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是當今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社會問題,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最新統計顯示,至201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12億,佔總人口的15.5%,到2020年將達到19.3%,到2050年將達到38.6%。在老齡化不可避免的背景下,如何實現「老有所養」?面對「未富先老」這個棘手問題,又如何做到「老有所健」?
「老有所健」器材是關鍵
記者近日從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了解到,2015年全國老年人體協工作會議和全國老年人體育科學大會將於4月27日在雲南省大理市舉行,在此期間,專門針對老年朋友的「老年體育健身器材展示會」也將首次面世。
對此,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副巡視員張棟表示,我國已步入老齡化社會,積極老齡化健康老齡化面臨許多挑戰。許多研究部門指出:對老年健康最積極的幹預方式就是體育運動,體育在慢性病防控方面發揮重要作用。2014年9月,由國家發改委牽頭,體育總局等10部委共同參與制定的《關於加快推進健康與養老服務工程建設的通知》正式下發,其中三分之一的篇幅提到要加快推進健康服務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和體育健身設施建設。這說明健康服務體系、養老服務體系離不開體育健身設施的建設。《通知》中提出,到2020年人均體育場地面積要達到1.8平方米以上,每個社區都有便捷的體育健身設施,每個行政村都有適合老年人的農民體育健身設施,群眾戶外健身場地和公眾健身活動中心都要普及。《通知》還提出體育健身設施主要包括開展田徑、遊泳、滑冰、球類等體育運動和培訓服務的體育場地和設施。
器材研製要問需於老
張棟強調,體育總局一直高度重視老年體育工作,在2014年全國群眾體育工作會議上,總局副局長馮建中就提出要加強老年體育工作,研製適合老年人進行體育鍛鍊的健身器材。
張棟說,老年人是全民健身的主體人群,目前市面上一些通用的健身器材的設計理念和功能與老年人的鍛鍊需求不相適應,健身效果差強人意,研發適合老年人使用的健身器材十分必要。研製的器材根據空間可分為室內健身器材和室外健身器材;根據用途可分為老年人健身通用器材和老年健身專業器材,老年人健身通用器材是滿足社會一般需求,專用器材是滿足差異化需求。
張棟透露,很多企業目前正在研製適合老年人的健身器材,並且有的已經問世並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張棟希望,健身器材研製廠家能夠集思廣益,明確器材發展定位,研發過程中要問需於民,以實際需求為導向,注重科學和安全,系統地考慮到老年人需要練什麼、需要什麼樣器材。並且在本次「老年體育健身器材展示會」上,可以看到更多的企業參與到老年體育健身器材的研製和推廣中,為老年人服務、為老年人謀福。
張棟表示,在本次「老年體育健身器材展示會」上,還將聽取全國各地老年人體協同志的意見和建議,並請與會代表對展示的器材提出評價意見,推進器材研製及配置工作。
快樂健身老人添福祉
作為本次展會的報名參展企業之一,尚體健康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將為老年人朋友帶來平衡性訓練、心肺功能訓練、等速肌力訓練等高科技健身、養生及運動康復器材。
近日,記者走進位於北京體育館的全國首家以中老年人運動健康為主題的尚體康樂家園,這裡展示的器材全部是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北京華奧精英董事長萬驪華對記者說:「上了年紀、肢體障礙、失能並不意味著不能進行任何運動了,需要處理的僅僅是如何讓普通人的健身設備適合老年人、殘疾人的身體狀況,然而目前市場上真正適合他們使用的健身器材很少,為了彌補這一市場空白,尚體健康科技引進與研發了真正適合老年人、殘疾人使用的運動健康產品,以此來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為他們的健康謀福利。使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得慢一點,去醫院的次數少一些,讓老人過得更快樂,更幸福,這就是尚體康樂家園成立的初衷。」
記者在這裡看到,對於行動不便的人來說,運動會受限,輪椅律動機則可以幫助這部分人群實現全身的運動,而這是普通健身器材所做不到的;對於身體機能下降的老年人還可以使用全身垂直律動機進行鍛鍊,它可以幫助老年人進行平衡性訓練、促進微循環以及預防和輔助治療老年人常見疾病;老年人跑步機、四肢聯動等有氧健身器材,可以幫助老年人、殘疾人增強體質、降低併發症、慢性病發生的風險;另外,等速肌力訓練設備顛覆了人們對傳統力量健身器材的認知,它的阻力是隨使用者施力大小而改變的,速度恆定,降低超負荷產生運動損傷的機率。
莫道桑榆晚,最美夕陽紅。只有政府、社會組織、企業、個人都行動起來,為老年人的健康服務,付出一份關心,一份愛,相信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會更美好、更快樂、更有品質、更具尊嚴!