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絲上舞動的生命張力——看吳江絲綢紡織業如何精彩蝶變

2020-12-14 騰訊網

編 者 按

自「研究提煉吳江發展精神、再燃幹部幹事創業激情」主題黨日活動開展以來,吳江的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經歷了一場頭腦「大風暴」,圍繞主題開展了大討論。在梳理徵集的「吳江發展精神」材料過程中,我們發現,「吳江民營經濟」「長三角一體化」等一些關鍵詞頻頻出現,這些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的工作對吳江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也在無形中豐富著吳江發展精神的內涵。

為進一步挖掘這些關鍵詞背後的故事,讓吳江廣大黨員群眾更加清晰地了解吳江發展歷程,進一步推動全區黨員幹部擔當作為、再燃激情,匯聚起「兩勇一快」磅礴力量,即日起,「吳江黨建」將轉載吳江發展精神研究專班與區融媒體中心聯合出品的「吳江發展精神」系列深度報導,敬請關注!

一縷絲綢,穿起千年歷史;一條商路,承載千年文化。

從曾經「日出萬綢、衣被天下」的綢鄉,到如今的「中國絲綢名鎮」和「中國紡織第一鎮」,再走向從「織造之都」向「時尚之都」的蝶變。

真絲綢是吳江的一條「金龍」,化纖仿真絲綢是吳江的一條「銀龍」。以盛澤鎮為代表的吳江絲綢紡織業歷經歲月洗禮,在經濟發展大潮中挺立向前。然而,發展並非一帆風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體制機制的束縛,盛澤人銳意進取,破「繭」化蝶,不斷開拓新出路、走出新絲路。

吳江絲綢紡織業

吳江絲綢紡織業不僅是一種物質具象,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什麼是精神?精神就是生命,就是創造力。從盛澤人看來,這種精神無疑就是絲綢精神。

盛澤人尊重生命,絲綢精神能以絲綢的柔性、韌性和包容性化解危機,以靈氣、硬氣和生命張力求變求新。絲綢精神還體現在對美、對時尚和品位的追求。盛澤歷來有小上海之稱,今天更是提升到引領服飾面料潮流的境界,它與盛澤人的開拓創新精神一脈相承。小小一鎮,作為曾經的全國四大綢都之一,今天擁有當今世界各類先進織機14萬臺和年產絲綢紡織面料200億米的生產規模,這樣巨大的物質成就,正是精神結出的碩果,是一曲生命的凱歌。

時代奏鳴,激情再燃,盛澤人正以妙手匠心,擘畫吳江絲綢紡織業的錦繡藍圖。

盛澤地處太湖流域南岸,湖蕩密布,河港縱橫,沃野平疇,是天然的種桑養蠶寶地。史料記載,三國時期的盛斌將軍在盛澤築圩、屯田並繁衍子孫的時候,盛澤就已經開始了栽桑、養蠶、繅絲、織綢的辛勤勞作。

到了唐代,這裡的絲綢生產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吳江成為重要的絲綢產地。當時隱居於吳江的文學家陸龜蒙寫下了「桑柘含疏煙」「處處倚蠶箔」「盡趁晴明修網架,每和煙雨掉繅車」的詩句。明代正德《姑蘇志》記載:「綾,諸縣皆有之,而吳江為盛。唐時充貢,謂之吳綾。」

蠶繭

到了元代,雖連年戰爭,吳江的蠶桑生產仍然有著相當規模。著名的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遊記中說:「離開蘇州,我們到達距此僅一日路程的另一個城市,即吳江州。這裡出產大量的生絲,並有許多商人與手工藝者。質料最好的綢緞就產於此城,並運往省內各地出售。」可見,那時的吳江及盛澤的絲綢貿易十分繁榮。

以機為田,以梭為耒。明代中葉,盛澤地區的絲綢生產開始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盛澤也成為兼具絲綢生產和集散功能的專業市鎮,先後出現了三個綢市,形成了「水鄉成一市,羅綺走中原」的盛況。

盛澤絲綢業在清代更為興盛,外地的綢商蜂擁而至,順治至嘉慶年間,先後有8所會館落戶。這種現象被專家視為「全國所罕見」。

盛澤絲綢以質量優異而享譽海內外。1910年在義大利舉辦的都靈博覽會上,盛澤送展的綢樣獲最優等獎;1915年在美國舉辦的巴拿馬博覽會上,盛澤絲綢又斬獲多枚金牌和銀牌。

一根蠶絲,百轉千回,綢都人血液裡流淌著的絲綢基因生生不息,它強勁的生命力,代代相承,並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創新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1949年下半年,盛澤絲綢業處在低迷時期,綢市蕭條,銷路呆滯,生產基本停頓。隨後絲綢業經過幾番改組,到1965年形成以新生、新華、新聯、新民等絲織廠,以及綢緞練染一廠、綢緞練染二廠和絲綢印花廠為骨幹的格局。盛澤人分別稱之為「四新」和「三染」。

起初,「四新」在技術和管理方面存在不少欠缺之處,他們便四處取經,借鑑別人的成功經驗。比如,新華絲織廠的雙縐一度質量不過關,就到上海、蘇州等地的絲織廠登門請教;「鬆緊檔」是雙縐織物的常見病,也是產品質量的「致命傷」,後來打聽到上海對此解決得較好,就再次前往請教。

1983年,《浙江日報》發文學習吳江絲綢業

1983年,在杭州舉行的全國絲綢產品質量評比中,「四新」送展的產品在參評的9個品種中獲得了4個第一名,在行業內引起轟動。《浙江日報》為此在頭版連發3篇文章,號召浙江省的絲綢企業向盛澤同行學習,從此盛澤絲綢更是名聲大振。

砥礪前行,再攀高峰。在由當時國家經濟委員會組織的全國絲綢產品質量評比中,「四新」和「三染」生產的絲綢產品先後榮獲3個國家金質獎和4個國家銀質獎。此外,盛澤還有100多個絲綢產品榮獲江蘇省優質產品和紡織工業部、中國絲綢總公司優質產品稱號。

高質量的盛澤絲綢作為中國絲綢的一張名片,成為國際市場上的暢銷商品,出口到近100個國家和地區,為國家賺取了寶貴的外匯,為吳江奪取全省出口創匯「十三連冠」作出了貢獻。

1986年東方絲綢市場開業剪彩

而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的成立是吳江絲綢紡織產業發展進程中的又一件大事。市場成立後,逐步形成了「專、活、全、優」的特色,全國各地的紡織廠商紛紛來此開設經營窗口,很快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專業化程度最高的絲綢紡織品市場之一。從2005年起,中國東方絲綢市場的商品成交額連續多年名列中國紡織品服裝專業市場首位,成為國內重要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信息發布中心,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一布市」。

可以說,「四新」和「三染」是盛澤絲綢工業的精華和孵化器,為盛澤絲綢紡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培養了人才、輸出了技術,中國東方絲綢市場也為吳江培養了大批民營企業家,它是吳江的「黃埔軍校」。

1990年代後期起,在國營企業、集體企業改制工作逐步展開的同時,盛澤的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大量民間資本在短短數年裡集中投向絲綢紡織行業,從一年投資5億元猛增到一年投資50億元、100億元,一下子新建了1000多家絲綢紡織廠,使盛澤絲綢紡織業躍上一個新高度。

「在吳江,你會感受到其經濟發展像春潮般排山倒海的不同凡響。」當時的《群眾》雜誌用這句話勾勒出吳江經濟發展的生動畫面。

盛澤人把改革、開放、創新注入了自己的靈魂,經濟發展一次又一次躍上新臺階。盛澤始終站在中國鎮級經濟的「第一方陣」。

特別是徐關祥、姚德榮、陳建華、繆漢根等一大批優秀企業家,率先突破計劃經濟束縛,將一個個家庭作坊式的小企業迅速做大做強。

恆力集團車間

與時代同步,與國家戰略同行。始建於1994年的恆力集團,是多元化發展的國際型企業。2019年,恆力集團總營收5567億元,現列世界500強第181位,成為全國最大的化纖企業。「只有掌握『話語權』和『定價權』,才能實現產業領域的突破。」為此,恆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制定了長遠的發展藍圖,從起家的織造產業到化纖領域,不斷延伸著自身的產業鏈,嘗到了產業鏈上溯帶來的「甜頭」。

更早兩年成立的盛虹集團持續奔跑在創新之路上。「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盛虹已將創新基因深植企業發展之中,建立了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研投入體系,形成企業發展的『最強大腦』。」盛虹集團董事長繆漢根說。為此,盛虹集團制定了我國化纖行業第一項國際標準,其產品和技術均能與國際巨頭相抗衡,被譽為「全球差別化纖維專家」。

絲綢紡織業擁有「雙重屬性」,不僅僅是「製造產業」「民生產業」,還是「都市產業」「時尚產業」「創意產業」。這些屬性,歸根到底要靠文化的力量來凝練。

上久楷宋錦

「上久楷」宋錦,將古老的非遺之美結合當下的摩登藝術,賦予宋錦高定系列服裝不同年代、國家、文化、歷史及藝術元素,勾勒出符合當下東方女性氣質的新形象。目前,公司已為50餘位國家元首及其家屬製作宋錦國禮,其華美與靈動的時尚設計,展現出矢志不渝的民族文化傳承。而華佳集團則另闢蹊徑,突破同質競爭,創立家居絲綢品牌「桑羅」,走上打造時尚品牌之路。

「天下絲織品,震澤佔三成」,在盛澤的東面,有個「中國絲綢小鎮」叫震澤,「中國蠶絲之母」費達生先生在這裡開啟了近代國內機械化繅絲的先河。如今,震澤已聚集上百家絲綢企業,形成「金花領銜、小花緊跟、百花齊放」的產業格局。

太湖雪黨建文創產品

一絲連八方,古老亦新潮。「金花」之一的太湖雪絲綢股份有限公司不僅建起了太湖雪桑蠶文化園,農文旅融合得紅紅火火,還去寮國種桑養蠶建基地,掘金「一帶一路」。公司董事長胡毓芳表示,蠶桑產業是綠色生態產業,太湖雪把握新時代機遇,做好跨境電商發展,爭做國際絲綢品牌。

另一朵「金花」同樣氣度不凡,蘇州慈雲蠶絲製品有限公司作為《蠶絲被》國家標準起草的行業代表,以「工匠精神」堅守品牌之魂。

剛剛過去的小滿時節,是盛澤先蠶祠最熱鬧的時候。這個清朝道光年間修建的絲業公所,每年的這一天都會迎來戲班子輪流唱「小滿戲」,期望蠶花娘娘保佑當年蠶繭豐收。

歷經千年,幾多風雨,吳江絲綢紡織產業爬坡過坎中永遠不知「小滿」,更多追夢傳奇還將上演。

專家點評

讓經典產業煥發勃勃生機

區檔案局原局長 沈衛新

絲綢產業是老祖宗留給吳江的千年歷史經典產業,也是吳江對外開放的一張靚麗名片。

吳江絲綢業源遠流長。盛唐時,吳江已「無地不桑」,所產的吳綾成為貢品。明清以降,震澤絲客雲集,盛澤綢商滿門,一座座由安徽、山東、山西等商人建設的會館拔地而起。與「絲綢之路」同步,吳江商品銷往世界各地,廣受讚譽。進入新世紀,吳江絲綢產業不斷改革創新,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震澤業已成為「中國絲綢小鎮」,盛澤從絲綢古鎮、紡織名城,進一步邁向「時尚之都」。

新旗藝旗袍、盤扣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吳江人圍繞絲綢特色產業做文章,把「一根絲」做到極致,並以「絲」為媒,由「線」到「面」,絲絲入扣,培育出了電子信息、光電纜、電梯等集群產業,創造了「吳江經驗」,綜合實力走在全國百強區(縣)前列。

吳江絲綢產業振興發展的成功實踐,充分反映了吳江上下,特別是廣大企業家對實體經濟的堅守,對全球市場的把握,對產業鏈分工合作的追求,對技術創新的重視,對工匠精神的尊重,這裡既有千裡之行的專注與堅持,又有始於足下的踏實與奮鬥,也是新時代吳江發展精神的生動體現。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吳江以全面打造絲綢文化傳承與發展標杆為使命,緊緊抓住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的重大機遇,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一定會讓古老的絲綢產業在其原發之地,在她的故鄉,煥發出勃勃生機。

發揚絲綢精神 再創綢都新輝煌

原盛澤鎮經濟服務中心副主任 沈瑩寶

如果把盛澤的歷史比作一條河,那麼這條長河裡流淌的便是絲綢文化。

可以說盛澤的歷史就是一部絲綢發展史。自發祥以來,絲綢紡織始終是推動盛澤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千百年來,盛澤人以機為田,以梭為耒,夫織妻絡,父業子承,鑄成了「日出萬綢,衣被天下」「水鄉成一市,羅綺走中原」的綢都美名。

新中國成立後,盛澤人民振奮精神,創新發展,將昔日的「絲綢古鎮」成功創建為今天名揚四海的「紡織名城」,形成了千億級的絲綢紡織產業集群、千億級的絲綢紡織品專業市場和恆力、盛虹兩個千億級的企業,綜合實力連續多年躋身全國鄉鎮第一方陣。

盛澤東紡城

面對新時代、新形勢,盛澤人又把打造「時尚之都」作為產業、市場和城市的升級之路,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推動經濟發展向高質量提升,推動產業鏈向前端的研發、設計升級,向價值鏈的高端攀升,通過時尚轉型,挖掘盛澤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的潛力。

盛澤的絲綢紡織產業歷經千年而長盛不衰,依託的不僅是物質基礎,更是精神力量的支撐。源遠流長的絲綢紡織產業發展史,早已凝聚成厚重的盛澤絲綢文化積澱,形成了「重商、務實」的獨特民風和「包容、開放」的經濟文化特色。以絲綢的柔性、韌性和包容性化解危機,以靈氣、硬氣和生命張力求變求新,在絲綢紡織產業的領域內不斷追尋美麗、時尚和品位的極致,引領服飾面料的新潮流。這就是盛澤人所詮釋的絲綢精神。

盛澤必將繼續發揚絲綢精神,再創綢都新輝煌。

END

來源:吳江發展精神研究專班、區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林雅雯的生命故事:我如何走上心靈舞動的教學
    歡迎進入< 林雅雯心靈舞動學院 >前臺灣『雲門舞集』資深舞者兩岸三地將舞動訓練整合運用到身心成長第一人10+年身心靈課程帶領· 源頭 ·我從1998年開始看印度靜心大師的書,他算是我第一個靈性導師....身為一個肢體工作者,對身體的敏銳度本來就高於一般人,所以關於印度靜心大師提及「活在當下」與「臨在」的議題,每每讀到我都很有感覺,因為舞蹈本身就是最當下臨在的。它含有存在主義裡所提到的,即席的、稍縱即逝的、以及無法重來的特質。
  • 人民日報整版關注蘇州吳江盛澤:一個紡織重鎮的發展韌性
    3年前,也是這個草長鶯飛的時節,盛澤紡織業行情紅火,京奕集團車間的織機常常滿負荷運轉。「2017年3月,我在上海紡博會上拿到的訂單總額是250萬美元,貨品可以裝滿50個貨櫃。」陳克勤心潮澎湃,盤算著要大賺一筆。 誰知幾個月之後,一場噴水織機專項整治行動在吳江區拉開帷幕。身處焦點的盛澤鎮立下軍令狀:3年內,噴水織機總數減少30%。
  • 紡織業利潤率跌至3.9% 但高附加值面料利潤仍有10元/米
    從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近幾年紡織業營業額以及利潤情況進行分析,紡織營業額意料之中的在逐年下降,從2017年3500億降至了目前的2000億左右。紡織業利潤方面更是在一級一級的跳水,從2017年4.7%左右的利潤率,跌至了現在的3.9%附近。
  • 吳江城投集團:爭當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建設生力軍
    中國江蘇網訊 推進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蘇州市吳江區再添生力軍!不久前,吳江再度鏗鏘落子布局,大手筆整合城投公司、濱投公司、智慧城市公司、市政集團部分業務,組建蘇州市吳江城市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服務吳江城市高質量發展。因示範區而生,也必將因示範區而興。
  • 「舞動中國」西寧市聾啞學校公益行活動舉行 師生用精彩排舞禮讚生命
    12月9日,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舞動中國」西寧市聾啞學校公益行活動拉開帷幕。120餘名師生齊聚舞臺,上演精彩的排舞節目,用特殊的方式和感情,表達著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禮讚。
  • 在頭髮絲上畫國旗,在火柴上畫愛因斯坦,放大10倍,網友:給跪了
    在米粒上畫愛因斯坦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位畫家,擁有著堪比漫威「超級英雄」的能力,他的畫作被上傳到社交網站上後引起了廣泛關注,有的網友驚呼他的畫功變態,有的網友稱其眼睛具有顯微鏡的功能,否則如何完成如此高難度的畫作
  • 蘇州吳江印染企業停產限產
    這條西起東太湖之濱蘇州市吳江區、東與西泖河相接而入上海市境的河流,被認為上海境內黃浦江上遊水源地水質最好的區域。  在經歷了「金山水汙染」、「黃浦江死豬」事件之後,在太浦河開闢新的水源湖,已被視為解決上海飲水之困的可行方案之一。
  • 從畫像石看漢代徐州發達的紡織業
    說明紡織在漢代已相當發達,據統計,目前全國出土紡織圖類畫像石有十六塊,其中四川有二石,安徽褚蘭有一石,山東滕州、濟寧、嘉祥、肥城共五石;在江蘇的八石中,徐州地區出土的就佔七石,且為全國出土紡織圖類畫像石之最佳者,從而間接地證明了徐州的紡織業在全國所具的位置。
  • 相城區黨政代表團赴安吉、吳江考察學習,關鍵詞:綠色發展!
    7月15日至17日,相城區黨政代表團先後赴南通港閘區、上海張江高新區及臨港新片區、湖州安吉縣、吳江震澤考察學習。7月17日,區委書記顧海東,區委副書記、代區長季晶率我區黨政代表團先後考察了湖州安吉縣、吳江震澤,重點學習兩地發展生態經濟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經驗。
  • 「姑蘇八點半·繁華吳江夜」驚豔開啟!一撥「惠民大禮包」來襲!
    ·繁華吳江夜」的序幕。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也在昨天發布《關於促進吳江夜間經濟發展的十條政策措施》,該《政策》在優化夜間停車保障、優化夜間交通保障、鼓勵景區門票優惠、給予旅遊組團獎勵、給予旅遊住宿獎勵、強化宣傳推廣力度等方面提出具體措施,為吳江夜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全力保障吳江夜經濟繁榮發展。
  • 青吳嘉民營經濟人士吳江學「四史」
    12月7日,青吳嘉三地民營企業家代表、經濟人士齊聚吳江,舉行「四史」學習教育聯盟啟動儀式,為一體化建設聚力匯智。  吳江是全省民營經濟的領頭羊,全區現有民營企業8.1萬家,註冊資本近4800億元,臺資企業1000餘家,歐美先進位造企業100餘家;形成了絲綢紡織、電子信息、裝備製造、光電通信四大主導產業,培育出恆力、盛虹、亨通、通鼎、永鼎5家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其中恆力、盛虹躋身世界500強。
  • 舞動青春,秀出精彩———嚴塘中學第五屆廣播體操比賽
    (通訊員:張戰暉吳志國鍾雲娟肖波)暗香的臘梅,蘊育著春天的使者;舞動的青春,秀出生命的精彩。12月4日下午,嚴塘中學第五屆廣播體操比賽,在三位體育老師的精心策劃下,班主任的積極配合下,校領導的全力支持下,順利拉開了帷幕。
  • 看佳力高纖如何纖維創新實現可持續時尚?
    吳江佳力高纖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夢超因「絲」而生,因「絲」而興,是千百年來貫穿江蘇吳江盛澤鎮發展史、歷久彌新的活力密碼。「絲」對於很多盛澤人而言,其實更多的是一種情懷。同樣與「絲」有著不解之緣的吳江佳力高纖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夢超,不僅自父輩傳承了這一份情懷,還將其發揚創新。
  • 美麗鄉村興起來 舞動顧家更精彩
    美麗鄉村興起來,舞動顧家更精彩!200餘名舞者,在140平方米的小小舞臺上,邁出了新時代的步伐,跳出了新徵程的節奏,亮出了新奉獻的精神,一次次將大賽推向高潮。演出很精彩   評委很為難??《中國喜事》多   看我巖子河
  • 曠視對話億陽紡織:AI如何讓紡織業更智慧?
    曠視將為億陽紡織打造國內首個紡織業高密度單卷自動化立體倉庫,共建行業智能升級標杆。具體而言,曠視將以自主打造的機器人網絡作業系統河圖(HETU)為核心,配合多樣的自動化設備,定製出一套從收、發、存到智能搬運的自動化方案,幫助億陽紡織優化生產流程與出入庫管理模式,實現降本增效。在深入的過程中,曠視也將繼續尋找更多人工智慧可應用的場景並加以研究。
  • 建設「一帶三城」 實現「十大夢想」 未來五年 看海鹽蝶變躍升!
    會議明確指出,未來五年,海鹽將面臨四個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將持續深化高鐵時代將真正來臨灣北新區大開發將實質性啟動城鄉融合發展將深入推進謀深謀實海鹽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加快實現蝶變躍升、跨越式發展。
  • 廣安蝶變:東西部區域合作精彩樣板
    廣安蝶變:東西部區域合作精彩樣板 2020-07-28 21:1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吳江各鎮計劃停電通知互相轉告!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公司吳江八坼加油站、吳江市錦美來紡織有限公司、小圩村19#(小圩村13隊)、小圩村9#(小圩村13隊、於家灣)、端市村6#(1、2組端市港)等,天雨照停。 2020年8月20日7時00分--14時00分 122建安線中山北路3#環網室111中山-中北3進線開關至1137西鬥建安聯絡開關間線路、114西鬥線30-1-1#杆開關以後停電,範圍:中國石化、幸亞(蘇州)電子工業有限公司、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吳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天和小學、蘇州揚麒電子工業有限公司
  • 2018文化產業博覽會舞動華夏帶你精彩到底!
    距離2018創意雲南文化產業博覽會已經過去十多天,藝聯五洲舞動華夏的忠實粉絲們肯定在想,怎麼咱們的精彩花絮還不出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