狀態取決於一整年的養分積累,所以開花前臨時補充速效水溶肥並沒有顯著效果。
05
種植時間
最佳的種植時間是在每年的10~4月之間,較低的溫度利於植株恢復,而且鐵線蓮在休眠期因為枝條少,更容易移栽和塑型。
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因為像很多三類鐵線蓮抗性異常強,即使是初夏移栽都沒問題(一二類重瓣鐵和長瓣鐵高溫期最好不要移栽)。長勢好的品種基本上根系都很發達,即是移栽晚了也不用擔心成活率。
鐵線蓮冬季移栽換盆時,基本上不用擔心存活率問題,而且此時可以混種一點冬季草花或者常綠小植物。我喜歡在大盆栽的鐵線蓮旁邊埋下一兩叢小兔子角堇。圖為鐵線蓮'銀河'和小兔子角堇'喬治國王'。圖片:柏淼
06
鐵線蓮的修剪及分類
在種植鐵線蓮之前,一定要清楚不同組別鐵線蓮對應的修剪方式。不同類型的鐵線蓮耐寒耐熱能力各不相同,所以選對了品種才能「因地制宜」。而修剪看似容易,但是卻能決定你所在的地區是否適合它的生長,以及每年的長勢和花量。
鐵線蓮根據修建方式分為一類修剪、二類修剪和三類修剪。不同品種的合理修剪對於花量的影響很大,切記不可「一刀切」。圖片:《花園MOOK鐵線蓮號》
一類修剪
要點:老枝開花,輕微修剪。
適合類別:早花大花組、蒙大拿組、長瓣組、卷鬚組、常綠組。
這是在前一年生長的枝條的節上萌發花芽的早花類型。花後修剪殘花和沒有芽點的過細枝條。冬季修剪適量枯枝,保留絕大部分主枝即可。
一類修剪類型裡的蒙大拿和長瓣鐵鐵線蓮,長勢強、耐寒性極佳,但怕高溫悶溼,在江浙滬表現都很一般,但是在北方地區可以輕鬆開滿一面牆。
卷鬚組夏季半休眠,冬季開花。
而大部分常綠組植株緊湊,早春開花量極大,耐熱,但耐寒性一般,適合江浙滬,在北方地區無法室外自然越冬。
常綠鐵線蓮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品種:銀幣和蘋果花。基本是園藝圈裡每年都會吸引無數人目光的弄潮兒。花量極大,花後修剪殘花即可,耐熱性好,耐寒性較弱,在北方無法戶外自然越冬,所以北方地區冬季需要做保護措施。圖片:柏淼
二類修剪
要點:新老枝條均開花,中等修剪。
適合類別:早花大花鐵線蓮組、毛葉組、佛羅裡達組(F系)。
這個類型是從前一年的老枝上萌發花枝,花後進行適當修剪能促進新的花芽生長再度開花。
這個類別裡盛產美豔動人的大花重瓣鐵線蓮,囊括目前流行的近90%的重瓣品種。花後可以輕剪,也可以適當重剪,但是冬季不可重剪。冬季修剪所有的弱枝,保留芽點飽滿的老枝。
一、二類的鐵線蓮修剪大致差不多,保留帶有足夠多芽點的老枝條即可。修剪後,等間距綁紮可以使得後期株型看起來緊湊又有秩序,花朵排列整齊一致,也利於管理枝條。圖片:柏淼
'魔法噴泉'和'沃金美女'。'魔法噴泉'屬於永遠重瓣的品種,而'沃金美女'則是老枝開重瓣花,夏季新枝開半重瓣花。所以冬季修剪務必保留足夠多的帶芽點的老枝條,千萬不可一刀切。圖片:柏淼
大花組裡有許多重瓣鐵線蓮('仙女座'、'小鴨')是老枝開重瓣/半重瓣花,新枝開單瓣花。故冬季修剪一定要保留粗壯的老枝。
而對於像'皇帝'、'鑽石'、'魔法噴泉'這類重瓣品種的早花大花鐵,由於老枝條的壯芽點都帶花,所以冬季修剪若把所有的枝條全部去掉,第二年的花期會推遲,花量會大打折扣。
分類裡的的佛羅裡達組即F系,屬於任意修剪方式,可以輕微/中度修剪,也可適當重剪,容易栽培管理。
F系的單瓣三姐妹:'烏託邦'、'蜥蜴'、'美好回憶',長勢迅速花量大、耐寒耐熱性強、耐修剪、抗性好,加上在華南區也表現優秀,是許多新手入門的選擇。烏託邦算是普及度最高的品種之一了,幾乎每個種過鐵線蓮的花友都會入手此品種。圖片:柏淼
拋開被廣泛種植的單瓣品種,這幾年重瓣的F系鐵線蓮也是新人們的心頭好,不過F系的鐵線蓮或多或少具有其祖先的通病——容易立枯。
F系的重瓣品種:'綠玉'、'大河'、'幻紫',也是近年來熱度極高的品種。這類重瓣F系相對而言立枯的機率很大,所以使用乾淨的介質、做好通風、適當避雨,能預防立枯病的發生。圖片:柏淼
三類修剪
要點:新枝開花,重修剪。
適合類別:晚花大花組、義大利組、傑克曼尼組、德克薩斯組、西藏型(黃花組)。
這個類型的鐵線蓮鐵每年枝條會從接近地面的節點處萌發,春末從新枝的各個節處和頂梢開花。夏季花後適當修剪弱枝能促進秋季大量開花。晚花大花組冬季壯苗保留3~7節帶壯芽的枝條,而全緣組可以直接貼地全部修剪。
晚花大花組的鐵線蓮修剪,修剪至具有密集粗壯芽點的枝條上方即可,多餘枝條全部清理掉。圖片:柏淼
三類修剪的鐵線蓮在全日照環境種植非常容易爆發,是露臺、花牆的首選。加上耐熱耐寒性好、生長旺盛、花量大以及皮實好養,是新手入門非常值得種植的。而且在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適應性好,南北皆宜,部分品種如'戴紐特'、'如古',在廣州等地也能大量開花生長旺盛。
全緣鐵線蓮(單葉型、德克薩斯型)的修剪則是簡單粗暴,直接把所有枝條全部剪掉即可,開春基部會萌發大量新枝。圖片:柏淼
種植一年的三類鐵小苗,第二年開春從基部萌發了數十個新枝。對於三類鐵而言,適當重剪有利於促使來年粗壯筍芽的萌發。所謂「開花要穩,縮枝要狠」。圖片:柏淼
三類鐵線蓮的幾個代表品種:'如古'(單葉組)、'王夢'(德克薩斯組)、'狂想曲'(晚花大花組)。三類鐵線蓮算是新手入門的基礎品種,花期、抗病性、長勢等各方面都非常優秀,即使長期溼熱的華南地區都可以輕鬆駕馭。圖片:柏淼
由於篇幅有限,對於鐵線蓮的日常管理、病蟲害、盆栽塑型今天就不多說了,以後可以單獨寫一篇。
我一直都很喜歡這種風靡世界的美麗植物,當春風吹過最末的風準備迎接初夏的到來,就是鐵線蓮的季節了。我想,沒有人會拒絕花園裡有這樣的一種植物——隨著初夏的熱風而開,色彩或濃鬱或清新。也許不過是寥寥數朵的開放,輕盈靈動或者濃墨重彩地出現在樹影、柵欄或者籬牆之上。沒有如火如荼喧囂如瀑的架勢,卻是有驚鴻一瞥的美。
本文是物種日曆特約稿件,來自物種日曆作者@柏淼。
原標題:《鐵線蓮牙籤苗開爆上百朵花只需一年?這麼做就行!》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