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古稱茶啊衝、喜都、黃龍府,為吉林省省會城市,地處我國東北地區的地理中心位置。長春是一座工業十分發達的城市,是新中國最早的汽車工業基地,新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廠也誕生於此,至今在這座城市中依然可見眾多的工業遺產及遺蹟。
很多人或許都知道,長春享有「北國春城」的美譽,一座東北城市卻享有這個稱號,確實讓人疑惑,當然這與長春的綠化有關,長春城區的綠化率在亞洲都是名列前茅的,與南京、杭州和昆明並稱為中國四大園林城市。
不過,讓人不解的是,一座地處大東北的城市為何叫「長春」?地名「長春」二字的由來是什麼呢?
關於長春名字的由來,一直以來也都是眾說紛紜,至今沒有定論。
有一種說法是長春以「薔薇」的別名「長春花」命名的,據說在遼金時期,長春一帶擁有花團錦簇的長春花,在《遼史》、《滿洲地名考》等都有相關的記載,但如今的長春市花是君子蘭,並非月季,可見是不對的。
前面提到過,長春古稱「茶啊衝」,雖然讀起來非常奇怪,但它是古時肅慎人的祭祀時祈福說的話,且在當時「茶啊衝」是長春最早的稱謂,漢譯後是長春的意思,這個還是讓人有些信服的。
若是翻閱歷史資料,在清嘉慶五年時在「長春堡(今長春市南)」設置長春廳,是當時清朝時東北地區的第十四個行政單位,隸吉林將軍,光緒十四年,長春廳升級為長春府。
而在遼金時期,這裡稱之為長春州,可見是延續了當時的長春州而得名的,這個有歷史依據,還是讓人比較信服的。
比較扯的是,曾在網上看到過有人說長春之名來源於乾隆帝,當年乾隆帝來此巡遊,見這裡氣候宜人、風光秀美,於是說出了「長白山下春常在,伊通河畔人人愛」的詩句。當然,乾隆帝確實當年喜歡「遊山玩水」,題詩作賦,但說長春之名來源於這句詩,相信的人應該不多吧。
不得不說,「長春」二字確實聽起來就讓人賞心悅目,即便是現在冬季時,這裡依然風景如畫,或許是因為今年下雪晚的緣故,待冬季時,長春還是非常冷的,但長春的綠化確實非常好,市區內100多座公園,每一座皆景色宜人。
第一次去長春遊玩就對這裡格外的有好感,有著可媲美江南的風景、眾多的歷史古蹟和工業遺存,是一處不錯的旅遊目的地。
不知道,你對於長春之名的由來有何看法?你認為長春二字來源於什麼?如果有機會,你會到長春旅遊嗎?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