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1 11:21 |浙江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傅心怡
8月28日晚9點30分,杭金衢高速後宅出口,義烏市公安局的老偵查員王軍生、金祖雲和吳葉秋翹首望著高速閘口。
「回來了,回來了,凱旋歸來!」看到警燈閃爍著出現在匝道,三位兩鬢斑白的偵查員發自內心的激動溢於言表。
「31年來,我心裡總是覺得欠著什麼,現在壓在心裡的石頭終於落地了。」已經退休一年多的王軍生,當年是刑警隊的偵查員,看著年輕的一代偵查員順利押回兩名犯罪嫌疑人,凱旋而歸,他滿臉高興。
「這是對被害人和家屬最好的安慰。正義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吳葉秋現任看守所監管民警,當年是物證鑑定室的一名技術偵查員。臨近退休之時,31年前提取的物證能夠穿越歲月,見證命案積案告破,他如釋重負。
「被害人的兒子今年有36歲了,那年他才5歲,失去親人的傷痛終於可以得到慰藉。」金祖雲一直工作在物證鑑定崗位上,用無聲的「證詞」伸張正義,還有3年即將退休的他倍感欣慰。
31年 不懈追蹤
1989年11月5日,義烏稠城鎮朝陽一街一居民樓內發生一起命案,被害人是一名從事服裝生意的男子。接到報警後,警方立即趕赴現場偵查。被害人身上有多處刀傷,現場物品凌亂不堪,有搏鬥痕跡,警方確認該案系一起搶劫殺人案件。
經大量走訪排摸,結合現場物證,警方推斷該起案件作案人數系多人作案。
案發後,義烏公安一直將該案列為重點案件,開展多次專案攻堅,不斷地梳理、篩查案件資料,運用當時的最新技術收集分析物證,由於條件限制,案件一直未能突破,但偵查工作從未停止。
31年來,辦案民警換了一批又一批,民警從滿頭青絲熬成了兩鬢白髮,但從未放棄過尋找犯罪嫌疑人的工作,幾代刑偵人接力抓捕「真兇」,這起待破的積案已成為歷代刑偵民警未解的心結。
長年累月奔波在追兇的道路上,雖然偵查工作幾度陷入僵局,但偵查員們從未氣餒,一直鍥而不捨地堅守著。
「捧起比我年紀還大的案卷,壓力雖然很大,但是我背後有一代代刑偵人的傳承、接力和支持,我的信心滿滿。」92年出生的偵查員黃得晨,從前輩手中接過「追兇」接力棒後,奮力前行。
真兇浮出 該還債了
今年,公安部部署開展「雲劍2020」命案積案攻堅行動,義烏公安組成專案組,積極爭取省廳、金華市局支持,運用最新刑事科學技術進行再次攻堅。
經過不懈努力,專案組從案件的現場勘查信息中取得重大突破,一名河南汝州籍男子劉某浮出水面。隨後,專案組加壓發力,克服各種困難深入調查走訪,細緻入微地梳理案件線索,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層層抽絲剝繭,最終鎖定嫌疑人位於汝州及周邊一帶。
8月23日,專案組奔赴河南汝州,對犯罪嫌疑人劉某生活工作的情況進行深度研判調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在全面掌握情況後,專案民警連夜制定了抓捕方案。
為避免打草驚蛇,確保順利抓捕同案犯,經過連日蹲點守候,8月27日早上,專案組在當地公安機關的密切配合下,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劉某。
「該還債了!」劉某一聽到民警的這句話,臉上神情馬上出現了變化。「該還的總要還的!」劉某隨即交代了他夥同犯罪嫌疑人陳某、李某在義烏實施搶劫的犯罪行為。
隨後,專案組進一步偵查發現,陳某與劉某是同村人,目前仍生活在汝州。李某與劉某同鄉又是同學,幾年前已患病死亡。
27日上午,專案組連續作戰,成功將陳某抓獲,陳某也對1989年夥同劉某、李某在義烏實施搶劫的犯罪行為供認不諱。
從抓獲劉某到審查交代,再到抓獲陳某,中間相隔不到一個小時。至此,這起歷經31年的命案積案終於告破。
「我一直不敢外出,快到30歲了才敢結婚,31年來我一直生活在擔驚受怕當中,我毀了自己也毀了別人一家。」劉某懺悔道,現在終於能夠解脫了。
「因為自己年輕時犯了罪,有了孩子之後,就特別擔心他們像我這樣走上邪路,我每天都要做成兩面人,一邊教孩子不要跟壞人在一起,一邊自己卻在躲躲藏藏。」陳某交代道。
時代在變,崗位在變,職責在變,但唯一不變的是一代代刑偵人為被害人伸張正義、與違法犯罪鬥爭到底的決心。
義烏公安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訓詞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深入推進「雲劍」行動,全力攻克命案積案,捍衛公平正義,守護一方平安。
159893046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