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4日晚8點,新一期的《經典詠流傳》又與觀眾朋友見面了,這一次,又有哪些經典歌曲出現在舞臺上呢?
節目一開始,老朋友許魏洲再一次登上《經典詠流傳》的舞臺上,演唱了一首頗有搖滾範的《天降大任》,也燃起了全場觀眾的熱情。
許魏洲演唱的這首《天降大任》我們並不陌生,它出自於孟子文章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幾乎都背誦過這首作品,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其中的意蘊。
一個人如果想成功,必然要走出自己的舒適圈,就像許魏洲在歌中所唱: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這首歌也表達了年輕一代人的態度,帶給大家一種正能量。
第二個登上《經典詠流傳》舞臺上的是隔壁老樊,他傾情演唱了一曲《少年不識愁滋味》,如果說少年的愁充滿了淡淡的憂傷,而中年的愁則是有一種痛徹心底的傷痛。
正如幾百年前的辛棄疾,他在人生的暮年登上高樓,回首自己的一生,年輕時候的自己是何其自信,沒有一點憂愁,因為他覺得自己報國的理想一定能實現。
幾十年過去了,辛棄疾已經是一位蒼然老人,但驅除金兵,恢復中原的理想依舊沒實現,這便是辛棄疾心中最大的傷痛。
無論何時,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要有理想,只有心懷夢想,未來才會屬於自己。
老朋友歌唱家雷佳為觀眾朋友帶來一曲主席的《水調歌頭·遊泳》。
2020年是頗為特殊的一年,疫情的突如其來,讓國家和人民面臨嚴峻的考驗,但中華民族自己以來便無懼風雨。就像詞中所唱「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相信國家和人民攜手共進,必將擊敗任何艱難險阻。
周深是非常優秀的天才歌手,在《經典詠流傳》的現場,他動情地演唱了金代詩人元好問的一首《摸魚兒·雁丘詞》,他那空靈的嗓音震驚了全場觀眾,連康震老師都大呼:「天才歌手,唱得真好聽」。
元好問寫這首《摸魚兒·雁丘詞》的時候不過十六七歲。在一次趕考的途中,一位捕雁者將一隻大雁射殺,另一隻大雁在空中盤旋幾圈,直接俯衝到地上一頭栽下殉情而死 。
元好問被兩隻大雁的故事所感動,便花錢將他們買下,葬在汾水邊,並建了一個小小的雁丘,並寫下了這首《摸魚兒· 雁丘詞》。
最後登臺的是武漢鋼花小學合唱團,師生們共同帶來了一首楊萬裡的《小池》。
在武漢疫情期間,老師帶領合唱團的學生們用優美的歌聲為醫護人員加油,通過這首歌,感受到孩子身上樂觀而向上的態度。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小荷,他們一定會在盛夏時節綻放出最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