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看到這篇文章,希望能夠收穫一些東西。
前天考研成績出來後,我就知道自己上岸希望渺茫,所幸數三還勉強過得去,數三113分,考得不算太高。
這篇文章我想分享一下學數學的過程,以數三為主(數一數二也可以看一下,其實都適合),希望能對有機會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們有所幫助。
我是去年三月份開始的數學(有些晚),我建議你們從現在開始(其實寒假就應該開始)。我是和湯家鳳老師混得,數一和數三都是考高數、線代、概率,數二隻考高數、線代(雖說少了一本書,但難度也大)
高數部分我看的是湯家鳳的視頻課(盜版的零基礎課程,正版買不起),就是按著課本走一遍,這一遍下來,我做了一個半本子的筆。還要關注湯家鳳老師的公眾號,上面有他的小技巧,直播其他的知識點(去數三的差分方程、利率、邊際與彈性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好多視頻,不太長,十幾分鐘幾個知識點。
在四月份的時候,買了湯家鳳老師的題,湯家鳳1800題,這是我數學唯一買的一本正版書。(這本書內容很好,可能有的題太難,但不要怕,一定要做,一定要先做再看答案,如果還不會,就留著,等著二輪複習再做,就會簡單許多,如果時間多,就再刷第二遍,甚至第三遍,起碼也要兩遍,因為今年這本書裡就有數三的一道原題)
五月份的時候,一直在高數走不動,這時候卡到了級數,這個部分特別難,可以跳過去,等高數差不多了,再專門學這部分。所以我在五月到七月的時候,開始看高數的強化課,(我是跳躍了基礎課,其實看不看沒什麼,看完零基礎,基礎課不用看,只要多做題就行)
七月份到八月份的時候,我選擇留校學習,這時候的效率不如圖書館,我開始看的線性代數的基礎課,中間穿插著做李永樂的複習全書,把高數部分做完(因為高數佔的比重太大,數三高數82分,線代、概率34分,並且高數和概率是緊密相連)
九月份看線代的強化課,人家都說李永樂線代講的好,可我還是看湯家鳳的課(我感覺李永樂講得太慢,有些墨跡,不如湯老師直接,而且都是用寫好的紙一點點展示,湯家鳳是講著算著,很有節奏感)
九月底到十月中,才開始看概率論的基礎課、強化課(也是湯家鳳講的),這個時候應該開始或者進行著二輪複習,我用了半個月的時間看基礎課、強化課,佔用了政治,尤其是英語,太多太多的時間。所以,我覺得你最好現在開始,前期抓得緊一些,後期就會輕鬆一些,畢竟政治需要準備的太多了。
十月中到十一月中,我開始做87-13年真題,每天上午做完一年(如果這時候時間緊,可以從04年開始做,04年之前的和現在的分值、形式不太一樣,但是適合檢驗一下基本功,能做是最好的。建議去做),當然也需要留幾套真題,我留了14、16、18年的,因為很多人說偶數年難,的確,太難了!但如果這些都做的不錯,說明你數學已經不錯了。
十一月中到考試,我開始做模擬題,我做了張宇的八套卷(題目有些偏,不是個別,是大部分,儘量做一下,有利於開拓思路,如果有個別題太難,別糾結,你需要的是把會的做對,所以基礎很重要),李林的六套卷、四套卷(和考試大部分題的套路差不多,很平穩,畢竟是個奇數年,但還是有些點差距。)
個人建議:如果選擇跟湯家鳳,可以在寒假過完一遍高數基礎課,開學買一本1800題直接做,感受一下難度,之後坐著的途中,開始強化課,一定做完一章再看這一章的強化課,而且中間要多複習,多看筆記(1800分為基礎和強化,先做基礎就行,強化二輪複習的時候做)
如果有精力也可以買其他的資料,多做一些題還是不錯的,但最好跟一個老師就買哪個老師的題。
三月到五月重點高數
五月到六月中,苦熬線性代數(最好基礎、強化都沒弄完)
六月中到七月底,概率論弄完
八月初到九月底,把湯家鳳1800過第二遍
十月初開始歷年真題,可以留幾套偶數年的題,考前檢驗一下自己(當然也可能會打擊信心)
十一月中開始模擬題(擇優選擇)
如果有時間和精力,可以買李永樂的複習全書,再加660(這個針對選擇題和填空題,其實題目的計算量和大題差不多)複習全書比較難,但是題不錯,多做題沒壞處。
重點提醒一下,無論學得如何,考試的時候不要緊張,我就是因為考試的時候緊張,第一道大題就做錯了,損失十分。
還有就是做題的時候認真一些,一點要細心,相信自己,有付出一定會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