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Hawk。財富鷹眼,慧眼天下。今天我們接著說說中國稀土的大國戰略。
上期我們提到,中國目前擁有世界上最先進、最齊全、成本最低的稀土提煉產業鏈。先簡單介紹什麼是稀土產業鏈。稀土產業鏈由上遊——原礦採選;中遊——冶煉分離;下遊——材料以及產業應用四部分組成。上遊的原礦採選是將原礦石加工成精礦。中遊的冶煉分離是將精礦加工成稀土氧化物或者單一稀土金屬。下遊的材料就是把稀土氧化物製成如永磁、催化、儲氫、拋光等稀土高端材料。而產業應用就是把稀土材料應用於終端產品,包括軍工、新能源汽車、手機、可穿戴設備等領域。
中國目前在稀土的原礦採選以及冶煉分離的技術上全球壟斷,並通過稀土全球化戰略加大國外對我國稀土和產業鏈的依賴,同時廣泛布局全球的稀土礦產,並不斷消耗國外的稀土資源,加大對國內稀土資源的保護力度。
2017年國家已經完成對六大稀土集團(即北方稀土、中國鋁業、中國五礦、廣東稀土、南方稀土和廈門鎢業)的資源整合,從源頭上減少惡性競爭,淘汰落後產能,增強對稀土資源的控制。
此外,國家還建立了稀土戰略儲備機制。當市場稀土價格偏低時,國家購入大量稀土,進行戰略收儲;當市場稀土價格偏高時,國家賣出儲備的稀土,平抑價格。國家通過動態調節,保持稀土價格穩定。避免出現稀土「白菜價」。
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同時也是最大的稀土消費國。2018年中國稀土消費量佔全球消費總量的56.5%。隨著中國製造2025的推進,預計中國未來幾年稀土的年需求量將以18%的速度遞增。
然而中國稀土整體發展水平仍處於全球稀土產業鏈的中低端。在稀土的高端應用領域,產品創新能力不足,核心專利受制於西方發達國家,正是中國稀土在國際上有話語權,卻沒有定價權的根本原因。舉個例子,全球稀土專利申請數量中,中國僅佔7%,其中的專利還主要集中在稀土的採選和冶煉分離上,可見中國的稀土專利缺乏高端應用技術。
中國稀土產業未來發展的出路在於應用領域的擴大和產業鏈的下遊延伸,國家已經早早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並制定了《稀土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其中就明確了稀土行業的發展目標:就是到2020年,形成合理開發、有序生產、高效利用、科技創新、協同發展的稀土行業新格局,行業整體邁入以中高端應用、高附加值為主的發展階段,充分發揮稀土應用功能的戰略價值。
同時,《中國製造2025》提出了包括新能源汽車、信息技術產業、航天航空裝備、生物醫藥等在內的十大重點發展領域,均與稀土產業密切相關,這也為中國稀土產業鏈的高端應用創造了良好的環境。
路漫漫其修遠兮,衝破西方的封鎖,打通稀土全產業鏈可謂是困難重重。然而重點發展稀土高端材料和器件產業是大勢所趨,早日讓稀土成為中國手中的「王炸」已上升至國家意志。
好,關注我,這裡能洞悉最新的產業趨勢並發現更多財經真相,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