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位股民自述:不管牛市還是熊市,普通投資者都很難生存於股市

2020-12-18 騰訊網

燃財經採訪了9位股民和1位證券市場人士,其中有快跑入場的新手,也有經歷過上一輪牛市的老炮,股齡覆蓋1個月到15年不等;一些人選擇快刀斬亂麻,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短線投資,另一些人堅持價值投資,追求中長線;雖然盈利者居多,但也有個別股民在同一隻股票上被反覆收割。

燃財經(ID:rancaijing)原創

作者 | 孟亞娜 黃麗梅 李秋涵 周繼鳳 金璵璠 趙磊 黎明 唐亞華 蘇琦

編輯 | 金璵璠

「時隔五年它終於來了?」

本周,A股市場加速上行,「牛市」一時間成了超級熱詞,仿佛人人都在討論股票,所有人都在問,牛市來了嗎?

目前市場存在兩種極端的答案。

隨著各項指數和股價連續上漲,散戶大多情緒高漲,認為牛市已來。直到本周五,A股市場結束了八連漲,三大股指漲跌互現,也不妨礙市場交投情緒高漲。7月10日A股成交額超1.6萬億元,連續7日破萬億元。按市值計算,本周A股市值漲了6.2萬億元,這意味著,1.6億股民平均賺了3.9萬元。

但機構紛紛發出風險預警,不要追漲股市,尤其提示投資者注意不同地區風險。

2015年的大牛市會重演嗎?當年奮不顧身衝進牛市裡的人現在如何了?那些聞風而來、快跑入場的新股民會是新鮮的韭菜嗎?

燃財經採訪了9位股民和1位證券市場人士,其中有快跑入場的新手,也有經歷過上一輪牛市的老炮,股齡覆蓋1個月到15年不等;一些人選擇快刀斬亂麻,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短線投資,另一些人堅持價值投資,追求中長線;雖然盈利者居多,但也有個別股民在同一隻股票上被反覆收割。

來看看他們的炒股故事和投資心態。友情提示: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要點速覽:

炒股就像接飛刀,誰也不知道飛刀何時會落下。

大佬們大多是炒超短期,我手裡持有的股票也沒超過5天的。

很多人在牛市也賺不了錢,重要的還是看股票本身。

總想等到所謂的高點再拋售,總認為自己不會成為韭菜。

不要相信有人給你推薦股票,也不要相信誰跟你說這是牛市。

不管牛市還是熊市,普通投資者都很難生存於股市。

— 小白入場 —

「牛市來沒來我不知道,賺點就跑很開心了」

阿源 | 股齡1月餘 收益1342元

我今年剛本科畢業,去年12月拿到了獎學金和兼職工資,開始嘗試經濟獨立。就像巴菲特說的,人生就像滾雪球,重要的是要找到足夠溼的雪和足夠長的坡。我很清楚複利的力量,所以理財要早點開始,我把每月剩下的錢定投基金。

今年5月,我開始在某網際網路大廠實習,6月份收到實習工資後,加上之前定投在基金的錢,覺得有了點小資本可以進場試試。

我的炒股知識,最主要的是兩本暢銷的理財類書籍,大三修過一門《證券投資學》,另外,我爸是老股民,他經常和我交流一些投資經驗和思考邏輯,勉強打下了一些基礎。

筆記截圖 來源 / 受訪者提供

6月5日,我正式進場,先進了大概3000元,後來增加到7600元。我的投資邏輯是,找被低估的股票,至於怎麼判斷主要靠直覺,不過一般低點進會比較安全。

當時運氣還不錯,買第一隻股票時,只花了2秒鐘,結果第一天就漲停,賺了150元左右。後來聽我爸說這隻股有退市風險,第二天就出了,果然它現在ST了。我後來反思,之後買股票一定要好好分析公司,不能再這麼草率。

我又陸續看了四隻股,其中三隻做短線,打算近期悄悄撤了,還有一隻是我比較看好的影視股,低點還加了一波倉,計劃長期拿。這波撤出來的資金先不繼續投了,等股價跌下來再入。

在我看來,所謂牛市就是,當所有人的情緒都被調動起來炒股的時候,當大媽都在勸你進場時,一般是牛市的中後期了。我其實也不知道這輪牛市來沒來,反正我做我的,賺點就跑,已經很開心了。

對我來說,倒是不太擔心被割韭菜,總共就投了這麼點錢,就算全虧進去也還好。但我爸炒股賺了錢,是我進股市的底氣,也向他學到了很多,比如「不要貪」,漲跌都是有邏輯的、要學會看別人的邏輯,要能夠等待時機,先勝後戰、要有勝算才能開戰等等。

「賺個200萬,我就不去工作了」

李小花 | 股齡1年 1萬本金小賺70%

股票改變了我們一家人的生活。

對於炒股,我曾經很不認同。那是聰明人的遊戲,我們普通人玩不轉的。上大學時從新聞、教科書、身邊人裡,聽說過太多因為炒股家破人亡的例子,當知道老公(當時還是男朋友)炒的時候特別反對,為此吵過架,但他太堅持了,我勸不動他。

後來我考上銀行、有穩定的工作可以供一家人開銷,他就開始全職炒股了。碰上2015年的牛市,他用幾萬塊的本金賺了兩三倍,拿出20萬作買房的首付。我當時想,也許他會成功吧。那之後,我雖然依舊不贊同他炒股,但也沒有像以前一樣再想去改變他了。

2018年,我辭職做全職家庭主婦,平日裡我老公總會在我耳邊念叨一些靠炒股致富的大佬故事,有大佬從十萬本金賺到十個億,聽著聽著,我開始動心了,加上家裡還有兩套房的房貸要付,我想或許能掙點錢早日還清房貸。

第一次下定決心炒股是在2019年4月。當時我老公有隻股票賺了40%,刺激到了我,在他的忽悠下,我跟著投了1萬塊錢。結果,那隻股一直在跌,中間有過賣出的機會,但我一直猶豫,沒想到徹底崩了,虧了20%。

來源 / 視覺中國

雖然虧損不多,但那次對我的打擊很大。這果然還是聰明人的遊戲,之後半年都不敢再碰

直到今年1月,我看到有家網紅經濟公司的股票翻了6倍,又開始心動了。當時疫情剛開始,我拿出1萬塊投了一些專門生產口罩的公司,賺了40%,把去年虧的錢填平了。最近又買了一隻跟免稅店相關的股,賺了30%。

大佬們大多是炒超短期,我手裡持有的股票也幾乎沒超過5天的。最近牛市來了,但我沒有加倉,因為經驗不足,也比較膽小,暫時還不想投更多的錢,但在網上看到一個博主說破解膽小的方法就是設立底線。我現在給自己定的底線是,如果連續虧幾次,虧損超過20%,就暫時退出股市。

我計劃等明年孩子上小學之後,再出去找份工作養活全家,老公還是在全職炒股,我知道改變不了他。不過,我們一家人開銷不大,控制好度怎麼樣炒都沒有關係。當然,如果能在股市賺200萬,我就不去工作了。

被特斯拉連割兩次,接下來準備長期持有

莫白 | 股齡不滿1年 虧損約5萬

作為一個股市小白,我還是被割了。心態還行,可以說是個有修養的、教科書式的韭菜。

我是今年1月23日入市的,當時是國內疫情爆發期,我憑著常識買了一些覺得基本面還不錯的公司,比如拼多多、瑞幸咖啡、虎牙、陌陌、特斯拉以及趣頭條等。我判斷疫情下,這些公司下一個季度財報數據會比較漂亮。

但沒想到一下踩了兩個大坑。

首先是瑞幸咖啡,當時我朋友非常看好這家公司,按他的說法,瑞幸咖啡的數據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他向我保證,這隻股會漲到100美元。我是在45美元的時候買入的,但那之後股價一直在跌,跌到30多美元的時候,果斷賣掉了。當時還沒有爆出它被做空的消息,只是覺得它的股價和運營數據完全對不上。

另一個坑是特斯拉,我被連割了兩次。

來源 / Pexels

我先是在美股的高點買入特斯拉,買完之後股價就一直在跌,腰斬之後,3月18日那天,我忍痛賣掉了,這是被第一次收割。

一個月後,在經歷過4次熔斷之後,它的股價又漲回來了,我又一次入手,準備看空它。那時候美國疫情非常嚴重,新增患者數每天都在增長,我覺得股價肯定還會再掉,就把所有手頭上的股票都賣掉,全部押在做空特斯拉上,結果它一直漲,漲到前兩天,我實在沒辦法了,只能全部贖回來,就被反向收割了。

我一直覺得自己是長期持有的心態,但這種心態很難堅持,我還是缺乏經驗,更多時候太著急,沒能堅持最開始的想法。

投資美股的邏輯是基於對公司價值的判斷,不管從理財的角度,還是從親自參與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發展的角度,我是想體驗一下。今年本身也挺魔幻的,我一開始炒股就碰到這種百年一遇的行情,正好熔斷、牛市都感受了一下,學到的東西也是挺多的。

但自身的認知沒有到那個程度,確實賺不到股市的錢,還是得交學費,現在總共損失了不到5萬,在可承受範圍內。接下來準備找個像可口可樂一樣的公司,長期持有,為信仰充值了。

— 股市心理戰 —

炒股就是接飛刀,誰也不知道飛刀何時落下

高磊 | 股齡1年 盈利15%

我沒有經歷2015年的牛市,卻完整經歷了今年3月的四次熔斷。

我去年下半年開始投資美股和港股。一開始謹小慎微,買了兩隻中概股,倉位非常小。目的是想通過買股票驗證自己對這些公司的判斷是否準確。

一開始我堅持價值投資,要長期持有。疫情前,我的帳面收益是25%。疫情爆發後,中概股的股價大跌,到2月底的時候基本抹平了之前的漲幅,但我選擇繼續持有。3月初,我覺得中概股已經跌得差不多了,應該可以抄底了,於是全倉抄底了三隻中概股。

就在我全倉三天後,美股暴跌,然後連續四次熔斷。兩周內,我的帳面虧損達到26%。當時真的是嚇壞了,看著股價蹭蹭往下掉,第一天跌7%,第二天跌10%,所有股票都在狂跌,股市一片哀嚎。

來源 / 視覺中國

在全倉扛過了第三次熔斷後,我忍痛割肉,平倉走人,然後卸載了股票軟體。

但一周後我又重新下載了,因為還想著回本。在3月底美股觸底後,終於開始反彈。但當時誰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底。

這個時候其實心態已經崩了,非常小心翼翼。在隨後長達4個月的大漲行情裡,我一開始只拿出非常小的倉位參與,看著漲了6個點,馬上賣出套現,然後第二天一看,還在漲,於是又買,結果買完就跌,然後割肉賣掉,結果割完又大漲。

在這種震蕩上漲行情裡,因為不停地買了又賣,然後再買,追漲殺跌,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發現居然是虧損的。這就像是,一堵牆下散落著一地現金,這堵牆隨時可能倒掉,你想去撿錢,但又不敢在牆下停留太久,所以每次快速跑過去撿幾張就跑,結果發現牆沒有塌,於是又跑過去撿,但是你不敢蹲著,耐心把所有錢都裝到口袋裡再跑。

事實證明3月底已經開始一波牛市了。所有中概股都在漲,我慢慢加倉,後來終於解套收復了失地,並開始盈利了。但因為加倉太晚,錯過了早期低價買入的時機。

我最大的收穫就是,不要追漲殺跌。因為炒股就像接飛刀,誰也不知道飛刀何時會落下。如果要做價值投資,那就長期持有,不要在意一時的下跌,這樣股價大漲的時候,你才能還在那裡,獲得上漲帶來的收益。

身邊的同事都在討論股市,我覺得牛市已經來了

王帥 | 股齡2年 半年扭虧為盈

我是2014年入市的,當時拿了5000塊開了戶,運氣還算不錯,人生中買的第一隻股票就賺了。當時感覺賺錢好簡單,就開始接著買,但是後面幾次都賠了。我剛開始買入的是基金,去年開始買A股,今年入手了幾隻美股。

剛開始入市的時候,加入了一個股民交流群,群裡有個「大師」,日常分享投資經驗,推薦股票。那會兒沒有主見,盲目跟風,大多玩的是短線,兩三天就跑,雖說有賺也有賠,但賠錢的時候多。

我慢慢感覺,炒股會培養出賭徒心態,越是虧錢越想贏回來,甚至還想賺更多的錢。我本身是保守型的投資者,也擔心被割韭菜,調整了策略,從短線股轉向主攻中長線股。但我也會間歇性買入一些短線的股票,大多時候還是想搏一搏,萬一能搏一個漲停呢。

我覺得A股的牛市已經來了,今年年初虧的2000多塊,沒想到最近不僅漲回來了,還賺了3000塊。

來源 / 視覺中國

我個人認為,股市分為三種階段:牛市、熊市還有區間震蕩。就現在的情況來看,各種指數都呈現上漲趨勢,甚至達到了新高,因此不符合熊市的特徵。而股市的區間震蕩分為進攻板塊和防守板塊,一般來說,這二者不可能同時大幅度上漲,但現在的狀態正是如此,現在已經處於非常誇張的牛市了。

之前有個段子說,判斷牛市是否到來,有三個特徵:開戶的人數爆滿;身邊的人都在討論股市;身邊的人開始盲目推薦股票,往往到達第三個階段,股市就到已經達牛市的頂峰了。

我個人比較看好白酒行業,我買的幾隻股票已經盈利50%多了,而且一直在突破新高,還有就是醫藥、科技和農業板塊。醫藥和科技板塊在政策扶持下漲勢很好,屬於符合進攻板塊特徵的行業,而農業板塊是防守行業。據我觀察,當整個市場回調,指數開始下降,農業板塊一般會漲得比較好。

我個人對下半年的股市還是比較樂觀的。從市場開始大範圍討論股市暴漲開始,從大家的情緒發酵、新股民的入場和政策的扶持力度來看,目前都是處於爬升狀態,而且沒有看到暫停的趨勢。

鼓勵年輕朋友進股市,感受資本感受人性

趙顧 | 股齡3年 盈利25%

我是2017年開始炒股的,當時是受前領導的影響,再加上我對二級市場感興趣,就自己開戶研究。三年的炒股經驗下來,我發現炒股類似於賭博,其實是一件非常考驗人性的事。

比如,我最近中簽了一隻做眼藥水的新股,成本價是14港元一隻,價格非常低,一手500股,我申購了三手,都中簽了,結果上市開盤三分鐘就暴漲了三倍,從14港元漲到55港元。我申購的少,我們炒股群裡還有朋友入了20、30手股票,那就是日入20萬、30萬、40萬了。

炒股來錢真的太快了,但是股票不會一直漲的。

我的那隻股票,當天開盤大漲後K線一直往上走,什麼時候到達頂點,沒有人能夠預判。但是心理戰已經開始了,到底要繼續買進還是拋售?貪慾一起,是沒有下限的,尤其是有過日進鬥金的經歷,貪慾更是欲壑難平,總想等到所謂的高點再拋售,總認為自己不會成為韭菜。而在糾結中,往往就錯過了最佳的時機,我就是如此,當天股價在達到一個峰值後開始往下跌,之後再也沒有回到高點。

來源 / 視覺中國

而這樣的心理博弈每天都在上演。進了股市,每一個人都是賭徒,但股市也是一個把你的膽識、風控能力、信息搜集能力、自制力等等綜合起來考驗的戰場。能夠即時準確判斷拐點把股票拋售出去的人有多少?自制力很強能拒絕誘惑的人又有多少?不過我整體來說算是比較穩健的,長線和短線七三開,三年下來收益也不錯。

炒股除了運氣之外,其實是個非常專業的事情。你首先要了解宏觀經濟的變化,需要深入了解你看中的行業,並且掌握的一定的財務、金融知識,在準備入手一隻股票前,要關注這個公司的動向、基本面、背後股東等等,要去做很多功課。

對於炒股,我有幾點建議:炒股前要想清楚自己能接受的最壞的、最糟糕的情況是怎樣的;不要用槓桿炒股,不要套了幾十萬的信用卡,把房子車子抵押,這樣不理智;我非常鼓勵年輕的朋友去股市賺點錢,感受一下資本,感受一下人性。

— 不看牛熊看股票 —

A股被低估,牛市應該快來了

高驍龍 | 股齡4年 投入10萬盈利50%

我是網際網路從業者,工作近10年了,4年前開始炒股,一直只做A股。剛開始純屬自己摸索,先投過基金才做的股票,進場前只是大概學習了一些相關知識,毫無寬度和深度可言,但至今還沒在股市交過智商稅。

最初從存款裡拿出5萬炒,剛開始虧的多,但這些年整體下來是賺的,總共投入了近10萬,淨收益在50%左右。

我的投資策略是只看行業龍頭,因為無論是公司戰略還是市場資源方面,都有天然優勢;選賽道方面,更看好科技領域。具體操作上,我主要看好5隻股,就是尋找時機儘量低買高賣,來回換著做。

最初,我拿的第一隻股票是做面板的,進場就賠錢,但一直沒賣,而且在不斷加倉。這家公司是華為等國產手機的主要服務商,一來買入的均價不高,二來市場需求很大,三來有國家政策利好,所以就想好好拿著別折騰。

這隻股我拿了近4年,前幾天才清倉,它中間階段性地漲了跌、跌了漲,我一直等著它暴漲,但還沒等到,現在想先撤了換別的,等有機會再進去。通過這隻股票,我獲取的淨收益超過60%,但合著年化投資也就15%,算是比較低的。

來源 / 視覺中國

這幾年,也經歷過好幾次票賣飛(剛賣的股票就漲了不少)的情況,要是只有一個漲停就還好,飛多了就很難受,但也只能寄希望於新入倉的股票會更好,以此來彌補心理損失。

近期,我持的股票漲勢都還正常,但沒有跑贏三大指數。新一輪牛市要是來了當然更好,我覺得大A市場被低估,牛市也應該快來了

如果在股市大賺一筆的話,我會繼續炒股,並且考慮全職炒股,但這只是夢想,因為資金量少的情況下,收益率再高相對收益還是低。所以,我有錢就會加倉,但不會加槓桿。

謹慎會讓你錯失暴富良機,卻是長期投資最大的保障

張揚 | 股齡5年 年均盈利15%

我是在2015年那波牛市入場的,當時我還在上大學,早晨去食堂吃早飯,周圍好幾桌的人都在討論股票,隔壁宿舍的一個已經有三年股齡的富二代告訴我,他從來沒見過這麼好的行情,於是我把省下來的生活費,總共5000塊,投到了股市裡。

作為一個小白,剛開始一周,看著百分之十幾的收益,是很容易膨脹的,想著翻一倍就離場。牛市讓人變得盲目樂觀,年輕的我花錢買了教訓,進場半個多月後,股市開始下行,當時很多人說這只是短暫回調,應該追跌,幸虧我沒有那麼多錢,也沒有聽同學的去加槓桿,被套牢後,5000塊一路跌到了2000塊,最後想著及時止損,就割肉離場了。

後來我才知道,正常的股價上漲需要的是公司業績支撐,而公司背後是宏觀經濟,總市值增長超過GDP增長,裡面就是擊鼓傳花的金錢遊戲,收益能達到10%就是樂觀,達到15%就是運氣爆棚,想100%,就等著崩盤吧。

有了之前的教訓,我對所謂牛市常常都是冷眼旁觀,炒股5年來也經歷過幾次小的行情,但我一向謹慎,短線操作比較少,也因此錯過了一些高收益的機會,但至少不會讓我損失本金。從機會成本來說,這不是最好的投資策略,但也不是最壞,唯有一點,不要去羨慕別人,站在歷史的盡頭,每個人都是智者,不代表你能真的預測未來。

來源 / 視覺中國

這次的牛市,我覺得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大家還沒有瘋狂起來,等真正到了大部分人都覺得此時也不晚,買了就能賺的時候,我想才是最危險的時候。

目前我還是穩定持倉,即便是一些漲得特別猛的個股,我在不了解公司具體情況的時候是絕對不會買的,年初的時候加了40%的倉位在幾隻看好的基金上,目前收益都超過了20%,最近打算賣掉,落袋為安。不管熊牛,你要有自己的節奏

總的來說,牛市經常上演一夜暴富的故事,但如果在牛市裡押上所有的籌碼,這種風險是普通人承擔不起的,謹慎雖然會讓你錯失暴富良機,但放到三十年、五十年的時間看,謹慎和淡定是投資最寶貴的品質,也會讓你真正做到穿越周期,獲得市場的回報。

我從來不相信牛市,只相信自己看中的公司

凱文 | 股齡15年 過去5年盈利50萬

我在一個企業做品牌工作,加上股票大概有兩三百萬資產,我在股市裡的錢大概有100萬。

我只買A股,2005年上大學的時候就入市了,開始數額都不大,真正有印象是在2012年到2013年,算是交的智商稅吧。當時有人告訴我,蘇寧會第一批拿到銀行牌照,我花了幾十萬買了蘇寧雲商的股票,結果它並沒有拿到牌照,一周時間股價就從十四五塊跌了一半,我損失慘重。

那次經驗告訴我,不能聽信江湖傳言,即使告訴你這個消息的人是一個位高權重的人。

後來2015年牛市,但我沒有賺到錢,當時買了黔源電力50萬的股票,高峰的時候沒有賣出,後來進入熊市,拿了兩三年,後來大約翻倍賣出了。

所以牛市對我來說並沒有產生什麼現金,我不太相信所謂的牛市,我賺的是公司成長的錢和行業被重新認知的錢,牛市只不過是把這個過程提前或者加速了而已。

來源 / 視覺中國

目前這一輪我認為是牛市,但是這個趨勢兩年前就開始了,過去兩年裡很多有價值的股票漲得很好,只不過是疫情打斷了它們上漲節奏。

我現在有一半的倉位,持有的是國企改革股票,這種股票在牛市中不屬於初期上漲的標的,但一旦啟動,漲勢可能還不錯。可是,如果牛市持續的時間不夠長,就輪不到它漲。

我對下半年的看法既不悲觀也不樂觀,不會有全面的牛市,但也不會像2015年漲上去之後迅速暴跌,應該會和去年上半年的情況差不多,漲到高位跌下來一點,然後繼續盤整。

我最近沒有加倉,但是加了槓桿,我賣掉了一半的股票,和另外幾個基金行業的朋友一起建了一個新的倉,一個私募基金經理給我們操作。另外又拿出了20萬去找了一個配資平臺,加了四倍槓桿,這個現在收益率已經有100%了,不過這個屬於純玩票,就算爆倉虧光了也沒事。

我炒股有十幾年了,避坑指南就是不要相信有人給你推薦股票,也不要相信誰跟你說這是牛市。無論發生什麼,不要相信外部環境,只看相信你看好的公司就可以了。如果你對這個公司的認知是1000萬市值,牛市迅速幫你完成了本來要三年才能漲到的幅度,那就抓緊變現,不要想太多。

— 牛市來了嗎? —

現在下「牛市」的判斷,為時過早

董毅智 | 上海正策律師事務所律師

牛市與否,現在市場的聲音是兩個極端。

散戶可能認為牛市的信號非常明顯,但是從機構的角度還沒有看到強烈的信號,我們都謹慎地認為現在下「牛市」的判斷還為時過早。

相關數據顯示,有的指數已經翻倍了,從這個角度看,確實已經進入牛市,但如果按照指數算,我們早就處於牛市之中了:2018年底至今,主板上證指數從2440多點漲到七月初的3100以上,漲幅30%多,創業板更是已經從不到1200點升到2400多,已經翻倍了。

從基本面看,現在的經濟並不是股市反映得那麼好,尤其是國外市場,雖然全球資本都會選擇避險地,比如A股,但現在資本的全球化和流動性非常強,中國不可能獨善其身。

事實上,這兩天市場已有調整,有些機構在撤退,大基金和社保基金在減持。再加上很多新募集的基金還沒進場,因此不好下判斷。

來源 / 視覺中國

最近這一波,聽到最多的就是要「賣房炒股」的,或者「要滿倉進牛市」的,但其實我印象中,上一輪2015年大牛市衝進股市的人大部分都掛掉了,配資炒股的都賠得很慘,加槓桿的投資者也大概率崩掉了

小白進場,跟牛熊沒有關係。當然,牛市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更有利一些,因為怎麼買都有道理,但是更準確的說法是,不管牛市還是熊市,普通投資者都很難生存於股市。這已經是國內外公認的一個公理了。

因為現在市場分化非常嚴重,都是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就連基金經理的淘汰率都非常高。

我的建議是,作為一個現代社會的普通人,首先應該是一個合格的投資者,現在是通脹時期,國外都已經負利率了,肯定需要學習一些理財方式,起碼保證資產對衝掉通脹。在學習前期,不要貿然投資,可以做一些比較穩健的,比如買一些公募基金或者指數型基金,熟悉一下市場,等真正學習到一定程度、交了一些學費後,再直接去炒股。其實在國外大部分人也都是買基金的,直接投資的散戶越來越少,這是大趨勢。

*題圖來源於視覺中國。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阿源、李小花、莫白、高磊、王帥、趙顧、高驍龍、張揚、凱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在中國股市中,資深股民越來越少,為什麼他們都選擇離開A股呢?
    但是,股市人生十多年下來,原來的新股民逐漸變成了老股民,這些人對股市產生了一種厭倦。他們發現A股市場有20%的時間是牛市,而80%的時間是處於熊市之中,經歷了長期的熊市,既浪費春青,又損耗財富,實在不值得。
  • 是熊市還是牛市,句句肺腑!抓緊把握。你的未來不是夢!
    市場在回升過程中偶有回落,但每一次回落的低點都比上一次高,於是吸引新的投資人入市,整個市場交投開始活躍。這時候,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和公司業績開始好轉,盈利增加引起投資者的注意,進一步刺激人們入市的興趣。牛市第二期。這時市況雖然明顯好轉,但熊市的慘跌使投資者心有餘悸。市場出現一種非升非跌的僵持局面,但總的來說大市基調良好,股價力圖上升。
  • 中國股市:是什麼讓老股民心灰意冷離開股市?想在股市賺錢太難了
    中國股市:是什麼讓老股民心灰意冷離開股市?實在是想在股市賺錢太難了據2018年中登公司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1億多股民人均虧損超過10萬!而在過去10年的時間裡,散戶投資者90%都是虧錢的,只有10%的人賺錢。
  • 股民用兩三萬炒股怎樣控制倉位?大道至簡!中國股市精髓就這幾句
    不管資金體量是大還是小,都有著分倉管理的需求,畢竟投資是一件長久的事情,並非今天投資了,明天就不去投資了。應當如何合理的進行倉位控制呢?  1、如果是股票並非一家上市公司最合適,個人認為2家更為合適,當然,最合適的是基金。  兩三萬資金進行炒股,首先考慮的不應該是盈利性,應當注重規避風險。如果選擇一家上市公司,不管是任何的上市公司,可能都會出現下跌。
  • 2008年中國股市邁向熊市 股民心態跌入冰點
    鳳凰衛視5月14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陳曉楠:2007年,有一首叫《死了都不賣》的歌,準確地反映了當時牛市股民的心態。這一年,上證指數從2000多點一下子從攀升到了4000多點,而後在短暫的停歇之後,再一次快速攀升,達到了6000點。
  • 為什麼百分之八十的人在股市都是虧損的?
    很多人抄了一輩子股票,到頭來還是既輸時間,又輸財富,後悔進入到A股市場。那麼投資股市為什麼會有80%的虧損概率呢?我們認為,一部分是股民自身的原因,一部分是來自股市的因素,。先來講一下,股民自身炒股失敗的原因:第一,多數人在進入股市之時,正趕上股市走牛的時候。而且此時往往又是牛市的尾端。
  • 中國股市:散戶「羊群效應」,竟是牛市虧錢原因?
    而散戶認知不夠,例如2440點走到如今,都不知道牛市來了,牛市已經走了那麼多了,自然未來也不會知道熊市來了,從而在熊市初期,紛紛接盤。炒股有些人虧錢的最重要原因,因為股市就是散戶和主力或者莊家進行碰撞的,而股票主力或莊家都是想方設法把散戶收割了,讓散戶的錢到他們口袋。
  • 牛市來臨什麼徵兆?看完日進鬥金不是夢!
    >以上就是A股歷史上的八次牛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維持的時間較短,最長是2005年到2007年的牛市,但也僅僅2年4個月,全部的牛市時間加起來是9.5年,在A股28年歷史中佔了34%,其他的18.5年要不是熊市,要不是震蕩市。
  • 中芯國際抽光股民鮮血,跌跌不休的「牛市」
    近期監管層降溫A股走入大肆宣傳的技術型牛市,券商開戶量暴增,連續多日破1.5萬億的成交額,的確是令股民們振奮。但相比較"一波流瘋牛"行情,不論是股民還是監管層,都更希望A股能夠走出慢牛行情。過度的增速上漲,只會透支指數,並無法讓投資者取得長期的收益。
  • 牛市開啟近兩年股民卻沒有感覺,現在屬於牛市初期還是中後期?
    來源:郭施亮牛市如果說現在已經是牛市行情,那麼可能很多投資者並沒有強烈的牛市感覺。歸根到底,還是在於很多投資者處於賺了指數不賺錢的狀態,即使牛市已經開展近兩年時間,但對很多股民來說,他們的持股市值卻未見大幅增長。很顯然,這一輪牛市行情,又是部分人的牛市,或者說屬於頭部上市公司的牛市。從2019年1月見底以來,A股市場已經開展了近兩年的上漲行情。或許,對一直緊盯著滬指的投資者來說,並沒有強烈的感受。
  • 開年不到10個交易日,杭州老股民帳戶縮水超30%!在熊市中賺的錢,在...
    近幾年,令老羅最得意的一把交易發生在2019年,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因為在2018年熊市進得早,下了重手,2019年撈了一票,年底股票帳戶資產翻了個倍。」到了2020年7月,老羅再次嗅到了「牛市」的味道。「當時的情況像極了2014年底『大水牛』出現時的狀況,券商股帶頭猛衝,連工行這樣的大傢伙也能漲七八個點,股市成交量天天破萬億,我和大家的反應一樣——不用懷疑,這就是一輪牛市。」
  • 振興中國股市!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中國首屆股民培訓中心
    2020年疫情洶洶,但人類的進化史已經無數次證明這些都只是「小插曲」。更何況我國政府超強的動員能力和抗擊重大風險的應對解決能力,進一步彰顯了中國的底蘊和發展潛力。在這個時代變革的拐點,為振興中國經濟的前提下,2020年12月10號 中國證券業協會成立了首屆中國股民培訓中心,助力中國資本市場實現「中國夢」。由中國證券業協會在全國134家知名券商公司中精挑細選,最後甄選出了曾光、莫文宇和閆俊剛3位頂級分析師,他們分別來自國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長江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 A股散戶新世相:五位資深股民自述股市那些事兒
    (原標題:【特別策劃】A股散戶新世相:五位資深股民自述股市那些事兒)
  • 牛市是什麼意思?熊市又是什麼意思?
    「熊市」又稱為空頭市場(Bear market) ,指證券市場上價格走低的市場。股票市場上賣出者多於買入者,股市行情看跌稱為熊市。當市場下跌幅度超過20%的時候,就稱為熊市。
  • 在股市靠炒股發家致富的人都是什麼人?可怕
    股市中賺錢的機會很多,最重要的是儘量持久穩健的賺錢。所謂要在股市中想發家致富,改變命運,那至少要在A股市場中賺到1000萬以上資產。這種可能性對於中小股民來說,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一,散戶在股市中的資金量普遍不大,如果運氣好,碰到了牛市,同時也能及時在牛市的頂部逃脫,最多投進去的錢番了幾倍,也難以發家致富。原因如下:第二,A股市場上的絕大多數股票沒有投資價值,只有投機價值,這就註定了股民很難在二級市場上發家致富。
  • 2021年是牛市還是熊市?2021年中國股市走勢預測
    在年度策略報告《「股」舞人心——2021年中國股市展望-20201127》中我們指出,根據我們的牛市三段論,2019年市場處在牛市孕育期,市場的上漲由流動性驅動,2020年市場處在基本面和資金面雙輪驅動的牛市爆發期,2021年市場將進入由基本面和情緒面驅動的牛市泡沫期。
  •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5年的熊市行情,準備宣告終結了嗎?
    這一輪熊市在股票市場上,似乎比前幾輪熊市調整的價格還要長,長達五年的熊市調整,從調整時間上來說也很充足。在調整空間方面,滬市經歷了最大的累計跌幅約50%,創業板經歷了最大的累計跌幅約70%,已經達到多年熊市調整的極限。無論從調整時間上,還是從調整空間上,中國股市這次熊市的調整似乎已經足夠,但熊市的結束,卻並不容易。
  • 中國股市:股市中傾家蕩產的比比皆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進入?
    中國股市:股市中傾家蕩產的比比皆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選擇進入?「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每位股票投資者應該都聽過這句話,開戶時,券商經理都會向投資者宣貫股市的風險,股市有風險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但投資需謹慎的忠告並沒有多少人真正遵守,跟風交易,融資槓桿的交易思路大有人在,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遵循?
  • 陳浩:股市中資金為王,我們不必關心大盤準確跌到哪裡!
    只要是看到別人賺到錢了,就有人勇敢跟進;如果看到別人賺了很多錢,那麼所有人就都來了。股市歷史上有個998點,那時候買什麼股票都賺,然而老股民在998點賠得最慘,沒有賺錢的示範效應,所以新股民也不會來。而股市到了危險的5000點之後,市場卻出現了人人買股票的情景,甚至蜂擁而至地買基金。這種行為,在邏輯上根本講不通。
  • 2008年股市行情回顧 2008年股市發生了什麼?
    其中有些人就此被股市擊垮,再難翻身,更多的人則要在未來數年自我療傷。  2007年10月16日,上證指數歷史性地站上了6124點的高度。當年年中,國內著名經濟學家高調表態:中國將迎來的是前所未有的「黃金十年」,中國的資產價值需要重估,中國股市將是牛市下半場一年後,2008年10月底,滬綜指盤中最低探至1664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