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4 2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據臺灣媒體報導,美國東部時間12月3日,蔡英文接受「全美議會交流理事會(ALEC)」頒贈「國際領袖先鋒獎」,並通過視頻參加頒獎活動。
她聲稱,「永遠不會停止追求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也不會對臺灣的安全有任何妥協」。同時蔡英文還得意地宣稱:過去四年裡,臺灣「國防預算」一再創下歷史新高,投資於戰力的提升。
向美國人高調炫耀軍費投入,蔡英文想幹什麼?
無非三句話:
第一,向美國獻媚。臺灣連年上漲的軍費花在哪?地球人都知道,花在向美國購買武器上。
近年來美國對臺軍售大開,讓臺灣成為名副其實的「凱子」——武器都是二手貨,性能良莠不齊、價格高到離譜。臺灣今年已花費118億美元採購美國武器,相當於臺灣民眾人均負擔1.45萬新臺幣。有人算過一筆帳,這對於人均GDP約為73萬新臺幣的臺灣來說,等於民眾每掙50塊錢,就要給美國繳1塊錢的「保護費」。
近來民進黨當局不顧民眾健康,進口含瘦肉精美國豬肉的思路,於此如出一轍。為了討好美國無所不用其極,以致島內有人驚呼:「臺灣民眾地位低於美國豬!」
拿拖垮百姓的軍費上漲自誇,無非是諂媚作態,時不時提醒主子:自己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已經服侍得盡心盡力。
11月22日,臺灣民眾「秋鬥」示威遊行,反對「菜豬入境」。
第二,在島內投機。美國賣的「破銅爛鐵」能讓蔡英文高枕無憂嗎?有理智的人都清楚,絕無可能。
蔡英文買的不是武器,買的是美國人的態度,買的是蓋著U.S戳子的背書。以此在混亂的臺灣政壇撈取政治資本,以此換來島內「臺獨」分子的天真幻想和囂張氣焰,以此加劇臺海緊張形勢來煽動民眾的恐慌情緒。臺海的水攪得越混、「臺獨」分子「以武拒統」的幻覺越強烈、臺灣民眾的不安越濃厚,蔡英文及民進黨就越能從中漁利。
「巧」在美國這邊也有一些政客,不光要獲取經濟利益,也把對臺軍售當成一張「好牌」,妄圖以此撈取選票,但白宮政權更迭的事實已經說明,這存粹只是一些人的痴心妄想。
拿禍害臺灣的軍費上漲自誇,無非是挾洋自重、甘當棋子的醜態:趁機大肆「割韭菜」,獲取政治私利。
臺軍「漢光演習」。(圖:環球時報)
第三,對未來恐慌。故作驚人之語,能換來她口中的「永不停止追求兩岸關係和平穩定」嗎?有理性的人都明白,概率為零。
美國大選過後,蔡英文的焦慮與恐慌,從近期頻繁的與美互動中可見一斑。僅12月上旬,她就安排了三場與華盛頓智庫相關視頻活動,其中就包括今天領取所謂的「國際領袖先鋒獎」。通過演講「碰瓷」大陸,語不驚人死不休,提前交一份「投名狀」,來換一份「心安」。
這種焦慮情緒不止在蔡英文身上體現,更在島內政壇瀰漫:就在最近,臺灣再添咄咄怪事,一本大陸的童書《等爸爸回家》被民進黨當局列為「禁書」,只因為書中有「武漢加油」「中國加油」的字樣。8個漢字就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內心何其恐懼!
漲軍費窮兵黷武,禁童書焚書坑儒,外厲內荏、逢中必反,無非一再印證:統一是歷史大勢,是正道!
原標題:《自誇「臺灣軍費4年一再創歷史新高」,蔡英文想幹什麼!?》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