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3.6萬名高三學生返校複課進入倒計時,原本熟悉的校園生活將會發生哪些變化?4月21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多所高中了解到,除了做好校園消殺不留死角,學校從心理輔導到授課模式,從用餐安全到如廁控防都在做細緻安排。
武漢市第十九中學
自製「答疑解惑卡」,完成線上到線下心理過渡
這兩天,武漢市第十九中學心理健康教師李林,特意製作了一套「答疑解惑卡」,發送給該校畢業班學生。
武漢市實驗學校每個教室都配套安裝了電子白板一體化機,開展「小班化」教學 記者向潔 攝
「擔心有傳染風險,對復學感到害怕怎麼辦?」「居家學習這段時間感覺和同學有了差距,還能再趕上嗎?」「幾個月不見面,再次和老師、同學相處會不會有生疏感?」這套「答疑解惑卡」共有5張,涉及到的疑惑,都是近期學生們向李林諮詢得比較多的問題。李林整理出來後,給每個問題都附上了解答和操作辦法。他說,高考的壓力,加上疫情防控期間的線上學習,有部分學生反映很難找到全神貫注的學習狀態,也對復學後的學習狀態感到擔憂。因此,他製作了這套「答疑解惑卡」,為學生們支招。
武漢市實驗學校
應對「小班化」教學,老師們分身有術
4月15日起,江岸區高中學校部分高三教師開始返校開展線上、線下教學研討活動。
學生通過電腦或手機參與課堂實時互動,老師板書、作圖的畫面清晰流暢;學生拍照提交的作業,老師可以藉助在線作業查閱系統快速批改,並根據大數據分析得分率,對重難點進行查漏補缺。這是武漢市實驗學校高三物理教師馬俊在學校利用電子白板一體化機給大家帶來的一堂專題線上評價課。
該校有關負責人介紹,學校有40多個教室,複課後能夠充分滿足師生開展「小班化」線下教學的需求。同時,每個教室配置安裝了電子白板一體化機,同步線上教學,讓老師分身有術,有效緩解工作負荷。
武漢市第十一中學
老師隔天走班上課,學生用餐對號入座
上課,班級一分為二;用餐,學生對號入座。武漢市第十一中學高三年級有13個班,在讀學生共計590人。依照復學計劃安排,原班學生將一分為二,有序開展線下教學。
學生上課保持安全距離,一個班變成兩個班,老師上課怎麼安排?該校一位高三年級組教師透露,複課後,學生按照課程表上課,老師則隔天走班上課,同步直播。舉個例子:某科老師今天給A組的學生上課,同班B組的學生通過同步直播學習; 次日老師給B組的學生上課,同班A組的學生通過同步直播學習。
學生在校如何進餐?過去該校食堂可同時滿足近千人同時用餐,一張餐桌可供4人共用,而今這番喧鬧的畫面將被「一人一桌,錯峰進餐」暫時取代。每張餐桌上會貼上兩位學生的名字,第一批學生進入食堂後,對號入座,有序進餐。25分鐘後,第二批學生進入食堂,對號入座,開始用餐。
武漢中學
家長學生參與線上專題心理輔導
針對疫情備考、延期高考的特殊形勢,武漢中學特邀心理專家為高三的家長和學生舉辦了一場題為《懷積極心態,贏疫期高考》的線上心理講座。
心理專家從4個方面與大家分享了如何從應考心態和學習方法上進行最後的衝刺。聽了這堂特別的「心理課」後,一位高三學生感慨:「高考的意義是體驗這個為了目標而努力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會成長,學會用積極的態度生活才是成功的。」
二職教中心
防疫手冊精細到如廁、打水
武漢市第二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專門為復學複課編寫了防疫手冊。記者看到,手冊中關於高三複課教學的管理方案中提到,復學後採取單人單座,座位保持左右間距1.5米,教室始終保持通風,每日進行消殺。教室和辦公室均配備酒精噴灑洗手液,供教師對講臺、學生作業本進行消毒。
在手冊上,學校對學生的課間及如廁也有要求。課間學生不得竄班級、竄座位,不得聚集和大聲交談。學生如廁一次只能進入6人,其餘學生有序排隊,間隔1米。打水也需要保持1米間距,輪流打水。
(長江日報記者向潔 楊楓 劉嘉 通訊員曹斌 楊國濤 胡蘊芬 湯敏 李季 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