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澳門──文旅產業助澳門經濟多元發展

2021-02-09 濠江網

澳門是一個外向型發展並依賴博彩旅遊為主的微型經濟體。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旅遊業及外地遊客嚴重下跌,酒店、導遊、航空等萎靡不振。二○二○年上半年因應疫情防控期間,新興的網絡直播、短視頻、雲看展、雲旅遊等文化和旅遊線上服務等,以數字內容為核心的數字文旅產業異軍突起、逆勢上揚。二○○三年的SARS(非典型肺炎)疫情帶來的是電子商務起飛,相信二○一九新冠病毒將帶來數字文旅的騰飛。為思考疫後澳門的發展,為此,澳門愛國教育青年協會博士智庫委員會與澳門中華文化藝術發展協會組織課題組,成員包括黃家倫、簡浩賢、鄧偉強、容甄甄、徐其蓓、戴顯揚、梁琦惠、曹鵬、洪盈盈、陳如欣,務求拋磚引玉,為特區政府出謀獻策。課題組一致建議澳門特區政府通過多種舉措進一步採取措施推動數字文旅產業發展為核心、拉動現有綜合旅遊資源配合的多元發展計劃。

從客源結構看,內地、香港和臺灣地區仍位居澳門客源地前三,其中內地客源約佔三分之二。新冠疫情爆發後,特區政府自疫情伊始就調集一切力量,陸續推出有效舉措嚴控疫情,嚴控入境與檢疫、取消公眾集會與娛樂活動、暫停文化場館和娛樂場所、延後開學或復工,「飽和式」應對疫情,有力地保障了市民安全健康。與此同時,由於入境被阻斷,加之中央一再強調全國性文體活動及跨省跨境旅遊等暫不恢復,以至於文旅業「一挫再挫」、甚至「一度休克」,許多文旅企業遭遇「生死挑戰」,傳統文化旅遊經濟活動陷入全面停滯,但也加速孕育數字文旅新業態。

數字文旅是以線上博物館、虛擬景區、線上旅遊等為代表的、採用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技術的文化旅遊新業態。較傳統文旅業態而言,它具有更廣泛的分享、更高效的交互、更有質感的體驗和更便捷的接入等特徵。疫情為數字文旅全面起飛創造了重要契機,激發了業態融合新潛能,釋放了消費的新需求。

目前,內地一些城市意識到疫情為文旅業態和產業鏈的調整提升創造了窗口期,是文旅企業擁抱數位化的好時機,紛紛啟動對數字文旅的積極探索。澳門也應積極借鑑各個城市的經驗基礎上,根據本地特色,抓住時代機遇,從政府全面扶持、企業創新變革、遊客啟動消費三方面全面推進本地數字文旅業態發展,將澳門建設為世界範圍領先的數字文旅領軍城市。

數字文旅除了拉動經濟增長、推進適度多元化的經濟功能外,還具有推動愛國教育、促進文化交流、提升國家形象的重要政治、社會功能。同時,數字文旅有助於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合作,有效落實特區政府的施政工作,一方面充分善用橫琴推動影視產業和相關文化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打造澳門與珠海之間「一河兩岸」休閒旅遊區。

紅色旅遊是文旅產業的重要分支,是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內地政府、企業有限採購專案。當前,5G、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相繼成熟,航拍、移動拍攝、VR沉浸體驗等全新玩法逐漸得到推廣,在澳門打造以澳門紅色名人為核心品牌的數字紅色旅遊基地的時機已經成熟。

通過發展數字文旅盤活他們的精神遺產,不僅能夠凝聚華人,可藉此機遇找到政治最大公約數,一起為民族振興而攜手合作,具有重大統戰意義。

打造澳門數字紅色旅遊基地,用科技營造良好的紅色旅遊視覺體驗和互動體驗,有助於發揮澳門以孫中山為核心品牌的紅色旅遊的使命和內涵,提升政治教育功能、思想教育功能、文化教育功能,將澳門建造為高質量的紅色旅遊目的地,打造經典紅色旅遊品牌。

另外,鑑於當前紅色旅遊正在尋求利用現代的科技手段、傳播管道、體驗方式突破,澳門亦可每年舉辦「紅色旅遊plus數字文旅」主題論壇,利用自身國際化優勢幫助內地紅色旅遊中需求方、投資方、製作生產方的交流與合作,探討如何完善價值鏈、產業鏈和供需關係,進而更好地展示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經典、傳播中國聲音。

澳門具有小巧精緻、開放包容的休閒氣質,澳門的文化具有「以中為主,中葡結合」的特色,也有豐富多樣的旅遊休閒資源,澳門不僅是中國與葡語系國家以至拉丁美洲相互往來的橋梁與通道,還是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多元文化薈萃的舞臺。為更好地善用澳門「一國兩制」的優勢,建議將「讀懂中國」國際會議、世界中國學論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智庫交流」平行主題會議等移師澳門舉行,推動全國性協會如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舞蹈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等在澳門舉行會議,並在澳門設立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葡語國家分會場,或在澳門舉行中國與其他國家的政治會議。

行政長官賀一誠在其參選政綱中,提出特區政府將會推行機構改革。政府宣佈教育暨青年局和高等教育局合併、文化產業基金將併入文化局,這是對澳門特區政府為未來充分發揮和利用好資源的新措施。澳門有著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使命,「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除了各自發展外,更應起到互助互補作用,發展文化旅遊也是大勢所趨的方向,發展方向必須有政府和政策配合,待行政架構重組一段適合的時間後,澳門可以參考國家的大部制改革,把文化、旅遊、體育部門結合,按實際需要整合為司級,恰好正是配合國家所需、澳門所長、南北對應的重要體現,也是對於國家全面實施國家文化旅遊發展策略,提升文化軟實力,維護國家文化安全,推動文化產業生態發展起著重大意義。

另外,為落實行政長官對文化事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繁榮發展的施政考慮,建議整合資源創建類似內地的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澳門特區政府作為出資方之一,與業界聯合發起和組建澳門文旅產業投資基金,以利於日後以政策和資源引導和統籌文旅事業、文化產業、旅遊業融合發展,發揮澳門對外交流平臺的重要作用。

在規劃發展「夜市經濟圈」、提振經濟促進強消費方面,建議利用好本澳本土的特色,如十月初五街「康公夜市」這種具有「地攤經濟」特色的實體場景。大部分商舖在晚上生意一般較少,夜市可釋放居民晚上的消費能力。除了利用好美食外,更可以利用夜間文化藝術。各區可以設計不同主題的夜市、文藝綜合點。一方面疫情後更好分開目標市場,以達分流一下人群和避免太強的惡性競爭。

在促進琴澳綜合遊,拉動旅遊新景點新市場方面,在旅遊推廣上不僅只著重對外,可考慮投放更多資源刺激內需,待疫情穩定受控,除向本地市民推出澳門一日遊,也可推琴澳一天遊等,讓他們了解澳門文化內涵,結合新舊兼備的旅遊路線,將澳門的歷史底蘊深植民心,繼而將澳門人打造成旅遊宣傳者,講好澳門故事。

在助力旅遊從業人員就業,協助導遊提升其自身轉型方面,主要建議如下:第一,娛樂場穿梭巴士增配導遊,一車一導,專門為乘客往返途中介紹澳門旅遊資訊。第二,建議旅遊局各口岸中心增聘導遊,於旅遊諮詢中心服務。第三,建議政府統一在疫情過後安排現有的澳門導遊參加橫琴專用導遊證培訓活動,並給予相應的同等現金補助。第四,建議勞工事務局向各大博企及本澳或橫琴大企業商議,舉辦大型導遊轉職招聘會。第五,在旅遊業界就業上,一些工種導遊、旅遊巴士司機、旅遊景點講解員等經過適當的培訓可以更好促進本地就業機會。培訓方面建議加強本地歷史、澳門中葡文化、琴澳自然環境和區域地理等相關知識,更好地配合新旅遊需求。

在利用5G新技術發展,發展本地跨境電商平臺方面,建議政府可以協同業界社團推動,讓本地和外地消費者能更便利並能享受購物樂趣。擴大吸引旅客和消費者可於多間不同小店消費。共同促進不同形式的經濟增長。

在政策扶持方面,第一是建議澳門政府聯合強大的博彩機構,參考市場化程度較高的線上影視、線上數字資源、網路遊戲等數字文化產業的開發模式,積極搭建合作平臺,鼓勵由平臺型網際網路企業與博彩機構、文博機構、旅遊景區合作,整合打造市場化的數字文旅消費平臺。第二,建議澳門特區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對數字文旅企業的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支持。特別是要通過設立產業基金對鼓勵科技企業加速與文旅融合,研發創新數字文旅新業態、新產品、新服務,探索新的數字文旅產品和服務的開發。第三,建議澳門政府將紅色革命家精神遺產建設為數字文旅示範區。該示範區以5G、大數據、網際網路等資訊技術為依託,實現文化、旅遊、科技在各領域深度融合。通過發揮示範區的標杆作用,構建全新的數字文旅體驗和產業佈局,推動文化旅遊與數字經濟走向全面融合,把數字文旅真正打造成文旅產業轉型升級的引擎。

在發展方向方面,特區政府在指導開發數字文旅新業態時,要注重科學的發展方向及選擇合適的經營發展模式。利用遺產旅遊、科技旅遊、民俗旅遊、旅遊演藝等強調體驗的旅遊結合與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等適合進行文化創意數字旅遊二次開發;歷史景點與紅色旅遊適合綜合數位化。其次,要把數字文旅與智慧城市建設相結合。澳門政府要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支持5G、AI、4K/8K超高清、大數據、區塊鏈、數字建模等關鍵技術攻關,實現景區和文化場館的高清晰、高體驗、高互動的數位化遊覽。最後,在推動數字文旅過程中,建議澳門政府要藉助各類企業和社團引導線上用戶轉化為文化場館和旅遊景區的實地遊覽、線下消費,將用戶、資訊和消費在實體空間和虛擬空間之間充分互動交融,實現遊前線上虛擬體驗、遊中現場沉浸體驗、遊後數字回味體驗的全體驗流程。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下賦予澳門「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發展定位,作為是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澳門一直是以旅遊為核心的外向微型經濟體,這次因應疫情對澳門的總體旅遊打擊是非常嚴峻的。利用好新時代數字文化的新機遇,結合好澳門本地的旅遊特色,綜觀實際操作上的有力措施顯得十分重要。澳門要打贏這場新時代的公共衛生戰爭,必須加快重新啟動好旅遊休閒的新動態、重建澳門「一中心」的關鍵定位、下一步方可更好地以澳門之長、國家所需服務好大灣區深進融合的工作之內,特別是橫琴這篇大文章。

相關焦點

  • 韓國瑜在澳門的28小時
    今日(3月24日)下午,高雄市長韓國瑜結束澳門訪問前往深圳繼續「經濟、情感之旅」參訪行程。韓國瑜是昨天(3月23日)上午結束訪問香港後循港珠澳大橋到訪澳門的。一文帶你回顧韓國瑜在澳行程。 3月23日 8:00  韓國瑜一行離開香港前來澳門,途中參觀港珠澳大橋
  • 議員關注施政著墨經濟復甦保就業
    【2020年11月15日-星期日-澳門新聞】行政長官賀一誠今日下午到立法會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今年在疫情下,社會特別關注和期待明年施政報告。多位議員最關注的分別是疫後經濟復甦、居民就業保障、產業多元、公屋供應、融入大灣區建設、醫療發展規劃、行政改革、廉政建設、教育等。
  • 澳門:大國小城的多元魅力
    「澳門沒有地和田,只有莊和閑」的說法流傳甚廣,但並不準確。澳門雖小,故事卻很多、分量卻很重,詮釋著大國小城的多元魅力。 文|左敬(北京)原載於《紫荊》雜誌2020年12月17日,「聆聽中國人的聲音」音樂會在位於「大三巴」門前的耶穌會紀念廣場舉行。
  • 工銀澳門獲知名國際雜誌評選為2020年度「澳門地區最佳銀行」
    在過去一年,工銀澳門堅守「立足澳門、建設灣區」的宗旨,審慎穩健經營,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支持特區政府政策實施,通過與大灣區內的分行機構合作,推出一系列灣區產品,主動與大灣區城市連接,助力澳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大局。
  • 明年1月起生效,澳門輕軌氹仔線票價最高收10元,持電子預付卡可減一半票價!
    澳門輕軌氹仔線今日就開通啦大家有冇去湊下熱鬧呢?
  • 澳門回歸20周年經濟觀察 | 訪葡萄牙駐澳門和香港總領事館總領事歐冠溢
    「正值中葡建交40周年之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如火如荼,澳門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也給葡萄牙公司和創業者們來華謀求發展,創造了絕佳平臺」。葡萄牙駐澳門和香港總領事館總領事歐冠溢,23日下午在澳門公職人員協會會址,參加該會舉辦的「中葡建交40周年」講座,現場接受本報記者提問時如是說。
  • 新華社這樣解讀澳門春節「成績單」
    他說,澳門與內地在疫情控制上取得初步成效,粵澳口岸之間的通行逐步恢復正常。而在大灣區的融合發展進程中,越來越多的澳門居民也將自己的生活、就業、營商等活動範圍延展到大灣區。此外,前往內地度過春節假期的澳門居民也佔了口岸人流的一定份額。
  • 【複合版】李仲言籲藉海域發展旅遊漁業文化
    、漁業文化,例如海上漁業體驗活動,以及發展海上運動項目,促進旅遊經濟多元發展。旅遊局早前表示,媽閣臨時公共碼頭預計今年首季落成,並計劃增加為澳門海上遊上下客點。李仲言表示,媽閣臨時碼頭落成啟用後,可作為海上遊船隻停泊用途,相信能為海洋旅遊經濟發展帶來契機。他指出:香港南丫島多年來致力發展漁村漁民旅遊文化,包括開放漁棚釣魚、學習漁民拋網、捕漁技巧等漁業體驗活動,取得一定成功經驗。
  • 澳門新景點,你真的去過嘛?其實澳門不只有賭博
    對 澳門 印象總離不開賭場、豬扒包,在這葡國風味的小島上,除了賭和吃,還有一群熱愛文創的青年,今天就一起探索 澳門 的另一面。東方基金會會址建於 18 世紀 70 年代,原址是葡國皇室貴族、財政顧問、澳門保險之家創始人之一的巨富俾利喇(Manuel Pereira)的別墅。20 世紀 60 年代後曾改作賈梅士博物館。東方基金會在澳門的地位不僅是建築漂亮,它參與到了澳門每一段重要的歷史。
  • 直播澳門進行時:首屆澳門國際網絡影視大賽響鑼
    當日還首次發佈澳門商報旗下新品牌——「直播澳門」,並舉辦以「短視頻商業模式探討」和「影視商業廣告植入」為主題的論壇及相關沙龍。    首屆澳門國際網絡影視大會由中國(澳門)綜合發展研究中心主辦,澳門商報、澳門文化傳媒聯合會聯合主辦。2017澳門國際網絡影視大會
  • 夜遊世遺訪尋澳門娛樂業的流金歲月
    ,帶領參加者在夜幕下漫步澳門歷史城區,講述澳門娛樂事業的歷史變遷,配合「社區旅遊發展計劃」,與市民一同追隨昔日澳門的經濟命脈。 報名連結: http://www.mhaa.mo/list-215/421澳門的博彩娛樂業可追溯至十六世紀澳門開埠初期,然而至1847年才正式合法化,帶動相關娛樂事業如酒店業等蓬勃發展,聞名中外,始被譽為「東方蒙地卡羅」,並成為澳門龍頭產業至今。「夜遊世遺。
  • 澳門懸掛八號風球,金巴將調整為···
    基於有關批示及公眾安全,經討論後,日後「金巴」將會在澳門懸掛8號或以上熱帶氣旋信號後暫停開往澳門,並會在信號懸掛前15分鐘發出前往澳門末班車行政長官崔世安昨日傍晩率官員舉行記者會,表示已致函立法會刪除七日在立法會引介修改《二○一九年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法案,即調撥超額儲備六百億設立澳門投資發展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便向公眾作更多解說和諮詢。同日一般性討論的《打擊電腦犯罪法》法案,因保安司司長黃少澤不在澳,未能出席立法會全體會議引介,亦一併刪除。
  • 後疫情時代:世界六大格局變化與香港經濟發展前景
    對於香港這樣一個國際化城市而言,發展前景也深受世界格局的影響,如何應對變化、實現發展是香港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世界科技格局出現四個新動向:第一,信息化後半程中美競爭接近分水嶺。美國一直是信息科技革命的引領者,此前受到日本、歐洲的挑戰,當前面臨中國在5G、人工智慧等領域的有力競爭。美國成功地遏制了日本、歐洲信息產業的發展勢頭,華為等中國通信企業能否頂住美國的瘋狂打壓,走出一條自主創新的道路,已經成為未來誰將引領信息化後半程的分水嶺。
  • 【澳門製衣業】工廠妹的鎏金歲月
    為留住製衣業這段珍貴的歷史,澳門口述歷史協會訪談員於十年前採訪了二十位曾從事製衣行業的工友,並於今年十一月匯編成書,由文化公所與該會聯合策劃編著《行針步線——澳門製衣工人口述歷史》,並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以第一人稱口述形式,再次呈現澳門製衣業的發展興衰歷程。
  • 今天,澳門用這些方式慶祝祖國生日
    今早8時在金蓮花廣場澳門特區政府舉行國慶升旗儀式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9周年澳門立法會主席賀一誠澳門終審法院院長岑浩輝澳門特區政府主要官員及社會各界代表出席觀禮升旗儀式後舉行「澳人齊賀國慶世界步行日歡樂跑」崔世安主持起步禮向市民揮手致意
  • 經濟財政司司長:澳門明年繼續現金分享派現金10000元!
    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表示,目前本澳職業稅及所得補充稅只收12%,是亞洲除汶萊以外稅率最低的地區,沒有進一步下調空間。他補充,澳門高度側重博彩稅,其他稅收只佔約兩成,如果其他稅收都下調,政府的二次分配功能便會處於被動。賭牌將於2022年到期議員何潤生關心修法前諮詢的時間表以及未來「3個正牌、3個副牌」何去何從?
  • 灣區時代如何講好澳門國際機場的故事
    筆者今天鬥膽拋磚引玉,借分析探討澳門的產業結構,思考如何結合產業結構發展臨空經濟,發掘新的航空需求,從而為澳門特區的下一個二十年打下穩健而持續的基礎。產業結構對機場的影響澳門和香港相似,是一個典型的商業城市:貿易商業和旅遊業構成了澳門經濟的兩大支柱。航空業為這兩大產業承載人員流動,因此這兩大產業的興衰直接決定澳門航空業的發展。
  • 脫貧攻堅貴州行採訪團賦歸感悟深 冀澳媒續講好幫扶脫貧「澳門故事」
    採訪團團長、澳門日報常務副總編輯蔡彩蓮總結表示,通過是次採訪了解到澳門幫扶從江及貴州脫貧攻堅取得顯著成效,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深入人心,倍感欣慰。希望澳門媒體繼續發揮橋梁作用,向澳門市民多多宣傳活力多彩的貴州,推動各界深入認識貴州,特別能多到內地走走,助力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 【燃爆】與您共賞澳門國際銀行45年的騰飛之路
    在幾代國行人的頑強拼搏和無私奉獻下,這家上世紀70年代的「奇珍」小銀號逐步發展為如今澳門特區的系統性重要銀行,一路走來,不僅見證了國家改革開放40年所發生的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同時,也是澳門經濟金融發展和騰飛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 這本澳門通訊錄,有了它走遍澳門也不怕
    -58138010澳門駐世界貿易組織經濟貿易辦事處地址:Avenue Louis- Casai 18 1209 Geneve Suisse電話:(0041 22) 710 0788在臺灣澳門經濟文化辦事處地址:臺灣臺北市110信義路5段7號臺北101大樓56樓A座電話:(886)28101 1056科學技術發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