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清小河水 濃濃故鄉情

2020-12-22 社旗發布

離開家鄉幾十年了,每次回去都是行色匆匆。前些天回家,小住了幾天,特意到村邊小河轉了轉。河水已斷流,失去了往日那流水潺潺的模樣,只剩下兩岸樹木蔥蘢,小草碧綠。沿著河岸邊走邊看,一種親切、說不出的感覺油然而生。我打開記憶的卷章,再一次把思緒拉到很遠,回憶年少時歡樂的時光,走進記憶中那熟悉的小河……

家鄉的小河叫堰河,它發源於下窪鄉,全長50多公裡,途經郝寨、興隆內的幾十個村莊而後匯入唐河。河床時寬時窄,最寬的有7-8米,最窄有3-4米。河邊長滿了蘆葦、簸箕柳。河堤上,既有很寬的植被,還有許多高大的樹木,如楊樹,榆樹,柳樹等。河床曲曲彎彎、蜿蜒在村子的東邊。村莊傍水而居,這裡民風淳樸,人民勤勞善良。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河水的滋潤下,世世代代在這裡繁衍生息,過著悠然的田園生活。

河上有一座東西向五孔明代石橋,中間橋墩上雕刻有二條石龍,龍頭朝北,雕刻精細,形象逼真,全橋為青石鋪設而成。橋東面淺水處,有一塊長約2米,寬50公分的石條,一年四季這裡都有婦女們在這石條上洗衣服,淘糧食。那時的河水清澈見底,水中的沙子、鵝卵石,都清晰可見,成群的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遊來遊去。

春天,風細柳斜斜。河邊綠綠的植被上開滿了各色各樣的小花,有蒲公英黃色的小花,還有一種叫刺芥牙的草本植物,葉子邊緣有鋸齒狀,扎手,開花為紫紅色,還有一些叫不上名的花,紅的,白的,粉的,紫的,一朵朵,一簇簇,一片片,從星星點點,一直開到五彩絢爛。

三月三,茅芽尖。於是,每年的三月三到的時候,茅芽就露出了尖尖的芽,我們成群的小孩子就結伴去河岸邊抽茅芽,然後坐在河埂上,比比看誰抽的多,剝了皮來吃裡面的白白的絨,那種軟軟的柔膩甘甜的味道,讓我至今都在回味想念。

夏天,綠樹成蔭,涼風習習,河邊更是孩子們的遊樂場。特別是一放暑假,大家便三三兩兩相約到河邊割草,幹半天熱了,要麼到河裡洗個澡,要麼就在河邊的樹蔭下結夥打牌娛樂,眼看飯點已到,竟忘記了吃飯的時間,待到聽到大人的一聲長叫「吃飯了——」,這才慌忙地拿起鐮刀和割下的一筐草各回各家。

秋天,樹葉黃了,小花小草也都開始乾枯了,一片片落葉飛舞到平靜的水面,順著河水流淌,靜靜地……每到節假日,孩子們一起就在河邊掃樹葉,捉螞蚱,在河裡逮魚蝦。那時的天非常藍,天高雲淡,秋高氣爽。有時還會看到天空中大雁掠過,一會排成人字,一會排成一字,好不愜意!

最讓人高興的是河面上不知啥時間來了放鷹人,魚翁劃著扁舟,用篙子使勁拍打水面,魚鷹不時地扎進水中,等它們重新回到水面,嘴裡銜著掙扎的魚兒……每當這時,小夥伴們總是忘記了自己的任務,一路小跑,跟隨小船順流而下,跑來跑去看熱鬧,一直追到南小莊。

冬天到了,河岸邊樹上的樹葉已經凋零,花草也枯萎了,河面上結了一層薄薄的冰。下雪的時候,許多小朋友穿著厚厚的棉衣,戴著溫暖的手套來河邊玩雪。堆雪人,打雪仗,嬉戲打鬧,別提有多麼熱鬧了。儘管在隆冬的季節,還能看到男人們到河上跳水餵牲畜,婦女們到河邊洗衣裳。

幾十年已過,河床兩岸由於不斷的開採,造成植被破壞,現在河水已經乾枯。但在人們的心目中,河水一直在譁譁流淌,流過春秋冬夏,留在幾代人的記憶裡……

小河雖然已經斷流,但河上的石橋還靜靜地躺在小河上,它象小河的守護神一樣,鐫刻著光陰的故事,細數著小河昔日的榮光。1994年興隆李漢章明代石橋已被社旗縣人民政府列為社旗縣文物保護單位。石橋至今堅固耐用,依然是兩岸交通往來的重要途徑。

人這一生,走過許多地方,最惦記的永遠是家鄉。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的人,它象涓涓的小河水一樣,永遠在我們的血脈裡流淌。倦鳥歸林,落葉歸根,家鄉總是靜靜地等待著我們。無論身在何處,唯心安處是故鄉,無論走到那座城,都忘不了老家的模樣。難忘故鄉的小河。

作者簡介:

張運玲

相關焦點

  • 袁永達|又見清清小河水
    兩岸人家取小河水煮飯,用小河水洗碗。要是盛夏酷暑,滿頭大汗,隨手捧一把水洗臉,還能在手掌中吸水解渴。每當太陽升起,陽光從綠油油、密匝匝的蘆葦縫隙裡透進去,清澈中,岸柳青葦倒映水中,鏡面似的清晰。水波裡還能看見魚蝦蟹螺遊戲蠕動的自在。
  • 故鄉的小河
    在歲月的長河裡,時光的隧道中,有一縷淺淺淡淡的情愫,幻化成了詩意的雨,時而淅淅瀝瀝,時而傾瀉如注……這條妖嬈嫵媚,源遠流長,潺潺湲湲的小河,該是我可愛迷人的故鄉。從此,天與地與人便結下了濃濃的一絲千古情緣,令我魂牽夢縈,銷魂不已。
  • 故鄉的小河-陳雅萍
    曾與多位作曲老師合作創作過歌詞《故鄉的小河》《新時代的領路人》巜溫暖》《西海花開等你來》《西海夜曲》巜月光》《不忘初心》《冬天的美麗》《媽媽的布鞋》等作品。《新時代的領路人》入選大眾音協作品,並由歌唱家喬軍演唱。《溫暖》等作品曾在市(縣)電視臺播放。
  • 【人物】她來自「小河淌水」的故鄉彌渡!
    她被譽為「梨園彩虹」,來自「小河淌水」的故鄉彌渡!
  • 故鄉,那條一直在我夢中流淌的小河
    圖文/彭世全仲夏的夜,沿著小河漫無目的走,凸顯內心的空洞和盲從。似乎要從河裡找到理由,詮釋心中的惆悵。河邊柔軟泥土上長出翠綠的小草,立於河中,是它的根深深扎入了這片土地。小河從它身旁默默地流,不知疲倦地流過。
  • 《小河淌水》,一條從雲南流向世界的小河……
    ,亮汪汪,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小河淌水》,是一曲甜美的中國民歌。半個多世紀以來,「小河」潺潺,「淌」遍中國,這是一首來自於大理白族自治州彌渡縣的雲南民歌,屬於南方音樂。雲南一直是一個充滿著靈性與活力的地方。長期以來,無數的音樂家從這片神奇而夢幻的土地上獲取藝術靈感,創作出了眾多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小河淌水》被譽為「東方的小夜曲」;在世界樂壇上,《小河淌水》與《茉莉花》齊名,成為了具有中國音樂文化象徵意義的「中國旋律」。
  • 十首思鄉詩,濃濃故鄉情
    看到冬天的枯草又開始綠了,羈留在遠方的遊子也動起了思念故鄉的感情,夜裡夢見自己踏上了回鄉的道路,可惜還沒有回到自己的家鄉夢就醒了!作者在欣賞風景、吟詠詩歌的時候,突然發現眼前村莊裡的小橋和原野上的樹木,與自己故鄉的十分相似,因而產生了思鄉的愁緒。
  • 吶喊‖​​故鄉的小河
    然而最讓我難忘的,還是故鄉那條小河。  遙遠的故鄉已經很模糊了,只記得窮,窮得只剩下那條終生無法忘記的小河了。  那確實是一條很小很小的河,在童年的記憶中,好象沒有確切的河道。聽老人講,解放前曾一度發過大水,衝進兩岸的村莊,岸邊的水磨被衝走,還死了人。  七十年代,正是「農業學大寨」的年代,國家號召興修水利,增產增收。
  • 誰的夢裡,不曾有條故鄉的小河?(下)
    誰的夢裡,不曾有條故鄉的小河?想著過往在水裡嬉戲的那些歡樂時光,軍這些和小河相伴多年的農場子弟,都不免有些悵然……好在,它依然為大家提供著優質的生活用水,繼續哺育一代代的農場人。雖然沒法捕蝦撈蜆,但釣魚還是允許的。而且,為淨化水質,政府每年都會在庫區投放大量的魚苗。水域寬廣,養料充足,讓投放的魚苗長得肥碩無比,其味道之鮮美,絕非魚塘飼養的魚兒能比。
  • 情是故鄉親,月是故鄉明!
    那種「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澆愁愁更愁」的體味自不必說。這個時候,唯有故鄉的月亮才能將自己的鄉愁治癒。只要掀開窗簾,推開窗戶,兩眼越過城市妖豔的霓虹,眺望遙遠的蒼穹,但見一輪潔白的玉盤靜靜地懸掛於四周一片星光點綴的夜空。我知道這就是故鄉的月亮了。她就這樣靜靜地和我對視著,那熟悉的皎潔的月光如水銀般直瀉而下,透過我的窗戶,把我的黑屋照得一片透亮。
  • 日本經典老歌《千曲川》,濃濃故鄉情,超級好聽
    與他在1971年發行的《よこはま.たそがれ(橫濱.黃昏)》(神奈川縣
  • 河南大旱,你家鄉的小河裡還有水嗎
    河南地處中原,是一個非常美的地方,我愛我的故鄉。就拿我的家鄉南陽來說,這裡山清水秀。總結一句話就是,春賞公英花黃,夏聞瓜果飄香;秋收莊稼滿倉,冬取白雪為床。仔細一想這不就是嚮往的生活嗎?河南許久沒有下雨,我也很久沒有看到那會冒泡的雨花,如今看到的只有炙烤的太陽和乾涸的小河。昨天閒著沒事,在傍晚的時候順著小河一路往下走,往年在門前流淌的小河,如今沒有一絲生機,坑坑窪窪的河溝滿是水生動植物的遺體,它們本該在水裡歡快的遊泳、蠕動、嬉戲,隨著水位的不斷下降,動植物缺少水源,再加上暴曬,它們已經沒有能力再回到有水的地方,不得不乾死在岸邊。
  • 鄉愁隨想……家鄉的小河
    小河北面的向陽坡上,昏睡了一個冬天的小草,在暖陽的照耀下,慢慢的露出了笑臉,伸出來嫩綠的小腦袋,偷偷的打量著這個世界。這時候,河面上的冰開始溶化,水面上冰排一個擠著一個,爭先恐後向下遊奔去。小河水並不太深,最深的地方有半米深,水面最寬的地方有十幾米寬。到了四月份至初夏這段時間,小河是歡喜的。
  • 誰的夢裡,不曾有條故鄉的小河?(上)
    軍突然驚醒……原來,是南柯一夢……(一)夢裡的那條小河,是真實存在的。它蜿蜒曲折,時而湍急,時而平緩,流經軍的故鄉——祖國第二大島南部某農場的多個連隊,再折而向東,奔騰匯入大海。小河沒有統一的名稱,在不同的河段,農場的子民賦予它不同的叫法。
  • 悠悠中國心 濃濃中秋情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了解中秋習俗,感受中秋團圓熱鬧的氣氛,2020年9月28日至29日,合肥市大西門幼兒園教育集團舒馨分園在周媛主任的組織和帶領下,在保教主任季雲的具體安排下分年級、分時段開展了以「悠悠中國心 濃濃中秋情」為主題的慶祝中秋節系列活動。
  • 走過千山萬水,《最愛你清清的浙江》即將唱響中央電視臺直播現場
    「走過了千山萬水,看過了無數風光,最愛還是你清清的浙江」,這首歌用生動傳神的筆墨,高度凝鍊地勾勒出了浙江山水的自然和人文特點,向人們全景式地展示了浙江水的「清靈」,山的「青秀」和人的「親切」。歌曲一開篇就飽含深情、直抒胸臆,既寫出了世人對浙江的由衷讚美,又表達了浙江兒女對美麗家鄉的深深眷戀,唱出了浙江兒女和熱愛浙江的人們的心聲。
  • 劉福順:故鄉的小河 少年的快樂
    少年時期的快樂,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家鄉的一條小河。我出生在一個美麗的小縣城,叫做慶安縣。依偎著慶安縣城的南郊,有一條蜿蜒的小河,靜靜地流淌著。這條小河當地人都管它叫南小河,他的官名叫做格木克河。黑色小球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近南小河是在我八九歲或者十歲前後,曾經和一個叫潘敏的小朋友,沿著富強四隊菜地中間的一條小路,走了大約有二裡路,一直走到快到小河邊了,已經望得見小河了,這時候不敢往前走了,回來的路上撿了一些黑色的小球,一路走一路撿,裝了滿滿兩個挎兜。
  • 你的故鄉情是什麼樣的?溫柔鄉裡的人!
    我最美的故鄉,是一個令人迷醉的名字。家是溫柔鄉,在我的腦海美麗的故鄉景令我目不暇接,給予了我清幽樸實的質感。民風淳樸、生活閒適是故鄉情,另人猶如置身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之間悠閒自得,深深的使我牽掛著。故鄉,什麼是故鄉?故鄉是兒時的一個夢,故鄉是你在外艱苦奮鬥中暫時放鬆的溫柔之鄉。記得一首歌是這樣唱到:「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還是故鄉,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還是故鄉。」
  • 家鄉的小河,兒時的樂園
    家鄉的小河,雖早已消逝,但我夢中的它依舊載著兒時的記憶緩緩流淌……春天,小河悄悄地甦醒了,清清的河水穿越村莊一路綿延向前。勤勞的人們把它引入田地,灌入果園,憧憬著美好。河裡水草茂盛,野生鯽魚扎堆兒聚集,招惹的愛好垂釣的人們天天留戀在此。
  • 端午粽香情濃濃 警民一家樂融融
    端午粽香情濃濃 警民一家樂融融 2020-06-29 02: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