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農村,由於當地經濟不發達,導致衛生基礎設施非常落後。據當地衛生部門統計,大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在家裡分娩。早產的嬰兒,因為沒有保溫箱的呵護,沒多久便離開了人世。
美國有一位叫布蘭妮的醫生,她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志願者,熱衷於救助嬰幼兒。布蘭妮從電視上看到了非洲的農村有很多嬰幼兒夭折,她的心情很沉痛。布蘭妮心想:「如何幫助那些早產的嬰兒呢?每人送一個保溫箱,但保溫箱價格昂貴,花費甚多,明顯不可能。在非洲多建立兒童醫院,需要費用更多。」幾個月來,布蘭妮愁眉不展。有一天,布蘭妮在家裡看電視,電視上正在播放「動物世界」欄目——澳洲的袋鼠。袋鼠媽媽把幼崽放入胸前的肉袋中,既安全又美觀。布蘭妮靈機一動,想起了一個好主意:製作一種類似袋鼠袋的東西,把嬰兒和母體結合在一塊,那樣不是給嬰兒創造了一個保溫箱嗎?母親有充分的熱量會傳遞給嬰兒的。這樣做是因為早產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是很好,體溫很難穩定,所以有了袋鼠袋一樣的東西。那樣母體的溫度就能給早產兒維持一個恆定的體溫了。想到這,布蘭妮馬上行動起來,先在紙上畫出大致模樣,然後不斷修改。三天後,布蘭妮的「作品」終於大功告成,布蘭妮美其名曰:「袋鼠包」。
當袋鼠包更加完善後,布蘭妮找到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官員史蒂芬先生,說:「袋鼠包簡單實用,而且經濟,特別適合不發達地區的婦女使用。袋鼠包經過高溫消毒,對嬰幼兒沒有任何傷害。布帶把母親和嬰兒綁在一起,母親的體溫可以很好地呵護嬰兒。如此一來,嬰兒能夠順利活下來。」史蒂芬聽了大加讚賞,馬上著手推廣袋鼠包。志願者布蘭妮和露西兩位小姐更是身先士卒,親自到南非當地給分娩的婦女做推介。一天,一名婦女生下了一個早產男嬰,這個時候嬰兒是很脆弱的,袋鼠包卻有了用武之地。布蘭妮先淨手然後從背包裡拿出「袋鼠包」。她麻利地用布帶將早產嬰兒和母親綁在一起。她們把袋鼠包繞過母親的肩膀,這樣做能夠給發育不全的嬰兒的頸部提供支撐。布蘭妮用袋鼠包把脆弱的嬰兒包裹在母親的懷裡。這樣母親就可以一直用體溫來維持嬰兒的生命。布蘭妮精心照料這對母子,出生一個月後的嬰兒順利地活了下來。」當地人們在布蘭妮和露西的指導下,很快就學會了這項技術。由於袋鼠包的簡單實用,於是大受人們的歡迎。
2019年,據當地官方醫療部門統計表明,袋鼠包的使用,讓早產新生兒的死亡率降低了10%,也就是說每10個嬰兒當中只有1個人有夭折的風險。很快剛果、金甘比亞、阿富汗等不發達國家也大力推廣了袋鼠包,很多婦女把嬰兒放在袋鼠包裡,讓小生命健康的成長並贊道:「這是了不起的發明啊!」
挽救生命的袋鼠包告訴人們:不能只盲目地迷信高科技,從而浪費資源。增加成本。有時候不被人們重視的普通辦法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來源:《遼寧青年》
編輯:孫月(liaoningqingnian@126.com)
版式:羅璇
圖片與插圖未標註作者的,請與我們聯繫以便寄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