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抑鬱症用藥,無論是患者還是醫生或藥師,往往都有些糾結,用藥,固然可以緩解症狀,但往往也會導致各種副作用,停藥,又怕症狀復發,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這裡來聊聊如何合理使用抑鬱藥的問題。
患了抑鬱症,最好的抗抑鬱藥是什麼呢?
其實,現在還沒有任何一種抗抑鬱藥,能有足夠的證據證明自己確實「技壓群雄」,療效最好。也就是說,現在還沒有公認的療效最好的抗抑鬱藥。一般認為目前主流應用的抗抑鬱藥,總體上療效差別不大。
當然,每種抗抑鬱藥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人都藥物的反應也不完全一樣。我們需要根據自己的特點選擇合適的藥物,即所謂的「個體化治療」。
具體如何個體化治療呢?下面列舉出一些具體情況,朋友們可以對號入座,找到適合的藥物。
穩妥的辦法是將自己的選擇和選擇的理由,告訴自己的醫生,然後共同選擇一種相對來說更好、更適合的抗抑鬱藥。
選用抗抑鬱藥需要考慮的因素有:
1.既往用藥史:
如果曾經有過抑鬱症發作,那麼上次有效的藥物,這次應用還會有效。因此,除非有禁忌症或其他充足的理由,應該首選上次有效的那個抗抑鬱藥物。
我們知道,抗抑鬱藥的有效率大約在70%左右,也就是說,如果更換藥物,就可能多承擔30%藥物無效的風險,還有出現副反應的風險。如果醫生沒有詢問上次的用藥情況,請主動告知。
2.藥物遺傳學:
如果患者的近親屬中有抑鬱症患者,那麼對他有效的藥物,對患者也很可能有效。
3.藥物的藥理學特徵:
有的抗抑鬱藥鎮靜作用較強,比如帕羅西汀、氟伏沙明、米氮平等,這些藥物對明顯焦慮、坐立不安的患者可能療效較好。
有的藥物作用機制較複雜,影響的神經遞質較多,比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三環類抗抑鬱藥,這些藥物可能更適合那些症狀比較複雜的患者,比如說抑鬱伴焦慮、伴疼痛或軀體不適,對難治性抑鬱症可能更有效。
有些朋友可能會想,既然這幾種藥「治療的範圍」似乎更大,那就乾脆直接選這些藥吧。
最明顯的就是三環類抗抑鬱藥,副作用很大,經濟條件許可的話,儘量不要作為首選。
4.考慮藥物間相互作用:
比如一些老年患者,往往伴有高血壓、糖尿病等軀體疾病,服用的抗抑鬱藥可能和抗高血壓藥,糖尿病藥發生相互作用,增加副反應。選藥時要考慮藥物配伍禁忌。
5.軀體狀況和耐受性:
儘量選用副作用輕的藥物,尤其是對老年人、或未成年人、孕產期婦女等。
在使用藥物的同時可以使用物理治療方式大腦生物反饋來幫助解決抑鬱症,潤安傑大腦生物反饋是通過採集腦電波信號,將正在訓練腦電波以動畫的方式形象、實時的展示給使用者,並進行全程提示、增強,使異常腦電波逐步恢復到正常範圍。抑制β波,提升ɑ波,這有助於緩解工作壓力,緩解疲勞症狀,鎮靜抗焦慮。調節大腦中腦電的波段平穩,消除疲勞,放鬆心情,能使人進入更好的精神愉悅狀態。同藥物相比,不但更有效,而且沒有不良反應,訓練過程輕鬆。
總之,目前還沒有公認最好的抗抑鬱藥。但是,對於個體來說,應該有某種藥物最適合他。上面的這些原則能使我們有據可依,幫助我們縮小選擇範圍,更快的找到適合的藥物。
但現在抗抑鬱藥很多,即便是根據同樣的原則,不同專家選擇的藥物也不盡相同。你可以理解為,即使是專家,也只能說大概某幾個藥可能更適合你,但誰也無法事先就斷定,某個藥對你肯定有效,某個藥肯定是你最好的選擇。
請朋友們記住一點,對於大多數抑鬱症患者來說,能解決問題的,就是好的抗抑鬱藥。及時治療往往比花費時間選最好的抗抑鬱藥更重要。就像對一個飢餓的人,你就不要一心想著弄鮑魚、龍蝦給他吃了,不管是米飯還是饅頭、麵條,先填飽肚子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不要糾結,能把快樂還給你的,都是最好的抗抑鬱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