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懶人推動了社會科學的發展。
如果論起來的話,好像有那麼一點道理。因為懶得走路,所以開始有了馬車,汽車,火車,地鐵,輪船;因為懶得負勞累,所以有了各種機器設備,塔吊,挖掘機等等。
時至今日,我們從可以手機支付到人臉識別,從遙控到聲控,迎來了越發便利的生活。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享受著便利,也理所當然地懶著,甚至在很多時刻覺得懶著的自己為這個社會做著貢獻,甚至覺得這個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自己的推動。只是偶爾會抱怨自己運氣不好,好像身邊的人隨著時間的變化都越來越好,而自己反而原地踏步,甚至可能過得越來越不好了。
當然,有那麼一部分懶惰的人們也不太會去思考為什麼會這樣子,他們更多的是順其自然的心態,然後說一句,可能是運氣不太好吧。
可是懶惰的人們,卻從來沒有想過,當你在享受著的時候,那些你覺得運氣不錯的人在做什麼?
懶惰的人總是很容易放棄,在學習的時候,覺得學習太累了,就順其自然吧,於是在該吸收學習的時候碌碌無為,對於很多常識知識一無所知;在工作的時候,需要考核或者需要競爭的時候,想著那麼多同事都在競爭,與其到時候失敗,還不如不努力,於是就又順其自然,讓自己在工作中幾年也毫無變化和長進。
懶人總是習慣性地放棄,習慣性的不作為,除了不想做,也是對未來即將發生事情的不確定性的恐懼。你可以騙別人,你真的不想做,可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騙不了自己,因為懶惰和恐懼,給自己創造了安逸的環境,可是這種安逸的環境在你想往上走的時候,會被它拖著往下沉,讓自己逐漸處於「廢掉」的邊緣。
當意識到自己在往下沉的時候再不努力,卻說運氣不好,就真的更可悲了。如果說運氣的話,我只能說是,知道為什麼作為懶人的運氣不好麼?因為運氣也懶得理你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