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山東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建設富有活力的現代化溼地城市,貴在見真招、實招,擼起袖子加油幹,一張藍圖繪到底。2020年4月份,東營各縣區發展有哪些亮點?小編帶您來梳理~
●堅決打贏作風立區攻堅戰,以「八大賦能」促改革攻堅
今年,東營區立足「二次創業、走在前列」新使命,吹響打贏作風立區攻堅戰衝鋒號,以「八大賦能」促改革攻堅。突出作風立區,引導全區廣大幹部轉作風、強本領、促發展,爭做奮勇爭先的排頭兵。聚力推進「十二大改革攻堅行動」「四項重點工作」「九個三年行動計劃」,以政府賦能、園區賦能、企業賦能、規劃賦能、土地賦能、資本賦能、科技賦能、人才賦能「八大賦能」為動力,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互融共生的溼地型產業生態,推動創新之區、活力之區、首善之區建設強勢開局。一季度,東營區企業達產率、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速等指標,均居全市各縣區第一位。截至4月底,東營區132個重點建設項目開工率82.6%,完成投資40.12億元。在4月30日舉行的2020年東營市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第一批扶持項目籤約儀式上,東營區14個項目現場籤約,項目個數佔全市的29%,居全市第一。
●創新方式精準施策推動「八大招商」攻堅破局
4月16日,東營區召開「雙招雙引」工作推進會議,將「雙招雙引」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聚焦「招什麼、誰來招、往哪招、怎麼招」,著力推動產業招商、園區招商、油田招商、企業招商、資本招商、科技招商、專業招商、窪地招商「八大招商」攻堅破局。1至4月份,東營區共引進在建項目25個,計劃總投資79.6億元,其中省外投資項目20個,到位省外資金4.52億元,投資20億元的東風新能源智能農機、天東華潤混改等兩個世界500強項目落地。
●掀起「講文明講衛生、改陋習樹新風」百日攻堅行動熱潮
精心繪製創建文明城市重點點位布局圖和責任分工圖,成立工作專班,全面壓實鎮街道、區直重點職能部門主要領導靠上抓的工作推進機制,重點抓好一個工程、完善三項機制、整合四種力量。百日攻堅行動啟動以來,東營區連續四周每周開展環境最美(最差)鎮街(村居)評比,推動人居環境整治常態進行。
●東營區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7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
4月18日上午,東營區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牛莊鎮贛州水之方——黨建聯合體20萬平方米設施農業項目建設現場舉行。此次集中開工項目7個,包含贛州水之方—黨建聯合體20萬平方米設施農業、雙福福盛高檔花卉蔬菜二期1.5萬平方米智能溫室、藍海逸園蔬果萌寶樂園、譚家園子生態果蔬種植基地二期、時家村蔬菜產業園一期、東營區現代高效農業產業園孵化繁育中心、新希望六和年出欄18萬頭商品豬等,計劃總投資6.3億元。
●重點實施26個旅遊富民項目
緊緊圍繞「打造黃河入海文化旅遊目的地」的目標定位,按照「把主城區作為旅遊度假區來打造」的要求,聚焦打造全國石油文化名城,重點推進石油科技館布展項目、耿井水庫水上體育運動基地環境整治項目、「油城記憶」主題公園改造、星創田園綜合體、藍海逸園田園綜合體、海通知味谷等26個旅遊富民項目。
●建成全市首家「網際網路+」模式再生資源分揀中心
近日,東營藍桶資源循環科技有限公司投資的再生資源分揀中心建成投入運營,這是全市首家「網際網路+」模式再生資源分揀中心。該分揀中心一期投資200餘萬元,佔地20餘畝,初期年分揀能力達10萬噸,是全市規模最大、標準最高、技術最先進的再生資源分揀中心。
●打造督、考、評一體運行的考核督查「新模式」
創新考核督查方式,強化大數據智能應用,建設啟用區綜合考核管理大數據平臺,將綜合考核、幹部考核、重點任務督辦一體化推進,實現了定性評價與定量考核相統一、「考人」與「考事」相統一、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相統一。綜合考核管理大數據平臺按照一個網站、一套系統、三大功能的架構,開發了綜合考核、重點任務督辦、幹部考核三大模塊,考核督查任務上報、資料審核、成績發布均實現「無紙化、不見面」。
●智慧農業實驗園區項目落戶東營區史口鎮
近日,山海間智慧農業實驗園區在東營區史口鎮新農人社區「落戶」。該園區計劃5年內投資8000萬元,建成集研發實驗中心、設備研發中心、文創培訓中心、專家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科技展示平臺、溫室水生平臺、中心實驗室平臺等於一體的高端綜合實驗園區。實驗園區以蔓越莓馴化為重點項目,建成後可實現年畝產利潤7萬元以上。
●經濟運行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一季度,河口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全區主要行業發展穩定,工業經濟逆勢上揚。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6.92億元,增長11.9%,居全市第1位。從企業效益看,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營業收入135.8億元,增長39.8%。從重點行業看,華聯、中海、富宇三大煉化企業產值增長58.5%。從先行指標看,工業用電量3.38億度,增長9.87%。金融存貸款餘額實現「雙增長」。3月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354.27億元,比年初增加5.56億元,增長4.54%;各項貸款餘額175.05億元,比年初增加8.24億元,增長0.67%。實際利用外資實現突破。一季度實際到位外資1200萬美元,完成全區年度任務的57.1%,居全市第2位。固定資產投資強力回升,全區在庫項目44個,同比增長12.8%;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1億元,同比增長5.6%,居全市第2位。
●召開改革攻堅暨重點工作推進會議
4月3日上午,河口區改革攻堅暨重點工作推進會議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和全市改革攻堅暨重點工作推進會議精神,安排部署今年改革攻堅任務,加快推進「四項重點工作」和「九個三年行動計劃」,動員全區上下銳意改革開放、奮力攻堅克難,確保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奮力開創河口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真金白銀設立1500萬第一書記產業扶持資金
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河口區按照每年每村30萬元的標準,向50個第一書記幫扶村撥付總額1500萬元的第一書記產業扶持資金,扶持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河口區委組織部、河口區財政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區直下派第一書記產業扶持資金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使用範圍,規範審核流程,加強資金管控,從嚴加強資金管理使用。
●成立「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服務團」為合作社發展提供「保姆式」服務
4月17日,河口區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第一批評審會召開。近期,河口區委組織部牽頭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區農業農村局等18個區直部門單位,成立了「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服務團」,為全區村黨組織領辦的合作社提供政策宣傳、專業諮詢、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助力集體增收和村民致富。
●河口經濟開發區2家企業新入選全省2020年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
近日,山東省科學技術廳根據有關規定,經企業自評、省市科技部門審查,確定了山東省2020年第四批1082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現已公示期滿,其中山東河口經濟開發區山東石大油田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東營市天正化工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被列入榜單。至此,河口經濟開發區有7家企業先後入選山東省2020年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
●新戶鎮打破農村分散低層次發展格局 全面優化村莊建制
4月中下旬,新戶鎮通過逐村召集戶代表表決的方式,開展優化村莊建制群眾投票,全鎮75個行政村全部完成撤併。為解決現有農村村莊布局散、規模小、配套難等問題,新戶鎮抓住爭創全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鄉鎮和國家級產業強鎮的有利時機,從優化村莊建制規模入手,將全鎮75個行政村改為自然村,合併成為2個社區和10個新村,力促從根本上解決制約鄉村振興的瓶頸難題。
●黃河路以南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完成入戶調查
日前,河口區黃河路以南片區(河欣小區北區、河樂小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入戶調查工作順利結束。該項工作自4月24日開始至5月2日結束,歷時10天,共派出18個徵收調查組、90名工作人員,採取登門入戶的方式,完成了對57棟住宅樓、1240餘戶住宅房屋和1宗商鋪的民意調查工作,棚戶區改造項目取得階段性成效。
●河口黃河河務局榮獲「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近日,河口黃河河務局在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榮獲「全國水利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成為2019年度山東黃河系統唯一獲此殊榮的單位。
●博冠城市商業廣場項目籤約
4月23日,墾利區與建偉控股集團舉行博冠城市商業廣場項目籤約儀式。該項目總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分為街區式商業購物中心、星級酒店、配套住宅等功能區塊,計劃引進知名連鎖品牌超市及體育用品集合店,打造集娛樂休閒、運動健身、教育培訓、餐飲購物、商旅等功能於一體的大型城市商業綜合體。
●6項目入圍省「現代優勢產業+人工智慧」試點示範企業及項目名單
4月13日,省工信廳公布山東省第二批「現代優勢產業+人工智慧」試點示範企業及項目名單。墾利區萬達集團基於智能數字孿生的石化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山東墾利石化集團智能工廠、宇佳新材料特種耐火材料智能工廠、寶豐汽配高性能商用車剎車片自動化生產項目等6家企業及項目入選,全市共入圍16家,全省共入圍221家。
●6人入選黃河三角洲產業領軍人才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公布2019年度黃河三角洲學者黃河三角洲產業領軍人才名單的通知》(東辦字〔2020〕11號),墾利區6家企業高層次人才入選黃河三角洲產業領軍人才,6家企業分別為山東九章膜技術有限公司、山東景明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山東萬得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新發藥業有限公司、東營市盛元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東營市一邦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全市共20人入選。
●10家企業入選全市上市掛牌後備企業名單
近日,東營市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企業上市掛牌工作的意見》,墾利區10家企業入選,分別是坤寶化工、合益化工、旺豪化工、宇佳新材料、寶豐汽配、美利農業、景明科技、億順信息、垚坤模具、固泰爾建築科技公司。
●齊魯師範學院實踐教學基地揭牌
4月7日,齊魯師範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墾利區城市管理局實踐教學基地揭牌。今後,齊魯師範學院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推動研究成果轉化,為墾利區提供信息、科研和智力支持。墾利區也將立足職能優勢,推動與齊魯師範學院的深度融合,打造雙方受益的產學研一體化平臺,促進地校更好地開展合作。
●「誠墾分」讓信用有價惠民便企
為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進「放管服」改革,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墾利區依託「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建立信用評價體系,推出個人信用積分——「誠墾分」。截至目前,共歸集抗疫信息11000餘條,為7名赴湖北防控一線醫務人員予以信用升級,為5178人、76家企業增加「誠墾分」。疫情期間,為企業提供金融支持、穩崗補貼、減免稅費、減免房租等各方面資金支持近20億元,惠及企業300餘家。
●兩村莊獲得「國家森林鄉村」稱號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第二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黃河口鎮北宋圈村和董集鎮劉王村入選該名單,全市共10個村莊入選。
●第七屆「黃河口書香節」啟動
4月22日,墾利區第七屆「黃河口書香節」啟動。本屆書香節包含「指尖上的閱讀」、文化創意產品設計大賽、「清風送書香」、親子閱讀、主題徵文等10大類、20餘項活動。2014年以來,「黃河口書香節」已連續舉辦六屆,活動影響面廣,成效顯著,形成了一個集成果展示、圖書交流、文化活動、信息服務於一體的文化盛會,成為該區重要的文化品牌。
●獲全省2019年度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一等」
近日,省委農辦公布2019年度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名單,全省共有23個縣(市、區)獲「一等」,廣饒縣位列其中。2019年,廣饒縣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聚焦聚力五大振興,著力打造大王和稻莊碼頭兩個市級鄉村振興示範區、李鵲和廣饒街道楊廟兩個縣級鄉村振興示範區,通過重點突破、示範引領,推動鄉村振興整體上水平。
●實施總投資16.8億元的23個技改項目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近日,投資1.8億元的山東宏盛橡膠科技有限公司半鋼子午胎生產裝備智能化信息化改造提升項目完工投產,單條輪胎生產時間由原來的65秒縮短為37秒,用工減少50%,年可節約生產成本6000餘萬元。廣饒縣立足產業實際,將實施「易審批、零增地、高水平」的技改項目作為突圍路徑,支持企業開展「脫胎換骨式」的技術裝備改造,聚力實施總投資16.8億元涉及橡膠輪胎、化工、造紙、紡織等領域的23個技改項目,推動產業升級、產品換代、智能提升。
●國內首家綠色環保高端醫衛用彈性非織造布項目在廣饒縣試產
日前,山東恆鵬衛生用品有限公司48000噸/年綠色環保高端醫衛用彈性非織造布項目設備安裝完成,開始試機。該項目是2020年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是國內首家綠色環保高端醫衛用彈性非織造布項目,總投資8.64億元,佔地面積24000平方米,規劃建設四條生產線。項目達產後,可實現銷售收入11.52億元,利潤4.8億元,稅收5500萬元,解決就業500人。
●實施重點項目建設「百日攻堅」行動,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廣饒縣聚焦項目謀劃、開工、建設、投產、儲備等環節,突出問題導向,著眼提速提效,圍繞工業類、鄉村振興類、服務業類、城建及基礎設施類、社會事業類、生態環境建設類等6大類項目開展攻堅,集中解決一批影響和制約項目建設的瓶頸,以有效投資和項目建設堅定發展信心,增強發展後勁,助推新時代廣饒高質量發展。截至目前,150個重點項目已開工134個,開工率89.3%,完成投資66.91億元,同比增長8.29%。
●為557家企業減免社保費880萬元
為有效對衝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復產帶來的不利影響,廣饒縣全面落實政府階段性減免企業社會保險費和企業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及時跟進做好上級政策解讀,進一步優化業務流程,從快辦理減免、緩繳相關業務,確保繳費企業優惠政策應享盡享。截至目前,已為557家參保單位辦理退費879.92萬元。今年,預計將為全縣1300餘家企業減免社保費約1.2億元,助力企業輕裝上陣再出發。
●利用外資實現首季「開門紅」
今年一季度,廣饒縣利用外資實現重大進展,全縣新增外商投資企業4家,正常經營外資企業達到22家,實際到位外資1000萬美元,實現首季「開門紅」。工作中,廣饒縣建立外資項目推進機制,篩選確定19個重點推進外資項目,成立推進服務專班,建立外商投資「服務大使」制度,對外資項目從項目洽談、公司設立、外資進入到後續項目建設、運營等全過程提供「一對一」「一條龍」精準服務,加快外資項目落地速度。
●全市首家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廣饒縣成立
4月29日,廣饒縣鴻業土地股份專業合作社揭牌成立。作為全市首家村級土地股份合作社,該合作社採取「股權保底收益+股權盈餘分紅」的方式進行收入分配。農戶以土地經營權入股,與合作社籤訂協議,合作社向農戶頒發「股權證」,除了每畝地1000元保底收入,合作社對取得的經營收益,在扣除成本、提取公積金後,拿出30%的利潤給入股農戶進行二次分紅,實現土地變資產、村民變股民,促進農民穩定增收、持續增收。
●全市首家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落戶廣饒
近日,山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等5個項目建設單位名單,華泰集團有限公司魏國華領辦的技能大師工作室獲批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這是我市首家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近年來,廣饒縣積極深化「匠心東營」技能人才工作品牌建設,切實發揮高技能人才培養載體平臺在人才培養、技能培訓、技術攻關、傳技帶徒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目前,全縣擁有國家級技師工作室1家,省級技師工作站4家,市級技師工作站7家,全國技術能手1人,省級首席技師14人。
●榮獲2019年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一等獎
4月29日,市委、市政府公布2019年度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考核結果,利津縣榮獲一等獎,其中,重點項目觀摩評議、引領性項目核查評估、群眾評價等指標獲得全市第1名。同時,在項目建設、生態環境保護和「四減四增」方面榮獲2個單項獎勵。2019年,利津縣緊緊圍繞「148」工作體系,紮實推進八大攻堅行動,全力以赴推動黨的建設、經濟發展、城市品質、鄉村振興、民生事業、社會治理等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
●總投資88億元的12個項目集中簽約
4月17日,利津縣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舉行,計劃總投資87.98億元的12個項目集中簽約,項目圍繞「八大主導產業」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涉及新型工業、現代農業、康養旅遊、基礎設施等多個領域。利津縣聚焦生產力布局調整和八大主導產業,繪製「產業招商圖譜」,組建8個「雙招雙引」工作組,大力招引產業鏈關鍵環節、核心企業、上下遊配套企業,逐步培育壯大產業集群。
●利津縣人民政府與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舉行
4月27日,利津縣人民政府與山東第一醫科大學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舉行。雙方將在科研教學、人才培養、科研成果轉化及醫療學科建設等方面進行多層次交流合作,真正實現校地大融合、發展大聯動,為推動利津衛生健康事業提速升級和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舉行鄉村振興特色農產品推介暨「一品益津」品牌發布會
4月18日,利津縣鄉村振興特色農產品推介暨「一品益津」品牌發布會在智聯農創現代農業示範園舉行,吸引來自全國大中小型企事業單位數百家,籤約戰略合作4家,直播帶貨及電商平臺8家,大型連鎖商超及當地生鮮便利超市130多家。利津縣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組織化」發展思路,通過實施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工廠化運營等,促進農業「新六產」提檔升級。
●山東利津碳材料產業園開發建設戰略合作籤約儀式舉行
4月24日,中投長城基金(北京)有限公司、東營津卓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山東中陽碳素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山東利津碳材料產業園開發建設戰略合作籤約儀式舉行。利津經濟開發區以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契機,將碳材料產業園納入開發區管轄範圍,按照「一個重點產業、一個平臺園區、一個專業運營公司、一套生態系統」的發展思路,推動產業園建設全面提速,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新體系。
●268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67個村莊發展
為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深入實施,利津縣按照每村每年20萬元的標準,為全縣67個第一書記幫扶村撥付專項扶持資金,兩年共計撥付專項扶持資金2680萬元。專項資金主要用於支持幫扶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用於推廣農業經營模式、完善配套村級文化場所等基礎設施建設。此外,還可入股所在鄉鎮(街道)集中實施的鄉村振興產業項目,收益分紅全部歸幫扶村所有。
●省市縣社共建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基地播種現場會舉行
4月22日,省、市、縣、社共建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基地播種現場會舉行。省市農機推廣站、縣農業農村局和利津春喜農機合作社聯合建立黃河流域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基地,實驗推廣機採棉等行距密植、膜上播種、滴管等系列農機、農藝新技術,實現機採棉播種智能化、標準化、全程機械化,促進棉花優質高效生產。目前,利津縣已建成全省規模最大的機採棉示範基地。
●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願服務基地揭牌儀式在利津縣舉行
4月14日,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文藝志願服務基地揭牌儀式在汀羅鎮前關村舉行。基地的設立是探索「文藝志願服務基地+」模式,進一步深化文藝志願服務工作、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有力舉措,將常態化為鄉村群眾提供文藝服務,倡導文明風尚,提升鄉村群眾幸福指數。
●「臨合蜜」系列農產品進行直播推介
4月30日,「學習強國」學習平臺「愛心助農」直播在陳莊鎮「臨合蜜」甜瓜生產基地進行,推介「臨合蜜」系列農產品,宣傳全市文化旅遊資源。近年來,利津縣以獨特旅遊資源和特色農業產業為依託,通過農民豐收節、旅遊文化節等節慶活動,加快推進農旅深度融合,深入推進區域農產品品牌建設,培育優勢特色農業,打造高品質、有口碑的農業「金字招牌」。
●出臺最新促進「雙招雙引」二十條政策
4月18日,為切實做好「雙招雙引」工作,開發區發布了最新二十條政策,以加快重點產業集聚,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一社區書記入選山東戰「疫」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
4月2日,由山東省委宣傳部、省民政廳、大眾報業集團、山東廣播電視臺共同主辦的「山東戰『疫』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雲發布儀式舉行,開發區勝利街道錦華社區黨支部書記張凱入選「山東戰『疫』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
●3人入選2019年度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
近日,「東營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名單公布,其中,開發區3人上榜,勝利錦苑小學的郭東美、山東中天水土資源生態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的卜凡敏和東營方圓有色金屬有限公司的王海濱獲此稱號。
●「一鏈辦理」政務服務體系雛形初現
以需求為導向,以法規為準繩,以方便為目標,以「減法」為戰術,一套便捷、高效、陽光、實用的開發區特色「一鏈辦理」政務服務體系正日漸發展成熟。
●東城街道啟動首屆公益項目大賽
4月16日,由開發區東城街道主辦的首屆公益項目大賽啟動儀式在遼河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舉行,通過「社創+」及「鄰裡+」計劃,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賦能社區內生力量,推進創新治理機制建設,培育專業社會組織,促進公益慈善事業發展,提升社區為民服務水平。
●勝利街道啟動責任社區建設行動
4月22日,開發區勝利街道舉行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四鄰」責任社區三年行動啟動會,發布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四鄰」責任社區三年行動系列文件,啟動「1412」工程,標誌著首個街道探索以社區營造創新油地融合社區治理新模式正式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一季度經濟發展態勢良好
一季度,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超過17億元,增速高出全市平均水平二個百分點。5個省優選、2個省「雙招雙引」重點籤約項目投資完成率超過47.44%,居全市第1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產值227.1億元,同比增長9.3%,工業增加值增速約10.6%。重點服務業企業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9億元,同比增長12%。3月份以來經濟持續回暖,全區成品油和化工品生產增加,貿易企業一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44.73%。一季度,實現進出口總額57.17億元,同比增長5.9%。
●東營綜合保稅區外貿進出口實現首季「開門紅」
今年以來,東營綜合保稅區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積極釋放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活力,複製推廣自貿區改革試點經驗,加快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外貿經濟快速發展。一季度,共實現進出口額18.7億元,同比增長141%,位列全省海關特殊監管區第4位(共10家),全國第63位(共140家),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共建山東省高端石化創新創業共同體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舉行
4月30日上午,山東省高端石化產業技術研究院與勝利油田分公司技術檢測中心共建山東省高端石化創新創業共同體合作框架協議籤約儀式在東營港經濟開發區舉行。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資源優勢,加快推進山東省高端石化創新創業共同體建設運營,構建區域創新發展新樣板和人才引育新高地。
●用心培育上市掛牌後備企業
新材料產業園開展「送政策到企業」活動,結合企業上市掛牌工作需求,開展專題輔導培訓會,詳細講解新三板、主板上市掛牌業務流程、中小企業對接資本市場的典型經驗。今年以來,聚強化工、金鳳凰化工、冠森高分子、頤工化學4家企業納入全市後備資源庫。
●國務院同意在東營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近日,國務院發布《關於同意在雄安新區等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的批覆》,同意在46個城市和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東營市位列其中。東營綜合保稅區發展跨境電商的軟硬體條件進一步完善,已建成30000平方米的國際商品展示交易中心、1700平方米的進口商品直營中心和4210平方米的海關專用監管倉庫,並與10餘家知名電商平臺洽談合作,已具備開展跨境電商的基本條件。
●開展危化品洩露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4月30日,東營港經濟開發區組織開展危化品洩露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演練模擬某石化公司發生丙烯洩漏著火進而引發連鎖事故,共設置了丙烯洩漏著火事故發生、企業先期應急處置、應急救援隊伍應急響應等8個演練科目。
(記者 莊洪鑫 劉潔 通訊員 徐淑霞 楊勝男 樊京龍 鍾鵬飛 王玲玉 王剛 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