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華殿6月首開書畫展,有請——吳昌碩!|展玩

2021-03-01 展玩


© 展玩圖文消息版權已交由版權機構代理

嚴禁門戶網站、自媒體平臺等未經授權複製、抄襲或抓取,違者必究

鐵 筆 生 花

故宮藏吳昌碩書畫篆刻特展

📍 北京|故宮博物院

「缶翁」,是吳昌碩的號。

今天的主角,便是他,但先從齊白石說起。

據說,1921年,吳昌碩曾受託為齊白石制定潤格(*潤格:舊指為人作詩、作畫所定的報酬標準)。


齊山人生為湘綺高弟子,吟詩多峭拔,其書畫墨韻,孤秀磊落,兼擅篆刻,得秦漢遺意。曩經樊山評定,而求者踵相接,更覺手揮不暇,為特重訂如左:

石印每字二元

整張四尺十二元

五尺十八元

六尺二十四元

八尺三十元 過八尺另議

屏條視整張減半山水加倍

工致者另議 冊頁每件六元

紈摺扇同 手卷面議

吳昌碩 


那一年,吳昌碩已經77歲,在畫壇如日中天,是西泠印社社長、上海書畫協會會長;而小他二十歲的齊白石,才剛剛有些名氣。

那麼,吳昌碩自己的潤格又是什麼檔位?

拿刻印來說,20年代初,吳昌碩每字5-6元,畫作則是每尺8-11元——這屬於TOP級別的了,按當時的生活水準和購買力,上海衛生局科長每月收入大概30元,普通家庭月開銷大概50多元,在北京租一套四合院,也就20元。

按書畫界傳統,由前輩名人代訂的潤例,一來是一種認可,二來也有些廣告效應,作為對新人的推舉。

在吳昌碩為齊白石訂潤例之前,齊白石一直使用1902年陝西省布政使樊樊山為他訂的潤格。

但在北京,齊白石的畫冷逸的畫風,並不為北京市場所接受,一個扇面定價才2元,比一般北京畫家還要低點兒

吳昌碩對後輩很是提攜,從潤例價格來看,也已經接近一線畫家的價位。還說:「求者踵相接,更覺手揮不暇。」這甚至誇張得有些「虛假廣告」的嫌疑——畢竟這是當時京城畫壇領袖陳師曾拜託過來的。

齊白石

很快,因為陳師曾在海內外的大力推廣,齊白石的潤例逐年上漲。1946年在南京、上海辦畫展,200多張作品一售而空。

到了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拍賣,齊白石的價位已然超越吳昌碩。

如今,齊白石几乎是中國人最耳熟能詳的近現代大家,其大眾知名度,甚至比吳昌碩還要高。

但在近現代藝術史上,吳昌碩,始終是那個無法被取代的一代宗師。他所開創的藝術風格,營養了無數後來者——包括齊白石。

在中國藝術史上,「詩書畫印」皆絕的吳昌碩,是個劃時代的人物。

他是中國海派藝術的開拓者,與任伯年、蒲華、虛谷並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又與齊白石、黃賓虹、潘天壽並稱為近百年來中國畫壇四大家,也是西泠印社首任社長

6月3日,故宮博物院即將開幕——「鐵筆生花——故宮藏吳昌碩書畫篆刻特展」

這是第一次,故宮為近現代書畫大師舉辦個展,也是故宮書畫館自武英殿移至文華殿後的首次書畫大展。

展出吳昌碩相關展品119件,其中包括繪畫74件、書法17件、碑帖2件、印章24件、圖書2件。

展覽由四個單元組成:融古開今、缶盧花香、石交傳馨、鐵筆柔毫,分別從吳昌碩繪畫的藝術淵源大寫意的繪畫風格交遊與影響,以及書法篆刻四個方面呈現。突出表現吳昌碩最具特色的畫風和富有生命力的筆墨。

特別是第一單元,選取了明代陳淳、徐渭,清代八大、李鱓、趙之謙、張孟皋等的作品——吳昌碩從這些前輩身上繼承寫意花卉的技法,也有著有趣的對比。

吳昌碩 花卉圖冊(八開選二) 紙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 梅燈圖軸

紙本水墨 故宮博物院藏

作為海派大家,吳昌碩八十四載人生裡留下的大量作品,留在了江浙滬地區——這是他活動的主要地域。

 

據統計,吳昌碩作品最多的藏地,要數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三家,其藏品量分別為200、200、100件左右。

 

但很少有人知道,故宮博物院也收藏了兩百餘件吳昌碩書畫、篆刻作品。

 

其中,繪畫作品最早紀年為丁亥年(1887),最晚至丁卯年(1927),跨越四十載,創作時間涵蓋吳昌碩四十多歲至去世前不久的各個階段書法作品近30件,以《石鼓文》和行草書為主,既有其成熟期的代表性作品,也有較為少見的風格面貌,可以清晰地把握到他書法藝術的淵源脈絡;篆刻作品主要是其晚年之作,且皆為吳昌碩為他人所刻,呈現了他的交遊。

吳昌碩 篆書臨石鼓文軸

故宮博物院藏

根據學者考證,吳昌碩一生大概只去過北京兩次。

那麼,這些作品是如何進入故宮的?

 

原來,建國初期,為進一步充實、完善院藏,通過文物調撥、收購以及接受捐贈,故宮又入藏了一批藏品。

 

吳昌碩的這批作品,正是當時從西泠印社、浙江省博物館——兩處收藏吳昌碩最集中之地徵調而來。故宮老一輩書畫鑑定專家,還專門去挑選了一批精品力作。

時隔半個世紀,終於能夠親見這批吳昌碩作品——包括部分從未露面過的

如何才能看懂吳昌碩?這是展玩今天要告訴你的。

可能你對吳昌碩的繪畫最為熟悉,但我們建議你,從他的篆刻開始看起,再及書法,最後再回過頭來看繪畫。為什麼?讀完,自然就明白了。

與「印」不一日離

 

年輕時的吳昌碩,一心鑽在金石篆刻裡。

他學篆刻、書法最早,時間也最長,稱「餘少好篆刻,自少至老,與印不一日離。」

在篆刻上,吳昌碩無疑是公認的大師級別。

對於吳昌碩的治印才能,《寒松閣談藝錄》作者張鳴珂給予極高評價:「倉石治印,獨往獨來,一空依傍,論者謂與吳讓之、趙撝叔,如鼎三足。」

他自己也很有自信:「人說我善作畫,其實我的書法比畫好,而我的篆刻更勝於書法。」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專家驊在專文中談到,「吳昌碩生活的年代,金石學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發現了封泥、陶文。」

封泥是古代封緘簡牘時在其上加蓋印章的泥塊,陶文則是指鈐印、刻畫、書寫於陶器上的文字,這些重要的古文字,與戰國古璽、漢印成為了吳昌碩篆刻早期的重要借鑑。

「篆刻實際上是篆書加雕刻。」到了吳昌碩晚年,後輩向他請教刻印奧秘,他總是說:「印要刻得好,要多從書法方面下功夫。」

吳昌碩刻「叔平」青田石章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刻「成多祿印」石章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刻「多祿長壽」獸紐壽山石章

故宮博物院藏

故宮所藏吳昌碩篆刻作品,主要是其晚年作品。

 

根據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專家王幼敏的文章,故宮藏有款署吳昌碩的作品有七十多件,其中「既有託名偽刻,也有臨摹仿刻」,當然,也不乏吳昌碩「精心用意的真品」。

這些印章,主要為他人所刻,且多是大名頭的人物

比如,有曾擔任故宮博物院院長、西泠印社第二任社長的馬衡,有晚清重臣肅親王善耆,有張鳴珂,還有內閣學士、帝師陳寶琛

當年,馬衡還特地請吳昌碩幫書寫齋名「凡將齋」——「迎首處鈐『一月安東令』印,後附行書跋九行,說明了齋號來歷,勉勵其『篤學嗜古』,跋後鈐『俊卿之印』、『昌碩』二印。」

馬衡非常珍愛,專門請工匠做成了匾額。到了80年代,又將這件匾額與當時所寫的書法共同捐給了故宮。

吳昌碩 篆書凡將齋橫披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刻「馬衡」青田石章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刻「馬衡印信」青田石章

故宮博物院藏

「書法」是基本功

 

再來看書法。

吳昌碩最基本的功夫,放在書法上。

 

故宮所藏近三十件書法作品,基本涵蓋了其四十多歲至去世前不久的各個階段。

 

吳昌碩弟子沙孟海這樣評價老師的書法:「純任自然,一無做作,下筆迅疾,雖尺幅小品,便自由排山倒海之勢。」

 

對於書法,吳昌碩真、草、篆、隸皆能,但成就最高的是篆書。尤其,他專心學習了《石鼓文》幾十年,一直到生命最後十餘年,仍在深研。

 

《石鼓文》是我國最早的石刻文字,刻在十個鼓形石上面,每一石有一首四言詩,被稱為「古今第一篆法」——剛剛在《國家寶藏》第一期裡亮相過。

 

而吳昌碩,是對《石鼓文》臨習最多、最深且最具獨到之處的「石鼓篆書第一人」

吳昌碩 臨石鼓文軸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 篆書為支林臨石鼓文四條屏

故宮博物院藏

他自己也曾說:「餘學篆好臨《石鼓文》,數十載從事於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早年,吳昌碩對《石鼓文》或許還是亦步亦趨的刻意臨習,到了中年,已逐漸擺脫了前人在臨習《石鼓文》時常有的「滯弱之病」;至晚年,吳昌碩《石鼓文》書法作品更是進入了創作最為旺盛,也最具蛻變的階段。

從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幾件晚年《石鼓文》作品來看,此時吳昌碩的書法用筆早已爐火純青。

吳昌碩 篆書為博夫集石鼓文八言聯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 篆書集石鼓文六言聯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 篆書為潤田臨石鼓文四條屏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 篆書為厚夫臨石鼓文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 草書傅山詩扇面

故宮博物院藏


最愛「畫梅」

最愛西洋紅

 

最後,此時,我們回過頭來看繪畫,你已經能感受到吳昌碩畫裡獨有的「金石氣」

所謂金石氣息,指的就是鐘鼎上所鑄的金文與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所具有的味道。

今天我們常說,某件畫作富有金石氣息,這種評論標準,便是從吳昌碩的繪畫風格出現之後才被頻繁提及。

他自己也曾說:「我平生得利之處在於能以作書之法作畫。」

 

早年深厚的篆書功力積累,自然被融入到了繪畫之中。

 

「了解了吳昌碩的作畫方式,也就不難理解他為何尤愛描繪紫藤、葫蘆這類題材。」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專家聶卉在《苦鐵筆下花世界》中談到:

「這些藤莖類植物極富線條美感,勁拔的藤條層層纏繞,勢如蛟龍騰躍,或勁拔挺立,或疾轉迴旋。配合吳昌碩的筆法,連綿不絕,盤鐵千絲一般,行筆看似揮灑迅疾,實則凝神聚氣,穩健紮實。藤條的布局最費思量,疏密錯落,密實處更是花葉最繁處,密密層層,零零點點;疏落處僅有藤枝,如狂草書寫的幾個大字,走筆隨性,氣度自成。」

 

←左 吳昌碩 葡萄藤軸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 葫蘆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右→


吳昌碩 菊石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啟功先生曾講過一個生動的故事——

 

「一次,(齊白石)屋內牆上用圓圖釘頂著一張吳昌碩的小幅,畫的是紫藤花。齊先生跨車胡同住宅的正房有一道屏風門,門外是一個小院,院中有一架紫藤,那時正在開花。先生指著牆上的畫說:『你看,哪裡是他畫得像葡萄藤,分明是葡萄藤像它啊!』」

可見他筆下的紫藤有多生動。

像吳昌碩弟子諸樂三說的:「他畫的畫,用筆用墨,完全是從寫上面見功夫,水墨上見氣韻,只是自然流露,不費一點氣力。」

吳昌碩 紫藤軸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 紫藤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還說:「我50歲之前沒有懂得畫。」

他真正開始學畫,已年近四十,四十歲以後,才肯作畫示人。

 

在他的一生中,畫花最多。

留下的作品裡,花卉、蔬果現存兩千多件,山水、人物、鳥獸畫得極少。展覽中的大部分,便是吳昌碩最精彩的大寫意花卉、蔬果作品

畫了這麼多,吳昌碩最愛什麼花?

答案是梅花。吳昌碩愛梅愛到自稱「梅知己」,一生種梅、賞梅、畫梅、詠梅,甚至將自己的長眠之地也選在了杭州超山梅林。

吳昌碩 梅花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 梅花軸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 梅花軸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筆下的梅花,不同於常人。

 

他很少畫全一整株,往往只取幾枝,將環境和氣氛省略到無法再多落一筆;又或是,把一朵朵梅花畫得如同酒盅那麼大,就像是特寫鏡頭

有人曾因此譏笑他,吳昌碩卻不以為然。

 

吳昌碩說:「梅之狀不一:秀麗如美人,孤冷如老衲,屈強如諍臣,離奇如俠,清逸如仙,寒瘦枯寂如不求聞達之匹士。

 

他有自己的獨到之處。

 

比如,還會將虯曲的老梅和初綻的新梅同置於一個畫面,形成鮮明對比。

吳昌碩筆下梅花 局部

吳昌碩 墨竹紅梅圖 軸

紙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常畫的花卉,還有牡丹、水仙、菊花、荷花

 

也有更「接地氣」的瓜果題材——桃、荔枝、葫蘆……

 

故宮博物院藏有一件吳昌碩《珍果圖卷》,便依次描繪了荔枝、大桃、西瓜、倭瓜。

 

類似這樣的大寫意作品,往往用色濃麗鮮豔,對比強烈,透著濃濃的市井生活氣。

吳昌碩 花卉蔬果卷 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 珍果圖卷

吳昌碩 歲朝圖軸

吳昌碩 桃宴酒罈軸

吳昌碩 花卉圖頁 局部

紙本設色 故宮博物院藏

有時,吳昌碩甚至偏偏把尋常忌諱相配的色彩湊在一起,創造出突兀中的和諧,打開了古人的舊套。他說:「作畫不可太著意與色相之間。

 

潘天壽先生曾詳細談到吳昌碩的設色,他說,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吳昌碩愛用「西洋紅」

「西洋紅的顏色,原自海運開通後來中國的。吾國在任伯年以前,未曾有人用它來畫國畫,用西洋紅畫國畫可說開始自昌碩先生。……他大刀闊斧地用大紅大綠而能得到古人用色未有的複雜變化,可說是大寫意花卉最善於用色的能手。

吳昌碩 古豔軸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 雁來紅軸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 紅牡丹軸

故宮博物院藏

吳昌碩 花菖蒲圖軸

故宮博物院藏

很多年後,吳昌碩終於一了夙願,將自己託付給了鍾愛一生的「梅花」。

按先生生前遺願,他的墓地選在了杭州超山報慈寺西側的山坡上,背靠青山,面向著「十裡梅花香雪海」。

墓前,先生的全身立像,正手握書卷,遠眺這片他所摯愛的梅林。

想起他曾在畫中動情題詩:「十年不到香雪海,梅花憶我我憶梅,何時買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傾一杯。」

一起去故宮,

再次認識吳昌碩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展 玩 甄 選 📚


展覽期間,故宮同期重磅推出:

《故宮藏吳昌碩書畫全集》(全套4冊)

 限!量!發!行!

2000套


展玩線上特別折扣

75折包郵

原價4600元/套 折後3450元/套


這是故宮館藏吳昌碩書畫篆刻精品第一次整體集結發表。全書共收錄吳昌碩繪畫126件(套),書法26件(套),篆刻43件套。

01.

故宮館藏 首次發表

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宮博物院藏的吳昌碩書畫精品中,大量作品從未對外公開發表。書法作品26件套,23件套皆為首次發表。

首次發表者,如《篆書為墨耕臨石鼓文軸》《草書傅山詩扇面》《篆書為子霑臨石鼓文軸》《篆書臨石鼓文四條屏》《篆書為博夫集石鼓文八言聯》《篆書為式之臨銅器銘文三則紈扇》《篆書凡將齋橫批》《篆書為潤田臨石鼓文四條屏》《行書普寧寺牡丹詩軸》等等。

繪畫作品168件套,約50%為首次發表。重新拍攝作品影像達到140餘件。

首次發表有《桃宴酒罈軸》《仿奚岡花卉紈扇》《古豔圖軸》《畫蟹圖軸》等。

02.

題材豐富 精品薈萃

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集收錄繪畫題材花卉(《花卉圖冊》《瓶花菖蒲圖軸》《東籬佳色圖軸》《雁來紅菊石軸》等等)、蔬果(《珍果圖卷》《榴梅博古圖軸》《高齋清供圖軸》等)、人物(《鍾馗軸》《壽星拜詩圖軸》等)皆有。

書法有吳昌碩的篆書作品(《六月詩四條屏》《臨石鼓文軸》《集石鼓文七言聯》《凡將齋橫披》等等)、行草書作品(草書《傅山詩扇面》《集元好問詩句七言聯》、行書《題畫詩軸》《普寧寺牡丹詩軸》《陽羨舟中詩軸》等)。

篆刻亦有多種風格的作品。吳昌碩的篆刻,早期得力於對戰國古璽、漢印、封泥、陶文等古文字的借鑑,如壽山石《叔平》白文印、田黃石《包灋》朱文印等;後期融入石鼓文的筆意,風格樸茂蒼勁。

03.

專家主編 科學編排

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集由故宮博物院專家擔任主編,擁有最精良的作者團隊,精選吳昌碩代表作品,匯集成卷。分為書法篆刻、繪畫兩個版塊。

書法部分既有其成熟期的代表性作品,亦有其少見的風格面貌,全面展現吳昌碩書法藝術的淵源脈絡;

篆刻作品圖版以文物原大尺寸排版,包括印文圖片、原石圖片、邊款拓片圖片,全面、立體展示吳昌碩篆刻作品的各個細節;

繪畫部分按照作品創作時間排序,時間跨40年之久,時代完整,全面反映吳昌碩藝術風格形成的過程。

04.

內容精良

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集收錄故宮博物院藏吳昌碩創作的繪畫、書法及篆刻作品。內容包括每件作品的圖版、基礎信息、文字著錄和作者印鑑款識。

全集共四卷,正8開。其中書法、篆刻合為一卷,繪畫為三卷。繪畫作品以紀年為序,無紀年的作品大致按照創作時間的早晚為序,篆刻作品按照不同印主分類排列。

全集基礎信息完備,中文繁體。所有文字以現代標點斷句,為讀者參閱、研究與學習提供便利。

05.

圖版高清

____________________

圖版質量高、精美是本書的一大亮點。為了力求更完美的呈現吳昌碩書畫篆刻作品的細節,文物作品重新拍照,本著整體展示與局部細節並重的原則,先展示作品全貌,然後展示局部大圖。

06.

印刷精美

____________________

全集延續故宮出版社大全集出版的高標準、嚴要求、精校色的原則,選用高檔藝術紙,調頻網印刷技術,打造一流圖錄。

07.

限量發行

____________________

故宮出版社編號限量發行,配以收藏證書,具有鑑賞與收藏的雙重價值。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 或

點擊頁面底部左下角閱讀原文購買

 參 考 資 料 

聶卉:苦鐵筆下花世界——吳昌碩的繪畫藝術

潘天壽:談談吳昌碩先生

諸樂三:吳昌碩先生的一生

祝勇:跟著吳昌碩去賞花

鬱文韜:「自我作古空群雄」故宮博物院藏吳昌碩書法概述

見驊:「獨往獨來,一空依傍」故宮藏吳昌碩篆刻作品概述

尹一梅:「從茲刻畫年復年,心摹手追力愈努」吳昌碩的《石鼓文》及其篆書藝術

王幼敏:雪爪留痕——談故宮藏吳昌碩羈留北京期間的五件印作

趙炳文:直從篆法演畫法,不薄今人愛古人——淺談金石篆刻對吳昌碩繪畫的影響

📍 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 文華殿

🕛 展覽時間:2018年6月3日-7月15日

* 故宮博物院現已全部實施網絡購票參觀,請提前前往故宮博物院網絡售票網站訂票(http://gugong.228.com.cn);獲通過掃描官方指定二維碼購買故宮當日門票。

* 請攜帶二代身份證前往。

○ 故宮博物院 ○

北京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


🚇交通信息:

· 午門(故宮博物院的南門,自2011年7月2日始只作為觀眾參觀入口):

從 天安門 經 端門 即可到達,或從 東華門或西華門 沿 東、西筒子河路前行均可到達。
午門周邊的公共運輸車站:天安門東
停靠的車輛: 1、120、2、52、59、82、99、夜1、夜2、夜17路、觀光1線、觀光2線公共汽車和1號地鐵線

午門周邊的公共運輸車站:天安門西
停靠的車輛: 1、5、52、99、夜1路、觀光1線、觀光2線公共汽車和1號地鐵線

· 神武門(故宮博物院的北門,自2011年7月2日始只作為觀眾參觀出口):

與 景山公園 隔街相對

神武門周邊的公共運輸車站:故宮
停靠的車輛:101、103、109、124路無軌電車和58、685、夜13路、觀光1線、觀光2線公共汽車
神武門周邊的公共運輸車站:景山東門
停靠的車輛:111、124路路無軌電車和58、夜2路公共汽車

· 東華門(故宮博物院的東門,現作為觀眾參觀出口):

從 王府井商業街 沿 東安門大街 西行800米可以到達。
東華門周邊的公共運輸車站:東華門、故宮東門
停靠的車輛: 2、82、夜2路、觀光2線公共汽車

· 西華門(故宮博物院的西門,平時僅做工作人員通道):

從 長安街 沿 南長街 北行600米或從北海公園 沿 北長街 南行600米可以到達。
西華門周邊的公共運輸車站:西華門、故宮西門
停靠的車輛: 5路、觀光1線、觀光2線公共汽車

🎫門票價格:

4月1日-10月31日 旺季 60元/張(不包括珍寶館、鐘錶館)
11月1日-來年3月31日 淡季 40元/張(不包括珍寶館、鐘錶館)
珍寶館(即進入寧壽宮區,還包括戲曲館、石鼓館)參觀門票:人民幣10元/張
鐘錶館(即進入奉先殿區)參觀門票:10元/張
身高1.2米以下兒童可以隨監護人免票參觀。


🕛開放時間:

每年4月1日至10月31日採用旺季開放時間

開始售票、開放進館時間:   8:30
止票時間(含鐘錶館、珍寶館):16:00
停止入館時間:        16:10
清場時間:          17:00

每年11月1日至來年3月31日採用淡季開放時間
開始售票、開放進館時間:   8:30
止票時間(含鐘錶館、珍寶館):15:30 
停止入館時間:        15:40
清場時間:          16:30

🔍

現在,在「知乎」也能找到展玩了

進入知乎首頁搜索「展玩」

點擊「關注」訂閱我們的專欄吧

© 展玩圖文消息版權已交由版權機構代理

嚴禁門戶網站、自媒體平臺等未經授權複製、抄襲或抓取,違者必究

展玩所使用的圖片、視頻等屬於相關權利人所有

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聯繫我們以妥善解決

相關焦點

  • 故宮文華殿變身書畫館 明朝時曾是皇太子東宮
    今天上午,故宮文華殿作為書畫館迎來了改陳之後的第一展。「鐵筆生花——故宮博物院藏吳昌碩書畫篆刻特展」在此開展,百餘件吳昌碩繪畫、書法、篆刻作品亮相。據介紹,文華殿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即1420年。位於外朝協和門以東,與武英殿東西遙對。
  • 故宮書畫展覽策展的思考:學術、普及與雅俗共賞
    2008—2019年故宮古代書畫展覽主要分為兩大類:常設展和專題展。常設展的展場在武英殿;專題展的展場主要在延禧宮,部分在武英殿、文華殿和午門。2008年1月—2016年10月,武英殿連續舉辦了九期「歷代書畫展」,均是以古代書畫史為脈絡的常設展覽,體現了故宮書畫藏品優勢,是一個國寶薈萃、極受歡迎的經典展覽。
  • 「藝起來展訊」故宮藏美——書畫展在比佛利山莊市政府大樓舉行!
    由故宮出版社,何振岱文化研究美國基金會,世界手工協會主辦,加州音樂及藝術聯盟、文投環球(北京)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承辦、藝起來(topart.cn)做為本次活動的藝術支持的中華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故宮藏美」 故宮典藏書畫數碼作品北美展』於11月2日-3日在洛杉磯比佛利山莊市政廳舉行。"
  • 瀋陽故宮推出秋季主題展 帶觀眾欣賞文物裡的「秋天」
    瀋陽故宮推出秋季主題展 帶觀眾欣賞文物裡的「秋天」發布時間: 2020-11-09 09:40:11 | 來源: 新華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 秦金月 新華社瀋陽11月6日電(記者趙洪南、白湧泉)30餘件瀋陽故宮館藏明清及近現代秋天題材的書法繪畫作品於近日在師善齋
  • 2020故宮蘇軾主題特展觀展指南(時間+地點+門票)
    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圖片來源圖蟲網(編號:902830661439586322)  ➤展覽時間:2020/09/01 - 2020/10/30  ➤展覽地點:故宮博物院文華殿
  • 一生歷經清代五朝而至民國,吳昌碩可能是當時朋友圈裡留影最多的「模特」
    8月16日,「吳昌碩與他的『朋友圈』」展覽在浙江省博物館開幕,與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廳的「鐵筆生花——故宮博物院藏吳昌碩書畫篆刻特展」形成接棒之勢。不同於後者著眼於花卉主題,浙博將眼光投向了吳昌碩的「朋友圈」,通過書法、繪畫、印章、書札等,展示他與師友、晚輩之間的藝事探索與交往。
  • 故宮博物院蘇軾主題書畫特展9月開啟
    作為備受關注的2020故宮大展,「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於9月初在文華殿展出,展覽基本大綱、主要展出作品及展覽展品解讀都已逐步明晰,布展工作也將於近日啟動。這場特展將展現蘇軾的藝術造詣和人格風範,及其對後世所產生的影響。展品都來自故宮博物院珍藏。故宮博物院是收藏與蘇軾相關書畫文物最為集中的博物館之一。目前的展出清單所見,展品共有70餘件,包括書法、繪畫、碑帖、瓷器等,其中,有20餘件一級品,蘇軾真跡《新歲展慶帖》《人來得書帖》合卷、《題王詵詩詞帖頁》、《三馬圖贊並引殘卷》、《治平帖卷》、《歸院帖卷》、《春中帖頁》等都在其中。
  • 從「藏·天下」到「仰之彌高」:南博書畫展策展中的思考
    龐萊臣是民國年間的藏家,所藏中國古代繪畫量大質精,其虛齋所藏在建國後主要歸屬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上海博物館(以下簡稱「上博」)、南博、江蘇蘇州博物館(以下簡稱「蘇博」)等文博機構。南博收藏有龐萊臣虛齋舊藏曆代繪畫名家作品一百餘件套。在2010年,浙江湖州博物館曾向南博商借了八十餘件藏畫,舉辦「巨象文暉:南京博物院藏『虛齋名畫』特展」,展期26天。
  • 蘇軾主題書畫特展明日亮相故宮 再現蘇子與客泛舟遊赤壁
    圖說:《赤壁賦》 官方圖明天,作為故宮600年院慶的重量級展覽「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本次展覽的展品以故宮藏品為主,時代跨度從北宋至近現代,類別涵蓋書畫、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78件套文物精品。
  • 故宮明年迎600周年華誕 今年推出數十項大展
    為給故宮「慶生」,今年下半年開始,眾多優質展覽將逐一推出,從歷史遺存、書畫器物、宮廷文化、文人雅士、節慶風俗、世界文明、考古發現等各個方面,展現600歲紫禁城和95歲故宮博物院的深沉魅力。這數十項展覽將遍布故宮博物院各處的展廳內,包括午門正殿及東西雁翅樓、文華殿、武英殿、東西六宮、神武門等處。今天上午,故宮公布了其中部分展覽項目。
  • 蘇軾主題書畫特展9月在故宮開展《治平帖》等真跡現身
    中國網8月31日訊「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於9月1日至10月30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據悉,蘇軾的《治平帖》、《新歲展慶帖、 人來得書帖》(合卷)等書法珍品將齊齊現身;明代畫家朱之蕃《臨李公麟畫蘇軾像軸》將首次亮相;「蘇黃米蔡」宋四家書畫將同場「競技」,一場書畫盛宴由此開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表示,本次展覽的展品以故宮博物院藏品為主,共展出78件套文物精品。
  • 金橋碧雲美術館辦吳昌碩金石書畫特展,匯集書畫...
    作為近年來展品最多、種類最豐富的吳昌碩金石書畫展,「弄·潮」——吳昌碩與浦東結緣130周年金石書畫特展最近在金橋碧雲美術館開幕,匯集書畫、篆刻作品及實物、文獻書籍共一百餘件套
  • 蘇軾主題書畫特展9月在故宮開展 《治平帖》等真跡現身(圖)( / )
    中國網8月31日訊「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將於9月1日至10月30日在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展出。據悉,蘇軾的《治平帖》、《新歲展慶帖、 人來得書帖》(合卷)等書法珍品將齊齊現身;明代畫家朱之蕃《臨李公麟畫蘇軾像軸》將首次亮相;「蘇黃米蔡」宋四家書畫將同場「競技」,一場書畫盛宴由此開啟。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表示,本次展覽的展品以故宮博物院藏品為主,共展出78件套文物精品。
  • 蘇軾主題書畫特展!就在故宮!
    故宮悄悄上線了600年主題活動! 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來了, 9月1日,可以進宮了! 千古風流人物 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 專家詳解故宮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勾勒蘇軾和他的朋友圈
    回放 專家詳解故宮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勾勒蘇軾和他的朋友圈
  • 故宮藏蘇軾書畫展來了!(附蘇軾海量高清手札)
    2020-09-15 09:36:55 來源: 大眾書法 舉報   9月1
  • 故宮首次舉辦蘇軾主題書畫特展 《治平帖》等精品亮相
    日電 (記者 應妮)「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9月1日起將亮相故宮博物院文華殿,共展出78件套文物精品,包括蘇軾最早的書法作品之一《治平帖》、首次面世的明代畫家朱之蕃《臨李公麟畫蘇軾像軸》等精品。
  • 吳昌碩唯一落款「浦東」畫作回家「探親」!去看看嗎?
    1890年,海派藝術巨擘吳昌碩初次踏上浦東大地;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之際,吳昌碩已成為浦東的一張靚麗文化名片。10月16日,「弄·潮」——吳昌碩與浦東結緣130周年金石書畫特展在金橋碧雲美術館開幕。此次展覽為近年來展品最多、種類最豐富的吳昌碩金石書畫展,讓觀眾見證吳昌碩對浦東這塊熱土的深刻眷戀。吳昌碩唯一落款「浦東」畫作回家「探親」
  • 快來故宮特展!
    9月1日,備受矚目的「千古風流人物——故宮博物院藏蘇軾主題書畫特展」亮相故宮博物院文華殿。78件套文物精品從不同角度展現蘇軾的精神世界,勾勒出一個生動而立體的蘇軾形象。 這是故宮博物院首次舉辦以文物為載體、以展現蘇軾藝術造詣與其人格風範的展覽。
  • 2020年故宮600周年展覽時間地點清單
    年6月:清代皇后的藝術與生活  • 美國史密森學會賽克勒博物館  2019年4月  • 宮廷御醫藥展  • 永和宮  • 大聖遺音——古琴文化展  • 鍾粹宮  2019年5月  • 乾隆皇帝的文人會  • 文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